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印发《护理、药学和医学相关类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的通知

关键词:护理, 药学, 医学相关类, 高等教育, 改革和发展, 规划
摘要: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中等卫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研究

    调查显示中等卫校毕业生就业率较低,存在着总量相对过剩、就业市场被挤占的现象;中等卫校毕业生有年龄较小、知识及技能需要进一步提高的特点,存在就业观念落后、就业视野较窄的现象.加强对中专毕业生继续上学的引导;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开拓乡、村级卫生机构就业市场;增强学生自身竞争力,是改善中等卫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的良好途径.

    作者:王少六;王志瑶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21-三体综合征与染色体着丝粒、动粒的关系

    人类21-三体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唐氏综合征或伸舌样痴呆)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染色体病.其主要的临床症状:智力低下并伴有特殊面容、身体发育迟缓,合并心脏等多脏器畸形.现已知道,21-三体的产生是由于精子、卵细胞形成过程中21号染色体部分不分离造成的.在人类21-三体研究中,人们很早就发现母亲与21-三体患儿的产生有关,随着母亲年龄的增大,21-三体的危险也随之增大.

    作者:吴莉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口腔实验教学组织与管理方法的探讨

    着重从口腔实验室的设置、建设、管理和实验教学方法4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总结了各方面相对科学合理的体会,提出了按专业科目设置实验室,按教学大纲和市场需求建设实验室,按科学合理的方法管理实验室,按分组、分段的方式方法示教和实验及通过技能考核促使学生技能达标.

    作者:刘建东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关于印发《护理、药学和医学相关类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的通知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河北省高等职业院校体育保健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体育保健课是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河北省高等职业院校的问卷调查,研究职业高校体育保健课设置的现状及存在的有关问题,寻求提高保健课教学质量的方法与对策,使每一名伤残、病弱的大学生都能接受良好的高等体育教育.

    作者:袁玉涛;孙培志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适应护理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积极推动人文社科改革

    从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护理学科性质、人才的评价体系探讨人文社科建设的重要性.分析总结我国现今护理人文社科理论和实践研究现状,进一步提出人文社科改革方案和护理人文社科课程设置总目标、护理人文社科课程设置指导原则、护理人文社科课程教学指导思想及课程设置与实践措施(重点探讨选修课的模块设置),力图进一步推动现今的护理人文社科实践改革.

    作者:颜晓星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价值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们必须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个战略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价值.

    作者:谢爱群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试论中专卫生学校人力资源的开发与配置

    分析了中专卫校人力资源现状,人力资源开发与优化配置的途径,学校知识资源管理的基本方法,管理人员的角色定位.

    作者:张来平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职业院校专职班主任管理制度探究

    介绍了职业院校班主任工作管理制度的改革办法,重点叙述了专职班主任管理制度的人员应聘条件和聘用方法、岗位职责条目,具体的班主任履行职责量化考核细则、班级日常管理考核办法、津贴计算方法和优秀班主任评选办法.

    作者:黄卫华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上海市中等卫生学校专业设置调查报告

    为了进一步做好中等卫生学校的专业调整和拓展工作,上海市卫生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室在上海市卫生局科教处指导下,向全市19所中等卫生学校和卫生人才培训中心发了201份问卷调查表,11所用人单位发了33份问卷调查表,回收率均为100%.就问卷调查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希望能对拓展中等卫生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卫生人才培训中心的培训项目有所启示帮助.

    作者:罗钢;李振宗;郑文安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解剖实验课教育功能的思考

    传统教育观念认为解剖实验课的功能主要是通过标本的直观教学验证并加深巩固理论教学的内容,显然已经过时.当今,按以人为本的新教育观念,重新审视解剖实验课的教育功能是十分必要的.解剖实验课除了上述传统的教育功能外,还具备以下功能.

    作者:曹世民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高职教育与校本教师培训模式研究

    1背景提示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有序地发展,如何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培养一支高水平、高质量、高层次的师资队伍,这是一个目前十分紧迫的任务.因为许多学校是从原中等职业学校升格或举办高职专业的,其队伍建设既不同于普通高校,也不同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这是由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所决定的,因此,应该关注到高职教师队伍独特的发展道路.就目前而言,学校不可能拿出更多的经费或让更多的教师脱产到校外、省外学习,因此,这一背景中提出校本培养模式值得研究与探讨,这是提升高职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的重要途径.

    作者:陈雪峰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现状及发展浅析

    中等卫生学校自20世纪50年代创立以来,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特别是基层卫生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现在的多数县乡级卫生医疗岗位骨干和不少基层卫生单位领导岗位人员为以前中等卫生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且成绩显著.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发展,城乡居民对卫生医疗服务的需求提高,再加上乡镇卫生医疗单位工作人员的饱和,中等卫生学校毕业生就业已出现危机,但对中等卫生学校招生还没有明显影响,到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招生困难问题逐步凸显,特别是近2年,部分中小规模的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招生已面临生源枯竭,学校危机重重,困难累累.

    作者:董维诸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卫校生学习状况调查与分析

    为了深入了解卫校生的学习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指导,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自我监控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对学生进行学习情况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讨论,为相关课题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覃隶莲;钟健民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加强和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研究

    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为全社会培养合格劳动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新型劳动力的伟大历史重任.因此,职业教育不仅培养劳动者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技术能力,还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理想信念,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如果丢失这一点,或稍微松懈,将会给社会发展带来意想不到的隐患.所以中等职业学校的校领导、教师,必须把加强德育放在首位.

    作者:许继生;卫芳盈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中等医学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发展对策

    1教育的社会背景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使教育处在经济一体化、社会知识化、信息网络化、行业竞争化和产业品牌化这种新的社会背景之下.经济一体化使产品更新加剧,生产、商品、资本、人才通过市场联为一体,参与竞争,带来劳动力资本流动的加速,人才更替加快;社会知识化使知识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知识劳动者成为劳动者的主体,技术能力受到普遍的尊重,职业技术教育的侧重从知识的积累向方法和能力的培养转移,素质教育成为知识教育的核心;信息网络化将全球联结为一个信息的整体,为教育国际化提供了条件;行业竞争化从程度上趋于白热化,从内涵上则更多地从依赖自然资源和资金转向人才资源,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全民素质的竞争,教育应担负起这一使命;产业品牌化使品牌化的经营势在必行,塑造强势品牌是在该行业中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名牌学校,就意味着高知名度和高竞争力.要掌握竞争的主动权必须对教育的这种背景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作者:任佩武;张延光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牛顿的科学方法及其影响

    详细论述了科学家牛顿的科学方法,进一步说明了牛顿的科学方法对科学发展的影响.

    作者:韩君芳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探索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的新路子

    针对新形势、新格局探索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的新路子,势在必行,在学生管理中完善规章制度,建立动态管理是前提,充满爱心的教育引导是保障;以教育系统工程为核心,充分发挥班主任及其教育资源的积极作用.

    作者:赖英俊;江月招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高校图书馆外刊资源建设现状及探讨

    针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外刊资源建设现状及外文期刊的特点,探讨外文期刊建设的新构想.

    作者:庞爱国;董泗利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中专护生学习适应性与心理健康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中专护生学习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用学习适应性测验(AAT)量表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对泸州医学院卫校、泸州市卫校、泸州市江阳职高1 500名中专护生进行测评.结果中专护生心理健康以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常见(P<0.05),高学习适应组与低学习适应组心理健康有明显差异(P<0.05),高学习适应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低学习适应组.结论中专护生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生活适应不佳是影响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原因.

    作者:文华;陈丽;刘晓蕾 刊期: 2004年第19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