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药品不良反应的几点认识

范俊安;张谦明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 认识, 客观实在性, 救济制度
摘要:药品不良反应具有客观实在性,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主要表现为就个体而言,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不可预见性,而就群体而言具有必然性,是不可避免的.用药结果是可知的,这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提供了可能性和哲学基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为药品再评价提供科学依据,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科学指导,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又从认识再到实践的哲学过程.严格意义上的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品质量、医疗差错无关,是药品的一种固有风险,客观上会对患者造成伤害,但在现有法律框架下没有任何具体的法律责任主体承担偿付义务,因此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救济制度十分必要,应建立以保险机制为主体的救济制度.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2009年我院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调查与评价

    目的:调查和评价医院围手术期抗茵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抽取了医院2009年220例手术患者病历资料,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进行回顾性调查,统计切口分类、用药品种、用药时间,并评价用药合理性.结果:100%的患者使用了抗菌药物,平均用药时间5.78 d,平均使用1.27个品种,主要不合理用药表现在用药时间过长、品种选择不当和联合用药不合理.结论:该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一定问题,应根据相关规范加强合理用药.

    作者:马福家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咖黄敏胶囊的含量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氨咖黄敏胶囊中对乙酰氨基酚和咖啡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Aglient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1%醋酸溶液(用乙二胺调Ph至3.7)-甲醇(60:4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272 nm,柱温30℃.结果 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进样量分别在0.122 2~3.055 5μg和0.007 482~0.1871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分别为1.000 0和1.000 0(n=6),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54%(RSD=0.66%)和100.43%(RSD=0.92%).结论 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氨咖黄敏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吴俊芳;张涛;李丽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如何防范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排药差错

    目的 分析产生排药差错的因为并提出解决办法.方法 结合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实际情况,分析容易产生排药差错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具体防范措施.结果 与结论通过对防范措施的完善,医院PIVAS排药差错率从2008年度的0.00315%降至2009年度的0.00307%,确保了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方桃峰;傅若秋;任俊辉;卢来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海金沙全草脂溶性成分治疗水烫伤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海金沙全草总提物中脂溶性成分对小鼠水烫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制备小鼠背部烫伤模型,分离出海金沙全草总提物的水溶性成分和脂溶性成分,分别用75%乙醇配成10%的溶液作为实验组用药,以75%乙醇作为对照组用药,观察3种药液对小鼠烫伤的治疗作用,记录创面脱痂愈合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脂溶性成分药液能更好地治疗小鼠的烫伤,缩短创面脱痂愈合时间(P<0.01);水溶性成分药液则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海金沙全草脂溶性成分治疗水烫伤有显著疗效.

    作者:陈亮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替硝唑在口腔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和质量控制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分析替硝唑在口腔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范围、质量控制和应用方法等,归纳总结替硝唑作为抗厌氧菌药物用于口腔疾病治疗的作用特点.

    作者:董玉亮;程运海;施卫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信息管理探讨

    目的:探讨信息化管理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各环节的应用.方法:通过逐一介绍信息处理流程10个功能模块的功能,对信息化管理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各环节应用的重要性进行讨论.结果:与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通过信息管理,电脑系统化控制,降低了差错率,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作者:江山;任俊辉;孟德胜;卢来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不合理用药医嘱分析

    目的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方法 收集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2009年11月至12月的不舍理用药医嘱并进行分类,参考药品说明书、<临床用药须知>、<318种中西药注射荆配伍变化快捷检索>及其他文献等,对每一类不合理医嘱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院静脉药物配置医嘱存在溶剂选用、药物配伍、给药浓度、给药频次、给药剂量等方面的问题.结论 药师应提高审方能力,积极与医师沟通,共同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保障静脉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王杏飞;张琴;包雯颖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2007-2009年我院麻醉药品利用分析

    目的 了解并分析麻醉药品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7-2009年医院麻醉药品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以及2009年使用哌替啶的科室分布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麻醉药品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均逐年增加.除去手术室用药,口服制剂的用药频度在3年间均排第1位.哌替啶注射液主要用于生育辅助技术、外科和妇产科患者的术后镇痛.结论 麻醉药品的使用结构基本合理,但仍需进一步加强对吗啡制剂的认识和应用.

    作者:赵萍;车道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医院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可行性探讨

    目的 完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管理模式,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合理.方法 依据卫生部<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和广东省<医疗机构静脉药物配制中心质量管理规范(试行)>的有关规定,结合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实际情况,对当前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建立的意义、可行性,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讨论,结果与结论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对于药师队伍的建设、医院药学事业的发展、保障输液配制的安全等具有积极意义,符合当前医院发展建设的方向.但由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在国内建立时间尚短,经验不足,因此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应结合医院实际情况量力而行.

    作者:王向东;杨伟权;郭丹;史想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柴胡及其两种伪品鉴别

    对正品柴胡及其伪品小叶黑柴胡、野棉花根,从性状、显微特征及薄层色谱进行鉴别,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作者:刘丽琴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90例

    目的:观察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住院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对产妇经臀部肌肉注射益母草注射液20mg,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片600 μg.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肌肉注射益母草注射液联合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效果良好,是一种安全、有效防治产后出血的方法.

    作者:连兴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化疗药物配制中的职业防护

    目的 探计配制化疗药物时的职业防护问题,方法分析化疗药物配制导致职业危害的途径和种类,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 与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洁净的配制环境和规范的操作程序,可加强对配制人员的职业防护.

    作者:王竟兰;任俊辉;卢来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金丝桃苷对四氯化碳诱导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金丝桃苷(hyperfine,HP)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用CCl4体外诱导人正常肝细胞L-02损伤,检测培养上清液中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测定肝细胞中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MTT)法检测肝细胞存活率.结果 金丝桃苷可明显降低由CCl4升高的肝细胞培养上清液中ALT和AST水平及肝细胞MDA含量,还可提高由CCl4降低的肝细胞存活率和GSH含量.结论 金丝桃苷对人肝细胞氧化性损伤有直接保护作用,这可能与金丝桃苷抑制抗氧化酶活性和抗自由基活性有关.

    作者:唐敏;刘耀;夏培元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医药行业多元化经营的动因和风险分析

    目的 分析医药行业多元化经营的动因和风险.方法 根据多元化经营的相关理论并结合医药行业的背景进行分析.结果 与结论我国医药行业采取多元化经营主要有规模经济、制度导向、范围经济等多种动因,目前医药行业的多元化经营面临的风险主要是政策风险、跨行业经营的风险以及品牌稀释方面的风险.

    作者:李新洁;徐怀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注射用丹参(冻干)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患者16例

    目的:观察注射用丹参(冻干)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伴高凝状态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6例,对照组14例均给予泼尼松、贝纳普利及利尿等对症处理,治疗组加用注射用丹参(冻干),对照组加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和双密达莫.治疗前后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注射用丹参(冻干)可显著改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高凝状态.

    作者:陈玲园;黄天国;宋爱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治疗药物监测与药物基因组学

    目的 将药物基因组学应用到临床合理用药,为临床个体化给药提供依据.方法 查阅文献,总结治疗药物监测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并阐述药物基因组学等学科的发展与特点.结果 基因多态性是药物治疗效果因人而异的重要因素.通过药物基因组学研究,实现临床个体化药物治疗,是治疗药物浓度监测的进一步延伸和充实.药物基因组学应用到临床合理用药,弥补了以往只根据血药浓度进行个体化给药的不足,也为以前无法解释的药效学现象找到了答案.结论 将来的临床药物治疗模式应以遗传药理学、药物基因组学为导向,结合血药浓度监测,来指导特定药物对特定患者的合理使用.

    作者:鲍红荣;赵志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小金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小金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将59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用普通护肝药物治疗,如当飞利肝宁片(0.9 g,口服,每天3次).对照组20例,加用安络化纤丸口服治疗,每次6 g,每天3次;治疗组39例,加用小金丸口服治疗,每次1.2 g,每天2次.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结束后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和Ⅲ型前胶原肽(PⅢP)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小金丸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韦照永;潘丽莹;覃益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綦江县2008-2009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为药品安全监管和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重庆市綦江县2008-2009年上报的711例药品不良反应(简称ADR)报告及所涉及药物情况进行统计、归类、综合分析,结果发生ADR多的药物是抗感染类药物,其中头孢曲松钠报告数量第一,ADR发生多的剂型为注射剂.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各类药品的安全性监测,不断完善基层监测体系,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作者:向世芬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牛磺酸有关物质检查的方法研究及质量考察

    目的 用薄层色谱法对牛磺酸有关物质检查方法进行研究,并考察国内产品质量.方法 以牛磺酸-丙氨酸混合溶液为系统适用性溶液,使用硅胶G薄层板,筛选比较3种展开体系、4种显色方式,采用条带式点样,点样量5μL.结果 以水-无水乙醇-正丁醇-冰醋酸(150:150:100:1)为展开剂,可使系统适用性溶液斑点分离良好,而以茚三酮的丙酮溶液(1→50)为显色剂,检视效果佳.国内两种不同工艺生产的9批牛磺酸原料的纯度很高,几乎无杂质检出.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灵敏,能有效检测牛磺酸的有关物质,国内产品质量优异.

    作者:吕雯;王焱;马迅;余立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妥布霉素滴眼液中抑菌剂含量分析

    目的 了解妥布霉素滴眼液中抑菌剂的添加情况.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 18家生产企业的绝大部分产品抑菌剂用量控制较好,但个别厂家抑菌剂用量波动较大,且个别生产厂家的样品检出结果与处方标示的不一致.结论 必须控制滴眼剂中的抑菌剂含量.

    作者:吴群;李霞;刘映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