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垂体腺瘤切除术后尿崩症30例的护理

马琳

关键词:垂体肿瘤/外科学, 手术后并发症, 尿崩症/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垂体腺瘤切除术后的护理观察.方法:对30例垂体腺瘤切除术后的患者进行观察分析,术后患者留置导尿管,进入监护室进行专人观察,纪录每小时尿量,测量尿比重,观察患者有无口渴,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结果:9例患者出现尿崩症,4例出现多尿,其中,对3例轻度尿崩症及4例多尿患者给予补液观察,病情好转,6例重症尿崩症患者给予抗利尿激素制剂应用,病情好转.结论:护理人员应具备垂体腺瘤的相关理论知识,了解垂体腺瘤的类型及手术中的情况,尿崩症出现的时间及先兆症状,进行有效的观察分析及判断,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内恶性淋巴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内恶性淋巴瘤(IML)的诊治规律.方法:报告并结合文献复习,分析1例IML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和病理学特点.结果:本病呈亚急性病程,多发性缺血性梗塞病灶合并中心灶性出血,始终无强化.病理示广泛血管内恶性B淋巴瘤细胞大量增殖,导致血管堵塞,免疫组化LCA、CD20阳性,CD45RO阴性.结论:IML是一种罕见的系统性播散性、高级别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征象缺乏特异性.其预后不良,平均生存期<1 a.

    作者:李成义;高峰;刘宗明;饶芝国;伊志强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TAT致迟发过敏反应1例的护理

    破伤风抗毒素(TAT)是一种经胃酶消化后的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含有特异性抗体,具有中和破伤风毒素的作用,对人体是一种异体蛋白,具有抗原性,注射后可引起过敏反应.对我科注射TAT后引起迟发过敏反应1例的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王俊艳;王美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开胸手术患者规范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开胸手术患者中的促进作用.方法:通过对开胸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按临床常规护理进行指导,实验组进行规范系统的健康教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胸管留置时间、住院天数,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确规范健康教育可促进患者康复,缩短患者病程,减少住院费用,减轻患者及社会负担.

    作者:蔡洁;林世红;蒙巧;徐向新;黄琦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膝关节镜下右膝前交叉韧带重建术1例的围手术期护理

    本科近收治一右膝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在膝关节镜下右膝前交叉韧带重建术,通过术前、术后进行正确有效的功能锻炼,术后整体功能恢复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晓华;杨骏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重症感染性心内膜炎33例围手术期的监护

    目的:总结重症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围术期监护经验.方法:对33例复杂性心内膜炎行赘生物彻底清除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加强围术期监护,做好患者心理及高热的护理,预防赘生物脱落;防治心律失常及低心排综合征,严防感染复发;认真做好健康指导是关键.结果:本组早期无死亡,无感染复发,瓣膜置换者无瓣周漏.结论:重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加强围手术期监护,预防术后并发症,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兰仙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安全用药的监护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治疗主要为药物和介入治疗.目前仍然以药物治疗为主,药物应用的安全性与患者的生命息息相关,因此AMI监护者必须严格执行正确的给药方法、时间,剂量,同时熟练掌握配伍禁忌控制不良反应发生,必要时进行提示和监督,促进患者康复.现将安全用药的监护方法论述如下.

    作者:王淑云;张晓春;钟雪莲;董玉珍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糖尿病足的家庭护理体会

    糖尿病足是1956年由Oskly首先提出,1972年Callerall定义为: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或因缺血而失去活力,合并感染的足称为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所特有的临床表现[1].糖尿病足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美国,所有下肢截肢术中50%~70%是糖尿病患者[2].因此糖尿病足的护理显得十分重要,尤其是家庭护理,其护理要点如下.

    作者:徐国燕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健康教育中存在问题与管理对策

    健康教育的开展对提高全民健康素质提供了健康的信息需求,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好评.但也存在着不同认识上的误区,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健康教育效果,现与同道共同探讨.

    作者:蒋芹;田彦英;蒋莹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与速尿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与速尿注射液在药物禁忌表中末列出此药的配伍禁忌,查询两药说明书,也未明确与哪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临床实践发现,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与速尿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报告如下.

    作者:陈丽梅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成人先天性巨结肠1例围手术期的舒适护理

    先天性巨结肠症(Congenital megacolon)又称郝什朋病(Hirsehsprung's disease,HD),是儿童常见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之一,但成人HD很少见[1].2007-05-26我院外科收治1例20岁男性患者并成功治愈,舒适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作者:苏琳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产褥期妇女86例的保健护理

    目的:总结产妇产后护理保健体会.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分娩86例产妇,进行临床观察,分析产褥期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处理措施.结果:通过采取非医疗手段能及时解决产褥期妇女的绝大多数健康问题.结论:产褥期妇女存在着许多健康问题,通过加强产后随访,对产褥期产妇进行健康宣教和心理辅导非常必要.

    作者:焦艳华;高绪爱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高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16例的护理与康复

    我院2006-04/2008-02以来对16例高龄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后康复训练及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9例,女7例.均为单侧.年龄70~82(平均75.5)岁.骨性关节炎儿例,风湿性关节炎2例.创伤性关节炎3例.2 结果本组术后3~4周均能自行扶拐行走,疼痛明显缓解,膝关节屈伸>90°,生活能自理.术后随访4~24个月,取得良好效果.按HSS膝关节评分标准,优8例,良7例,可1例.

    作者:江海平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26例的围手术期护理

    我院2005-01/2008-05共施行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围手术26例,效果满意.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0例,女6例,年龄47~73(平均60)岁,膀胱移行细胞癌20例,腺癌4例,鳞癌2例,大多是出现无痛肉眼血尿后行膀胱镜检确诊膀胱肿瘤,经治疗效果不好,反复发作入院.

    作者:崔大云;何江玲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一次性头皮针软管在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

    我院重症监护病房除收治危重患者外,还负责苏醒患者的监测及护理工作,气管插管的患者比较多,用鼻塞吸氧管无法直接在气管插管处吸氧,通常我们采用将一次性鼻塞处剪去,放人气管插管的方法,但此方法由于吸氧管较硬,易打折,从而影响吸氧效果.

    作者:曲冬梅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80岁以上肺癌43例术后肺部并发症原因分析与护理

    目的:探讨高龄肺癌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原因及护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对43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15例,其中肺不张8例,呼吸衰竭2例,肺漏气3例,间质性肺炎1例,细菌性肺炎1例,死亡2例.结论:高龄肺癌患者术后易发生肺部并发症,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可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张娟;翁向群;李美端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9例术前的护理体会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是急性重症胰腺炎(ASP)严重的分型.发病急、变化快、病情严重、死亡率极高、预后较差,因此精心的治疗与护理十分重要[1].现在9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郝桂霞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经桡动脉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护理

    我院2007-07/2008-03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112例,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74例,女38例,年龄35~75岁.其中冠状动脉造影71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41例,共植入支架62枚.1.2 护理措施1.2.1术前护理.

    作者:谷艳侠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76例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的手术要点和护理方法.方法:分析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76例患者的护理资料.结果:76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子宫全切术,无中转开腹,手术平均时间90~120 min.平均住院3~5 d,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子宫全切术可以在腹腔镜下完成,并能取得良好效果.但必须熟悉盆腔、输尿管及血管解剖,熟练掌握腹腔镜操作技巧.

    作者:许银姬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小儿急性阑尾炎104例手术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我科2004-01/2007-12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104例,现将观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年龄5~12岁,均为病后48 h内就诊.患儿就诊的主要症状:恶心、呕吐96例,占92%;104例均有发热,T38.5 C以上;腹痛80例,占77%;56例大便次数增多,2次~4次/d,为软便或不成形稀便,占54%.体格检查:104例患儿均有较严重的中毒症状,表现发热、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四肢末梢凉等.全腹膜炎体征48例,占46%;麦氏点限局性腹膜炎体征24例,占23%;腹壁软,无明显的固定压痛点32例,占31%.

    作者:彭书芹;邢海云;吕晓菲;王敏;张耀华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鼻空肠营养管与普通胃管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空肠营养管与普通胃管的优缺点.方法:选择置空肠营养管与置普通胃管的患者各30例,设空肠营养管组为实验组,普通胃管组为对照组,密切观察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情况,发生食物返流.堵管,腹泻等情况,以及对痰液的影响.结果:置空肠营养管患者发生食物返流,堵管明显减少,肺部感染大大降低.结论:在病情需要及经济条件允许下,置空肠营养管较有利于患者.

    作者:沈小琴;刘红梅;严莉;杨润 刊期: 2008年第35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