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立红
综合题是学科考试考核的一种惯用题型,对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多种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其优势是其他题型所不能比拟和替代的.本文例谈解剖学综合题命题.
作者:郝月清 刊期: 2004年第14期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既有别于中等职业教育,也与普通高等教育有很大差异,有其自己的特点.高职院校在办学上应掌握这些规律,定位准确,办出特色.目标是人才层次的高级性,重点是人才类型的技术性.要加强培养手段的多样性,做好价值取向的社会性,同时要注意毕业生去向的基层性.
作者:朱梅初 刊期: 2004年第14期
就如何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提高护理实验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复合型护理人才问题,提出:加强实验室基础建设是保证实验教学顺利实施的基本条件,加强实验教学改革力度是提高护理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加强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是确保实验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加强实验室规范化管理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作者:马翠萍;姚英;朱玲 刊期: 2004年第14期
师资队伍建设决定教育的成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将成为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学校教研文化的形成、发展时教师队伍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教师队伍的成长和发展,又推动教研文化的建设.中等职业学校应从实际出发,建设学校教研文化,创建师资建设新路子,促进中等职业教育改革.
作者:梁彩群;韦浩明 刊期: 2004年第14期
教师在人们受教育的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主导作用,然而其教育教学职责履行得怎样,主要是由教师的积极性决定的.笔者认为调动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时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作者:刘向红;田利;朱文惠 刊期: 2004年第14期
教师在学生中有无威信,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直接影响教师本人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李晖 刊期: 2004年第14期
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确立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只重视教师,而忽视学生的弊端;有利于克服用一种模式、一种教法培养人才的倾向;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教育与管理的认同感和接受的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
作者:任亚刚 刊期: 2004年第14期
通过检测乙肝患者不同病期血清中抗核抗体(ANA)水平,与对照比较,经过统计学的分析,探讨在乙肝人群中抗核抗体的阳性率与病情进展之间的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在乙肝人群中抗核抗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非乙肝人群,且在活动期时,抗核抗体的阳性率高于其他病期.
作者:周迎春;庞伟鸿;刘晖晖;黄辉 刊期: 2004年第14期
以现代化教学技术为主导,恰当结合传统教育,是优化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电化教育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先导和基础.电教技术的深入和发展,引起了设备、教学方法、内容、思想等方面的重大变革,使教育得到巨大的发展和飞跃,引起了教育史上的又一次教育革命.
作者:陈传起 刊期: 2004年第14期
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我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一步提高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笔者对在校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作者:余薇;章向红;马可玲 刊期: 2004年第14期
目的探索创伤性肺疝的影像学诊断,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误诊的8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创伤后膈面完整形态的破坏是重要的X线征象.结论X线是诊断创伤性膈疝的重要手段.
作者:李懿 刊期: 2004年第14期
通过对本校信息化建设采取的一些方法的回顾,总结了几点中等职业学校进行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对全面实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改革与发展进行了有现实意义的探索.
作者:张志钢 刊期: 2004年第14期
我国正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39名离休老人的评定,发现这样一个有着稳定的经济收入、享受国家医疗保障和住房保障的群体,其生活质量并不理想,由此可以推断出城乡其他老人的生活质量更不容乐观.以下从护理角度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改进思路.
作者:王秀霞 刊期: 2004年第14期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但随之也带来了招生难、就业难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弱化等诸多问题,从而严重影响了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工作之本,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要求,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基础和保证.高职院校要强化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对教育内容、教育队伍、教育理念及方式方法进行再认识,在工作中解决好实效性、整体性和前瞻性3个方面的问题.
作者:高恒平 刊期: 2004年第14期
各种肝脏疾病都可能并发胸腔积液,其中肝硬化并发胸腔积液较为常见,多为漏出液,血性少见,因此常常误诊.笔者曾诊治5例,确诊前误诊为结核、恶性胸液、细菌性胸膜炎,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蔡曦光 刊期: 2004年第14期
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表现有以下3种,即不稳定型心绞痛(UAP)、非Q波心梗、Q波心梗.其病理生理机制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及伴随血小板粘附聚集及血栓形成.目前临床上对UAP、非Q波心梗,主张早期开始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1].我们近2年采用低分子肝素及常规方法治疗UAP71例、非Q波心梗8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陈世伟;杨涛 刊期: 2004年第14期
浅述高职院校生物制药专业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机构组成及其职能、培养目标与课程结构.
作者:陈景勇 刊期: 200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脑炎(简称结脑)与病毒性脑膜脑炎(简称病脑)脑脊液与头部影像学比较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比分析33例结脑及50例病脑脑脊液及头部影像学改变.结果典型结脑脑脊液改变较病脑明显,不典型者脑脊液与病脑相似;头部影像学比较,结脑脑积水率明显高于病脑,病脑脑实质炎性改变明显高于结脑.结论头部影像学对区别结脑、病脑有重要参考价值,对结脑病情的评估及治疗效果的观察、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付玲 刊期: 2004年第14期
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英语教学时,必须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开展教学设计开发,在教学中坚持整体性、主体性原则,坚持视听与思考相结合以及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及时、准确作出反馈,做到媒体选择与组合有利于知识的传授,这样才能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作者:熊敏娟 刊期: 2004年第14期
研究表明,如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诸如心脏病、脑卒中、恶性肿瘤等疾病均与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密切相关,提倡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至少可以使全球死亡率降低一半.而行为生活方式具有很强的习惯性,有些人的不良行为生活方式是从青少年甚至儿童时期形成的,这就要求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小做起.在涉及内容广泛、极具综合性的预防医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不同篇章的内容适时对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进行健康行为生活方式的渗透教育.
作者:徐颖 刊期: 2004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