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人等于有人有人等于无人

李梅转

关键词:无人监考, 诚信, 考风, 班风
摘要:每到考试,不管任何班级的任何科任教师,在考试前和考试中都反复强调考试纪律,但往往不尽如人意,考试作弊现象时有发生.几年前我校已开始在2个高护班实行无人监考,但因有1个班级的1位学生作弊,终以失败告终.第2年实行全校班级自愿报名另加学校指定,终选中成绩和纪律较好的2个班级.第2次成功了,学校对成功完成无人监考的班级给予每人加量化分2分,这对全校各班级触动很大.今年笔者带的班级也实行无人监考,并且成功地完成了任务,笔者对这次新身经历总结如下.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一起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调查

    2004年10月11日,我市某大酒店发生一起因食用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海产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雪梅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职业学校无纸化考试实践研究

    为了强调以能力为本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探索医学职业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对在校2004级社医、口腔、英护3个专业,近300名学生进行考试方法的改革.通过对2种考试成绩分析比较,明显看出无纸化考试方法相对传统笔试方法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此种考试方法不但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多方面能力,促进了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也可以作为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依据,对控制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秀芳;关兵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白银市1995~2001年霍乱流行病学分析

    我市1985年恢复建市,1995~2001年中的4年问,先后在3县区7乡镇发生10起霍乱暴发流行,总发病数占甘肃省同期霍乱病例数的90%以上,1995年为我省近10年第一次发病,2001年首次发现我省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暴发.沿黄灌区214公里的外环境污染严重,新老疫区逐年连成线、片,疫情态势十分严峻.为给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现将疫情分析如下.

    作者:张入学;王文炳;丁少宏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21世纪不容忽视的老年问题 --老年痴呆

    通过对老年痴呆的调查,分析其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特点,提出预防措施.

    作者:屈海军;刘娟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Excel 2000在年度考核工作中的应用

    用实例详细介绍Excel 2000在年度考核工作中的应用,即处理年度考核数据的全过程.

    作者:巴依提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

    本文通过分析高校教师队伍现状、存在的问题等,提出几点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作者:龚跃华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无人等于有人有人等于无人

    每到考试,不管任何班级的任何科任教师,在考试前和考试中都反复强调考试纪律,但往往不尽如人意,考试作弊现象时有发生.几年前我校已开始在2个高护班实行无人监考,但因有1个班级的1位学生作弊,终以失败告终.第2年实行全校班级自愿报名另加学校指定,终选中成绩和纪律较好的2个班级.第2次成功了,学校对成功完成无人监考的班级给予每人加量化分2分,这对全校各班级触动很大.今年笔者带的班级也实行无人监考,并且成功地完成了任务,笔者对这次新身经历总结如下.

    作者:李梅转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影响熔点测定结果的因素

    用毛细管法测定结晶物质熔点时,样品必须在适当的温度下焙干,在干燥、洁净的研钵中碾细;毛细管应事先清洗、焙干;样品填装高度应一致,应从半米高的玻璃管中自由落下数次,以使填装结实.除了上述样品的制备及装填直接影响熔点结果外,加热速率及起始温度等也对熔点的测定值影响很大.

    作者:刘金权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浅谈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的传承教育

    近年来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先后3次组织开展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保存和继承了一批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宝贵经验和技术专长,也培养了流派特色和技术专长的高层次中医药人才.近,甘肃省人民政府评选了甘肃省名中医,并为他们颁发了证书和奖金,在医学界及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中医是我国的国粹,名老中医及其宝贵的临床经验更是粹中之粹,需要保护、抢救挖掘、整理推广,以培养出更多的具有流派特色和技术专长的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中医药学的发展离不开名老中医,挖掘与继承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技术专长是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与创新的重要途径.本文将对名老中医临床经验传承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作一探讨.

    作者:崔庆荣;邓沂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高校学生社团建设探讨

    高校社团文化活动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课堂,是素质拓展的重要环节.因此,社团文化的发展逐渐成为高校关注的热点,学生社团建设已引起学校的重视.然而,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需要对其迅速兴起的原因以及存在的问题有足够的了解,需要认真把握好社团建设的原则,促进其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

    作者:王建琴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新生儿窒息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采用全自动化学免疫系统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新生儿窒息组92例和对照组40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cTn)Ⅰ水平,探讨窒息后血清cTnⅠ变化及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显示,各组窒息新生儿血清cTnⅠ浓度均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5).围产期窒息组无心脏损害和有心脏损害的患儿血清cTnⅠ浓度比较有显著差异(P<.05),且与有重度心脏损害患儿血清cTnⅠ比较,差异更显著(P<.01).因此,围产期窒息后,血清cTnⅠ水平增高,其可作为判断围产期窒息后所导致心肌损害的诊断指标之一.

    作者:葛桂芝;李普;胡训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妊高征患者血清脂蛋白(a)的观察

    目的观察妊高征患者血清脂蛋白(a)[Lp(a)]的含量及在妊娠过程中的变化特征.方法用免疫浊度法(ITA)测定102例妊高征患者血清Lp(a)的含量,以153例正常孕妇做对照.结果妊高征组的Lp(a)和正常对照组含量有显著差异,分别为(162.0±87.6)mg/L和(101.4±48.3)mg/L(P<0.01).结论LP(a)在妊高征的发病为一危险因素.

    作者:毛志芳;马青川;穆妮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基础英语与医学专业英语在教学中的结合

    阐述了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在中专学校的结合教学,通过这种结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而增强英语的实用性.

    作者:周颖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牡芍合剂急性毒性试验的研究

    目的观察小鼠灌胃牡芍合剂后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选择健康小鼠20只,雌雄各半,将250ml牡芍合剂浓缩至50ml,于24小时内给小鼠灌胃4次,体积0.8ml/20g,连续观察7天.结果小鼠灌胃牡芍合剂后观察7天,未见动物死亡和出现明显毒性反应症状,外观活动正常.结论该药急性毒性较小,临床使用较为安全.

    作者:张敏思;郑修丽;姚双吉;张参军;展锐;张丽平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米索前列醇用于人工流产术前临床观察

    本院自2002年3月~2005年1月,将米索前列醇用于妊娠6~10周的人工流产前扩张宫颈口,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郭献玲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酒泉市农村居民胃癌死亡率调查

    目的调查甘肃省酒泉市农村居民1987~2000年胃癌死亡率.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获得酒泉市10个乡居民的恶性肿瘤胃癌的死亡资料.结果调查地区1987~2000年共死亡6 594人,其中恶性肿瘤死亡1 240例,胃癌死亡450例,胃癌死亡率34.62/10万,标化死亡率35.56/10万.结论酒泉市恶性肿瘤胃癌死亡率1987~20∞年与1975~1986年比较,未见明显增高趋势.

    作者:郭华荣;王晓庆;雷红玉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肝素超声雾化吸入治疗肺心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肝素超声雾化吸入对肺心病血液流变学及临床疗效的影响,从而探索降低肺动脉高压的治疗途径.方法观察22例肺心病应用肝素超声雾化吸入后血液流变学及临床疗效变化,并与19例肺心病进行随机对照比较.结果应用肝素雾化吸入后,22例治疗肺心病病例,其中20例血液流变学及临床疗效均有改善,有效率为91%,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肝素超声雾化吸入对肺心病血液流变学及临床症状有改善作用,而且简单易行,可作为肺心病的一种辅助治疗方法.

    作者:郝建军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脑性瘫痪患病率与母亲产次关系探讨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cerebralpalsy, CP)是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发育时出现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现将定西市CP流行病学调查确诊的987例CP患病率与母亲产次关系探讨分析如下.

    作者:蒋维国;蒋明仁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男女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比较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可累及多器官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并发症较多.SLE好发于中青年女性,男女比例大约为1:7~9,男性患病率远低于女性.因此男性SLE(MSLE)易为临床所忽略.为探讨MSLE与女性SLE(FSLE)的临床差异,对2000年以来在我院就诊的59例SLE进行分析.

    作者:杜君宏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兰州市肠道传染病流行因素监测和防控策略分析

    目的了解兰州市肠道传染病流行因素,探讨预防控制策略.方法采用描述性和分析性流行病学方法,结合实验室检测技术.结果1990~2004年兰州市肠道传染病发病率居各类传染病之首.1998~2002年局部发生烈性肠道传染病暴发疫情,以经水传播为主,占71.74%;经食物传播占8.70%;经食物和日常生活接触混合传播占19.56%.2002年对全市城乡居民饮用水种类调查显示,城市83.55%的人口饮用消毒自来水,农村85.48%的人口饮用窖水、井水等不安全水.城市饮用水合格率达99.58%;农村饮用水合格率达8.91%.外环境监测表明,各种水体pH值平均8.00,5~10月农村饮用水平均水温17.71℃.疫点内井水中检出肠道致病菌,阳性率14.29%.食品和餐饮用具大肠杆菌阳性率34.78%.结论兰州市具备肠道传染病经水传播的基本条件,水源污染、饮用水不消毒是造成肠道传染病经水传播的主要原因.饮食不洁、餐饮用具消毒不严以及接触密切是造成肠道传染病经食物和日常生活接触混合传播的主要因素.加大城乡基础卫生设施建设,加快农村改水、改厕,加强食品卫生监督,开展健康教育,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措施,有效控制疫情.

    作者:王芸;韩振荆;李志强;王廷元;苏国荣 刊期: 2005年第12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