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FOXP3和TGF-β1在复发性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的表达

刘爱珍;古亚丽;李静

关键词:DNA结合蛋白质类/代谢, 转化生长因子β/代谢, 流产, 自然/代谢, 绒毛膜/代谢, 人类, 女(雌)性, 妊娠
摘要:目的:探讨叉头蛋白(FOXP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复发性流产(RSA)患者绒毛组织中的表达,以及FOXP3与TGF-β1表达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对20例RSA患者(RSA组)和20例正常妊娠要求人工流产患者(对照组),收集手术中新鲜绒毛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绒毛组织中FOXP3和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绒毛组织中均有OXP3和TGF-β1表达,且均主要表达于合体滋养细胞胞浆中,RSA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均P<0.01),RSA组FOXP3和TGF-β1的表达不存在明显直线相关关系.结论;绒毛组织中FOXP3和TGF-β1表达下降可能与RSA的发生有关.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在老年性便秘护理中的应用

    2004/2008年我科针对老年性便秘患者治疗的特点,将健康教育贯穿整个护理,取得良好效果.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老年性便秘72例,其中男46例,女26例,年龄60~87岁,病程6个月~40 a余.大多数均服用过酚酞、大黄、番泻叶等通便药物治疗,均经电子结肠镜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

    作者:侯悦媚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乙醇致精神障碍98例的护理

    目的:探讨乙醇致精神障碍的护理体会.方法:对98例乙醇致精神障碍住院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采用药物治疗及有效护理措施后,痊愈67例,显效16例(16.4%),进步10例,自动出院5例.结论:乙醇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宜早期戒酒治疗,在临床观察过程中实施针对性有效护理,适时健康教育以巩固疗效,预防复饮.

    作者:谭利娜;张海玲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病理切片染色中苏木精配法改进的应用

    目的:解决苏木精的过度氧化而导致染色力很快减弱甚至消失的问题.方法:减少氧化剂的加入量,用柠檬酸代替冰乙酸,添加甘油.结果:苏木精的配制成功率高、着色力强、使用寿命长.结论:苏木精的新配制方法操作简单,效果可靠,易于推广应用.

    作者:薛晓冬;段笃文;周静;王尧;于秀冰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规范书写护理记录单体会

    目的:探讨提高护士书写护理记录的水平.方法:将2006年、2007年300份护理记录中的缺陷比较,分别记录其缺陷.结果:与2006年护理记录相比,2007年护理记录中的缺陷率显著降低.结论:通过规范化的培训,加强临床思维训练,加强白控、科控、院控三级质控,加强医护沟通,可大限度地减少护理记录缺陷.

    作者:王亚丽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加强产科质量预防产房内感染的措施探讨

    我院产科年分娩产妇总数达4 000例,工作量极大,因而产房的任务更为艰巨.为保证母婴安全,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必须建立健全严密的管理制度,包括消毒隔离制度、清洁卫生制度、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等,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作好消毒隔离,大限度地降低感染的发生,进一步提高产科质量.

    作者:于风华;韩君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巧用牙垫协助插胃管

    在抢救口服药物中毒的患者时,需从口腔插入胃管进行洗胃,此时患者情绪紧张或敌对,往往不配合操作,或者牙关紧闭,或者用牙咬胃管,延误了抢救,存在着咬断胃管造成意外的风险.为此,我们采用先给患者口腔中置人牙垫再插胃管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邱玲芳;孟祥涛;许敏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CT室护理安全质量管理

    目的:加强CT室护理质量管理,使各项工作更安全、便捷、有效,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方法:通过法律法规培训,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优化工作流程,护理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全面质量管理,护理质量得到提高.结果: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通过安全意识培训、护士素质的培养、严格的质量控制,提高了护士的安全意识,护理人员在为患者实施CT检查的过程中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护理,患者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同时也体现了护理人员的自身价值.

    作者:马璇;张秀美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医用皱纹纸包装灭菌物品的临床应用探讨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是为临床提供无菌诊疗用品的重要科室,医院再生器械物品的包装传统使用双层纯棉布包装,在应用中存在很多问题,我们于2007-01开始使用医用皱纹纸包装物品,对两种包装材料进行了临床应用效果的探讨,效果较好.总结如下.

    作者:牛河襄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90项症状调查量表、抑郁、焦虑自评量表对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测试并与50例键康人对照.结果:病例组在总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惧,其他因子分及抑郁、焦虑量表分均高于对照组(Jm<0.05~0.01).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作者:庞红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儿科整体护理中对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护理

    笔者在儿科整体护理中对患儿的心理表现分阶段的进行心理护理,同时对家长的不同心理表现进行护理,总结如下.1对患儿的心理护理[1]1.1 0~3岁患儿重点是家长的心理支持,在后面将对家长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和对策详细阐述.0~3岁患儿,做好家长的心理护理,使家长对疾病和治疗有正确认识,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对患儿要注意使用抚摸等方式,使患儿在护理中得到感情的温暖和感觉的刺激,以利于患者的身心发育.

    作者:邹雪雁;刘瑞萍;于海英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空中转运地震伤员615例的护理

    目的:通过对615名地震伤员的空中转运过程进行回顾性总结,提出了空中转运伤员的护理.方法:给予监测生命体征,各种管道的护理,排尿困难的护理,心理护理.结果:615名伤员安全到达目的地.结论:空中转运伤员对症护理的重要性.

    作者:李艳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真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地震灾害伤员23例中的应用与护理

    2008-05-12汶川地震发生后,造成大量伤员肢体受压、皮肤缺血坏死、缺损伴感染导致截肢患者较多.就转入我院灾区伤员152例中23例采用真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成功救治此类患者,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王芳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肺心病162例的护理

    目的:总结肺心病的护理体会.方法:保持良好的治疗环境,给予患者心理疏导,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有效咳嗽,加强基础护理,给予出院健康指导.结果:6例因病情危重,抢救无效死亡;156例均治愈出院.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对肺心病患者的康复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董丽娟;白菊平;孙建玲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1例的护理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足一种以左心室辅助功能为主的机械性循环装置.IABP是近年来治疗冠脉搭桥术后心肌缺血的主要手段之一.我院于2006-03对1例冠脉搭桥术后应用I-ABP辅助循环,取得满意治疗效果,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李世杰;王群;张姬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中风患者便秘的辨证施护体会

    中风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脑血管疾病,其极易发生便秘,而中风患者多见于热秘和虚秘.因此,我院对此类型的便秘进行辨证施护,效果显著.体会如下.

    作者:郁丹丹;吴明菊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自发性气胸肋间插管87例的护理

    胸膜腔负压是维持肺气体交换的重要条件,自发性气胸由于气体进入胸膜腔,使胸膜腔压力增高,肺组织受压,出现呼吸功能障碍.故需在胸腔内置入引流管.以排出积气、积液,重建胸膜腔负压,恢复正常呼吸功能.因此,加强自发气胸肋间插管的护理,以减少引流术后并发症、早期拔管、减轻痛苦;对及早康复是非常重要的.总结如下.

    作者:李伟;王秀娟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开同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脂代谢紊乱的临床观察

    本文旨在应用开同加低蛋白饮食补充慢性肾衰竭(CRF)患者机体所缺必需氨基酸的同时,提高酯酶活性,改善脂代谢紊乱以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1].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选择我院肾内科2006-08/2007-12住院的非透析慢性肾衰竭患者38例,男15例,女23例,年龄21~72岁,平均(49±2.7)岁.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20例,慢性间质性肾炎8例,高血压肾病7例,多囊肾2例,狼疮性肾炎1例.病程在6个月以上.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9例.两组患者分别在年龄、性别、血脂血肌酐浓度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

    作者:王虹;王爱香;刘淑娟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静脉注射钙剂外渗致新生儿局部坏死的护理

    新生儿因早产、窒息、母亲糖尿病或者维牛素D不足等因素,于出牛后1~2周易出现低钙血症.常表现为惊厥或肢体颤动,严重者喉痉挛而引发窒息.临床治疗常用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0.5~2 ml/kg,5%葡萄糖液稀释一倍后缓慢静脉推注,1次/d,连续3 d.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过程中要避免药物外渗出血管致组织坏死[1].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因及时观察发现钙剂外渗,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冬梅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手足口病医院内感染防控的护理措施体会

    对我院手足口病医院内感染防控的护理措施体会如下.1 医院内感染防控的护理措施1.1 重视门诊分诊环节的消毒隔离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做好门诊预检分诊、专辟分诊台接诊,对疑似手足口病患儿,直接引导到专门诊疗室,减少在侯诊厅的停留和与其他患儿交叉感染的机会,这是一个重要环节.

    作者:黄瀛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脊柱后路术后腹胀3例的护理

    我们对3例脊柱后路术后出现腹胀患者进行了护理,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年龄63~77(平均66)岁,男1例,女2例,胸椎管狭窄1例,腰椎管狭窄2例,均在术前留置导尿,术后尿管通畅,手术后均有排气,其中男性患者还有一次排便.术后48h发生腹胀.查体:无明显腹痛、恶心、呕吐,但纳差.腹部膨隆、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腹鼓、令腹无明显压痛、叩诊呈鼓爵;听诊肠鸣音活跃,有低调气过水声;行腹部平片检查未发现异常;化验电解质、肾功均正常.

    作者:史晓娟;杨卫红;刘建华;孙天术 刊期: 2008年第35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