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7-2009年我院麻醉药品利用分析

赵萍;车道标

关键词:麻醉药品, 用药金额, 用药频度, 用药分析
摘要:目的 了解并分析麻醉药品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7-2009年医院麻醉药品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以及2009年使用哌替啶的科室分布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麻醉药品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均逐年增加.除去手术室用药,口服制剂的用药频度在3年间均排第1位.哌替啶注射液主要用于生育辅助技术、外科和妇产科患者的术后镇痛.结论 麻醉药品的使用结构基本合理,但仍需进一步加强对吗啡制剂的认识和应用.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海金沙全草脂溶性成分治疗水烫伤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海金沙全草总提物中脂溶性成分对小鼠水烫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制备小鼠背部烫伤模型,分离出海金沙全草总提物的水溶性成分和脂溶性成分,分别用75%乙醇配成10%的溶液作为实验组用药,以75%乙醇作为对照组用药,观察3种药液对小鼠烫伤的治疗作用,记录创面脱痂愈合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脂溶性成分药液能更好地治疗小鼠的烫伤,缩短创面脱痂愈合时间(P<0.01);水溶性成分药液则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海金沙全草脂溶性成分治疗水烫伤有显著疗效.

    作者:陈亮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基于GSP的药品零售连锁企业ERP门店销售管理子系统

    目的 探讨基于<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的企业资源计划(ERP)门店销售管理子系统在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的应用.方法 采用内容分析法和对比研究法,对ERP门店销售管理子系统的构建、功能及优势等进行分析.结果 与结论ERP门店销售管理子系统能提高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门店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控制药品质量.

    作者:杨运;王婧怡;宋丽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2009年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审核的不合理用药医嘱分析

    目的:分析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用药情况,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方法:对2009年1月至12月4个临床科室的医嘱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配伍禁忌、溶剂选择不当、稀释浓度不当等.结论:通过临床用药审核,能提高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邓芳;吴畏;任俊辉;卢来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2007-2009年我院住院部抗感染药物使用分析

    目的 促进医院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调取2007年至2009年住院部抗感染药物的消耗量和消耗金额,分析用药频度、用药金额、日用药金额并排序.结果 住院部抗感染药物金额比例在22%~29%之间,比例较合理.头孢菌素类金额构成比和日用药金额过高,喹诺酮类药物控制明显,青霉素钠粉针及青霉素类用药金额构成比偏低.结论 住院部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在合理用药、药物经济学方面还应加强监管.

    作者:易仕青;黄雅青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展舒胶囊稳定性考察

    目的 考察展舒胶囊的稳定性.方法 按200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原料药与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以胶囊剂重点考察项目性状、鉴别、水分、崩解时限、微生物限度检查为评价指标,进行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结果 1批样品除在开口高湿试验中吸湿量增加较多外,其余指标均未见明显变化;3批样品(经过6个月的加速试验和24个月的长期试验)的各项指标均符合质量标准规定.结论 展舒胶囊药物性质稳定.

    作者:赵晓风;吴友良;张浩;彭尧;赵曼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二陈汤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对二陈汤配方颗粒质量标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二陈汤配方颗粒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陈皮中的橙皮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橙皮苷的进样量在0.214~1.07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37%,R5D=1.09%(n=6).结论 所用方法可行、重复性好,能有效地控制二陈汤配方颗粒的质量.

    作者:徐以亮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医院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可行性探讨

    目的 完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管理模式,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合理.方法 依据卫生部<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和广东省<医疗机构静脉药物配制中心质量管理规范(试行)>的有关规定,结合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实际情况,对当前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建立的意义、可行性,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讨论,结果与结论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对于药师队伍的建设、医院药学事业的发展、保障输液配制的安全等具有积极意义,符合当前医院发展建设的方向.但由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在国内建立时间尚短,经验不足,因此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应结合医院实际情况量力而行.

    作者:王向东;杨伟权;郭丹;史想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龙胆苍耳合剂的制备及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 研究龙胆苍耳合剂的制备及质量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蒸馏法与水提醇沉法相结合制备龙胆苍耳合剂;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龙胆草、川芎、黄芩、薄荷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处方中的龙胆草、川芎、黄芩、薄荷均能用薄层色谱法检测.结论 蒸馏法与水提醇沉法结合制备龙胆苍耳合剂工艺简便、可靠;薄层色谱法用于龙胆苍耳合剂的定性检测准确、灵敏.

    作者:欧明洪;陈向东;王育;袁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信息管理探讨

    目的:探讨信息化管理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各环节的应用.方法:通过逐一介绍信息处理流程10个功能模块的功能,对信息化管理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各环节应用的重要性进行讨论.结果:与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通过信息管理,电脑系统化控制,降低了差错率,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作者:江山;任俊辉;孟德胜;卢来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正交试验法优选三七止血贴中三七的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优选三七止血贴中三七药材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提取液中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的总含量为指标,优选药材的提取工艺.结果 药材较优的提取工艺为加70%的乙醇8倍,提取3次,每次0.5 h.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三七总皂苷提取率高,操作简便,适用于生产.

    作者:姚少毅;叶茂清;张潮林;廖华卫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金丝桃苷对四氯化碳诱导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金丝桃苷(hyperfine,HP)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用CCl4体外诱导人正常肝细胞L-02损伤,检测培养上清液中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测定肝细胞中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MTT)法检测肝细胞存活率.结果 金丝桃苷可明显降低由CCl4升高的肝细胞培养上清液中ALT和AST水平及肝细胞MDA含量,还可提高由CCl4降低的肝细胞存活率和GSH含量.结论 金丝桃苷对人肝细胞氧化性损伤有直接保护作用,这可能与金丝桃苷抑制抗氧化酶活性和抗自由基活性有关.

    作者:唐敏;刘耀;夏培元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牛磺酸有关物质检查的方法研究及质量考察

    目的 用薄层色谱法对牛磺酸有关物质检查方法进行研究,并考察国内产品质量.方法 以牛磺酸-丙氨酸混合溶液为系统适用性溶液,使用硅胶G薄层板,筛选比较3种展开体系、4种显色方式,采用条带式点样,点样量5μL.结果 以水-无水乙醇-正丁醇-冰醋酸(150:150:100:1)为展开剂,可使系统适用性溶液斑点分离良好,而以茚三酮的丙酮溶液(1→50)为显色剂,检视效果佳.国内两种不同工艺生产的9批牛磺酸原料的纯度很高,几乎无杂质检出.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灵敏,能有效检测牛磺酸的有关物质,国内产品质量优异.

    作者:吕雯;王焱;马迅;余立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医药行业多元化经营的动因和风险分析

    目的 分析医药行业多元化经营的动因和风险.方法 根据多元化经营的相关理论并结合医药行业的背景进行分析.结果 与结论我国医药行业采取多元化经营主要有规模经济、制度导向、范围经济等多种动因,目前医药行业的多元化经营面临的风险主要是政策风险、跨行业经营的风险以及品牌稀释方面的风险.

    作者:李新洁;徐怀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活血养心汤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58例

    目的:观察活血养心汤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16例ACOP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活血养心汤)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及迟发性脑病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住院天数分别为(10.47±4.76)d和(15.85±7.58)d,迟发性脑病患病例数分别为2例(3.45%)和7例(12.07%),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活血养心汤治疗ACOP有一定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孙明明;杨建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妥布霉素滴眼液中抑菌剂含量分析

    目的 了解妥布霉素滴眼液中抑菌剂的添加情况.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 18家生产企业的绝大部分产品抑菌剂用量控制较好,但个别厂家抑菌剂用量波动较大,且个别生产厂家的样品检出结果与处方标示的不一致.结论 必须控制滴眼剂中的抑菌剂含量.

    作者:吴群;李霞;刘映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2009年我院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调查与评价

    目的:调查和评价医院围手术期抗茵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抽取了医院2009年220例手术患者病历资料,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进行回顾性调查,统计切口分类、用药品种、用药时间,并评价用药合理性.结果:100%的患者使用了抗菌药物,平均用药时间5.78 d,平均使用1.27个品种,主要不合理用药表现在用药时间过长、品种选择不当和联合用药不合理.结论:该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一定问题,应根据相关规范加强合理用药.

    作者:马福家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2007-2009年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调查与评价

    目的:掌握和评价医院住院抗茵药物使用情况,并提供合理用药建议.方法:2007年至2009年每年抽取每科室百余份病史,对抗茵药物使用进行回顾性调查,统计宏观用药指标和用药合理性.结果:2007年、2008年、2009年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78.9%,79.4%,76.8%,平均用药时间7.3,8.2,7.9 d,主要不舍理现象是用药时间过长和品种选择不当.结论:医院住院抗茵药物合理使用水平有一定提高,但仍存在不合理现象,应根据相关规范加强监管.

    作者:周卫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复方角菜酸酯栓治疗肛肠疾病术后43例

    目的:观察复方角菜酸酯栓应用于肛肠疾病术后的疗效.方法:将86例术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治疗组使用复方角菜酸酯栓,对照组使用痔疮栓,观察两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70%和74.42%,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疼痛缓解和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排便困难明显改变,水肿也明显减轻.结论:痔术后应用复方角菜酸酯栓可减轻术后疼痛,促进创面愈合,改善术后排便困难,安全有效.

    作者:刘晓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氯霉素滴眼液有关物质不合格的原因分析

    该文从原料的质量、生产工艺、影响因素等方面分析了氯霉素滴眼液有关物质不舍格的原因,为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提供参考,以确保人民群众用药的安全、有效.

    作者:田光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柴胡及其两种伪品鉴别

    对正品柴胡及其伪品小叶黑柴胡、野棉花根,从性状、显微特征及薄层色谱进行鉴别,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作者:刘丽琴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