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大维;张静宇
目的 分析门诊头孢菌素类药物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3年至2007年3852315张门诊处方中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Dc)、应用密度(AUD)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头孢菌素类药物DDDs,DDDc,AUD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30.06%,2.43%和8.85%.其中第4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AUD年平均增长率为81.21%,增长快;第3代头孢菌素的AUD几年均排位第一并逐年上升,与2003年相比,2007年其DDDs和AUD分别上升了484.84%和185.90%,而DDDc下降了50.71%.结论 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AUD大,第4代头孢类菌素类药物的AUD年平均增长快,为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应进一步规范管理该类药物.
作者:龙爽;彭永富;何菊英;夏培元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胶浆的制备方法及其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人工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制备利多卡因胶浆.将要求人工流产的孕妇400例随机分为3组,A组术前1h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0.2mg、宫腔注入利多卡因胶浆5mL,B组术前官腔注入利多卡因胶浆5mL,C组术前1 h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0.2 mg、阴道后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0.2 mg.结果 A组在扩张宫颈、缓解扩宫时疼痛、术中出血量等方面优于B组和C组(P<0.05或0.01),在缓解吸宫时疼痛、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反应等方面优于C组(P<0.01).结论 利多卡因胶浆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人工流产是一种安全、经济、简便、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刚;罗裕清;罗育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溃疡灵胶囊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以薄层色谱法鉴别处方中的儿茶和浙贝母,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七中三七皂苷R1的含量.结果 溃疡灵胶囊中儿茶和浙贝母的薄层色谱斑点清晰;三七皂苷R1进样量线性范囤是0.04228~2.114 μg(n=7,r=0.9981),平均回收率为102.56%,RSD=0.30%(n=6).结论 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操作简便,适合于溃疡灵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韩海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综述药用气雾剂的特点及分类,气雾剂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药用气雾剂研究开发等,并介绍中药气雾剂的应用前景.
作者:陈萍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双黄消炎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以Hypersil ODS C18柱为色谱柱(150 mm×4.6 mm,5μm),以磷酸盐缓冲浪(1:1的0.05 mol/L磷酸二氢钾和0.05 mol/L庚烷磺酸钠,含0.2%三乙胺,并用磷酸调PH至3.0)-乙腈(6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45 nm,流速为0.8 mL/min,柱温为35℃.结果 盐酸小檗碱质量浓度在10.7~171.2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9%,RSD=1.92%(n=6).结论 HPLC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用于双黄消炎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
作者:李美月;王松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大叶冬青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硅胶及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利用核磁共振(NMR)和质谱(MS)等方法鉴定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结果 从大叶冬青的干燥叶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羽扇豆醇、熊果酸、23-羟基齐墩果酸、熊果醇、27-羟基-α-香树脂醇、坡模酸、3β,23-二羟基鸟索-12-烯-28-酸、羽扇-20(29)-烯-3B,24-二醇.结论 该植物具有较好的研究价值.
作者:伍彬;郑曦孜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该文阐述了产业创新体系相关理论,对中日医药产业创新体系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医药产业创新体系的建议.
作者:阿丽塔;汪楠;田玲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测定醋酸甲羟孕酮片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选用Diamonsil(钻石)C18柱(150mm×4.6mm,5 μm)以甲醇-水(65:3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紫外检测渡长为241 nm,柱温为40℃,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醋酸甲羟孕酮的含量结果醋酸甲羟孕酮质量浓度在0.5-100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9(n=8).该方法与内标法及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含量测定结果一致,RSD=0.39%(n=3).结论 HPLC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重现性好,专属性强.
作者:赵纯玉;周文杰;文丽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患者女,29岁,已婚,无业,因停经50 d,腹痛2d,加重2h于2007年12月12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则,末次月经(LMP)2007年10月22日,经期、经量同常,停经后无明显早孕反应,入院40d前无诱因出现少量阴道流血,暗红,无腹痛,无阴道流液及组织物排出,休息后自净.20多天前到当地医院检查B超未见异常,次日到市二医院行阴道彩超提示葡萄胎待查,到当地医院行清宫术,刮出物未送病理检查,手术具体情况亦不详,术后10d血止,无腹痛.后到市三医院随访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作者:伍玲;周丹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甲硫酸新斯的明与盐酸氯丙嗪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合并呃逆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中风合并呃逆患者80例,治疗组40例予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穴位注射中脘、盐酸氯丙嗪注射液穴位注射足三里,对照组40例予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盐酸氯丙嗪注射液肌肉注射.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50%,对照组为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穴位注射药物具有亲和性、直达性、速效性的优点,优于一般给药途径.
作者:包美莉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对止痛中药的传统理论研究、现代实验研究、临床应用研究以及毒剧止痛中药的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为止痛中药拓宽应用范围、发挥镇痛优势及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杨句容;刘涛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确定四磨汤颗粒剂中混合挥发油包合工艺佳路线.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试验,以包合物收得率、包合率、包合物含油率为指标筛选包合工艺.结果 恒温磁力搅拌法包合混合挥发油优工艺条件是,挥发油:β-环糊精(1:3,mL:g),包合温度40℃,恒温磁力搅拌2h.结论 按上述工艺条件包合本制剂中挥发油合理.
作者:王琼;赵斌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癸氟奋乃静注射液的制备工艺及配制处方.方法 采用加速破坏试验法考察不同工艺条件下癸氟奋乃静注射液的稳定性结果与结论选用过氧化值小于5的大豆油作为制备注射用大豆油的原料,控制配制前注射用大豆油的过氧化值小于15,加入维生素E作抗氧剂的工艺处方条件,所制备的癸氟奋乃静注射液质量稳定.
作者:莫肇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是应用生物洁净技术和药物专业技术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合理、经济的静脉药物配置的一种服务机构.PIVAS的建立,可以让药师参与临床合理用药的工作和在配置过程中的审核工作,将有效减少医疗给药错误,促进合理用药;同时PIVAS也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用药治疗、开展临床药学提供了工作平台,使药师的职能从单纯的收药、发药转向为,临床提供药学服务.
作者:张慧;高跃进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门诊配方差错产生的原因,探讨相应的防范措施,减少配方差错.方法 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分析总结配方差错,并提出应对措施.结果 与结论配方差错原因有人员和环境等因素造成,采取有效措施可减少配方差错.
作者:张蓉晖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该文通过对患者在医疗机构用药过程中权益受损情况的阐述,分析其在维权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思考.
作者:丁韶东;吴问胜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优选三参降脂颗粒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处方中药材所含总皂苷的提取量和收膏率为评价指标,确定合理的醇提取工艺.结果 佳醇提工艺条件为8倍量50%乙醇提取3次,每次1.5h.结论 优选的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蒋庆字;廖琦;肖碧容;陈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口服药品单剂量摆放是医院病区药房调剂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药品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这项工作对把好药品质量关,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重要意义.
作者:谢群莉;胡秀敏;王丹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肠套叠的病因、解剖基础及治疗进展.方法 对大量临床报告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与结论小儿为肠套叠高发人群,与其特殊的解剖基础、生理特点密切相关.根据病情选择,手术与非手术疗法均可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作者:赵子艾;赵健;赵呈龙 刊期: 2009年第10期
通过查阅国内近5年有关医药文献,总结喷昔洛韦在治疗扁平疣、单纯疱疹、水痘、带状疱疹、生殖嚣疱疹等方面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红 刊期: 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