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职业教育中化学实验室建设的一些探索和思考

马小琴

关键词:化学实验, 职业教育, 教师作用
摘要:化学实验教学在医学职业教育中举足轻重.实验室承担的实验教学任务已发生了量到质的变化.对化学实验室工作和教辅定位的探索.对稳定、培养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思考.对教师在实验室建设中作用的思考.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病营养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高血压是一种全球分布广泛的慢性病,在美国,其患病数超过5 000万,在我国15岁以上人口中,患病人数占11.88%,全国大约有9 000万高血压病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与高血压相关的心血管疾病在许多地区已成为超过肿瘤的主要杀手.而目前高血压的控制情况并不理想,普遍认为高血压治疗的依从性不高,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是高血压病得不到有效控制的重要原因.因此,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在护理工作中,我们发现它的实施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我们采用问卷形式对高血压病患者营养教育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旨在找出其共性问题,探索应对措腚施,为高血压病营养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指导.

    作者:钱用红;李夫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乳腺增生病195例疗效新探

    近年来,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乳腺增生病发病率亦随之提高,其恶变成乳腺癌的几率也日益增高.现代医学用激素类药物(雌激素、雄激素、溴隐亭等)以及手术等方法治疗该病,毒副反应大.我课题组于2002年3月~2003年10月,采用针灸、中药联合治疗乳腺增生病65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果永宽;戴瑞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医学高职学生厌学专业课原因浅析

    笔者在近年教学中,发现我校学生专业课考试成绩每况愈下,在某些班级表现得非常突出,究其根本原因是很多学生存在厌学专业课的现象,现分析如下.1主要原因1.1由受教育对象的基本特征导致医学高职课程设置有专业课与文化基础课.文化基础课如语文、政治、数学、化学等课程,其教学过程和学习方法,学生在中学阶段都已适应,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相对较高;然而,专业课就并非老面孔了,内容较生疏,学习起来非常吃力,学习兴趣及主动性不易调动.再加上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学习成绩中、上等的学生都被高中分流,进入中职、高职的生源素质每况愈下,学生学习更感到力不从心与被动.因此,大部分学生对专业课不免存在或多或少的厌学、怯学倾向.

    作者:尚海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浅谈新时期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应具备的素质

    现就当前形势的要求,浅谈一下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应具备的基本素质.1牢固树立为事业献身精神,应具备坚定的政治素质对事业的献身精神是领导者创业成功的基础和灵魂,是首先要重视的.新时期必须增强改革意识,富有创新精神,因而一定要强化对校长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的提高及灵魂的净化,使其牢固树立敬业献身精神.

    作者:张国辉;党同斌;马文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核医学视听教材的制作应用及教学方法改革初探

    核医学是研究核技术在医学中应用及其理论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是核技术和医学发展的一门新兴学科.该学科涵盖面广,涉及核物理、药学、计算机技术、细胞杂交技术、分子生物学等诸多方面,内容繁杂抽象,因此在以往的核医学教学中存在很多困难.过去十几年中,医学院校本、专科的核医学理论课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由于核医学影像内容占总课时的比例大(约60%),其影像图片很抽象.尽管教师在课堂上费力地反复讲解,配以板书描绘,可是一节课下来学生还是不知所云.几十个学时讲完了,学生仍感到像听天书.

    作者:陈雪红;袁耿彪;王正江;柳江燕;钟甘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职业医学教育应加强学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对职业医学院校增设健康教育方法课的设想

    健康教育是指增进人们卫生保健知识和技能使其达到生理、心理在社会上的完美状态,即卫生保健宣传教育.健康教育是预防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所述的健康教育方法课是指导学生如何选用一定的内容、方法或手段对人们实施健康教育的课程,也就是如何进行健康教育才能使受教育对象了解必要的卫生保健知识和技能从而达到健康目的的一门课程.

    作者:方茹;刘君燕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PARP在脑缺血细胞凋亡中的研究进展

    脑缺血引发的脑细胞损害与细胞凋亡有关.活化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s)家族引起其作用底物PARP降解,从而启动细胞调亡.研究PARP在脑缺血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可以寻找脑细胞损害的特异性抑制剂,对缺血性脑损伤的防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红伟;苏吉亮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运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多元智能的实践与思考

    介绍了如何充分利用实验功能,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多元智能的具体做法以及取得的成效.

    作者:戴志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论校园文化的功能

    校园文化是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和行为组成的有机整体,它的栽体是学校的师生员工.校园文化的主要功能是教育激励功能、导向规范功能、约束支配功能、辐射示范功能.

    作者:刘平娥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当前学校德育工作方法的新思考

    当今开放式的、多元化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变化和挑战.如何应对这种变化和挑战,使我们的教学内容常教常新,这必然要求德育工作者必须以全新的目光去重新审视这项工作,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寻求更科学的工作方法,开创德育工作新格局.笔者基于多年来对学生德育工作的实践和对现代教育学、心理学新理念的认识,在此对学生德育工作方法略陈管见.

    作者:何振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妊娠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研究

    妊娠巨细胞病毒目前被公认为是常见导致宫内感染的病毒,与孕妇异常产和新生儿先天畸形密切相关,应予以高度重视.故就此作一综述.

    作者:张艳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利用因特网提高德育实效的尝试

    探讨在当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如何把握教育信息化与德育改革的关系,并就如何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提高德育实效进行了论述.

    作者:宋建荣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制定自我发展目标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如何引导和激励学生得以健康成长、发展,形成良好的素质至关重要.笔者在本班运用自我发展目标管理法,取得一定效果.1方法本班61位学生,在本学期开学后一周内每人制定一份自我发展目标.要求:(1)内容包括德育目标、智育目标、体育目标、卫生目标和纪律目标等;(2)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达标措施;(3)必须与学校的学生守则保持一致;(4)切实可行.(5)将制定好的自我发展目标张贴于教室的自我发展规划栏内.

    作者:彭月娥;姜桂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找准切入点努力搞好医德医风教育

    医德医风是医院办院宗旨的具体化,也是医院整体实力的外在表现.医德医风建设已经成为关系医院生存与发展的大事.面对新的形势,我校紧紧围绕育人目标,以医德医风教育为切入点,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医院培养了一大批医德医风高尚、医术精良的高素质医护人才.

    作者:穆云霖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妇科吸宫术实验课的改革与实施

    介绍了妇科吸宫术实验课改革中应用青瓜模拟早孕子宫实施吸宫术的方法,加强了学生动手能力.

    作者:曹月霞;苏秀莲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班集体中学生凝聚力的形成

    凝聚力也称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吸引其成员,把成员凝聚于群体中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良好的凝聚力对班集体来说十分重要,可以保持整个班级的协调性,使学生间相互信任、相互尊重,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与学风,更有利于合作能力的养成与发展,为学生将来走上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王东林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简析英文技术合同的语言特点

    技术合同根据商定的条件,规定各方必须承担的责任和必须履行的义务.合同一旦生效,具有法律约束力,直接影响各方的权益.因此对合同格式、合同用语历来十分讲究.随着我国加入WTO,各行各业与国外的业务往来日益频繁,签订的合同与日俱增.探讨英文合同的语言特征,显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英文合同的语言特征主要是:条理清晰、用语周密.

    作者:何祖佳;李永献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学校职业指导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

    分析学校职业指导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特点及其关系,阐释它对职业教育、人力资源市场机制和新生劳动力等方面的功能作用,并结合目前学校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做好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几点对策建议.

    作者:何少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机能实验教学改革的始终

    为适应时代的发展,适应医学教育模式和任务的转换,我校对机能学科实验教学进行了全面改革,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3门学科的实验教学进行有机重组,删繁就简,同时增设综合性实验、实验设计、病例讨论等内容,通过系统规范化的训练,使学生全面掌握医学实验领域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基本原理,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形成创新思维.

    作者:朱坤杰;张亚珍;金香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

    论述适应新时代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明确校园文化的内涵,并对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作者:么晓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