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晓冬;段笃文;周静;王尧;于秀冰
随着护理模式向系统化整体护理的转变,作为系统化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近几年的护理实践,深深体会到对患者健康教育不同于一般的课堂教育.因为患者为一特殊群体,要针对他们的年龄、生理、心理及知识层次做好健康教育,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积极而稳定的情绪及善解人意的洞察力.
作者:齐风玲;刘光月;齐春惠;付洪芝;沈丁丁 刊期: 2008年第35期
对前牙牙脱位再植术1例分析如下.1摘历摘要男,12岁.因外伤致全身多发性骨折,颌面部表现为右侧口角撕裂3 cm,面部软组织多处挫伤(21+2)完全脱臼,均向舌侧移位Ⅲ度松动,(1+)嵌顿性脱位仅露出切缘2 mm并伴多处牙龈撕裂,双颌曲面体层X片显示(21+2)牙根尖周膜间隙增宽(+1);嵌入上颌骨内,上下颌能动各部未见骨折征象,做正中咬合,前牙呈反骀状.
作者:卢湘峰 刊期: 2008年第35期
静脉输液是药物摄入的重要途径.若药物外渗于血管周围组织时,轻则引起局部肿胀疼痛.重则引起组织坏死,甚至造成功能障碍.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又延长了住院时间.为寻求有效的防治方法,避免和解除静脉渗漏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因此本文对渗漏的预防处理方法总结如下.
作者:王广霞;刘伟;王云霞 刊期: 2008年第35期
我院2007-07/2008-03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112例,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74例,女38例,年龄35~75岁.其中冠状动脉造影71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41例,共植入支架62枚.1.2 护理措施1.2.1术前护理.
作者:谷艳侠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研究氯诺昔康对手术致痛大鼠脊髓背角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三个氯诺昔康预处理模型组(制作手术致痛模型前20 min腹腔注射1、3、9 mg/kg).3 h后,取出脊髓,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脊髓背角COX-2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脊髓背角COX-2表达较强,而氯诺昔康可减少手术致痛引起的COX-2表达,并有量效关系.结论:氯诺昔康能对手术致痛引起脊髓背角COX-2的表达产生剂量依赖性的抑制作用.
作者:翁险峰;杨锡馨 刊期: 2008年第35期
对我院手足口病医院内感染防控的护理措施体会如下.1 医院内感染防控的护理措施1.1 重视门诊分诊环节的消毒隔离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做好门诊预检分诊、专辟分诊台接诊,对疑似手足口病患儿,直接引导到专门诊疗室,减少在侯诊厅的停留和与其他患儿交叉感染的机会,这是一个重要环节.
作者:黄瀛 刊期: 2008年第35期
2007-06/2008-05我们共用桡动脉穿刺方法采血100余例,失败仅2例.小儿桡动脉采血的开展大大提高了采血的成功率,得到了家属的认可,总结如下.1 桡动脉采血方法一般用于血气分析.准备用物:(1)常规消毒皮肤,(2)桡动脉采血针,无菌一次性5 ml注射器一个,小儿头皮针一个,治疗中;(3)肝素(1∶500)适量,无菌软木塞或橡胶塞等.操作方法:选择穿刺部位,桡动脉沿肱桡肌内侧深面下行,先经肱桡肌与旋前圆肌之间,继而通过肱桡肌腱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伸向桡骨下端,斜过拇长展肌和拇短伸肌腱深面,后与尺动脉掌深支吻合,仅被皮肤、浅肌膜和固有的筋膜覆盖,且无较大静脉跨过,同时与正中神经及桡神经浅支较远.
作者:曲凯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加强心外科ICU病房的感染监控管理,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总结5 a来心外科ICU病房感染监测与监控管理的方法和经验.结果:2004年来心外科ICU病房各项监测指标合格率达100%.结论:以预防控制为目标,以过程监控管理为手段,做好心外科ICU病房的感染监控管理,能有效控制心外科ICU病房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吴桂琴;吴清香;刘春燕;张杰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加强护理工作对妊娠期糖尿病的作用.方法:对1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细致的心理护理,血糖监测、饮食疗法,胎儿监护,分娩期精心护理、新生儿护理等措施.结果:妊娠期糖尿病母婴并发症减少.结论:加强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对有效地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乌兰其其格 刊期: 2008年第35期
近年来,我们收治了86例脑出血患者,经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58例,女28例,年龄42~76岁,均经颅脑CT证实.
作者:朱希芳;隋德华;牛云玲;王丽;袁桂敏 刊期: 2008年第35期
近年来,子宫肌瘤等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子宫切除等盆腔手术已经成为继剖宫产术位居第二位的妇科手术.深静脉血栓足盆腔手术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易受累的深静脉为髂静脉和股静脉[1].
作者:张聪 刊期: 2008年第35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用药的重要途径,但输液差错时有发生,加之患者及家属不能详细了解用药情况,常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为了尊重患者住院期间的知情同意权,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杜绝护理差错的发生,我院从2007-10开始在全院各临床科室使用双层打印输液签字卡,加强输液治疗的环节控制,经过实践.受到医护人员、住院患者及家属的认可和赞同.效果良好,现将具体做法及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唐小梅;云小蕊;沈丹薇 刊期: 2008年第35期
本科近收治一右膝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在膝关节镜下右膝前交叉韧带重建术,通过术前、术后进行正确有效的功能锻炼,术后整体功能恢复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晓华;杨骏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总结部分性脾栓塞术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体会.方法:对46例部分脾栓塞术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各期进行相应护理.结果:经细致观察精心护理,脾功能均有改善,好转,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紧张、恐惧心理,耐心解答患者提问,使患者以平静心态配合手术,利于术中导管顺利插入,术后压迫止血和预防感染,术前药物试验和准备对手术的顺利进行有积极意义.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术后穿刺点压迫技术,对预后有重要影响.
作者:李付芳 刊期: 2008年第35期
我院自1996年成立心导管室以来,共行急诊介入手术331例,无一例于术意外及差错事故发生.随着学科建设的迅猛发展及卫生部医院管理年各项标准的导入,我科加强了介入手术的护理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俸永红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探讨肺癌放射治疗的特点,加强护理工作.方法:对114例肺癌患者行放射治疗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除5例发生放射性肺炎、1例大咯血外其余行放射治疗后均已治愈.结论:对放疗的全程护理干预及对策行之有效.
作者:刘春;林秀艳 刊期: 2008年第35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治疗主要为药物和介入治疗.目前仍然以药物治疗为主,药物应用的安全性与患者的生命息息相关,因此AMI监护者必须严格执行正确的给药方法、时间,剂量,同时熟练掌握配伍禁忌控制不良反应发生,必要时进行提示和监督,促进患者康复.现将安全用药的监护方法论述如下.
作者:王淑云;张晓春;钟雪莲;董玉珍 刊期: 2008年第35期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患者对就医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安全成为医院护理管理的重点.神经内科的疾病特点导致住院患者易发生意外伤害事件,护理安全存在很大隐患.我们针对患者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董新平 刊期: 2008年第35期
将近年文献报道中药注射剂致药疹摘要如下.1 双黄连注射液男,16岁.因上感给予双黄连注射液静滴,次日胸部发现红色皮疹,末在意,随之皮疹渐增,瘙痒明显,后出现面部、胸部散在水疱,触痛明显,偶见破溃,脓性渗出物.给予对症治疗,2周后痊愈出院.本品所致药疹与所含绿原酸和异绿原酸有关[1].2 蟾酥注射液女,21岁.因右耳后淋巴结炎给予蟾酥注射液20 ml静滴.次日用药后感皮肤瘙痒,出现红斑.第3天全身皮疹增多,颜面潮红,躯干、四肢散在或密集,针头至粟粒大小淡红色斑疹或丘疹.给予抗过敏对症治疗,1周后皮疹完全消失.本品所含的小分子化合物在体内与大分子载体结合后可激发免疫反应.此外本例患者属过敏体质,导致药疹出现[2].
作者:李伟华;王月军;杨亦君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90项症状调查量表、抑郁、焦虑自评量表对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测试并与50例键康人对照.结果:病例组在总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惧,其他因子分及抑郁、焦虑量表分均高于对照组(Jm<0.05~0.01).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作者:庞红 刊期: 2008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