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26例的围手术期护理

崔大云;何江玲

关键词:同肠/移植, 膀胱切除术, 排尿, 围手术期护理
摘要:我院2005-01/2008-05共施行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围手术26例,效果满意.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0例,女6例,年龄47~73(平均60)岁,膀胱移行细胞癌20例,腺癌4例,鳞癌2例,大多是出现无痛肉眼血尿后行膀胱镜检确诊膀胱肿瘤,经治疗效果不好,反复发作入院.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卵巢癌腹腔化疗69例的护理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死亡率高,其播散转移主要位于腹腔内[1],腹腔化疗足卵巢癌治疗的一个重要途径,2003-01/2006-12我科共对69例卵巢癌患者进行腹腔化疗,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平均年龄56岁,手术前后进行腹腔化疗分别为12例、57例.1.2 化疗方案采用顺铂80~100 mg溶入2 000 ml温盐水中,快速腹腔灌注.

    作者:张玉珍;李素娟;季晓玲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小儿患者470例围手术期的舒适护理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1].我院将舒适护理应用于小儿围手术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史云;杨彩玲;郭珊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胆道术后并发症23例原因分析

    我们将1999/2006年本院收治的23例胆道术后并发症患者的原因及诊疗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0例,女13例,均为胆道手术后3个月以上患者.年龄31~84(平均51.3)岁.

    作者:施健;陈银华;陆敢超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影响临床带教质量的因素及对策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担负着医学院校的教学任务,每年接受众多本科、专科、中专实习生来院实习.带教正是将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知识相结合的纽带.如何进行带教,使护生得到有效管理,并获得相应的知识、技术和能力,圆满完成实习任务,是我们关注的问题.

    作者:张萍;邓世红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90项症状调查量表、抑郁、焦虑自评量表对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测试并与50例键康人对照.结果:病例组在总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惧,其他因子分及抑郁、焦虑量表分均高于对照组(Jm<0.05~0.01).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作者:庞红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真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地震灾害伤员23例中的应用与护理

    2008-05-12汶川地震发生后,造成大量伤员肢体受压、皮肤缺血坏死、缺损伴感染导致截肢患者较多.就转入我院灾区伤员152例中23例采用真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成功救治此类患者,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王芳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Askin瘤1例的护理

    瘤.临床上极为罕见,至今国内外成人及儿童累积病例约100例,国内多见个案报道为主[1].我科于2007-05收治1例Askin瘤患儿,成功度过恶病质期,定期在我科化疗6次,至2008-06患儿生存良好,已突破Askin瘤平均生存期8个月[2],现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张东红;李新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脾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35例的护理

    选择性脾动脉部分介入栓塞术是治疗脾功能亢进的有效方法,我们对35例行介入治疗的脾功能亢进患者进行护理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18~62(平均37)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肝硬化、脾肿大及出血倾向,HBVM阳性26例.肝功能child分级:A级13例,B级11例,C级11例.B超、CT等影像学检查显示脾脏肿大,门静脉增宽,门脉高压形成;血常规检查提示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减少,间或伴有轻度贫血,栓塞前骨髓细胞学检查,骨髓细胞增生活跃28例.

    作者:李宏;杨美荣;范芬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28例的护理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04/2005年收住的2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总结护理观察要点.结果:无1例发生并发症,伤口一期愈合.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和精心的护理是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关键.

    作者:张文利;张洛灵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老年患者20例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后的护理

    目的:探讨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20例老年危重患者行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选择肘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进行穿刺,置人中心静脉导管.结果:本组均一次置管成功,导管保留时间为39~122 d,静脉注射脱水药、抢救、治疗用药,快捷而准确,无一例外渗、感染发生.结论:PICC操作简便,安全,穿刺成功率高,留管时间长,正确应用PICC,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作者:王娟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Miles手术治疗直肠癌38例的护理

    目的:总结低位直肠癌患者行Miles手术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Miles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无一例并发症发生,其中2例重返工作岗位.结论:术前有效的心理护理、充分的肠道准备}术后合理的营养支持、严密的病情观察、注意并发症的观察、正确的造口护理和器材选择、积极健康的出院指导,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提高术后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作者:张东燕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PBL教学法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促进护生的自学动机,提高护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通过优化临床带教环境,对2007年在我科实习的16名护理本科生进行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结果:16名护理本科生通过PBL教学后提高了获取新知识的主动性,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PBL教学能促进本科护生临床学习的自学动机,使其具备评判性思维,从而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刘彩丽;屈利洁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心外科ICU病房的感染监控管理

    目的:加强心外科ICU病房的感染监控管理,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总结5 a来心外科ICU病房感染监测与监控管理的方法和经验.结果:2004年来心外科ICU病房各项监测指标合格率达100%.结论:以预防控制为目标,以过程监控管理为手段,做好心外科ICU病房的感染监控管理,能有效控制心外科ICU病房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吴桂琴;吴清香;刘春燕;张杰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老年腹腔术后患者心理护理工作量调查

    我们凋查了54例在我院普通外科住院老年腹腔手术后患者的心理护理实际工作量,并与中、青年进行同类治疗患者比较,现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择2007-01/2008-01在我院普通外科住院,并经腹部手术治疗患者137例.

    作者:白雪;徐丽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与防范策略

    目的:增进护患关系,提高服务质量,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方法:通过分析护患纠纷的原因,找出防范策略.结果:护患纠纷的主要原因来源于服务质量、服务态度、工作责任心、法律意识、沟通障碍等.结论:通过转变服务观念,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服务意识,加强护患沟通,可以有效预防并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陈蜀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妇科老年患者72例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做好老年患者术前术后护理,预防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72例老年患者进行术前指导,心理护理,严格做好术前准备,术后护理.结果:采用以上多项护理措施,提高了治愈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正确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振菊;刘小花;李贺娟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膝关节镜下右膝前交叉韧带重建术1例的围手术期护理

    本科近收治一右膝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在膝关节镜下右膝前交叉韧带重建术,通过术前、术后进行正确有效的功能锻炼,术后整体功能恢复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晓华;杨骏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自发性气胸肋间插管87例的护理

    胸膜腔负压是维持肺气体交换的重要条件,自发性气胸由于气体进入胸膜腔,使胸膜腔压力增高,肺组织受压,出现呼吸功能障碍.故需在胸腔内置入引流管.以排出积气、积液,重建胸膜腔负压,恢复正常呼吸功能.因此,加强自发气胸肋间插管的护理,以减少引流术后并发症、早期拔管、减轻痛苦;对及早康复是非常重要的.总结如下.

    作者:李伟;王秀娟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临终患者生理、心理需求与护理

    临终护理是为满足晚期患者生理、心理、社会需求的全面照顾.在多年临床护理工作中,面对患者不幸死亡,护理人员也经历了由恐惧、悲哀到能以护士高度职业责任感、同情心满足患者使其无憾离开人世的心理历程.为提高尚存生命的质量,维护其人格生命的尊严,切实做到让患者在后生命历程中,面对死亡,保持安祥.就临终患者生理心理社会需求及临床中取得较好效果的护理方法做如下介绍.

    作者:景慎涛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PICC在早产儿20例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早产儿的应用及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对20例胎龄28~34周的早产儿用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进行静脉营养,观察输液天数及并发症.结果:20例早产儿均成功置管,平均置管时间22 d,完成有效治疗15例,导管堵塞3例,机械性静脉炎2例(恢复正常),放弃治疗2例.结论:PICC置管术操作,护理方便安全,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翠萍;张燕 刊期: 2008年第35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