孟发芬
培养和提高护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始终是护理教学的根本目标和要求,开放性实验教学法正是顺应这一目标和要求而产生的.教学中,通过把握开放步骤,把握开放程度和开放时间等课后强化教学法,充分调动了护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巩固和加深了技能操作,有助于培养护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自主学习等.
作者:江月英;王丽萍;兰春元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专护生抑郁状况和应付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应付方式问卷和抑郁自评量表(SAS)对182名中专护生进行调查.结果中专护生的抑郁与解决问题、求助应付因子显著负相关,与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应付因子显著正相关;高抑郁组被试和低抑郁组被试在各应付因子上均存在显著的差异.结论中专护生的应付方式和抑郁状况密切相关,加强中专护生应付能力的培养,有助于缓解其抑郁症状.
作者:陆小兵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教学评价是学校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旨在运用评价手段,了解教师的授课质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我校2年来运用综合评教方法,提高了评教效果.
作者:张显志 刊期: 2003年第10期
从学生入校成绩与专业培养目标来看,新合并组建的常德职业技术学院与原卫校比较,具有入校成绩参差不齐、专业培养目标高于原校的特点.为探索适宜的教学方法,不断促进教与学,笔者于2002年12月(即期末时)对我校护理专业新生进行了学习现状的调查(发放调查表400份,收回390份,回收率97.5%),现就调查结果及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朱明瑶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学生学习成绩与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找出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人格因素.方法将两个专业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比较,并采用卡特尔16PF对被试的人格特征进行测定,然后分别对两个专业学生和城乡学生进行人格特征的比较,并分析其学习成绩与人格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妇幼专业学生在稳定性、有恒性、次级因素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型、心理健康因素、专业有成就者的人格因素和在新环境中有成长能力的人格因素上显著高于护理专业学生,在乐群性、敏感性、怀疑性、忧虑性、次级因素适应与焦虑型上显著低于护理专业学生;来自农村的学生在独立性、自律性、次级因素、心理健康因素、在新环境中有成长能力的人格因素上显著高于城市学生,在乐群性、恃强性、怀疑性、紧张性、次级因素适应与焦虑型、内向与外向型上显著低于城市学生.结论学生的学习成绩与乐群性、有恒性、敏感性、独立性、自律性等人格因子上的得分之间呈显著性相关.
作者:衡凤莉 刊期: 2003年第10期
1实验方法1.1致敏剂的制备这项实验是用易于取材的鸡蛋清做为致敏抗原,为增强致敏效果加入由石蜡油和吐温80混合而成的佐剂.蛋清与佐剂以1:1比例混合制成制敏剂,再加入与致敏剂相同量的蒸馏水加以稀释,以便注射.
作者:康庄 刊期: 2003年第10期
阐述了素质的涵义、医学生素质的主要内容、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偏差的表现,并探讨了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一些思路.
作者:吕晶;迟丽娟;刘桂英 刊期: 2003年第10期
高职高专护理教育是为了培养具有现代护理知识和操作技能的高级实用型护理人才,实践教学是高等护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护理学基础是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的主要课程,本课程的学习重点主要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目前,高职高专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提出高职高专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改革设想,即课堂教学、实验室操作训练、课间临床见习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目的是为了提高护理学基础的教学效果,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护理人才.
作者:孟发芬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教学质量是通过管理来实现的,教学管理包括教学文件管理、教学过程管理、教学主体管理等.从培养学生能力、建设师资队伍和建立质量评价系统等方面说明加强教学主体管理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马尚林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在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笔者认为师爱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教师不仅要懂得爱学生,更要懂得如何做才是爱学生.
作者:李荣青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整体护理中的作用.方法运用各种形式为病人实施健康教育,把健康教育贯穿在整体护理的全过程.结果增强病人防病治病的卫生保健意识,同时激发了护士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结论健康教育在治疗过程中起到药物不能起到的作用.
作者:谢爱凤;裘雅贤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查阅国内外研究文献,对悬钩子属植物的药理作用进行系统综述,为从悬钩子属植物中开发利用有价值的天然产物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许潘健;谭明雄;陈宪明;谭安治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分析了国内外护理教育的需求情况,我国加入WTO后护理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调整护理教育层次结构,构建以专科教育为主、多层次的综合性护理教育体系.
作者:陈沁;王晓青;邓敏 刊期: 2003年第10期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和发展,现代教育理论愈来愈重视对学生的心理诊断和咨询.为了增强对思想教育工作科学性、规律性的认识,我们应在中专学校教学和管理中运用心理诊断进行思想教育.
作者:张锦绒 刊期: 2003年第10期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现成的图片已远远满足不了教学的需要,应创建自己的图片,与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使图片更具有针对性.在电子计算机上绘图,有多种达到目的的方法,有的烦琐,有的简捷.本文介绍在PowerPoint2000或Word2000中绘图的几点技巧.
作者:关静岩;曹德明;赵霞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规范性是衡量一篇学术论文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参照学术论文写作的国家标准,指出广西中等医学教育第三次学术会入编论文在规范性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论文写作规范的宣传力度和增强标准化意识,严格把关,以提高学术论文和学术期刊的质量.
作者:卓庆安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从深层次分析普通中专与高中生不良行为与生活方式的现状及产生原因,使健康教育、行为干预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方法采取不记名封闭式问卷法对1999级中专生及市区某中学高中生共1358人进行调查.结果中专生有一种不良行为与生活方式的占78.52%,有两种以上不良行为与生活方式的占44.36%;高中生有一种不良行为与生活方式的占65.28%,有两种以上不良行为与生活方式的占35.28%.两者对比,其不良行为与生活方式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而且多数还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结论应及早采取有针对性及实效性的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措施,以预防矫正其不良行为与生活方式.
作者:钟锋;陈维;李根源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对于西部欠发达地区的院校来说,地理位置、技术力量等方面的因素限制了网络教学的发展,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值得考虑.在目前情况下,借鉴成功范例的经验,发挥自己的教学优势,构建适合自己院校使用的网络教学环境,加强教学资源建设,是这些学校开展网络教学的一个选择.
作者:卢立建;毋志远;郭亮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论述了中学生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和特点,探讨了利用从众心理做好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方法.
作者:徐永红;赵弘 刊期: 2003年第10期
为适应人才市场的需要,提高医护生综合素质,合理资源配置,改革分科课程,加强和提高综合课程在一些专业迫在眉睫.综合课程在比较和联系中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背景知识,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加强了相邻学科的联系.
作者:丁瑞芳;李上;杨再青 刊期: 200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