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管癌50例同步放化疗期间的治疗和护理

肖立国;张桂香;袁晓丰;贾梅;董凤龙;颜学文

关键词:食管肿瘤/放射疗法, 食管肿瘤/药物疗法, 食管肿瘤/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食管癌患者联合放化疗的毒副反应及相关治疗措施.方法:50例食道癌患者在联合放化疗期间可能出现和已经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系统地治疗和护理.结果:通过50例患者的临床观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毒性反应,以食道,胃肠道、血液发生率高.结论:经过心理、饮食、预防感染、水化及皮肤防护等方面的护理,50例患者因放化疗引起的毒副反应明显减轻,均未影响治疗的继续进行.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儿科整体护理中对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护理

    笔者在儿科整体护理中对患儿的心理表现分阶段的进行心理护理,同时对家长的不同心理表现进行护理,总结如下.1对患儿的心理护理[1]1.1 0~3岁患儿重点是家长的心理支持,在后面将对家长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和对策详细阐述.0~3岁患儿,做好家长的心理护理,使家长对疾病和治疗有正确认识,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对患儿要注意使用抚摸等方式,使患儿在护理中得到感情的温暖和感觉的刺激,以利于患者的身心发育.

    作者:邹雪雁;刘瑞萍;于海英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输血器引流管衔接方法

    临床上医生经常使用输血器长管代替普通橡胶引流管使用,减少引流管管壁容易被负压吸瘪而导致的引流不畅的情况.在连接引流装置时会发现由于引流管与引流袋型号不匹配.常出现衔接困难.2007-01/2007-10对临床20例连接引流袋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发现,采用剪掉引流袋连接口的方法能有效解决引流管与引流袋困难的现象,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晓丽;张杉杉;丛玲滋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合理使用无菌物品包装材料

    目的:降本增效,科学合理地使用新型的包装材料.方法:更换传统的用棉布作为包装材料的方式,采用一次性纸塑包装,取消了用储槽盛装棉球,改用小包装(50 g/1包),降低了消毒费用的支出成本.结果:解决了因棉布多次清洗出现的小微粒和用储槽盛装棉球时,反复开启储盖,使物品容易污染等问题.结论:降低了科室成本,延长了灭菌物品的有效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王连英;刘晓芳;徐芳;杨环英;李芳;王淑英;赵玉兰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经桡动脉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护理

    我院2007-07/2008-03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112例,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74例,女38例,年龄35~75岁.其中冠状动脉造影71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41例,共植入支架62枚.1.2 护理措施1.2.1术前护理.

    作者:谷艳侠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户外应急手术救治批量地震伤员的器械管理

    四川汶川8.0级地震发生后,全科人员在院内的空地上展开手术车和搭建帐篷手术室.紧急启动应急预案,迅速成立了器械管理组,并冒着余震的危险,立即抢运大量手术器械、用物.在地震伤员伤情复杂[1]、时间紧迫、急需手术救治的情况下,及时针对批量地震伤员户外抢救手术特点,做好器械管理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兰;吴勤;安虹;陈燕;刘柳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中风后遗症的护理体会

    中风足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病死率较高,临床上抢救的幸存者,或多或少会遗留有运动,感觉和语言等障碍,如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角歪斜等.此病的预后,不仅取决于治疗是否恰当,而且护理质量也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和康复[1].现将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祁霞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空中转运地震伤员615例的护理

    目的:通过对615名地震伤员的空中转运过程进行回顾性总结,提出了空中转运伤员的护理.方法:给予监测生命体征,各种管道的护理,排尿困难的护理,心理护理.结果:615名伤员安全到达目的地.结论:空中转运伤员对症护理的重要性.

    作者:李艳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Miles手术治疗直肠癌38例的护理

    目的:总结低位直肠癌患者行Miles手术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Miles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无一例并发症发生,其中2例重返工作岗位.结论:术前有效的心理护理、充分的肠道准备}术后合理的营养支持、严密的病情观察、注意并发症的观察、正确的造口护理和器材选择、积极健康的出院指导,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提高术后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作者:张东燕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9例术前的护理体会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是急性重症胰腺炎(ASP)严重的分型.发病急、变化快、病情严重、死亡率极高、预后较差,因此精心的治疗与护理十分重要[1].现在9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郝桂霞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遗传性痉挛性共济失调1例报告并家系调查

    对1例具有典型家族遗传史的遗传性痉挛性共济失调报告并家系调查分析如下.1 摘历摘要1.1先证者(Ⅲ2)女,44岁.35岁起开始出现行走不稳,逐渐出现两手笨拙并有意向性震颤,不能完成精细动作,伴有言语不清,症状呈进行性加重而来院就诊.

    作者:罗纯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卵巢癌20例的护理

    我科2005-09/2007-12对20例晚期卵巢癌患者采用紫杉醇与顺铂治疗,效果满意,护理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年龄38~64(平均51)岁.病理类型:黏液性腺癌12例.内膜样癌8例,均采用TP方案(紫杉醇加顺铂).1.2治疗方法用药方法:紫杉醇单次剂量为210~270 mg(135~175/m.体表面积)加入0.9%氯化钠500 ml静脉滴注,3h滴完.1 h后给予顺铂80~100 mg(75 mg/m2体表面积)加入0.9%氯化钠500 ml.紫杉醇给药前分别于6 h、12 h口服地塞米松片20 mg,输注前30 min,给予苯海拉明50 mg肌肉注射及西咪替丁300 mg静脉推注,以防过敏反应的发生.每个疗程第1天给药,后3 d水化治疗,间隔3~4周重复一疗程,每个患者化疗4~6疗程.

    作者:王爱云;常俊丽;李丽娜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肢端肥大症并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的护理

    肢端肥大症(acromegaly)起病一般缓慢,从起病到确诊往往延搁5~10 a,诊断主要根据身高、典型面貌、肢端肥大症、内分泌代谢紊乱证据和影像学检查异常做出[1].患者可有生长激素(GH)分泌过多而表现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减低乃至糖尿病.然而,由肢端肥大淀引起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则罕见,国外仅有个案报道[2-4].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以DKA为首发症状的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孙慧伶;魏娜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介绍一种加压输液法

    临床上输液患者改变体位或输液侧肢体抬起过高容易引起头皮针或留置针回血,我们可通过提高输液瓶或降低输液侧肢体,使液体加速,避免针头阻塞.如回血时间较长,上述方法效果差时,我们可采用以下方法:先反折茂菲氏滴管上端,然后用力挤压茂菲氏滴管1~2下,快速松开反折处.茂菲氏滴管下方液体在一定压力下可快速滴入.此方法适用于回血针头尚未完全阻塞的情况下.

    作者:宋美丽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加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与提升护理服务品牌探讨

    本文就如何加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提升护理服务品牌进行探讨如下.1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具体措施1.1 健全护理制度按照护理工作标准,护理部制定护理管理、护理工作、安全管理指导性制度,包括风险管理和应急预案,各科室组织全体护士学习、讨论,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完善和补充,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结合护理部<护理质量奖罚条例>,各科室制定<工作职责考核标准>,对每项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并确定相应分值.护理部组织护理专家、骨干编印体现护理程序、工作流程特点的<临床疾病护理常规>、<临床护理应急预案与程序>,人手1册.

    作者:徐华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糖尿病32例的出院指导

    目的: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生存质量.方法:针对2007-01/2008-03收住的32例糖尿病患者,制定详细的指导方案,出院前给予指导、出院后跟踪随访.结果:糖尿病患者出院后血糖及并发症控制满意.结论:通过系统的出院指导,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陈艳;张玉芝;王桂芳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挫伤性前房积血32例的护理

    挫伤性前房积血主要为虹膜大环和睫状体撕裂所致,其发生机制和转归与前房组织的生理、病理密切相关,从解剖生理看,前房积血的吸收主要是通过小梁网和巩膜静脉窦,房水可以从前房→Schlemn管→房水静脉→睫状静脉→外流[1],它是眼外伤中常见的并发症.我科2005-01/2008-01收治此类患者22例,经积极正确的治疗与护理,效果满意,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晏华;张云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可复用医疗器械的两种处置供应方式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器械处置供应方式对器械质量及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对供应室及临床科室处置供应的待消毒器械从清洗质量、无菌包的合格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由供应室集中处置供应的器械清洗质量、无菌包的合格率明显优于临床科室处置供应(P<0.01).结论:实行全院器械集中处置供应,可保证无菌物品的质量,确实保障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安全,大限度地达到物资、人力资源共享.

    作者:叶丽娟;陈毅文;陈雅丽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头皮针固定新方法

    我们对静脉输液头皮针固定方法进行了改进,经临床实践,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 方法取长6~7 cm的胶布2条,宽1 cm的1条、2 cm的1条.静脉穿刺成功后,将传统的交叉固定法改为横向固定法,宽2 cm的胶布横向固定针柄,另一条沾棉絮压穿刺处同时固定弯曲后的头皮针硅胶管.

    作者:梁瑞美;宋美丽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小儿桡动脉采血技术的体会

    2007-06/2008-05我们共用桡动脉穿刺方法采血100余例,失败仅2例.小儿桡动脉采血的开展大大提高了采血的成功率,得到了家属的认可,总结如下.1 桡动脉采血方法一般用于血气分析.准备用物:(1)常规消毒皮肤,(2)桡动脉采血针,无菌一次性5 ml注射器一个,小儿头皮针一个,治疗中;(3)肝素(1∶500)适量,无菌软木塞或橡胶塞等.操作方法:选择穿刺部位,桡动脉沿肱桡肌内侧深面下行,先经肱桡肌与旋前圆肌之间,继而通过肱桡肌腱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伸向桡骨下端,斜过拇长展肌和拇短伸肌腱深面,后与尺动脉掌深支吻合,仅被皮肤、浅肌膜和固有的筋膜覆盖,且无较大静脉跨过,同时与正中神经及桡神经浅支较远.

    作者:曲凯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沈阳地区农民工眼外伤患者心理护理工作量调查

    我们观察了沈阳地区农民工眼外伤患者的各项心理护理工作量指标,并同时与治疗的非农民工眼外伤患者比较,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2004-10/2007-12前来中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眼科住院治疗的眼外伤患者195例,病例纳入标准:(1)有近期眼部外伤史.(2)农民工眼外伤患者.

    作者:吴艳玲;山冬梅 刊期: 2008年第35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