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学期刊论文发表时滞的统计分析

屈清慧;张晓峰;方宇;张馨洋;刘晶

关键词:中药学期刊, 论文发表时滞, 统计分析
摘要:该文对我国10种中药学期刊论文的发表时滞进行了统计分析,提出了缩短中药学期刊论文发表时滞的措施.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常见不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住院患者静脉输液不合理用药情况,探讨临床药师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平台、相关软件和专业数据库对医嘱进行分析,总结不合理用药医嘱.结果 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给药剂量不当、给药间隔不当、配伍禁忌、溶剂选择不当、给药途径不当、重复用药等.结论 临床药师在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的平台上发挥专业技能,对医院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推进作用.

    作者:刘冬;刘子昀;姜凤丽;张晓钰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道地药材龙泉灵芝的研究进展

    该文对龙泉灵芝的品质特色、地理自然环境与品质的关联、培植管理技术等进行综合介绍,旨在为大力开发利用龙泉灵芝提供思路.

    作者:叶纪沟;叶敏平;金瑛;叶世明;练艳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中药学期刊论文发表时滞的统计分析

    该文对我国10种中药学期刊论文的发表时滞进行了统计分析,提出了缩短中药学期刊论文发表时滞的措施.

    作者:屈清慧;张晓峰;方宇;张馨洋;刘晶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清热类中药防治感染性疾病的作用机理与应用

    目的 介绍清热类中药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及临床应用.方法 收集近10年有关文献报道.结果 清热类中药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疏散风热等功效,在抗病原微生物、解热、抗炎、解毒、免疫调节等方面,均显示出较强的药理活性.结论 清热类中药用于治疗瘟病发热、风热感冒、咽喉肿痛、肺炎、胃炎、带状疱疹等多种疾病有较好的疗效,为临床上广泛用于多种感染、各种炎症、高热症以及外感风热等病症,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陈开文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35例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 将7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脑复康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疏血通(6 mL/d)静脉滴注1次,1周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其后分别采用中文版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量表进行积分,用中国修订韦氏成人量表(WAIS-RC)进行智力测验比较.结果 治疗4周后MMSE量表、WAIS-RC量表均显示,治疗组智能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治疗前、后积分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疏血通对血管性痴呆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作者:冷崇健;谢刚;陈光伟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精制蛋黄卵磷脂亲水-亲油平衡值测定及其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中的应用

    目的 以亲水-亲脂平衡值为指标考察精制蛋黄卵磷脂在水中和油中的分散特性并研究其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核磁共振波谱(NMR)法,根据其化学位移值及亲水基团与亲油基团质子数相对比值(R)计算亲水-亲脂平衡值.结果 精制蛋黄卵磷脂在水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结论 可用精制蛋黄卵磷脂代替豆磷脂作乳化剂制备鸦胆子油乳注射液.

    作者:高山;麻军法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展舒胶囊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 探讨展舒胶囊的制备工艺.方法 选择浸膏收得率为评价指标,以浸膏收得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重复验证试验筛选出佳提取条件.结果 除三七、血竭外的3味中药以70%乙醇回流提取,药渣以10倍水浸泡3 h,煎煮2 h,合并提取液和煎煮滤液浓缩成稠膏,加入三七、血竭后制成胶囊.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迅速,测定结果可为展舒胶囊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赵曼;吴友良;赵小凤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甲氧基测定法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重点考察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甲氧基测定法试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以羟丙甲纤维素为供试品,参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甲氧基测定法,依法操作.结果 反应温度在150℃,反应时间在50min时,测得的甲氧基含量高.结论 该方法气密性要求较高,重复性较差,毒性较大,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有待改进.

    作者:赵文法;李亮亮;孙大赢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2例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将8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前列腺素E1联合弥可保,治疗组采用中药活血通痹汤与弥可保联用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神经传导速度和体征症状评分.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和76.19%;治疗组在总有效率、改变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症状、体征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较好.

    作者:牛永成;梁丽芳;吴晓红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心脑通口服液联合氟桂利嗪片治疗偏头痛80例

    目的 观察心脑通口服液联合氟桂利嗪片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 将16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用心脑通口服液联合氟桂利嗪片治疗,对照组(80例)单用氟桂利嗪片治疗,均治疗2个疗程,每个疗程14 d.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25%,对照组为68.75%,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心脑通口服液联合氟桂利嗪片治疗偏头痛疗效明显,未发现不良反应.

    作者:王文森;孙洁;王书杰;尹晓飞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基本药物制度在医疗机构推行的策略分析

    目的 促进基本药物制度的顺利推行.方法 从基本药物的使用环节入手,探讨制度顺利推行的策略.结果 与结论政府加强配套政策改革,医疗机构使用基本药物情况监督考评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医务人员对基本药物的认知和使用度的提高,以及公众对基本药物的认知度和依赖度的提升,均有利于基本药物在医疗机构中的推广.

    作者:吴金艳;谢敬东;邓伟生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我院门诊处方点评实践与分析

    目的 总结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合理用药工作.方法 对医院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门诊处方进行抽查点评.结果 开展处方点评以后处方合格率有所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费用所占百分率、注射剂使用率较合理,抗菌药物选用合理性也有所提高.结论 开展处方点评与干预工作,对医院合理用药有促进作用,同时有利于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作者:王珍;沈才宏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自拟止泻汤治疗小儿秋季腹泻65例

    目的 观察应用自拟止泻汤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腹泻患儿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常规给予禁食口服或静脉补液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自拟止泻汤治疗.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6.92%和92.30%,39.68%和69.84%,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使用自拟止泻汤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方姣英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83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调查医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抽取2007年至2009年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确诊为单纯胆囊结石103例,胆囊结石伴胆囊炎675例,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58例.结果 单纯胆囊结石103例患者中,有43例术前使用了抗菌药物,术后全部用了抗菌药物;术前平均用药1.94 d,术后平均用药4.00 d.胆囊结石伴胆囊炎术前平均用药2.34 d,术后平均用药4.26 d;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术前平均用药2.41 d,术后平均用药9.79 d.胆囊结石伴胆囊炎联合用药术前占12.17%,术后为9.93%;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联合用药术前占9.09%,术后为1.75%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选择青霉素类、第2代头孢类及硝咪唑类等占70%,其中选择头孢匹胺多.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品种除第3代头孢类选择性偏高外,基本符合治疗原则.但应注意解决用药疗程偏长、联合用药较多的问题.

    作者:杨远荣;邹俊;叶红;汤春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我院2009-2010年151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收集的151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主要与抗菌药物、静脉给药以及患者年龄偏大有关,常见的损害发生在皮肤及其附件和胃肠道系统.结论 临床应注意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何金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中医院药房创新服务模式探讨

    目的 探讨中医院药房的现代化服务模式.方法 结合医院药房服务所作的尝试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 与结论以构建信息化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确保药品安全合理使用为主要方向,形成门诊药房服务自动化、住院药房服务一体化、中药房服务特色化、药房药学服务常规化的服务模式,促进药学服务水平的提高.

    作者:魏蓉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与氟康唑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目的 考察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与氟康唑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分别观察配伍液在室温(20±1)℃下放置8 h内的外观并测定pH变化,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主药含量.结果 两药配伍后4 h内,外观、pH、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与氟康唑注射液在4 h内可以配伍使用.

    作者:李俊;张丽梅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高职药学专业建设刍议

    该文通过对高职高专药学专业人才市场的需求分析,认为专业建设应遵循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和实践技能掌握为核心,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优化结构,整合资源,构建以名师为引领,融情境、激感悟、顺市场、定设置为体系的专业建设框架.

    作者:刘长君;王立岩;李乃杰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奥拉西坦的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注射用奥拉西坦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Ultimate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5∶95),检测波长为214 nm,流速为0.8mL/min.结果 奥拉西坦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0.0404~0.323 2 g/L(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6%,RSD为1.1%(n=6).结论 该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注射用奥拉西坦的质量.

    作者:姜卫东;卢凯旋;万顺;周玲;任荣军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黄柏药材的红外光谱鉴别

    目的 通过对黄柏药材的提取物(盐酸小檗碱)作红外光谱扫描,快速鉴别该药材的真伪.方法 根据盐酸小檗碱在热水中溶解,在水或乙醇中微溶,在三氯甲烷中极微溶解,在乙醚中不溶解的特性,以及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黄柏项下的鉴别提取方法,以1%醋酸甲醇为溶剂对黄柏进行提取,用纯化水对黄柏提取物进行重结晶,用非极性大孔吸附树脂D101柱进行分离纯化,对洗脱液进行浓缩再结晶,对结晶干燥,并将其红外光谱与标准图谱进行比较.结果 红外光谱鉴别结果表明,黄柏提取物(盐酸小檗碱)红外光谱与盐酸小檗碱标准图谱一致.结论 红外光谱鉴别方法简便可靠、快速准确.

    作者:蔡卫家;徐显贵 刊期: 2011年第20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