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桂花;韩映晨;徐莲花
目的 探讨普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炎症因子和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80例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普伐他汀组.两组均给予相同的抗高血压药物、甘露醇控制颅内压、脑活素营养脑细胞及其他对症治疗,普伐他汀组加用普伐他汀10mg口服.1次/d,连用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血浆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和CD63水平的变化,并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血浆炎症因子hs-CRP和MMP-9、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和CD63的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普伐他汀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普伐他汀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结论 普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其作用可能通过减轻炎症反应、抑制血小板活化,从而减少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来实现的.
作者:侯纪洪;林建武;钱文光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阳起石温肾壮阳作用的机理.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结合动物实验研究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阳起石温肾、壮阳作用相辅相成,与其富含的微量元素有关.结论 阳起石的温肾壮阳作用肯定,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杨明辉;王久源;张蜀武;杨苏文;戴德银;李泽兴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对桔梗及其伪品丝石竹、瓦草进行真伪鉴别.方法 采用性状、显微及理化鉴别等方法 .结果 三者在性状、显微及理化方面有明显不同.结论 桔梗及伪品丝石竹、瓦草可通过简便方法 鉴别真伪,临床用药时应注意区别,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陈优芬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改进中药房调配环境,保证中药汤剂的治疗效果.方法 通过实践,比较中药小包装饮片与中药传统包装饮片的优劣.结果 中药小包装饮片质量可靠,调配速度快、效率高、损耗低等优势.结论 使用中药小包装饮片,可提高中药饮片质量,有利于中药调配模式的改革.
作者:王霞玲;童树洪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生发胶囊治疗斑秃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60例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3片/次,同时口服自制生发胶囊1.5 g/次,均3次/d,疗程为3个月.对照组仅口服生发胶囊.两组局部均同时行梅花针叩刺.结果 治疗组痊愈16例,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痊愈10例,总有效率73.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中药可作为斑秃治疗的有效药物选择.
作者:董玲英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梅花鹿鹿角托盘蛋白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指纹图谱,为鹿托盘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新方法 .方法 采用SDS-PAGE法得到梅花鹿鹿角托盘蛋白的电泳胶片,通过凝胶电泳图像分析软件生成图谱后,经计算机辅助相似度评价系统进行评价并得到对照指纹图谱.结果 梅花鹿鹿角托盘蛋白有6个特征带峰,14批样品指纹图谱相似度较高,方法 稳定性、精确度、重现性良好.结论 该方法 实验简单易行、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用于梅花鹿鹿角托盘药材的质量评价.
作者:牛放;赵雨;唐任能;黄萍;曲晓波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呋苄西林钠中有关物质进行分析,用浊度法测定效价,并对其抗菌活性进行考察.方法 HPLC法采用C18色谱柱,以磷酸盐缓冲液(0.1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pH至3.5)-乙腈(80:20)为流动相A,磷酸盐缓冲液(0.1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pH至3.5)-乙腈(75:25)为流动相B,含量测定以流动相B等度洗脱,有关物质采用线性梯度洗脱,流速为1.0 g/L.检测波长为225 nm;浊度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茵为试验茵,加茵量为1.5%~3%(V/V),(37±1)℃下培养4~6 h后测定.结果 不同厂家样品的有关物质存在较大差异,微生物测定结果 显示,呈单个主色谱峰的生物活性较高,呈2个较大色谱峰的生物活性较低.结论 浊度法灵敏、快速,可作为呋苄西林钠效价的测定方法 .
作者:张菁;姜建国;高燕霞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医药研发外包的收益和风险,为医药企业决策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文献查阅法和对比法.结果与结论 医药研发外包的收益为调整企业结构、提高效率、降低研发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风险为易依赖外包商、失去创新能力、流失和泄漏核心技术等.
作者:郭莹;钱姗姗;刘皓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结合自身工作实践,介绍门诊药房药品效期管理的经验.结果与结论 应加强药剂人员相关专业知识学习,建立各项规章制度,以强化药房药品管理,杜绝使用过期药品,保障群众用药安全.
作者:刘玲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退药原因,总结经验,为减少和规范退药行为提供参考.方法 对医院门诊西药房2009年1月至10月间退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退药共398例,原因涉及发生药品不良反应、不合理用药、患者拒绝用药及医生处方因素等6个方面.结论 应建立严格的退药制度,以减少退药、保障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赵赟;宗黎琼;郭澄;陶敏芳;李福根;张亚东;李维维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止痒酊的质量控制方法 .方法 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白鲜皮、土荆皮;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止痒酊的有效成分土荆皮乙酸含量.结果 薄层鉴别分离度高,斑点清晰,专属性好;土荆皮乙酸进样量在9.6~24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9%,RSD为1.06%(n=6).结论 所用方法 简单、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止痒酊的质量控制.
作者:谢诗明;王燕青;赵蕊;臧恒昌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复方岩白菜素片的溶出度测定方法 .方法 分别以水和盐酸溶液(9→1000)为介质,用转篮法测定复方岩白菜素片在不同时间、不同溶出介质中的溶出度.结果 以盐酸溶液(9→1000)为溶出介质时.复方岩白菜素片的溶出度优于以水为介质时的溶出度,岩白菜素质量浓度在5~35μg/mL范围内与吸收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9).结论 以盐酸溶液(9→1000)为复方岩白菜素片的溶出介质,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溶出度,操作简单,结果 准确可靠.
作者:王菁;王晓梅;王荣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用海螵蛸治疗消化性溃疡为多见,也用于妇科病、骨伤病、钙磷代谢异常等其他疾病.该文就海螵蛸的药理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浅析其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作者:沈亚芬;沈金根;朱曙东 刊期: 2010年第10期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CCP)强调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其中监督审查是保证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的重要环节.加强药物临床试验监督管理,对于提高临床试验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该文介绍了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药物临床试验监督审查工作开展情况.
作者:陈亮;胡大强;宋宏字;向明凤 刊期: 2010年第10期
该文阐述了临床药学专业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以及该校从改革实验教学体系、改进教学手段、改变考核方式、提高教师素质等方面着手,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
作者:何丹;李勤耕;范琦;赵华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3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分别给予疏血通注射液和血塞通注射液治疗.2周后对比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基本痊愈率(35.33%)及显效率(41.33%)之和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同时提示疏血通注射液疗效与剂量呈正相关.结论 运用大剂量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孙世平;梁永富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肾愈颗粒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8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9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肾愈颗粒,对照组90例予常规治疗,均为3个疗程,每个疗程15 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58.89%,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肾愈颗粒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显著,未发现不良反应.
作者:王文森;孙洁;刘顺良;王书杰;尹晓飞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对山慈菇及其易混淆品进行鉴别.方法 将山慈菇正品与其混淆品在来源、性状、粉末显微特征方面分别进行鉴别.结果与结论 山慈菇与其易混淆品必须在临床调配中严格区分使用.
作者:梁颖 刊期: 2010年第10期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信息,为加强保健食品、化妆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检查,规范保健食品、化妆品生产经营秩序,保障保健食品质量安全和化妆品卫生质量安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前印发通知,对保健食品、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日常监督的检查内容和检查重点提出了明确要求.
作者:《中国药业》编辑部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考辨冬葵子和苘麻子混用的原因.方法 利用古今医藉对冬葵子和苘麻子的来源、性味、功能进行考证.结果 两者为不同药物,其混用现象系考证不周、人为因素所致.结论 冬葵予和苘麻子为两种不同药物,性味、功效明显不同,不能混用.
作者:阮肖平;陆维承 刊期: 2010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