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张平;张团敏
围手术期是指需手术治疗的患者从入院后的手术准备剑术后恢复出院的全过程[1].环节多、风险大,必须加强质量管理,才能保证安全,避免医疗纠纷.1 强化对手术全程的质量管理1.1 准确的术前评估和积极的术前准备术前对患者的病情、生理耐受、心理耐受、经济负担及特殊情况等进行系统的评估,在准确评估的基础上制定手术方案和应急预案、识别并控制各种风险因素、制定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识别措施、完善医学文件记录等.这个过程不能有丝毫的纰漏.
作者:赵继顺;刘学勇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探讨空肠营养管与普通胃管的优缺点.方法:选择置空肠营养管与置普通胃管的患者各30例,设空肠营养管组为实验组,普通胃管组为对照组,密切观察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情况,发生食物返流.堵管,腹泻等情况,以及对痰液的影响.结果:置空肠营养管患者发生食物返流,堵管明显减少,肺部感染大大降低.结论:在病情需要及经济条件允许下,置空肠营养管较有利于患者.
作者:沈小琴;刘红梅;严莉;杨润 刊期: 2008年第35期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足护士从理论学习迈向实践的第一步,实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所培养学生今后的临床工作能力.临床带教的质量是影响实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实习护士的带教效果,现就其中的一些工作方法进行了思考,总结,与大家共同探讨和提高.
作者:赵桂景;赵玉红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破伤风抗毒素(TAT)是一种经胃酶消化后的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含有特异性抗体,具有中和破伤风毒素的作用,对人体是一种异体蛋白,具有抗原性,注射后可引起过敏反应.对我科注射TAT后引起迟发过敏反应1例的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王俊艳;王美 刊期: 2008年第35期
2008-01/2008-06笔者采用神阙穴外敷加艾条灸治疗顽固性呃逆12例,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无不良反应,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8例,女4例,年龄36~84(平均64)岁.临床症状均为呃逆不止的久病体弱患者.1.2方法取药用芒硝.10 g,胡椒40 g,朱砂5 g,共研细末,拌匀备用.患者取平卧位,暴露脐部,用乙醇棉球擦拭脐窝,将备用药末填充于脐窝内,以填满为度.点燃艾条,在肚脐周围做雀啄灸和回旋灸(即象鸟雀啄食一样上下左右回旋移动),使患者热感渗透至里并向下腹传递.当患者不能耐受热度时,暂时移走艾条.每次灸疗30 min,每日早晚各一次,持续3 d,有较好的止呃效果.
作者:林玉红;王芳;于先会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疼痛是尚未被新生儿科医护人员关注的第五生命体征.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的新生儿每天都要接受大量疼痛性操作,疼痛将会对新生儿产生一系列近期和远期的不良影响.因而对新生儿疼痛的管理是新生儿科医护人员面临的一个重要又迫切的问题.
作者:张小蓉;肖仁梅;王亚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探讨本科护生在临床实习阶段应用案例教学法的效果.方法:应用案例教学法对80名护理本科生进行临床带教.结果:护生的临床能力和教师的教学水平均得以提高.结论:案例教学法,不仅能加快护生能力的提升,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素质和教学质量.
作者:朱佩茹;李育红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产褥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正常分娩的108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析两组初产妇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对医护工作满意度、平均住院天数和平均住院费用.结果:两组相比实验组产妇平均住院天数和平均住院费用降低,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产妇满意度提高.结论:应用临床路径对产褥期初产妇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初产妇认知水平,减少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产妇满意度.
作者:宋继红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探索人工气道建立后的有效护理措施和佳的管理方法,以保证气道的畅通.方法:对NICU住院66例建立人工气道的危重患者,在实施护理过程中,采取了规范的护理措施,加以总结分析.结果:66例患者经过严格有效的人工气道管理,减少了并发症,无1例由于护理不当引起的气道阻塞和窒息,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抢救成功率.结论:科学管理和使用人工气道,能有效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兰莫莉 刊期: 2008年第35期
临床实习是护生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过程.在实习中,带教老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护生的实习效果,而护生的实习态度又反过来影响着带教老师的施教热情.教与学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对做好临床带教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护生带教方法和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高丽华;陈凤香;林海丽 刊期: 2008年第35期
对前牙牙脱位再植术1例分析如下.1摘历摘要男,12岁.因外伤致全身多发性骨折,颌面部表现为右侧口角撕裂3 cm,面部软组织多处挫伤(21+2)完全脱臼,均向舌侧移位Ⅲ度松动,(1+)嵌顿性脱位仅露出切缘2 mm并伴多处牙龈撕裂,双颌曲面体层X片显示(21+2)牙根尖周膜间隙增宽(+1);嵌入上颌骨内,上下颌能动各部未见骨折征象,做正中咬合,前牙呈反骀状.
作者:卢湘峰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总结产妇产后护理保健体会.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分娩86例产妇,进行临床观察,分析产褥期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处理措施.结果:通过采取非医疗手段能及时解决产褥期妇女的绝大多数健康问题.结论:产褥期妇女存在着许多健康问题,通过加强产后随访,对产褥期产妇进行健康宣教和心理辅导非常必要.
作者:焦艳华;高绪爱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总结食管癌患者联合放化疗的毒副反应及相关治疗措施.方法:50例食道癌患者在联合放化疗期间可能出现和已经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系统地治疗和护理.结果:通过50例患者的临床观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毒性反应,以食道,胃肠道、血液发生率高.结论:经过心理、饮食、预防感染、水化及皮肤防护等方面的护理,50例患者因放化疗引起的毒副反应明显减轻,均未影响治疗的继续进行.
作者:肖立国;张桂香;袁晓丰;贾梅;董凤龙;颜学文 刊期: 2008年第35期
中风足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病死率较高,临床上抢救的幸存者,或多或少会遗留有运动,感觉和语言等障碍,如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角歪斜等.此病的预后,不仅取决于治疗是否恰当,而且护理质量也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和康复[1].现将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祁霞 刊期: 2008年第35期
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必须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即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的质量控制.对于分析中、分析后的质量控制在大部分医院已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分析过程之前的影响因素常被临床医生和检验工作者所忽视,为避免造成检验结果误差而不能反应患者的真实情况,现从影响生化自动化分析前质量因索讨论如下.
作者:王瑞丽;孙中立;刘好 刊期: 2008年第35期
临终护理是为满足晚期患者生理、心理、社会需求的全面照顾.在多年临床护理工作中,面对患者不幸死亡,护理人员也经历了由恐惧、悲哀到能以护士高度职业责任感、同情心满足患者使其无憾离开人世的心理历程.为提高尚存生命的质量,维护其人格生命的尊严,切实做到让患者在后生命历程中,面对死亡,保持安祥.就临终患者生理心理社会需求及临床中取得较好效果的护理方法做如下介绍.
作者:景慎涛 刊期: 2008年第35期
我科2004-01/2007-12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104例,现将观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年龄5~12岁,均为病后48 h内就诊.患儿就诊的主要症状:恶心、呕吐96例,占92%;104例均有发热,T38.5 C以上;腹痛80例,占77%;56例大便次数增多,2次~4次/d,为软便或不成形稀便,占54%.体格检查:104例患儿均有较严重的中毒症状,表现发热、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四肢末梢凉等.全腹膜炎体征48例,占46%;麦氏点限局性腹膜炎体征24例,占23%;腹壁软,无明显的固定压痛点32例,占31%.
作者:彭书芹;邢海云;吕晓菲;王敏;张耀华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糖尿病足是1956年由Oskly首先提出,1972年Callerall定义为: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或因缺血而失去活力,合并感染的足称为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所特有的临床表现[1].糖尿病足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美国,所有下肢截肢术中50%~70%是糖尿病患者[2].因此糖尿病足的护理显得十分重要,尤其是家庭护理,其护理要点如下.
作者:徐国燕 刊期: 2008年第35期
近年来,真空采血系统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厂泛,极大地方便了护理工作,提高了护理质量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临床工作中,我们使用的补液为塑料包装,瓶盖采用拉环式,护士启盖常用手指直接拉拉环,连续的启盖工作常造成手指干裂、疼痛、出血,以致影响护士进行彻底洗手,工作中也导致感染.为方便工作,减少不利因素,我们发现采用一次性采血试管代替手指拉拉环取得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金桂月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简易呼吸囊制作简单,取材方便实用性强.多年来在我院外科监护室广泛应用,同时还大量应用于危重患儿的抢救和治疗.现介绍如下.
作者:朱艳玲 刊期: 2008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