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风;吴友良;张浩;彭尧;赵曼
目的 完善与强化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实施中记录功能,规范其管理.方法 从功能定位及其符合性表达入手,进行全方位的探讨.结果 与结论针对记录使用中的真实性控制、执行中的适用性和可行性等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作者:罗先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海金沙全草总提物中脂溶性成分对小鼠水烫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制备小鼠背部烫伤模型,分离出海金沙全草总提物的水溶性成分和脂溶性成分,分别用75%乙醇配成10%的溶液作为实验组用药,以75%乙醇作为对照组用药,观察3种药液对小鼠烫伤的治疗作用,记录创面脱痂愈合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脂溶性成分药液能更好地治疗小鼠的烫伤,缩短创面脱痂愈合时间(P<0.01);水溶性成分药液则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海金沙全草脂溶性成分治疗水烫伤有显著疗效.
作者:陈亮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考察展舒胶囊的稳定性.方法 按200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原料药与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以胶囊剂重点考察项目性状、鉴别、水分、崩解时限、微生物限度检查为评价指标,进行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结果 1批样品除在开口高湿试验中吸湿量增加较多外,其余指标均未见明显变化;3批样品(经过6个月的加速试验和24个月的长期试验)的各项指标均符合质量标准规定.结论 展舒胶囊药物性质稳定.
作者:赵晓风;吴友良;张浩;彭尧;赵曼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信息化管理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各环节的应用.方法:通过逐一介绍信息处理流程10个功能模块的功能,对信息化管理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各环节应用的重要性进行讨论.结果:与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通过信息管理,电脑系统化控制,降低了差错率,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作者:江山;任俊辉;孟德胜;卢来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提高医院药学服务质量,是医院药学服务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该文从服务营销管理学角度,分析了医院药学服务质量标准的制订与管理理念.
作者:吕宏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该文从原料的质量、生产工艺、影响因素等方面分析了氯霉素滴眼液有关物质不舍格的原因,为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提供参考,以确保人民群众用药的安全、有效.
作者:田光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掌握和评价医院住院抗茵药物使用情况,并提供合理用药建议.方法:2007年至2009年每年抽取每科室百余份病史,对抗茵药物使用进行回顾性调查,统计宏观用药指标和用药合理性.结果:2007年、2008年、2009年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78.9%,79.4%,76.8%,平均用药时间7.3,8.2,7.9 d,主要不舍理现象是用药时间过长和品种选择不当.结论:医院住院抗茵药物合理使用水平有一定提高,但仍存在不合理现象,应根据相关规范加强监管.
作者:周卫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复方角菜酸酯栓应用于肛肠疾病术后的疗效.方法:将86例术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治疗组使用复方角菜酸酯栓,对照组使用痔疮栓,观察两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70%和74.42%,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疼痛缓解和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排便困难明显改变,水肿也明显减轻.结论:痔术后应用复方角菜酸酯栓可减轻术后疼痛,促进创面愈合,改善术后排便困难,安全有效.
作者:刘晓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优选三七止血贴中三七药材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提取液中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的总含量为指标,优选药材的提取工艺.结果 药材较优的提取工艺为加70%的乙醇8倍,提取3次,每次0.5 h.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三七总皂苷提取率高,操作简便,适用于生产.
作者:姚少毅;叶茂清;张潮林;廖华卫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龙胆苍耳合剂的制备及质量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蒸馏法与水提醇沉法相结合制备龙胆苍耳合剂;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龙胆草、川芎、黄芩、薄荷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处方中的龙胆草、川芎、黄芩、薄荷均能用薄层色谱法检测.结论 蒸馏法与水提醇沉法结合制备龙胆苍耳合剂工艺简便、可靠;薄层色谱法用于龙胆苍耳合剂的定性检测准确、灵敏.
作者:欧明洪;陈向东;王育;袁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介绍替硝唑乳膏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以替硝唑为原料制备替硝唑乳膏,用紫外分光度法测定替硝唑的含量,并观察其稳定性.结果 制剂中主药替硝唑的平均回收率为99.88%,RAD为0.28%(n=9).结论 该制剂稳定,制备工艺简单实用,质量控制方法可靠.
作者:匡长春;欧阳京;王志朝;刘祖雄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更好地控制复方溪黄草颗粒的质量.方法 用薄层色谱(TLC)法定性鉴别处方中的白花蛇舌草、丹参.结果 在TLC色谱中检出了白花蛇舌草、丹参药材的特征斑点.结论 TLC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操作简单,可作为控制复方溪黄草颗粒质量的方法.
作者:覃兴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的处方和工艺,提高其Ph稳定性.方法 考察了配制浓料的注射用水温度、抗氧剂用量及其加入顺序对Ph稳定性的影响,按照终确定的处方和工艺配制3批样品进行加速试验及长期稳定性试验.结果 在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生产中,配制浓料的注射用水温度和抗氧剂的加入顺序对Ph稳定性有影响,抗氧剂用量对Ph稳定性几乎无影响.结论 终确定的处方和工艺比较合理,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作者:王洪萍;黄璐;耿海明;杨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将整包装自动发药机更好地应用于门诊药房.方法:联系实际工作,总结分析应用整包装自动发药机的必要性及常见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结果:整包装自动发药机的应用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调剂质量,促进了药学服务.但也存在个别药品与设备不相匹配的情况,同时存在设备的硬件、软件带来的弹射数量、库存、药品耗损、机器运转速度等方面的问题.结论:只要善于总结问题,积极寻找原因,不断地调整和修正,整包装自动发药机一定能在门诊药房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曹倩;魏宇宁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快速、灵敏的荧光分光光度法,用于测定人血浆中维库溴胺的质量浓度.方法 血浆样品用碳酸盐碱化、三氯甲烷萃取后,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在激发波长550 nm、发射波长590 nm处进行检测.结果 维库溴胺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荧光强度)=1.235+4.01 C,r=0.995 8.维库溴胺低检测质量浓度为0.05 μg/Ml,平均回收率在81.28%以上,日内和日间变异小于8%.结论 该法简单、快速、灵敏、重现性好,是一种检测人血浆中维库溴胺浓度的有效方法.
作者:赵丽;郭越洁;张勤功;赵真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小金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将59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用普通护肝药物治疗,如当飞利肝宁片(0.9 g,口服,每天3次).对照组20例,加用安络化纤丸口服治疗,每次6 g,每天3次;治疗组39例,加用小金丸口服治疗,每次1.2 g,每天2次.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结束后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和Ⅲ型前胶原肽(PⅢP)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小金丸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韦照永;潘丽莹;覃益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分析替硝唑在口腔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范围、质量控制和应用方法等,归纳总结替硝唑作为抗厌氧菌药物用于口腔疾病治疗的作用特点.
作者:董玉亮;程运海;施卫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小儿香橘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小儿香橘片中的白术、苍术、木香、砂仁、枳实、香附及山楂药材中熊果酸;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制剂的橙皮苷含量.结果 薄层色谱中斑点清晰、易于识别;HPLC法精密度、重现性良好,橙皮苷进样量在0.3~2.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57%,RSD为1.36%(n=6).结论 所建立的定性定量方法可有效控制小儿香橘片的质量.
作者:杜小英;李秋菲;姜锦花;宋愿智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完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管理模式,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合理.方法 依据卫生部<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和广东省<医疗机构静脉药物配制中心质量管理规范(试行)>的有关规定,结合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实际情况,对当前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建立的意义、可行性,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讨论,结果与结论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对于药师队伍的建设、医院药学事业的发展、保障输液配制的安全等具有积极意义,符合当前医院发展建设的方向.但由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在国内建立时间尚短,经验不足,因此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应结合医院实际情况量力而行.
作者:王向东;杨伟权;郭丹;史想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医药行业多元化经营的动因和风险.方法 根据多元化经营的相关理论并结合医药行业的背景进行分析.结果 与结论我国医药行业采取多元化经营主要有规模经济、制度导向、范围经济等多种动因,目前医药行业的多元化经营面临的风险主要是政策风险、跨行业经营的风险以及品牌稀释方面的风险.
作者:李新洁;徐怀伏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