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妇科盆腔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因素、预防与护理

张聪

关键词:生殖器疾病, 女(雌)性/外科学, 手术后并发症, 腿/血液供给, 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和控制, 静脉血栓形成/护理
摘要:近年来,子宫肌瘤等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子宫切除等盆腔手术已经成为继剖宫产术位居第二位的妇科手术.深静脉血栓足盆腔手术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易受累的深静脉为髂静脉和股静脉[1].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PBL教学法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促进护生的自学动机,提高护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通过优化临床带教环境,对2007年在我科实习的16名护理本科生进行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结果:16名护理本科生通过PBL教学后提高了获取新知识的主动性,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PBL教学能促进本科护生临床学习的自学动机,使其具备评判性思维,从而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刘彩丽;屈利洁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28例的护理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04/2005年收住的2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总结护理观察要点.结果:无1例发生并发症,伤口一期愈合.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和精心的护理是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关键.

    作者:张文利;张洛灵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开胸手术患者规范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开胸手术患者中的促进作用.方法:通过对开胸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按临床常规护理进行指导,实验组进行规范系统的健康教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胸管留置时间、住院天数,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确规范健康教育可促进患者康复,缩短患者病程,减少住院费用,减轻患者及社会负担.

    作者:蔡洁;林世红;蒙巧;徐向新;黄琦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加强产科质量预防产房内感染的措施探讨

    我院产科年分娩产妇总数达4 000例,工作量极大,因而产房的任务更为艰巨.为保证母婴安全,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必须建立健全严密的管理制度,包括消毒隔离制度、清洁卫生制度、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等,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作好消毒隔离,大限度地降低感染的发生,进一步提高产科质量.

    作者:于风华;韩君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自发性气胸肋间插管87例的护理

    胸膜腔负压是维持肺气体交换的重要条件,自发性气胸由于气体进入胸膜腔,使胸膜腔压力增高,肺组织受压,出现呼吸功能障碍.故需在胸腔内置入引流管.以排出积气、积液,重建胸膜腔负压,恢复正常呼吸功能.因此,加强自发气胸肋间插管的护理,以减少引流术后并发症、早期拔管、减轻痛苦;对及早康复是非常重要的.总结如下.

    作者:李伟;王秀娟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PICC在早产儿20例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早产儿的应用及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对20例胎龄28~34周的早产儿用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进行静脉营养,观察输液天数及并发症.结果:20例早产儿均成功置管,平均置管时间22 d,完成有效治疗15例,导管堵塞3例,机械性静脉炎2例(恢复正常),放弃治疗2例.结论:PICC置管术操作,护理方便安全,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翠萍;张燕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与速尿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与速尿注射液在药物禁忌表中末列出此药的配伍禁忌,查询两药说明书,也未明确与哪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临床实践发现,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与速尿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报告如下.

    作者:陈丽梅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卵巢癌腹腔化疗69例的护理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死亡率高,其播散转移主要位于腹腔内[1],腹腔化疗足卵巢癌治疗的一个重要途径,2003-01/2006-12我科共对69例卵巢癌患者进行腹腔化疗,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平均年龄56岁,手术前后进行腹腔化疗分别为12例、57例.1.2 化疗方案采用顺铂80~100 mg溶入2 000 ml温盐水中,快速腹腔灌注.

    作者:张玉珍;李素娟;季晓玲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远红外辅助消肿散局部治疗产后乳房肿块105例的护理

    我院自2001年以来应用远红外辅助消肿散局部治疗产后乳房肿块,护理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初产妇99例,经产妇6例.产妇年龄22~40岁.患病时间大多在产后2~4周,长发病时间为产后8个月.乳头凹陷4例,乳头皲裂1例,因婴儿健康问题或因母亲健康问题不能产后早开奶9例.乳房肿胀、触痛,局部皮肤微红微热或潮红发热,伴有轻重不等全身症状.

    作者:吴光珍;王益庶;方丽双;梁剑书;王静慧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肺癌放射治疗114例的护理

    目的:探讨肺癌放射治疗的特点,加强护理工作.方法:对114例肺癌患者行放射治疗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除5例发生放射性肺炎、1例大咯血外其余行放射治疗后均已治愈.结论:对放疗的全程护理干预及对策行之有效.

    作者:刘春;林秀艳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Askin瘤1例的护理

    瘤.临床上极为罕见,至今国内外成人及儿童累积病例约100例,国内多见个案报道为主[1].我科于2007-05收治1例Askin瘤患儿,成功度过恶病质期,定期在我科化疗6次,至2008-06患儿生存良好,已突破Askin瘤平均生存期8个月[2],现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张东红;李新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加强急诊科护理质量控制的探讨

    急诊科是接受急诊患者就诊、抢救危重患者的场所,是医疗护理工作的前线和窗口.患者具有突发性、危急性、复杂性、情绪急躁性,数量不定性.医护人员具有高风险性、高技术含量性、快节奏性、思维敏捷性.急诊科质量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因此,思考和探讨急诊科护理质量控制,对如何加强质量管理、提高急诊科的救治和护理水平、降低护理风险、预防护理纠纷具有重要意义[1].

    作者:杨慧林;徐瑛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心外科ICU病房的感染监控管理

    目的:加强心外科ICU病房的感染监控管理,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总结5 a来心外科ICU病房感染监测与监控管理的方法和经验.结果:2004年来心外科ICU病房各项监测指标合格率达100%.结论:以预防控制为目标,以过程监控管理为手段,做好心外科ICU病房的感染监控管理,能有效控制心外科ICU病房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吴桂琴;吴清香;刘春燕;张杰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应用临床路径对产褥期初产妇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产褥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正常分娩的108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析两组初产妇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对医护工作满意度、平均住院天数和平均住院费用.结果:两组相比实验组产妇平均住院天数和平均住院费用降低,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产妇满意度提高.结论:应用临床路径对产褥期初产妇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初产妇认知水平,减少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产妇满意度.

    作者:宋继红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与防范策略

    目的:增进护患关系,提高服务质量,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方法:通过分析护患纠纷的原因,找出防范策略.结果:护患纠纷的主要原因来源于服务质量、服务态度、工作责任心、法律意识、沟通障碍等.结论:通过转变服务观念,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服务意识,加强护患沟通,可以有效预防并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陈蜀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中药注射剂所致药疹

    将近年文献报道中药注射剂致药疹摘要如下.1 双黄连注射液男,16岁.因上感给予双黄连注射液静滴,次日胸部发现红色皮疹,末在意,随之皮疹渐增,瘙痒明显,后出现面部、胸部散在水疱,触痛明显,偶见破溃,脓性渗出物.给予对症治疗,2周后痊愈出院.本品所致药疹与所含绿原酸和异绿原酸有关[1].2 蟾酥注射液女,21岁.因右耳后淋巴结炎给予蟾酥注射液20 ml静滴.次日用药后感皮肤瘙痒,出现红斑.第3天全身皮疹增多,颜面潮红,躯干、四肢散在或密集,针头至粟粒大小淡红色斑疹或丘疹.给予抗过敏对症治疗,1周后皮疹完全消失.本品所含的小分子化合物在体内与大分子载体结合后可激发免疫反应.此外本例患者属过敏体质,导致药疹出现[2].

    作者:李伟华;王月军;杨亦君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急诊危重患者242例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

    急诊抢救室是急危重患者集中的地方,牵涉到院内转运主要有以下两方面:(1)急诊危重患者病因、伤情未知成分较多,在诊断不很明确的情况,急诊科又无法完成检查项目时,必须通过院内转运来完成诊断性检查;(2)危重患者经医护人员积极抢救后,需要送往手术室、监护室进行进一步的治疗护理,使患者早日康复.2007年我院抢救审共转运危重患者242例,现将转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岳艳杰;孙杰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卵巢癌20例的护理

    我科2005-09/2007-12对20例晚期卵巢癌患者采用紫杉醇与顺铂治疗,效果满意,护理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年龄38~64(平均51)岁.病理类型:黏液性腺癌12例.内膜样癌8例,均采用TP方案(紫杉醇加顺铂).1.2治疗方法用药方法:紫杉醇单次剂量为210~270 mg(135~175/m.体表面积)加入0.9%氯化钠500 ml静脉滴注,3h滴完.1 h后给予顺铂80~100 mg(75 mg/m2体表面积)加入0.9%氯化钠500 ml.紫杉醇给药前分别于6 h、12 h口服地塞米松片20 mg,输注前30 min,给予苯海拉明50 mg肌肉注射及西咪替丁300 mg静脉推注,以防过敏反应的发生.每个疗程第1天给药,后3 d水化治疗,间隔3~4周重复一疗程,每个患者化疗4~6疗程.

    作者:王爱云;常俊丽;李丽娜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内恶性淋巴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内恶性淋巴瘤(IML)的诊治规律.方法:报告并结合文献复习,分析1例IML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和病理学特点.结果:本病呈亚急性病程,多发性缺血性梗塞病灶合并中心灶性出血,始终无强化.病理示广泛血管内恶性B淋巴瘤细胞大量增殖,导致血管堵塞,免疫组化LCA、CD20阳性,CD45RO阴性.结论:IML是一种罕见的系统性播散性、高级别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征象缺乏特异性.其预后不良,平均生存期<1 a.

    作者:李成义;高峰;刘宗明;饶芝国;伊志强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全面部除皱术20例的护理

    我科2006/2008年行中老年人全面部除皱术20例,经配合医生治疗及指导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年龄40~60(平均50)岁.1.2方法切口自颞部发际内向下至耳轮脚,再由耳轮脚至耳屏至耳垂,然后再由耳垂后上至耳阔后沟2/3处,后在耳廓后沟将切口引向约2~3 cm处,通过切口做潜行分离;额部发际较低者,皮肤切口做在发际内4~6 cm处;额部发际较高者,皮肤切口做在发迹边缘,然后将皮肤与额肌分离至前额的1/3处,将肌肉做相应处理,切除多余皮肤.

    作者:田海霞 刊期: 2008年第35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