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纪沟;叶敏平;金瑛;叶世明;练艳艳
目的 总结门诊西药房退药原因,探讨减少退药的措施.方法 收集整理2009年1月至12月退药处方594张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退药原因主要包括患者依从性差196张(33.00%),不良反应170张(28.62%),医生不合理用药等157张(26.43%),其他因素71张(11.95%).退药例数排名前3位的科室依次为内科(28.96%)、儿科(14.14%)、急诊科(12.29%).结论 应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服务理念.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减少退药情况的发生.
作者:董艳;华丽霞;许应强;李海蓉;董利红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考察呋喃西林溶液的稳定性,并预测其室温贮存有效期.方法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呋喃西林溶液的含量,通过经典恒温法预测其有效期.结果 呋喃西林溶液的含量随时间变化属一级降解反应,经典恒温法测得25℃时k值为1.851 4×10-5h,分解10%的时间为7.91个月.结论 呋喃西林溶液有效期暂订为6个月.
作者:彭其胜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建立人血浆中环维黄杨星D的测定方法,评价环维黄杨星D分散片与普通片剂在中国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中的生物等效性.方法 以左羟丙哌嗪为内标,血浆样品经氯仿萃取,Hyperity C18柱(150mm×2.1 mm,5μm)分离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18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采用双周期随机交叉试验设计,分别单剂量口服环维黄杨星D分散片与普通片剂2mg.结果 环维黄杨星D与内标分离度好,内源性杂质不干扰测定,质量浓度在10~320pg/mL(r=0.996 9)与峰面积比的线性关系良好,定量下限为10 pg/mL,萃取回收率为82.66%~89.58%(n=5),日内RSD为4.17%~9.96%(n=5),日间RSD为5.21%~10.31%(n=15).单次服用2 mg环维黄杨星D分散片和普通片剂后的0~144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144)分别为(5679.83±1 548.21)Pg·h/mL和(5243.65±1 317.39)pg·h/mL,0~∞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分别为(7 464.21±2 128.08)pg·h/mL和(7 021.43±2 076.12)pg·h/mL,峰浓度(Cmax)分别为(202.81±43.30)pg/mL和(222.10±50.90)pg/mL,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5.76±1.93)h和(5.22±1.03)h,半衰期(t1/2)分别为(54.67±12.43)h和(50.66±13.63)h.与普通片剂相比,环维黄杨星D分散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0.5±10.1)%.结论 该方法准确度高、灵敏度好.可用于环维黄杨星D人体内过程研究.两种制剂为生物等效制荆.
作者:陈日来;李玉珍;谢守霞;李东;王大果;李衡悔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应用自拟止泻汤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腹泻患儿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常规给予禁食口服或静脉补液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自拟止泻汤治疗.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6.92%和92.30%,39.68%和69.84%,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使用自拟止泻汤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方姣英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以亲水-亲脂平衡值为指标考察精制蛋黄卵磷脂在水中和油中的分散特性并研究其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核磁共振波谱(NMR)法,根据其化学位移值及亲水基团与亲油基团质子数相对比值(R)计算亲水-亲脂平衡值.结果 精制蛋黄卵磷脂在水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结论 可用精制蛋黄卵磷脂代替豆磷脂作乳化剂制备鸦胆子油乳注射液.
作者:高山;麻军法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建立云芝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 以环己烷-三氯甲烷-甲酸乙酯-水(8∶7∶5∶1)为展开剂,用硅胶G预制薄层板,以10%的硫酸乙醇液为显色剂,进行薄层色谱分析.结果 云芝与云芝对照药材在薄层板上主斑点位置及颜色一致,且斑点集中、分离度好.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快速、简便、灵敏、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可以作为云芝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作者:吴长辉;李晔;宋玉娥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将8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前列腺素E1联合弥可保,治疗组采用中药活血通痹汤与弥可保联用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神经传导速度和体征症状评分.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和76.19%;治疗组在总有效率、改变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症状、体征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较好.
作者:牛永成;梁丽芳;吴晓红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建立测定注射用奥拉西坦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Ultimate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5∶95),检测波长为214 nm,流速为0.8mL/min.结果 奥拉西坦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0.0404~0.323 2 g/L(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6%,RSD为1.1%(n=6).结论 该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注射用奥拉西坦的质量.
作者:姜卫东;卢凯旋;万顺;周玲;任荣军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为药师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调查分析我国基层医院开展药学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分析我国医院用药中药物相互作用方面存在的问题.结果 与结论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工作,只有找准工作目标、恰当定位,才能深入临床,与医护人员优势互补,切实了解实际用药情况,提供高附加值的药学服务.
作者:何咏梅;徐玉;张坤菊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展舒胶囊的制备工艺.方法 选择浸膏收得率为评价指标,以浸膏收得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重复验证试验筛选出佳提取条件.结果 除三七、血竭外的3味中药以70%乙醇回流提取,药渣以10倍水浸泡3 h,煎煮2 h,合并提取液和煎煮滤液浓缩成稠膏,加入三七、血竭后制成胶囊.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迅速,测定结果可为展舒胶囊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赵曼;吴友良;赵小凤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正确鏊男水蛭和三叶青的真伪,保障用药安全.方法 通过性状观察、理化鉴别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鉴别.结果 水蛭中有性状差异较大的人工压制伪品,三叶青中混有鸟头类植物生品.结论 该鉴别方法可为基层快速鉴别水蛭和三叶青真伪提供参考.
作者:殷红妹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安宫牛黄丸预防小儿热性惊厥的疗效.方法 选取25例具有热性惊厥复发倾向的患儿,在发热病(如感冒)开始时即在家或医院使用安宫牛黄丸,6月~1岁每次1/6丸,1~3岁每次1/4丸,4~6岁每次1/2丸口服,每天1次,连服2~3 d;如同一患儿再次出现发热病时,则改用地西泮1 mg/(kg·d),分3次口服,连服2~3 d.如此轮流执行.结果 服用安宫牛黄丸预防的25例患儿共发生296例次发热,其中发生7例次惊厥,惊厥持续时间为(3.91±1.14)min;而服用地西泮预防的288例次发热中共有17例次发生惊厥,惊厥持续时间为(6.74±2.25)min.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安宫牛黄预防小儿热性惊厥疗效好于地西泮.
作者:朱蓓;李碧莹;陈莹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考察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与氟康唑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分别观察配伍液在室温(20±1)℃下放置8 h内的外观并测定pH变化,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主药含量.结果 两药配伍后4 h内,外观、pH、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与氟康唑注射液在4 h内可以配伍使用.
作者:李俊;张丽梅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情况,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 对2010年收集的156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和年龄、给药途径、ADR出现时间、引发ADR的药品种类、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156例ADR多发生于61~80岁年龄患者,女性多于男性;涉及的药品有84种,排序前3位的是抗菌药物62例(39.74%),抗肿瘤药30例(19.23%),中药制剂19例(12.18%);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108例,69.23%);ADR出现在用药1 h内90例(57.69%);较严重ADR 18例,新的ADR 17例;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常见(57例,36.54%),其次为消化系统(47例,30.13%)及神经系统损害(17例,10.90%).结论 应重视ADR的监测和报告工作,以减少或避免ADR的重复发生,确保临床安全用药.
作者:曾光;周颖;周国民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 将96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均给予相同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养血清脑颗粒4 g口服,每天3次.治疗后第14天观察患者头晕、失眠、头重症状改善情况,做血液流变学、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并比较.结果 治疗14 d后,治疗组头晕、失眠、头重症状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且血液流变学与脑血流动力学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养血清脑颗粒能明显改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副作用小.
作者:朱渝;潘成德;唐明山;邹耀兵;肖静;江思德;张建新 刊期: 2011年第20期
该文对我国10种中药学期刊论文的发表时滞进行了统计分析,提出了缩短中药学期刊论文发表时滞的措施.
作者:屈清慧;张晓峰;方宇;张馨洋;刘晶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金嗓口服液治疗急慢性咽喉炎、急慢性扁桃体炎、急性会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40例咽喉疾病患者,均用金嗓口服液治疗.结果 总有效率为86.67%.结论 口服金嗓口服液治疗急慢性咽喉炎、急慢性扁桃体炎、急性会厌炎,治疗效果满意,无不良反应,适宜于临床常规应用.
作者:王林丽;孟德胜;姬长友;彭亦新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调查分析医院抗焦虑抗抑郁药应用是否合理.方法 调查2008年至2009年来抗焦、虑抗抑郁药在类别、处方频度、剂量和联合用药方面的情况,采用药物利用指教(DUl)对医生用药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 2年中抗焦虑抗抑郁药中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处方频度高且有增加趋势,三环类抗抑郁药处方频度低,呈递减趋势;服用各类抗焦虑抗抑郁药的患者女性多于男性,且以老年患者居多;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与其他药物联合的用药处方中,镇静催眠药用药的频度高.结论 除帕罗西汀外,其他抗焦虑抗抑郁药在医院门急诊的使用基本合理,无滥用倾向.
作者:张焕树;张健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千年健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佳工艺及萃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均匀设计方法,以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为因素,考察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的佳工艺条件并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结果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工艺为,压力20 MPa,温度60℃.时间30 min.所得萃取物主要成分为芳樟醇.结论 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萃取千年健,可缩短萃取时间、提高收率.
作者:赵庆;濮存海 刊期: 2011年第20期
该文通过对高职高专药学专业人才市场的需求分析,认为专业建设应遵循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和实践技能掌握为核心,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优化结构,整合资源,构建以名师为引领,融情境、激感悟、顺市场、定设置为体系的专业建设框架.
作者:刘长君;王立岩;李乃杰 刊期: 2011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