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雅静
目的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方法 收集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2009年11月至12月的不舍理用药医嘱并进行分类,参考药品说明书、<临床用药须知>、<318种中西药注射荆配伍变化快捷检索>及其他文献等,对每一类不合理医嘱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院静脉药物配置医嘱存在溶剂选用、药物配伍、给药浓度、给药频次、给药剂量等方面的问题.结论 药师应提高审方能力,积极与医师沟通,共同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保障静脉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王杏飞;张琴;包雯颖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痛心绞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7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两组均常规使用硝酸酯类药、抗高血压药、肠溶阿司匹林等,治疗组加服通心络胶囊4粒/次,3次/d,4周1个疗程.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及伴随症状、心电图、血脂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心绞痛及伴随症状、心电图改善、降血脂有效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疗效好,安全可靠.
作者:王雪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促进医院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调取2007年至2009年住院部抗感染药物的消耗量和消耗金额,分析用药频度、用药金额、日用药金额并排序.结果 住院部抗感染药物金额比例在22%~29%之间,比例较合理.头孢菌素类金额构成比和日用药金额过高,喹诺酮类药物控制明显,青霉素钠粉针及青霉素类用药金额构成比偏低.结论 住院部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在合理用药、药物经济学方面还应加强监管.
作者:易仕青;黄雅青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将药物基因组学应用到临床合理用药,为临床个体化给药提供依据.方法 查阅文献,总结治疗药物监测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并阐述药物基因组学等学科的发展与特点.结果 基因多态性是药物治疗效果因人而异的重要因素.通过药物基因组学研究,实现临床个体化药物治疗,是治疗药物浓度监测的进一步延伸和充实.药物基因组学应用到临床合理用药,弥补了以往只根据血药浓度进行个体化给药的不足,也为以前无法解释的药效学现象找到了答案.结论 将来的临床药物治疗模式应以遗传药理学、药物基因组学为导向,结合血药浓度监测,来指导特定药物对特定患者的合理使用.
作者:鲍红荣;赵志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龙胆苍耳合剂的制备及质量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蒸馏法与水提醇沉法相结合制备龙胆苍耳合剂;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龙胆草、川芎、黄芩、薄荷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处方中的龙胆草、川芎、黄芩、薄荷均能用薄层色谱法检测.结论 蒸馏法与水提醇沉法结合制备龙胆苍耳合剂工艺简便、可靠;薄层色谱法用于龙胆苍耳合剂的定性检测准确、灵敏.
作者:欧明洪;陈向东;王育;袁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掌握和评价医院住院抗茵药物使用情况,并提供合理用药建议.方法:2007年至2009年每年抽取每科室百余份病史,对抗茵药物使用进行回顾性调查,统计宏观用药指标和用药合理性.结果:2007年、2008年、2009年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78.9%,79.4%,76.8%,平均用药时间7.3,8.2,7.9 d,主要不舍理现象是用药时间过长和品种选择不当.结论:医院住院抗茵药物合理使用水平有一定提高,但仍存在不合理现象,应根据相关规范加强监管.
作者:周卫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药品不良反应具有客观实在性,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主要表现为就个体而言,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不可预见性,而就群体而言具有必然性,是不可避免的.用药结果是可知的,这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提供了可能性和哲学基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为药品再评价提供科学依据,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科学指导,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又从认识再到实践的哲学过程.严格意义上的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品质量、医疗差错无关,是药品的一种固有风险,客观上会对患者造成伤害,但在现有法律框架下没有任何具体的法律责任主体承担偿付义务,因此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救济制度十分必要,应建立以保险机制为主体的救济制度.
作者:范俊安;张谦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小儿香橘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小儿香橘片中的白术、苍术、木香、砂仁、枳实、香附及山楂药材中熊果酸;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制剂的橙皮苷含量.结果 薄层色谱中斑点清晰、易于识别;HPLC法精密度、重现性良好,橙皮苷进样量在0.3~2.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57%,RSD为1.36%(n=6).结论 所建立的定性定量方法可有效控制小儿香橘片的质量.
作者:杜小英;李秋菲;姜锦花;宋愿智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复方角菜酸酯栓应用于肛肠疾病术后的疗效.方法:将86例术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治疗组使用复方角菜酸酯栓,对照组使用痔疮栓,观察两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70%和74.42%,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疼痛缓解和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排便困难明显改变,水肿也明显减轻.结论:痔术后应用复方角菜酸酯栓可减轻术后疼痛,促进创面愈合,改善术后排便困难,安全有效.
作者:刘晓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该文从原料的质量、生产工艺、影响因素等方面分析了氯霉素滴眼液有关物质不舍格的原因,为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提供参考,以确保人民群众用药的安全、有效.
作者:田光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小金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将59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用普通护肝药物治疗,如当飞利肝宁片(0.9 g,口服,每天3次).对照组20例,加用安络化纤丸口服治疗,每次6 g,每天3次;治疗组39例,加用小金丸口服治疗,每次1.2 g,每天2次.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结束后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和Ⅲ型前胶原肽(PⅢP)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小金丸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韦照永;潘丽莹;覃益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改变检测波长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氨咖敏片的氨基比林和咖啡因含量.方法 采用Agilent C18 柱(150mm×4.6 mm,5μm),以甲醇-水-冰醋酸(40:60:0.2)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进样量为20μL,检测温度为室温,检测波长0~3 min时为263 nm,3~15 min时为273 nm.结果 氨基比林的平均回收率为99.2%,RSD=0.28%(n=6);咖啡因的平均回收率为98.2%,RSD=0.41%(n=6).结论 该方法简单、可靠.
作者:解瑞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对二陈汤配方颗粒质量标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二陈汤配方颗粒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陈皮中的橙皮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橙皮苷的进样量在0.214~1.07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37%,R5D=1.09%(n=6).结论 所用方法可行、重复性好,能有效地控制二陈汤配方颗粒的质量.
作者:徐以亮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产生排药差错的因为并提出解决办法.方法 结合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实际情况,分析容易产生排药差错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具体防范措施.结果 与结论通过对防范措施的完善,医院PIVAS排药差错率从2008年度的0.00315%降至2009年度的0.00307%,确保了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方桃峰;傅若秋;任俊辉;卢来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金丝桃苷(hyperfine,HP)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用CCl4体外诱导人正常肝细胞L-02损伤,检测培养上清液中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测定肝细胞中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MTT)法检测肝细胞存活率.结果 金丝桃苷可明显降低由CCl4升高的肝细胞培养上清液中ALT和AST水平及肝细胞MDA含量,还可提高由CCl4降低的肝细胞存活率和GSH含量.结论 金丝桃苷对人肝细胞氧化性损伤有直接保护作用,这可能与金丝桃苷抑制抗氧化酶活性和抗自由基活性有关.
作者:唐敏;刘耀;夏培元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的处方和工艺,提高其Ph稳定性.方法 考察了配制浓料的注射用水温度、抗氧剂用量及其加入顺序对Ph稳定性的影响,按照终确定的处方和工艺配制3批样品进行加速试验及长期稳定性试验.结果 在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生产中,配制浓料的注射用水温度和抗氧剂的加入顺序对Ph稳定性有影响,抗氧剂用量对Ph稳定性几乎无影响.结论 终确定的处方和工艺比较合理,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作者:王洪萍;黄璐;耿海明;杨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注射用丹参(冻干)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伴高凝状态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6例,对照组14例均给予泼尼松、贝纳普利及利尿等对症处理,治疗组加用注射用丹参(冻干),对照组加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和双密达莫.治疗前后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注射用丹参(冻干)可显著改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高凝状态.
作者:陈玲园;黄天国;宋爱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在动物体内验证九味腰痛胶囊的临床毒副反应及性质.方法 连续90 d对大鼠口服给药九味腰痛胶囊125,250,500mg/kg,并设对照组,观察用药期间的毒性反应及停药21 d期间的恢复情况.结果 用药期间各剂量组大鼠均未见异常情况,停药后各组大鼠均正常.结论 九味腰痛胶囊对大鼠无毒性作用.
作者:王桂敏;成源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阐明我国原料药管理制度与药物档案(DMF)管理制度之间的差异,为完善我国原料药管理提供借鉴.方法 分析国内外原料药管理的基本制度,结合我国原料药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对两种制度的优势及劣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结论我国目前的原料药批准文号管理制度与DMF管理制度在管理性质、管理方式等多方面存在差异,DMF管理制度更有利于提高原料药监管的能力和效率.
作者:郝晓芳;张象麟;韩志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检查骨筋丸胶囊中非法添加的松香酸.方法 分别用薄层色谱法及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法初步鉴定骨筋丸胶囊中非法添加的松香酸.结果 薄层色谱联合液相色谱可快速检查出骨筋丸胶囊中添加的松香酸.结论 方法简单、准确,可用于检查骨筋丸胶囊中非法添加的松香酸.
作者:仇雅静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