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9年我院门急诊药房退药情况分析

郑敏

关键词:门诊药房, 退药, 分析
摘要:目的 了解医院门急诊药房的退药情况,以减少退药.方法 对2009年1月至12月的门急诊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退药原因主要为病情改变而门急诊转住院、转科、转院,其次是药物不良反应、不合理用药、价格因素等.结论 加强医务人员责任心,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减少差错,可降低门急诊药房退药率.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依达拉奉治疗高血压急性脑出血43例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治疗高血压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高血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予依达拉奉30 mg加入10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两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评判疗效.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血压急性脑出血发病早期应用依达拉奉,可明显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李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叶酸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叶酸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的效果.方法 将2007年至2009年进行婚前检查并有生育准备的3 698名育龄妇女分为两组,其中孕前4周及孕后12周每日服食叶酸片0.4 mg的1 828名孕妇为干预组,未增补叶酸片的1 870名孕妇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孕妇孕期满30周至产后1周的胎儿先天性神经管缺陷发病情况.结果 3 698名孕妇中,发生胎儿神经管缺陷4例,总发生率为0.11%,均为对照组所发生,发生率为0.21%.结论 孕妇在围孕期(至少孕前1个月至孕后3个月)每日增补少量叶酸片,能有效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的发生.

    作者:沈佩芳;胡惠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用于清醒气管插管30例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用于清醒气管插管的理想靶控血药浓度.方法 选择拟行全身麻醉的成年患者30例,予氟哌利多5mg和瑞芬太尼1 mg靶控输注.瑞芬太尼以血浆室为靶控目标,血浆靶控质量浓度从1.6 ng/mL开始按序贯法输注,如患者有呛咳、体动则暂停插管,瑞芬太尼以0.2 ng/mL递增直至达到插管1分.结果 瑞芬太尼靶控血药质量浓度在2.0~2.4 ng/mL时,患者意识清醒,镇痛满意,且能张口配合气管插管,未见插管反应和呕吐、肌僵等副作用.结论 理想的清醒插管时所需瑞芬太尼靶控血药质量浓度为2.0~2.4 ng/mL.

    作者:宿亚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我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围手术期抗茵药物应用现状,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3月至6月145例外科手术患者的出院病历,根据设计的调查表作回顾性调查.结果 145例患者中,使用抗茵药物135例,不合理使用61例.其中药物不合理联用多(26例),其次为药物选择与适应证(24例)、用法与用量(24例)、预防用药(20例)等不合理;以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频率高(27.93%),其次为青霉素类(26.08%)和氨基苷类(19.08%).结论 围手术期抗茵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医院应加强管理,规范合理用药.

    作者:殷勤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他克莫司治疗窗很窄、生物利用度低、个体差异大.综合分析影响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的各种因素,可为移植患者制订个体化的给药方案提供有益信息.

    作者:何霞;童荣生;肖开春;罗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不同产地朱砂莲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比较

    目的 比较不同产地朱砂莲药材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马兜铃酸A含量,色谱柱为Waters C18柱(200mm×4.6 mm,5μm),流动相为水-乙腈(70∶3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0 nm,柱温27℃.结果 不同产地各批次朱砂莲中马兜铃酸A的高含量为0.241%,平均含量为0.206%.结论 该试验结论为朱砂莲的合理使用及其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作者:任华忠;万丽;王书林;王金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酮替芬治疗难治性咳嗽30例

    目的 观察酮替芬治疗难治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09年1月至12月收治的难治性咳嗽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应用酮替芬治疗,对照组30例以止咳散为主加减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并跟踪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难治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中,应用酮替芬可收到理想的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黄丽球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我院2009年万古霉素使用合理性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临床万古霉素的使用情况,分析其用药的合理性.方法 参照卫生部颁布的<抗茵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2009年住院患者使用万古霉素的78份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78例患者中76例进行了病原学检查,联合使用了抗茵药物的有41例,万古霉素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1.54%;合理用药或基本合理用药50例(64.10%),不合理用药28例(35.90%).结论 万古霉素的使用基本合理,但应注意用药疗程,监测血药浓度,实行个体化给药方案,避免引起肾损害.

    作者:高锦娟;陈风希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司帕沙星眼用凝胶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目的 建立司帕沙星眼用凝胶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观察以卡波姆-940为基质制备的司帕沙星眼用凝胶的外观性状,用pHS-25C型数字酸度计测定其pH,在297 nm波长处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主药的含量.结果 所得制剂为淡黄色胶体,凝胶质量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中眼用凝胶的质量要求;司帕沙星质量浓度在2.04~14.28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5(n=7),平均回收率为99.48%,RSD为0.73%(n=6).结论 司帕沙星眼用凝胶的质量控制方法可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主药含量准确、快速.

    作者:温坚;李芳;汪德凤;黄娜;洪宝贤;林三清;夏敬民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沙格司亭治疗白细胞减少症34例

    目的 观察沙格司亭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效果,探讨优化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34例白细胞减少症患者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服用普通提升白细胞的药物,治疗组患者使用集落刺集因子类药物沙格司亭,每隔一段时间对全部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测定白细胞数目,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5 d,10 d,15 d的白细胞数量分别为(3.83±0.76)×109/L,(4.21±0.49)×109/L,(4.54±1.10)×109/L,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格司亭疗效明显,可作为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有效药物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启祥;许海林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心可舒胶囊中丹参酮ⅡA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心可舒胶囊中丹参酮ⅡA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Extend C18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水(77∶2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0 nm,流速1.0 mL/min.结果 丹参酮ⅡA进样量在0.035 2~1.40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1.0000 0),平均回收率为98.20%,RSD=1.57%(n=9).结论 所用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适合于心可舒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陶红玲;李彬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美喘清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23例

    目的 观察美喘清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4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予美喘清每12 h口服1次,2~5岁每次12.5μg,大于5岁每次25μg;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2~6岁每次4 mg,大于6岁每次5 mg,每晚1次,疗程2~4周;所有患儿均子对症治疗,适当应用抗生素并行止咳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69.5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有3例出现心率增快,2例出现面部潮红、头痛,均不影响治疗,停药后症状消失.结论 美喘清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较理想,可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江津栀子中栀子苷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江津栀子中栀子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UltimateTMC18键合硅胶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0∶90),流速1.0 mL/min,温度25℃,检测波长238nm.结果 栀子苷进样量在3.2~11.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439 843.76+1 012 294.70X,r=0.999 2(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4%,RSD=1.49%(n=6).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江津栀子中栀子苷的含量,操作简便、结果稳定,精密度、重现性、回收率均较好.

    作者:黄群莲;唐灿;张彦燕;李云鹏;赵剑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腹腔镜脾切除术联合微孔多聚糖止血球治疗脾破裂25例

    目的 观察微孔多聚糖止血球在腹腔镜脾切除术中的止血作用.方法 选取医院2008年8月至2010年12月脾破裂需手术治疗的患者25例,采用腹腔镜脾切除术并在术中加用微孔多聚糖止血球局部止血.结果 腹腔镜脾切除术联合微孔多聚糖止血球治疗脾破裂效果好、出血少.结论 腹腔镜脾切除术联合微孔多聚糖止血球治疗脾破裂切实可行,具有快速、有效、持久的止血效果,是防治脾破裂术中出血的有效手段.

    作者:杨红江;周晓锋;严富国;王先锋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2007-2009年我院抗高血压药物应用评价

    目的 分析医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和趋势,为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和药事管理提供建议和决策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医院2007年至2009年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数据,统计用药种类、用量、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日均费用(DDC).结果 抗高血压药物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钙离子拮抗剂的消耗金额高,分别占45%和30%左右;DDDs排序以替米沙坦片、非洛地平缓释片和氨氯地平片高.结论 医院抗高血压药物的选用基本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和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用药原则.

    作者:方佩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综合干预措施对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效果

    目的 评价综合干预措施对抗菌药物应用管理的效果,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构建抗菌药物计算机管理系统,组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考核组,综合制订各科室及职能部门干预抗菌药物应用的措施.并分别随机抽取综合措施干预前后的住院病历500例,进行对照分析研究.结果 综合干预前后的抗菌药物使用比例、病原菌送检比例、抗菌药物费用比例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干预后的合理用药比例明显高于干预前(P<0.01).结论 临床上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形式多样,而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使其应用更趋合理.

    作者:张哲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急性有机磷中毒并发急性胰腺炎1例

    患者,女,44岁,因空腹服敌敌畏50 mL,约10 min后出现呕吐、大汗、神志不清、呼吸困难,1 h后送当地医院洗胃、注射阿托品(量不详),4 h后来我院急诊.就诊前无大量进食酒肉史,既往无胆胰疾病史.

    作者:梁华兵;韩文龙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葛根清肠颗粒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目的 建立葛根清肠颗粒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葛根、诃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葛根中葛根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在葛根清肠颗粒薄层色谱中均能检出葛根和诃子.葛根素进样量在0.2~2.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9%,RSD=1.03%(n=6).结论 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葛根清肠颗粒的质量控制,专属性强,能有效控制其内在质量.

    作者:刘海容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孟鲁司特对哮喘患者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25、嗜酸性粒细胞和IgE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对哮喘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25(IL-25)、嗜酸性粒细胞和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的影响.方法 对治疗组45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予孟鲁司特钠片10 mg口服,每晚1次,连用3月,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3月后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浆IL-10、IL-25、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IgE水平,检测治疗前后肺功能并观察日夜间症状.以同期入选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前血浆IL-25和IgE水平、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后患者IL-25和IgE水平、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明显降低,IL-10水平明显上升(P<0.05),且肺功能和日夜间症状均明显改善(P<0.01).结论 孟鲁司特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日夜间症状和肺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血浆IL-25水平、上调IL-10水平,从而抑制嗜酸性粒细胞聚集,使B淋巴细胞分泌IgE减少.

    作者:叶军盼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鹿瓜复生胶囊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药效学研究

    目的 探讨鹿瓜复生胶囊抗股骨头无茵性坏死的作用.方法 连续6周给大鼠灌胃鹿瓜复生胶囊(0.25,0.5,1.0 g/kg),观察其对激素合并内毒素诱导大鼠股骨头坏死以及大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影响,并设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实验组大鼠空骨陷窝数较模型对照组减少(P<0.05或P<0.01);大鼠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较模型对照组降低(P<0.05或P<0.01).结论 鹿瓜复生胶囊具有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改善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的作用,该试验为临床用药提供了必要的药理学基础.

    作者:赵五申;孙文格;霍文发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