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偏正颗粒的提取工艺优选及其急性毒性试验

王华;王莉;马金秋

关键词:偏正颗粒, 正交试验, 欧前胡素, 急性毒性试验
摘要:目的 优选偏正颗粒的提取工艺并考察其醇沉工艺,观察偏正颗粒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 以欧前胡素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偏正颗粒的提取工艺;通过对小鼠灌胃给药,观察偏正颗粒对小鼠的毒性反应.结果 优化的提取工艺为加6倍量水,浸泡1 h,煎煮2次,每次1 h,并选用50%的乙醇沉淀;将因偏正颗粒的毒性反应出现死亡的动物解剖,未见明显病理改变.结论 优选的工艺合理、可行.偏正颗粒在规定剂量下使用安全.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小金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小金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将59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用普通护肝药物治疗,如当飞利肝宁片(0.9 g,口服,每天3次).对照组20例,加用安络化纤丸口服治疗,每次6 g,每天3次;治疗组39例,加用小金丸口服治疗,每次1.2 g,每天2次.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结束后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和Ⅲ型前胶原肽(PⅢP)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小金丸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韦照永;潘丽莹;覃益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治疗药物监测与药物基因组学

    目的 将药物基因组学应用到临床合理用药,为临床个体化给药提供依据.方法 查阅文献,总结治疗药物监测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并阐述药物基因组学等学科的发展与特点.结果 基因多态性是药物治疗效果因人而异的重要因素.通过药物基因组学研究,实现临床个体化药物治疗,是治疗药物浓度监测的进一步延伸和充实.药物基因组学应用到临床合理用药,弥补了以往只根据血药浓度进行个体化给药的不足,也为以前无法解释的药效学现象找到了答案.结论 将来的临床药物治疗模式应以遗传药理学、药物基因组学为导向,结合血药浓度监测,来指导特定药物对特定患者的合理使用.

    作者:鲍红荣;赵志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化疗药物配制中的职业防护

    目的 探计配制化疗药物时的职业防护问题,方法分析化疗药物配制导致职业危害的途径和种类,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 与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洁净的配制环境和规范的操作程序,可加强对配制人员的职业防护.

    作者:王竟兰;任俊辉;卢来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牛磺酸有关物质检查的方法研究及质量考察

    目的 用薄层色谱法对牛磺酸有关物质检查方法进行研究,并考察国内产品质量.方法 以牛磺酸-丙氨酸混合溶液为系统适用性溶液,使用硅胶G薄层板,筛选比较3种展开体系、4种显色方式,采用条带式点样,点样量5μL.结果 以水-无水乙醇-正丁醇-冰醋酸(150:150:100:1)为展开剂,可使系统适用性溶液斑点分离良好,而以茚三酮的丙酮溶液(1→50)为显色剂,检视效果佳.国内两种不同工艺生产的9批牛磺酸原料的纯度很高,几乎无杂质检出.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灵敏,能有效检测牛磺酸的有关物质,国内产品质量优异.

    作者:吕雯;王焱;马迅;余立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透皮促进剂对萘普生的促透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透皮促进剂月桂氮革酮、油酸、月桂醇与1,2-丙二醇单独使用或混合使用对萘普生经皮渗透的促透效果.方法 采用Valia-Chien双室渗透池,以10%聚乙二醇400生理盐水为接收介质,经大鼠腹部离体皮肤渗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接受液中药物含量,计算药物累积透皮量和稳态透皮速率.结果 5%月桂氮革酮+20%1,2-丙二醇达大促透效果.结论 脂溶性促进剂月桂氮革酮、油酸,联合1,2-丙二醇使用对萘普生促透效果显著.

    作者:姜建华;周晓芳;叶金翠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信息管理探讨

    目的:探讨信息化管理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各环节的应用.方法:通过逐一介绍信息处理流程10个功能模块的功能,对信息化管理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各环节应用的重要性进行讨论.结果:与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通过信息管理,电脑系统化控制,降低了差错率,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作者:江山;任俊辉;孟德胜;卢来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龙胆苍耳合剂的制备及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 研究龙胆苍耳合剂的制备及质量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蒸馏法与水提醇沉法相结合制备龙胆苍耳合剂;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龙胆草、川芎、黄芩、薄荷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处方中的龙胆草、川芎、黄芩、薄荷均能用薄层色谱法检测.结论 蒸馏法与水提醇沉法结合制备龙胆苍耳合剂工艺简便、可靠;薄层色谱法用于龙胆苍耳合剂的定性检测准确、灵敏.

    作者:欧明洪;陈向东;王育;袁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门诊药房整包装自动发药机应用体会

    目的:将整包装自动发药机更好地应用于门诊药房.方法:联系实际工作,总结分析应用整包装自动发药机的必要性及常见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结果:整包装自动发药机的应用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调剂质量,促进了药学服务.但也存在个别药品与设备不相匹配的情况,同时存在设备的硬件、软件带来的弹射数量、库存、药品耗损、机器运转速度等方面的问题.结论:只要善于总结问题,积极寻找原因,不断地调整和修正,整包装自动发药机一定能在门诊药房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曹倩;魏宇宁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九味腰痛胶囊长期毒性试验研究

    目的 在动物体内验证九味腰痛胶囊的临床毒副反应及性质.方法 连续90 d对大鼠口服给药九味腰痛胶囊125,250,500mg/kg,并设对照组,观察用药期间的毒性反应及停药21 d期间的恢复情况.结果 用药期间各剂量组大鼠均未见异常情况,停药后各组大鼠均正常.结论 九味腰痛胶囊对大鼠无毒性作用.

    作者:王桂敏;成源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活血养心汤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58例

    目的:观察活血养心汤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16例ACOP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活血养心汤)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及迟发性脑病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住院天数分别为(10.47±4.76)d和(15.85±7.58)d,迟发性脑病患病例数分别为2例(3.45%)和7例(12.07%),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活血养心汤治疗ACOP有一定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孙明明;杨建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2007-2009年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调查与评价

    目的:掌握和评价医院住院抗茵药物使用情况,并提供合理用药建议.方法:2007年至2009年每年抽取每科室百余份病史,对抗茵药物使用进行回顾性调查,统计宏观用药指标和用药合理性.结果:2007年、2008年、2009年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78.9%,79.4%,76.8%,平均用药时间7.3,8.2,7.9 d,主要不舍理现象是用药时间过长和品种选择不当.结论:医院住院抗茵药物合理使用水平有一定提高,但仍存在不合理现象,应根据相关规范加强监管.

    作者:周卫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注射用丹参(冻干)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患者16例

    目的:观察注射用丹参(冻干)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伴高凝状态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6例,对照组14例均给予泼尼松、贝纳普利及利尿等对症处理,治疗组加用注射用丹参(冻干),对照组加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和双密达莫.治疗前后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注射用丹参(冻干)可显著改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高凝状态.

    作者:陈玲园;黄天国;宋爱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论药品GMP实施中记录功能的定位及其符合性表达

    目的 完善与强化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实施中记录功能,规范其管理.方法 从功能定位及其符合性表达入手,进行全方位的探讨.结果 与结论针对记录使用中的真实性控制、执行中的适用性和可行性等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作者:罗先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薄层色谱法鉴别复方溪黄草颗粒中白花蛇舌草及丹参

    目的 更好地控制复方溪黄草颗粒的质量.方法 用薄层色谱(TLC)法定性鉴别处方中的白花蛇舌草、丹参.结果 在TLC色谱中检出了白花蛇舌草、丹参药材的特征斑点.结论 TLC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操作简单,可作为控制复方溪黄草颗粒质量的方法.

    作者:覃兴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海金沙全草脂溶性成分治疗水烫伤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海金沙全草总提物中脂溶性成分对小鼠水烫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制备小鼠背部烫伤模型,分离出海金沙全草总提物的水溶性成分和脂溶性成分,分别用75%乙醇配成10%的溶液作为实验组用药,以75%乙醇作为对照组用药,观察3种药液对小鼠烫伤的治疗作用,记录创面脱痂愈合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脂溶性成分药液能更好地治疗小鼠的烫伤,缩短创面脱痂愈合时间(P<0.01);水溶性成分药液则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海金沙全草脂溶性成分治疗水烫伤有显著疗效.

    作者:陈亮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医药行业多元化经营的动因和风险分析

    目的 分析医药行业多元化经营的动因和风险.方法 根据多元化经营的相关理论并结合医药行业的背景进行分析.结果 与结论我国医药行业采取多元化经营主要有规模经济、制度导向、范围经济等多种动因,目前医药行业的多元化经营面临的风险主要是政策风险、跨行业经营的风险以及品牌稀释方面的风险.

    作者:李新洁;徐怀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关于药品不良反应的几点认识

    药品不良反应具有客观实在性,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主要表现为就个体而言,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不可预见性,而就群体而言具有必然性,是不可避免的.用药结果是可知的,这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提供了可能性和哲学基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为药品再评价提供科学依据,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科学指导,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又从认识再到实践的哲学过程.严格意义上的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品质量、医疗差错无关,是药品的一种固有风险,客观上会对患者造成伤害,但在现有法律框架下没有任何具体的法律责任主体承担偿付义务,因此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救济制度十分必要,应建立以保险机制为主体的救济制度.

    作者:范俊安;张谦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如何防范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排药差错

    目的 分析产生排药差错的因为并提出解决办法.方法 结合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实际情况,分析容易产生排药差错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具体防范措施.结果 与结论通过对防范措施的完善,医院PIVAS排药差错率从2008年度的0.00315%降至2009年度的0.00307%,确保了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方桃峰;傅若秋;任俊辉;卢来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2007-2009年我院住院部抗感染药物使用分析

    目的 促进医院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调取2007年至2009年住院部抗感染药物的消耗量和消耗金额,分析用药频度、用药金额、日用药金额并排序.结果 住院部抗感染药物金额比例在22%~29%之间,比例较合理.头孢菌素类金额构成比和日用药金额过高,喹诺酮类药物控制明显,青霉素钠粉针及青霉素类用药金额构成比偏低.结论 住院部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在合理用药、药物经济学方面还应加强监管.

    作者:易仕青;黄雅青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9例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痛心绞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7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两组均常规使用硝酸酯类药、抗高血压药、肠溶阿司匹林等,治疗组加服通心络胶囊4粒/次,3次/d,4周1个疗程.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及伴随症状、心电图、血脂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心绞痛及伴随症状、心电图改善、降血脂有效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疗效好,安全可靠.

    作者:王雪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