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替硝唑乳膏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匡长春;欧阳京;王志朝;刘祖雄

关键词:替硝唑, 乳膏, 紫外分光度法, 工艺, 含量
摘要:目的 介绍替硝唑乳膏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以替硝唑为原料制备替硝唑乳膏,用紫外分光度法测定替硝唑的含量,并观察其稳定性.结果 制剂中主药替硝唑的平均回收率为99.88%,RAD为0.28%(n=9).结论 该制剂稳定,制备工艺简单实用,质量控制方法可靠.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海金沙全草脂溶性成分治疗水烫伤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海金沙全草总提物中脂溶性成分对小鼠水烫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制备小鼠背部烫伤模型,分离出海金沙全草总提物的水溶性成分和脂溶性成分,分别用75%乙醇配成10%的溶液作为实验组用药,以75%乙醇作为对照组用药,观察3种药液对小鼠烫伤的治疗作用,记录创面脱痂愈合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脂溶性成分药液能更好地治疗小鼠的烫伤,缩短创面脱痂愈合时间(P<0.01);水溶性成分药液则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海金沙全草脂溶性成分治疗水烫伤有显著疗效.

    作者:陈亮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化疗药物配制中的职业防护

    目的 探计配制化疗药物时的职业防护问题,方法分析化疗药物配制导致职业危害的途径和种类,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 与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洁净的配制环境和规范的操作程序,可加强对配制人员的职业防护.

    作者:王竟兰;任俊辉;卢来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医院药学服务产品质量标准的制订与管理

    提高医院药学服务质量,是医院药学服务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该文从服务营销管理学角度,分析了医院药学服务质量标准的制订与管理理念.

    作者:吕宏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替硝唑在口腔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和质量控制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分析替硝唑在口腔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范围、质量控制和应用方法等,归纳总结替硝唑作为抗厌氧菌药物用于口腔疾病治疗的作用特点.

    作者:董玉亮;程运海;施卫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正交试验法优选三七止血贴中三七的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优选三七止血贴中三七药材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提取液中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的总含量为指标,优选药材的提取工艺.结果 药材较优的提取工艺为加70%的乙醇8倍,提取3次,每次0.5 h.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三七总皂苷提取率高,操作简便,适用于生产.

    作者:姚少毅;叶茂清;张潮林;廖华卫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金丝桃苷对四氯化碳诱导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金丝桃苷(hyperfine,HP)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用CCl4体外诱导人正常肝细胞L-02损伤,检测培养上清液中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测定肝细胞中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MTT)法检测肝细胞存活率.结果 金丝桃苷可明显降低由CCl4升高的肝细胞培养上清液中ALT和AST水平及肝细胞MDA含量,还可提高由CCl4降低的肝细胞存活率和GSH含量.结论 金丝桃苷对人肝细胞氧化性损伤有直接保护作用,这可能与金丝桃苷抑制抗氧化酶活性和抗自由基活性有关.

    作者:唐敏;刘耀;夏培元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论药品GMP实施中记录功能的定位及其符合性表达

    目的 完善与强化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实施中记录功能,规范其管理.方法 从功能定位及其符合性表达入手,进行全方位的探讨.结果 与结论针对记录使用中的真实性控制、执行中的适用性和可行性等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作者:罗先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氯霉素滴眼液有关物质不合格的原因分析

    该文从原料的质量、生产工艺、影响因素等方面分析了氯霉素滴眼液有关物质不舍格的原因,为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提供参考,以确保人民群众用药的安全、有效.

    作者:田光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维库溴胺的血药浓度

    目的 建立快速、灵敏的荧光分光光度法,用于测定人血浆中维库溴胺的质量浓度.方法 血浆样品用碳酸盐碱化、三氯甲烷萃取后,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在激发波长550 nm、发射波长590 nm处进行检测.结果 维库溴胺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荧光强度)=1.235+4.01 C,r=0.995 8.维库溴胺低检测质量浓度为0.05 μg/Ml,平均回收率在81.28%以上,日内和日间变异小于8%.结论 该法简单、快速、灵敏、重现性好,是一种检测人血浆中维库溴胺浓度的有效方法.

    作者:赵丽;郭越洁;张勤功;赵真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九味腰痛胶囊长期毒性试验研究

    目的 在动物体内验证九味腰痛胶囊的临床毒副反应及性质.方法 连续90 d对大鼠口服给药九味腰痛胶囊125,250,500mg/kg,并设对照组,观察用药期间的毒性反应及停药21 d期间的恢复情况.结果 用药期间各剂量组大鼠均未见异常情况,停药后各组大鼠均正常.结论 九味腰痛胶囊对大鼠无毒性作用.

    作者:王桂敏;成源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咖黄敏胶囊的含量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氨咖黄敏胶囊中对乙酰氨基酚和咖啡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Aglient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1%醋酸溶液(用乙二胺调Ph至3.7)-甲醇(60:4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272 nm,柱温30℃.结果 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进样量分别在0.122 2~3.055 5μg和0.007 482~0.1871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分别为1.000 0和1.000 0(n=6),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54%(RSD=0.66%)和100.43%(RSD=0.92%).结论 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氨咖黄敏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吴俊芳;张涛;李丽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2007-2009年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调查与评价

    目的:掌握和评价医院住院抗茵药物使用情况,并提供合理用药建议.方法:2007年至2009年每年抽取每科室百余份病史,对抗茵药物使用进行回顾性调查,统计宏观用药指标和用药合理性.结果:2007年、2008年、2009年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78.9%,79.4%,76.8%,平均用药时间7.3,8.2,7.9 d,主要不舍理现象是用药时间过长和品种选择不当.结论:医院住院抗茵药物合理使用水平有一定提高,但仍存在不合理现象,应根据相关规范加强监管.

    作者:周卫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116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调查南充市中心医院116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分布与耐药情况,为医院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住院患者送检标本分离的116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分布与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系统对收集的样本进行菌株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常出现在痰标本中(占86.10%),其次是创口分泌物;主要分布科室为ICU病房,其次是神外科和呼吸科;对头孢西丁耐药率高(为95.60%),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低(为3.60%),对含酶抑制剂的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哌酮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耐药率分别为23.60%,32.40%和34.70%,对其他14种所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多重耐药性明显.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引起下呼吸道感染,其敏感抗生素谱窄,亚胺培南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可作为首选治疗药物;医院应加强对该菌的监测,并根据药物敏感性报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提高疗效,减缓耐药株的产生,有效控制感染.

    作者:林胜兰;李静;王龙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处方和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的处方和工艺,提高其Ph稳定性.方法 考察了配制浓料的注射用水温度、抗氧剂用量及其加入顺序对Ph稳定性的影响,按照终确定的处方和工艺配制3批样品进行加速试验及长期稳定性试验.结果 在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生产中,配制浓料的注射用水温度和抗氧剂的加入顺序对Ph稳定性有影响,抗氧剂用量对Ph稳定性几乎无影响.结论 终确定的处方和工艺比较合理,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作者:王洪萍;黄璐;耿海明;杨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小金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小金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将59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用普通护肝药物治疗,如当飞利肝宁片(0.9 g,口服,每天3次).对照组20例,加用安络化纤丸口服治疗,每次6 g,每天3次;治疗组39例,加用小金丸口服治疗,每次1.2 g,每天2次.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结束后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和Ⅲ型前胶原肽(PⅢP)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小金丸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韦照永;潘丽莹;覃益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偏正颗粒的提取工艺优选及其急性毒性试验

    目的 优选偏正颗粒的提取工艺并考察其醇沉工艺,观察偏正颗粒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 以欧前胡素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偏正颗粒的提取工艺;通过对小鼠灌胃给药,观察偏正颗粒对小鼠的毒性反应.结果 优化的提取工艺为加6倍量水,浸泡1 h,煎煮2次,每次1 h,并选用50%的乙醇沉淀;将因偏正颗粒的毒性反应出现死亡的动物解剖,未见明显病理改变.结论 优选的工艺合理、可行.偏正颗粒在规定剂量下使用安全.

    作者:王华;王莉;马金秋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医药行业多元化经营的动因和风险分析

    目的 分析医药行业多元化经营的动因和风险.方法 根据多元化经营的相关理论并结合医药行业的背景进行分析.结果 与结论我国医药行业采取多元化经营主要有规模经济、制度导向、范围经济等多种动因,目前医药行业的多元化经营面临的风险主要是政策风险、跨行业经营的风险以及品牌稀释方面的风险.

    作者:李新洁;徐怀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门诊药房整包装自动发药机应用体会

    目的:将整包装自动发药机更好地应用于门诊药房.方法:联系实际工作,总结分析应用整包装自动发药机的必要性及常见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结果:整包装自动发药机的应用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调剂质量,促进了药学服务.但也存在个别药品与设备不相匹配的情况,同时存在设备的硬件、软件带来的弹射数量、库存、药品耗损、机器运转速度等方面的问题.结论:只要善于总结问题,积极寻找原因,不断地调整和修正,整包装自动发药机一定能在门诊药房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曹倩;魏宇宁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改变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咖敏片中氨基比林和咖啡因含量

    目的 建立改变检测波长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氨咖敏片的氨基比林和咖啡因含量.方法 采用Agilent C18 柱(150mm×4.6 mm,5μm),以甲醇-水-冰醋酸(40:60:0.2)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进样量为20μL,检测温度为室温,检测波长0~3 min时为263 nm,3~15 min时为273 nm.结果 氨基比林的平均回收率为99.2%,RSD=0.28%(n=6);咖啡因的平均回收率为98.2%,RSD=0.41%(n=6).结论 该方法简单、可靠.

    作者:解瑞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展舒胶囊稳定性考察

    目的 考察展舒胶囊的稳定性.方法 按200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原料药与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以胶囊剂重点考察项目性状、鉴别、水分、崩解时限、微生物限度检查为评价指标,进行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结果 1批样品除在开口高湿试验中吸湿量增加较多外,其余指标均未见明显变化;3批样品(经过6个月的加速试验和24个月的长期试验)的各项指标均符合质量标准规定.结论 展舒胶囊药物性质稳定.

    作者:赵晓风;吴友良;张浩;彭尧;赵曼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