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梅
1 全麻麻醉方法1.1 基础麻醉 过去常采用1.25%~2.5%硫喷妥钠(15~25mg/kg)深部肌肉注射作为小儿的基础麻醉,因其明显的呼吸和心肌抑制以及肌注部位的疼痛等不良反应,该药早已被弃用.1.2静脉复合全麻小儿常用的麻醉方法之一[1],它也被称作平衡麻醉.它包括全凭静脉全麻和静一吸复合全麻.全凭静脉全麻能达到所有手术的麻醉要求.因静脉全麻药主要经肝脏或肾脏代谢排除体外,所以其可控性差,但它对室内不造成污染.
作者:曾金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破伤风抗毒素(TAT)是一种经胃酶消化后的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含有特异性抗体,具有中和破伤风毒素的作用,对人体是一种异体蛋白,具有抗原性,注射后可引起过敏反应.对我科注射TAT后引起迟发过敏反应1例的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王俊艳;王美 刊期: 2008年第35期
1990年以来,我院(三级甲等医院)置入永久型起搏器238例,发现囊袋反复破溃1例,经过精心治疗护理,患者康复,起搏器功能良好,现报道如下.1 病历摘要男,74岁.肥胖体型.因病窦综合征(慢快综合征)于2002-01-28在我科行心脏永久起搏器置入术(DDDR),术中顺利.术后患者一般状况良好,起搏器工作正常.2003-05-19患者洗澡时发现左侧胸安装起搏器部位破溃,有血性液体渗出,无红肿热痛.再次入院,渗出物培养为无细菌生长.于2003-05-22行永久起搏器重置术,将起搏器清洗后平整放入加深的囊袋中,分层缝合.术中顺利,恢复良好出院.2004-09-25患者再次因发现起搏器部位破溃,血性液体渗出而入院,仍无红肿热痛.可见约1 mm破溃口,血性液体渗出,起搏器电极连接处暴露.
作者:陈凤平;林毅;盖晓波;潘多 刊期: 2008年第35期
先天性无阴道是女性生殖器官发育畸形之一,足双侧副中肾管发育不全所致,约15%合并泌尿道畸形,手术方法很多,以乙状结肠阴道成形术效果较好[1].青岛市立医院从2000-01/2006-01采用乙状结肠阴道成形术治疗先天性无阴道患者4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振华;张国红 刊期: 2008年第35期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于昏迷、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如果长期静脉高营养,没有食物经消化道进入体内,可引起胃肠黏膜萎缩,屏障功能减弱,细菌或内毒素易人血,导致MSOF形成[1].为维持和保护肠黏膜的屏障功能,促进患者康复,应尽早给予胃肠营养.而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很难配合插鼻饲管操作,按常规方法插鼻饲管很难一次性成功,为提高插鼻饲管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我科重症监护室从2005年开始使用导丝胃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范海萍;刘宏;申英华 刊期: 2008年第35期
我们对3例脊柱后路术后出现腹胀患者进行了护理,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年龄63~77(平均66)岁,男1例,女2例,胸椎管狭窄1例,腰椎管狭窄2例,均在术前留置导尿,术后尿管通畅,手术后均有排气,其中男性患者还有一次排便.术后48h发生腹胀.查体:无明显腹痛、恶心、呕吐,但纳差.腹部膨隆、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腹鼓、令腹无明显压痛、叩诊呈鼓爵;听诊肠鸣音活跃,有低调气过水声;行腹部平片检查未发现异常;化验电解质、肾功均正常.
作者:史晓娟;杨卫红;刘建华;孙天术 刊期: 2008年第35期
升主动脉瘤外科治疗技术复杂.脑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较高,随着深低温、停循环[1]新技术支持,近10 a来手术死亡率呈明显下降趋势.我院2003-06/2008-06共对8例升主动脉瘤患者进行手术,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术后监护总结如下.
作者:黄芳;王娟;庞培教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探讨乙醇致精神障碍的护理体会.方法:对98例乙醇致精神障碍住院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采用药物治疗及有效护理措施后,痊愈67例,显效16例(16.4%),进步10例,自动出院5例.结论:乙醇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宜早期戒酒治疗,在临床观察过程中实施针对性有效护理,适时健康教育以巩固疗效,预防复饮.
作者:谭利娜;张海玲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促进护生的自学动机,提高护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通过优化临床带教环境,对2007年在我科实习的16名护理本科生进行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结果:16名护理本科生通过PBL教学后提高了获取新知识的主动性,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PBL教学能促进本科护生临床学习的自学动机,使其具备评判性思维,从而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刘彩丽;屈利洁 刊期: 2008年第35期
作为护理管理者,在倡导人性化服务的同时,更应注重人性化管理,使护士自身价值在护理工作中得以充分发挥和体现.1 护士长应加强自身建设,提升人格魅力医院护理管理、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直接与护士长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有关.一名合格的护士长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自身建设.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作者:赵素华;杨昕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探讨留置腹腔穿刺导管联机腹水透析浓缩回输静脉治疗顽固性腹水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2例顽固性腹水患者用留置腹腔穿刺导管术,将患者的腹水利用血液净化原理透析浓缩回输静脉,回收自体腹水蛋白.结果:用留置腹腔穿刺导管术将患者的腹水通过透析浓缩,患者痛苦小,有效率100%.结论:留置导管将患者的腹水透析浓缩回输静脉,操作安全、经济,减少患者的痛苦,疗效满意.
作者:张欲荣 刊期: 2008年第35期
肢端肥大症(acromegaly)起病一般缓慢,从起病到确诊往往延搁5~10 a,诊断主要根据身高、典型面貌、肢端肥大症、内分泌代谢紊乱证据和影像学检查异常做出[1].患者可有生长激素(GH)分泌过多而表现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减低乃至糖尿病.然而,由肢端肥大淀引起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则罕见,国外仅有个案报道[2-4].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以DKA为首发症状的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孙慧伶;魏娜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切除术后的护理观察.方法:对30例垂体腺瘤切除术后的患者进行观察分析,术后患者留置导尿管,进入监护室进行专人观察,纪录每小时尿量,测量尿比重,观察患者有无口渴,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结果:9例患者出现尿崩症,4例出现多尿,其中,对3例轻度尿崩症及4例多尿患者给予补液观察,病情好转,6例重症尿崩症患者给予抗利尿激素制剂应用,病情好转.结论:护理人员应具备垂体腺瘤的相关理论知识,了解垂体腺瘤的类型及手术中的情况,尿崩症出现的时间及先兆症状,进行有效的观察分析及判断,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马琳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手术配合.方法:做好术前的相关准备,熟悉手术进程,与医生密切配合,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术中做好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并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结果:术后患者的疼痛症状即刻明显减轻或消失,3~5 d即可出院.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能迅速缓解疼痛,创伤小,恢复快,熟练细致的护理手术配合是该手术安全可靠的保证.
作者:刘蕴萍;夏小丽;周洁;纪建玲 刊期: 2008年第35期
对前牙牙脱位再植术1例分析如下.1摘历摘要男,12岁.因外伤致全身多发性骨折,颌面部表现为右侧口角撕裂3 cm,面部软组织多处挫伤(21+2)完全脱臼,均向舌侧移位Ⅲ度松动,(1+)嵌顿性脱位仅露出切缘2 mm并伴多处牙龈撕裂,双颌曲面体层X片显示(21+2)牙根尖周膜间隙增宽(+1);嵌入上颌骨内,上下颌能动各部未见骨折征象,做正中咬合,前牙呈反骀状.
作者:卢湘峰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通过对615名地震伤员的空中转运过程进行回顾性总结,提出了空中转运伤员的护理.方法:给予监测生命体征,各种管道的护理,排尿困难的护理,心理护理.结果:615名伤员安全到达目的地.结论:空中转运伤员对症护理的重要性.
作者:李艳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内恶性淋巴瘤(IML)的诊治规律.方法:报告并结合文献复习,分析1例IML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和病理学特点.结果:本病呈亚急性病程,多发性缺血性梗塞病灶合并中心灶性出血,始终无强化.病理示广泛血管内恶性B淋巴瘤细胞大量增殖,导致血管堵塞,免疫组化LCA、CD20阳性,CD45RO阴性.结论:IML是一种罕见的系统性播散性、高级别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征象缺乏特异性.其预后不良,平均生存期<1 a.
作者:李成义;高峰;刘宗明;饶芝国;伊志强 刊期: 2008年第35期
我院小儿外科2007-01/2008-01共收治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20例,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5例,女15例,年龄8月龄~10岁,平均5.1岁.其中囊肿扩张型11例,梭型扩张型9例.术前主要靠临床表现、B超、CT检查确诊[1].本组术后病理诊断均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术前肝功能异常12例,伴部分肝硬化3例.手术方式均采用囊肿切除及腹腔引流术.
作者:邢海云;张耀华 刊期: 2008年第35期
围手术期是指需手术治疗的患者从入院后的手术准备剑术后恢复出院的全过程[1].环节多、风险大,必须加强质量管理,才能保证安全,避免医疗纠纷.1 强化对手术全程的质量管理1.1 准确的术前评估和积极的术前准备术前对患者的病情、生理耐受、心理耐受、经济负担及特殊情况等进行系统的评估,在准确评估的基础上制定手术方案和应急预案、识别并控制各种风险因素、制定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识别措施、完善医学文件记录等.这个过程不能有丝毫的纰漏.
作者:赵继顺;刘学勇 刊期: 2008年第35期
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GESS)比较少见,好发于中年妇女,临床主要表现为阴道异常出血,腹部包块等,易与子宫平滑肌瘤等混淆,B超检查特异性不强,易被误诊或漏诊,因此后诊断只能依赖于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检查.我院自2008-02/2008-03连续2例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GESS)术前误诊为子宫肌瘤,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郝巧;马俊美;李芳 刊期: 2008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