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玲园;黄天国;宋爱华
目的 探讨基于<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的企业资源计划(ERP)门店销售管理子系统在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的应用.方法 采用内容分析法和对比研究法,对ERP门店销售管理子系统的构建、功能及优势等进行分析.结果 与结论ERP门店销售管理子系统能提高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门店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控制药品质量.
作者:杨运;王婧怡;宋丽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住院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对产妇经臀部肌肉注射益母草注射液20mg,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片600 μg.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肌肉注射益母草注射液联合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效果良好,是一种安全、有效防治产后出血的方法.
作者:连兴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将药物基因组学应用到临床合理用药,为临床个体化给药提供依据.方法 查阅文献,总结治疗药物监测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并阐述药物基因组学等学科的发展与特点.结果 基因多态性是药物治疗效果因人而异的重要因素.通过药物基因组学研究,实现临床个体化药物治疗,是治疗药物浓度监测的进一步延伸和充实.药物基因组学应用到临床合理用药,弥补了以往只根据血药浓度进行个体化给药的不足,也为以前无法解释的药效学现象找到了答案.结论 将来的临床药物治疗模式应以遗传药理学、药物基因组学为导向,结合血药浓度监测,来指导特定药物对特定患者的合理使用.
作者:鲍红荣;赵志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注射用丹参(冻干)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伴高凝状态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6例,对照组14例均给予泼尼松、贝纳普利及利尿等对症处理,治疗组加用注射用丹参(冻干),对照组加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和双密达莫.治疗前后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注射用丹参(冻干)可显著改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高凝状态.
作者:陈玲园;黄天国;宋爱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薄荷饮片挥发油的气相色谱(GC)指纹图谱.方法 采用HP-INNOWax毛细管柱(30 m×0.32 mm,0.25 μm),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为280℃,炉温采用程序升温,初始温度100℃,保持15 min后,以8℃/min升至140℃后保持10 min,再以5℃/min升至200℃,载气流速为1.3 Ml/min,分流比为2:1.结果 10批薄荷饮片挥发油标示出13个共有峰,5号峰(薄荷脑)的峰面积百分含量为(65.78±13.90)%.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为薄荷饮片质量控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作者:刘东辉;黄月纯;张子龙;魏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氨咖黄敏胶囊中对乙酰氨基酚和咖啡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Aglient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1%醋酸溶液(用乙二胺调Ph至3.7)-甲醇(60:4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272 nm,柱温30℃.结果 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进样量分别在0.122 2~3.055 5μg和0.007 482~0.1871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分别为1.000 0和1.000 0(n=6),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54%(RSD=0.66%)和100.43%(RSD=0.92%).结论 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氨咖黄敏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吴俊芳;张涛;李丽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为药品安全监管和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重庆市綦江县2008-2009年上报的711例药品不良反应(简称ADR)报告及所涉及药物情况进行统计、归类、综合分析,结果发生ADR多的药物是抗感染类药物,其中头孢曲松钠报告数量第一,ADR发生多的剂型为注射剂.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各类药品的安全性监测,不断完善基层监测体系,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作者:向世芬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复方角菜酸酯栓应用于肛肠疾病术后的疗效.方法:将86例术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治疗组使用复方角菜酸酯栓,对照组使用痔疮栓,观察两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70%和74.42%,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疼痛缓解和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排便困难明显改变,水肿也明显减轻.结论:痔术后应用复方角菜酸酯栓可减轻术后疼痛,促进创面愈合,改善术后排便困难,安全有效.
作者:刘晓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将整包装自动发药机更好地应用于门诊药房.方法:联系实际工作,总结分析应用整包装自动发药机的必要性及常见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结果:整包装自动发药机的应用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调剂质量,促进了药学服务.但也存在个别药品与设备不相匹配的情况,同时存在设备的硬件、软件带来的弹射数量、库存、药品耗损、机器运转速度等方面的问题.结论:只要善于总结问题,积极寻找原因,不断地调整和修正,整包装自动发药机一定能在门诊药房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曹倩;魏宇宁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用药情况,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方法:对2009年1月至12月4个临床科室的医嘱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配伍禁忌、溶剂选择不当、稀释浓度不当等.结论:通过临床用药审核,能提高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邓芳;吴畏;任俊辉;卢来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的处方和工艺,提高其Ph稳定性.方法 考察了配制浓料的注射用水温度、抗氧剂用量及其加入顺序对Ph稳定性的影响,按照终确定的处方和工艺配制3批样品进行加速试验及长期稳定性试验.结果 在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生产中,配制浓料的注射用水温度和抗氧剂的加入顺序对Ph稳定性有影响,抗氧剂用量对Ph稳定性几乎无影响.结论 终确定的处方和工艺比较合理,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作者:王洪萍;黄璐;耿海明;杨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调查和评价医院围手术期抗茵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抽取了医院2009年220例手术患者病历资料,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进行回顾性调查,统计切口分类、用药品种、用药时间,并评价用药合理性.结果:100%的患者使用了抗菌药物,平均用药时间5.78 d,平均使用1.27个品种,主要不合理用药表现在用药时间过长、品种选择不当和联合用药不合理.结论:该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一定问题,应根据相关规范加强合理用药.
作者:马福家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透皮促进剂月桂氮革酮、油酸、月桂醇与1,2-丙二醇单独使用或混合使用对萘普生经皮渗透的促透效果.方法 采用Valia-Chien双室渗透池,以10%聚乙二醇400生理盐水为接收介质,经大鼠腹部离体皮肤渗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接受液中药物含量,计算药物累积透皮量和稳态透皮速率.结果 5%月桂氮革酮+20%1,2-丙二醇达大促透效果.结论 脂溶性促进剂月桂氮革酮、油酸,联合1,2-丙二醇使用对萘普生促透效果显著.
作者:姜建华;周晓芳;叶金翠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更好地控制复方溪黄草颗粒的质量.方法 用薄层色谱(TLC)法定性鉴别处方中的白花蛇舌草、丹参.结果 在TLC色谱中检出了白花蛇舌草、丹参药材的特征斑点.结论 TLC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操作简单,可作为控制复方溪黄草颗粒质量的方法.
作者:覃兴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信息化管理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各环节的应用.方法:通过逐一介绍信息处理流程10个功能模块的功能,对信息化管理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各环节应用的重要性进行讨论.结果:与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通过信息管理,电脑系统化控制,降低了差错率,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作者:江山;任俊辉;孟德胜;卢来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药品不良反应具有客观实在性,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主要表现为就个体而言,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不可预见性,而就群体而言具有必然性,是不可避免的.用药结果是可知的,这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提供了可能性和哲学基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为药品再评价提供科学依据,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科学指导,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又从认识再到实践的哲学过程.严格意义上的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品质量、医疗差错无关,是药品的一种固有风险,客观上会对患者造成伤害,但在现有法律框架下没有任何具体的法律责任主体承担偿付义务,因此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救济制度十分必要,应建立以保险机制为主体的救济制度.
作者:范俊安;张谦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掌握和评价医院住院抗茵药物使用情况,并提供合理用药建议.方法:2007年至2009年每年抽取每科室百余份病史,对抗茵药物使用进行回顾性调查,统计宏观用药指标和用药合理性.结果:2007年、2008年、2009年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78.9%,79.4%,76.8%,平均用药时间7.3,8.2,7.9 d,主要不舍理现象是用药时间过长和品种选择不当.结论:医院住院抗茵药物合理使用水平有一定提高,但仍存在不合理现象,应根据相关规范加强监管.
作者:周卫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促进医院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调取2007年至2009年住院部抗感染药物的消耗量和消耗金额,分析用药频度、用药金额、日用药金额并排序.结果 住院部抗感染药物金额比例在22%~29%之间,比例较合理.头孢菌素类金额构成比和日用药金额过高,喹诺酮类药物控制明显,青霉素钠粉针及青霉素类用药金额构成比偏低.结论 住院部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在合理用药、药物经济学方面还应加强监管.
作者:易仕青;黄雅青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痛心绞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7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两组均常规使用硝酸酯类药、抗高血压药、肠溶阿司匹林等,治疗组加服通心络胶囊4粒/次,3次/d,4周1个疗程.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及伴随症状、心电图、血脂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心绞痛及伴随症状、心电图改善、降血脂有效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疗效好,安全可靠.
作者:王雪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对二陈汤配方颗粒质量标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二陈汤配方颗粒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陈皮中的橙皮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橙皮苷的进样量在0.214~1.07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37%,R5D=1.09%(n=6).结论 所用方法可行、重复性好,能有效地控制二陈汤配方颗粒的质量.
作者:徐以亮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