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卫英
目的 考察展舒胶囊的稳定性.方法 按200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原料药与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以胶囊剂重点考察项目性状、鉴别、水分、崩解时限、微生物限度检查为评价指标,进行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结果 1批样品除在开口高湿试验中吸湿量增加较多外,其余指标均未见明显变化;3批样品(经过6个月的加速试验和24个月的长期试验)的各项指标均符合质量标准规定.结论 展舒胶囊药物性质稳定.
作者:赵晓风;吴友良;张浩;彭尧;赵曼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将药物基因组学应用到临床合理用药,为临床个体化给药提供依据.方法 查阅文献,总结治疗药物监测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并阐述药物基因组学等学科的发展与特点.结果 基因多态性是药物治疗效果因人而异的重要因素.通过药物基因组学研究,实现临床个体化药物治疗,是治疗药物浓度监测的进一步延伸和充实.药物基因组学应用到临床合理用药,弥补了以往只根据血药浓度进行个体化给药的不足,也为以前无法解释的药效学现象找到了答案.结论 将来的临床药物治疗模式应以遗传药理学、药物基因组学为导向,结合血药浓度监测,来指导特定药物对特定患者的合理使用.
作者:鲍红荣;赵志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介绍替硝唑乳膏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以替硝唑为原料制备替硝唑乳膏,用紫外分光度法测定替硝唑的含量,并观察其稳定性.结果 制剂中主药替硝唑的平均回收率为99.88%,RAD为0.28%(n=9).结论 该制剂稳定,制备工艺简单实用,质量控制方法可靠.
作者:匡长春;欧阳京;王志朝;刘祖雄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计配制化疗药物时的职业防护问题,方法分析化疗药物配制导致职业危害的途径和种类,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 与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洁净的配制环境和规范的操作程序,可加强对配制人员的职业防护.
作者:王竟兰;任俊辉;卢来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的处方和工艺,提高其Ph稳定性.方法 考察了配制浓料的注射用水温度、抗氧剂用量及其加入顺序对Ph稳定性的影响,按照终确定的处方和工艺配制3批样品进行加速试验及长期稳定性试验.结果 在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生产中,配制浓料的注射用水温度和抗氧剂的加入顺序对Ph稳定性有影响,抗氧剂用量对Ph稳定性几乎无影响.结论 终确定的处方和工艺比较合理,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作者:王洪萍;黄璐;耿海明;杨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对二陈汤配方颗粒质量标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二陈汤配方颗粒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陈皮中的橙皮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橙皮苷的进样量在0.214~1.07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37%,R5D=1.09%(n=6).结论 所用方法可行、重复性好,能有效地控制二陈汤配方颗粒的质量.
作者:徐以亮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医药行业多元化经营的动因和风险.方法 根据多元化经营的相关理论并结合医药行业的背景进行分析.结果 与结论我国医药行业采取多元化经营主要有规模经济、制度导向、范围经济等多种动因,目前医药行业的多元化经营面临的风险主要是政策风险、跨行业经营的风险以及品牌稀释方面的风险.
作者:李新洁;徐怀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小儿健脾口服液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厌食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口服小儿健脾口服液,对照组50例,口服醒脾养儿颗粒,服用7 d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37.50%,总有效率为94.64%;对照组治愈率为26.00%,总有效率为82.00%.总有效率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小儿健脾口服液治疗小儿厌食症有较好疗效.
作者:殷金华;欧青林;黄富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产生排药差错的因为并提出解决办法.方法 结合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实际情况,分析容易产生排药差错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具体防范措施.结果 与结论通过对防范措施的完善,医院PIVAS排药差错率从2008年度的0.00315%降至2009年度的0.00307%,确保了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方桃峰;傅若秋;任俊辉;卢来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提高医院药学服务质量,是医院药学服务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该文从服务营销管理学角度,分析了医院药学服务质量标准的制订与管理理念.
作者:吕宏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将整包装自动发药机更好地应用于门诊药房.方法:联系实际工作,总结分析应用整包装自动发药机的必要性及常见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结果:整包装自动发药机的应用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调剂质量,促进了药学服务.但也存在个别药品与设备不相匹配的情况,同时存在设备的硬件、软件带来的弹射数量、库存、药品耗损、机器运转速度等方面的问题.结论:只要善于总结问题,积极寻找原因,不断地调整和修正,整包装自动发药机一定能在门诊药房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曹倩;魏宇宁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透皮促进剂月桂氮革酮、油酸、月桂醇与1,2-丙二醇单独使用或混合使用对萘普生经皮渗透的促透效果.方法 采用Valia-Chien双室渗透池,以10%聚乙二醇400生理盐水为接收介质,经大鼠腹部离体皮肤渗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接受液中药物含量,计算药物累积透皮量和稳态透皮速率.结果 5%月桂氮革酮+20%1,2-丙二醇达大促透效果.结论 脂溶性促进剂月桂氮革酮、油酸,联合1,2-丙二醇使用对萘普生促透效果显著.
作者:姜建华;周晓芳;叶金翠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信息化管理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各环节的应用.方法:通过逐一介绍信息处理流程10个功能模块的功能,对信息化管理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各环节应用的重要性进行讨论.结果:与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通过信息管理,电脑系统化控制,降低了差错率,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作者:江山;任俊辉;孟德胜;卢来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检查骨筋丸胶囊中非法添加的松香酸.方法 分别用薄层色谱法及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法初步鉴定骨筋丸胶囊中非法添加的松香酸.结果 薄层色谱联合液相色谱可快速检查出骨筋丸胶囊中添加的松香酸.结论 方法简单、准确,可用于检查骨筋丸胶囊中非法添加的松香酸.
作者:仇雅静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方法 收集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2009年11月至12月的不舍理用药医嘱并进行分类,参考药品说明书、<临床用药须知>、<318种中西药注射荆配伍变化快捷检索>及其他文献等,对每一类不合理医嘱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院静脉药物配置医嘱存在溶剂选用、药物配伍、给药浓度、给药频次、给药剂量等方面的问题.结论 药师应提高审方能力,积极与医师沟通,共同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保障静脉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王杏飞;张琴;包雯颖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调查和评价医院围手术期抗茵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抽取了医院2009年220例手术患者病历资料,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进行回顾性调查,统计切口分类、用药品种、用药时间,并评价用药合理性.结果:100%的患者使用了抗菌药物,平均用药时间5.78 d,平均使用1.27个品种,主要不合理用药表现在用药时间过长、品种选择不当和联合用药不合理.结论:该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一定问题,应根据相关规范加强合理用药.
作者:马福家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住院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对产妇经臀部肌肉注射益母草注射液20mg,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片600 μg.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肌肉注射益母草注射液联合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效果良好,是一种安全、有效防治产后出血的方法.
作者:连兴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为药品安全监管和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重庆市綦江县2008-2009年上报的711例药品不良反应(简称ADR)报告及所涉及药物情况进行统计、归类、综合分析,结果发生ADR多的药物是抗感染类药物,其中头孢曲松钠报告数量第一,ADR发生多的剂型为注射剂.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各类药品的安全性监测,不断完善基层监测体系,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作者:向世芬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分析替硝唑在口腔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范围、质量控制和应用方法等,归纳总结替硝唑作为抗厌氧菌药物用于口腔疾病治疗的作用特点.
作者:董玉亮;程运海;施卫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促进医院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调取2007年至2009年住院部抗感染药物的消耗量和消耗金额,分析用药频度、用药金额、日用药金额并排序.结果 住院部抗感染药物金额比例在22%~29%之间,比例较合理.头孢菌素类金额构成比和日用药金额过高,喹诺酮类药物控制明显,青霉素钠粉针及青霉素类用药金额构成比偏低.结论 住院部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在合理用药、药物经济学方面还应加强监管.
作者:易仕青;黄雅青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