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柳芝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足近年来报遭的新的创面处理方法,通过使用VSD可以促进创面愈合,我科应用VSD治疗处理急慢性创面35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包金娥;许兴华;贾艳玲 刊期: 2008年第35期
我科2006/2008年行中老年人全面部除皱术20例,经配合医生治疗及指导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年龄40~60(平均50)岁.1.2方法切口自颞部发际内向下至耳轮脚,再由耳轮脚至耳屏至耳垂,然后再由耳垂后上至耳阔后沟2/3处,后在耳廓后沟将切口引向约2~3 cm处,通过切口做潜行分离;额部发际较低者,皮肤切口做在发际内4~6 cm处;额部发际较高者,皮肤切口做在发迹边缘,然后将皮肤与额肌分离至前额的1/3处,将肌肉做相应处理,切除多余皮肤.
作者:田海霞 刊期: 2008年第35期
2008-01/2008-06笔者采用神阙穴外敷加艾条灸治疗顽固性呃逆12例,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无不良反应,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8例,女4例,年龄36~84(平均64)岁.临床症状均为呃逆不止的久病体弱患者.1.2方法取药用芒硝.10 g,胡椒40 g,朱砂5 g,共研细末,拌匀备用.患者取平卧位,暴露脐部,用乙醇棉球擦拭脐窝,将备用药末填充于脐窝内,以填满为度.点燃艾条,在肚脐周围做雀啄灸和回旋灸(即象鸟雀啄食一样上下左右回旋移动),使患者热感渗透至里并向下腹传递.当患者不能耐受热度时,暂时移走艾条.每次灸疗30 min,每日早晚各一次,持续3 d,有较好的止呃效果.
作者:林玉红;王芳;于先会 刊期: 2008年第35期
心脏性猝死(SCD)[1]系指急性症状发作后1 h内发生的以意识骤然丧失为特征的、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2004-01/2007-12我科住院患者中发生SCD 41例,现将救护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文玲 刊期: 2008年第35期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死亡率高,其播散转移主要位于腹腔内[1],腹腔化疗足卵巢癌治疗的一个重要途径,2003-01/2006-12我科共对69例卵巢癌患者进行腹腔化疗,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平均年龄56岁,手术前后进行腹腔化疗分别为12例、57例.1.2 化疗方案采用顺铂80~100 mg溶入2 000 ml温盐水中,快速腹腔灌注.
作者:张玉珍;李素娟;季晓玲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总结重症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围术期监护经验.方法:对33例复杂性心内膜炎行赘生物彻底清除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加强围术期监护,做好患者心理及高热的护理,预防赘生物脱落;防治心律失常及低心排综合征,严防感染复发;认真做好健康指导是关键.结果:本组早期无死亡,无感染复发,瓣膜置换者无瓣周漏.结论:重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加强围手术期监护,预防术后并发症,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兰仙 刊期: 2008年第35期
选择性脾动脉部分介入栓塞术是治疗脾功能亢进的有效方法,我们对35例行介入治疗的脾功能亢进患者进行护理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18~62(平均37)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肝硬化、脾肿大及出血倾向,HBVM阳性26例.肝功能child分级:A级13例,B级11例,C级11例.B超、CT等影像学检查显示脾脏肿大,门静脉增宽,门脉高压形成;血常规检查提示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减少,间或伴有轻度贫血,栓塞前骨髓细胞学检查,骨髓细胞增生活跃28例.
作者:李宏;杨美荣;范芬 刊期: 2008年第35期
中风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脑血管疾病,其极易发生便秘,而中风患者多见于热秘和虚秘.因此,我院对此类型的便秘进行辨证施护,效果显著.体会如下.
作者:郁丹丹;吴明菊 刊期: 2008年第35期
颅脑损伤的患者病情变化莫测,护理问题复杂多变,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能够预见其病情发展及时发现各种危险征象,确保迅速准确的急救,预防各种并发症.现将我院近年来救治的颅脑损伤68例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宋玉平;杨惠芳;张彦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现将危重患者的护理风险的护理管理总结如下.1 临床危重患者主要高风险因素1.1 疾病的严重性及病情的复杂性危重患者的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工作预见性难,容易造成工作忙乱,态度急躁,解释工作不细致,处理上不及时以及记录上不完善.
作者:张宁;张平;张团敏 刊期: 2008年第35期
静脉输液是药物摄入的重要途径.若药物外渗于血管周围组织时,轻则引起局部肿胀疼痛.重则引起组织坏死,甚至造成功能障碍.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又延长了住院时间.为寻求有效的防治方法,避免和解除静脉渗漏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因此本文对渗漏的预防处理方法总结如下.
作者:王广霞;刘伟;王云霞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影响.方法:通过整体化护理干预模式.结果:减轻了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的症状,缩短了消化道出的治愈时间,减少了因消化道出血而引起的死亡.结论:通过护理干预能及时准确地提供信息,迅速配合抢救治疗,在挽救患者生命减少死亡率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青;赵琼 刊期: 2008年第35期
青光眼是眼科常见致盲眼病,占致盲总数的5.1%~21%[1].醋氮酰胺是一种有效的全身性碳酸酐酶抑制剂,常规剂量能减少房水的30%~40%,可显著降低眼压,是治疗各类青光眼的重要辅助药物.我科用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或短期手术后高眼压发作下的控制,临床治疗效果满意.但醋氮酰胺的副作用也偶有发生,因此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和病情观察是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陈雪英 刊期: 2008年第35期
我们观察了56例初诊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衰)患者的各项心理护理需求指标,并同时与确诊慢性肾衰1 a以上患者比较,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选择2006-05/2007-10在我院门诊新检出慢性肾衰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氮质血症期)和肾功能衰竭期(即尿毒症早期)诊断标准(血尿素氮>9.0mmol/L,血肌酐178/μmol/L,肾小球滤过率<50 ml/min).
作者:邵玲玲;陆可欣 刊期: 2008年第35期
2007-06/2008-05我们共用桡动脉穿刺方法采血100余例,失败仅2例.小儿桡动脉采血的开展大大提高了采血的成功率,得到了家属的认可,总结如下.1 桡动脉采血方法一般用于血气分析.准备用物:(1)常规消毒皮肤,(2)桡动脉采血针,无菌一次性5 ml注射器一个,小儿头皮针一个,治疗中;(3)肝素(1∶500)适量,无菌软木塞或橡胶塞等.操作方法:选择穿刺部位,桡动脉沿肱桡肌内侧深面下行,先经肱桡肌与旋前圆肌之间,继而通过肱桡肌腱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伸向桡骨下端,斜过拇长展肌和拇短伸肌腱深面,后与尺动脉掌深支吻合,仅被皮肤、浅肌膜和固有的筋膜覆盖,且无较大静脉跨过,同时与正中神经及桡神经浅支较远.
作者:曲凯 刊期: 2008年第35期
围手术期是指需手术治疗的患者从入院后的手术准备剑术后恢复出院的全过程[1].环节多、风险大,必须加强质量管理,才能保证安全,避免医疗纠纷.1 强化对手术全程的质量管理1.1 准确的术前评估和积极的术前准备术前对患者的病情、生理耐受、心理耐受、经济负担及特殊情况等进行系统的评估,在准确评估的基础上制定手术方案和应急预案、识别并控制各种风险因素、制定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识别措施、完善医学文件记录等.这个过程不能有丝毫的纰漏.
作者:赵继顺;刘学勇 刊期: 2008年第35期
对前牙牙脱位再植术1例分析如下.1摘历摘要男,12岁.因外伤致全身多发性骨折,颌面部表现为右侧口角撕裂3 cm,面部软组织多处挫伤(21+2)完全脱臼,均向舌侧移位Ⅲ度松动,(1+)嵌顿性脱位仅露出切缘2 mm并伴多处牙龈撕裂,双颌曲面体层X片显示(21+2)牙根尖周膜间隙增宽(+1);嵌入上颌骨内,上下颌能动各部未见骨折征象,做正中咬合,前牙呈反骀状.
作者:卢湘峰 刊期: 2008年第35期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担负着医学院校的教学任务,每年接受众多本科、专科、中专实习生来院实习.带教正是将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知识相结合的纽带.如何进行带教,使护生得到有效管理,并获得相应的知识、技术和能力,圆满完成实习任务,是我们关注的问题.
作者:张萍;邓世红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解决苏木精的过度氧化而导致染色力很快减弱甚至消失的问题.方法:减少氧化剂的加入量,用柠檬酸代替冰乙酸,添加甘油.结果:苏木精的配制成功率高、着色力强、使用寿命长.结论:苏木精的新配制方法操作简单,效果可靠,易于推广应用.
作者:薛晓冬;段笃文;周静;王尧;于秀冰 刊期: 2008年第35期
手术室是对患者实施手术、麻醉、治疗、检查并担负抢救的重要场所.而手术室护士又是工作在这种特殊环境中的群体,这种特殊的环境存在着许多工作压力因素,这些因素对护士的心理、生理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许多新的设备、新的仪器、新型医疗材料应用于手术中,对手术室护士要求也越来越高,护士面临的应急因素也随之越来越多,使之承受的压力很大,造成身心平衡失调,极易并发器质性疾病.对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来源及防护措施探讨如下.
作者:王勤;杨丽娟 刊期: 2008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