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桂景;赵玉红
目的:总结重症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围术期监护经验.方法:对33例复杂性心内膜炎行赘生物彻底清除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加强围术期监护,做好患者心理及高热的护理,预防赘生物脱落;防治心律失常及低心排综合征,严防感染复发;认真做好健康指导是关键.结果:本组早期无死亡,无感染复发,瓣膜置换者无瓣周漏.结论:重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加强围手术期监护,预防术后并发症,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兰仙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内恶性淋巴瘤(IML)的诊治规律.方法:报告并结合文献复习,分析1例IML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和病理学特点.结果:本病呈亚急性病程,多发性缺血性梗塞病灶合并中心灶性出血,始终无强化.病理示广泛血管内恶性B淋巴瘤细胞大量增殖,导致血管堵塞,免疫组化LCA、CD20阳性,CD45RO阴性.结论:IML是一种罕见的系统性播散性、高级别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征象缺乏特异性.其预后不良,平均生存期<1 a.
作者:李成义;高峰;刘宗明;饶芝国;伊志强 刊期: 2008年第35期
静脉输液是药物摄入的重要途径.若药物外渗于血管周围组织时,轻则引起局部肿胀疼痛.重则引起组织坏死,甚至造成功能障碍.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又延长了住院时间.为寻求有效的防治方法,避免和解除静脉渗漏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因此本文对渗漏的预防处理方法总结如下.
作者:王广霞;刘伟;王云霞 刊期: 2008年第35期
急诊科是接受急诊患者就诊、抢救危重患者的场所,是医疗护理工作的前线和窗口.患者具有突发性、危急性、复杂性、情绪急躁性,数量不定性.医护人员具有高风险性、高技术含量性、快节奏性、思维敏捷性.急诊科质量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因此,思考和探讨急诊科护理质量控制,对如何加强质量管理、提高急诊科的救治和护理水平、降低护理风险、预防护理纠纷具有重要意义[1].
作者:杨慧林;徐瑛 刊期: 2008年第35期
先天性巨结肠症(Congenital megacolon)又称郝什朋病(Hirsehsprung's disease,HD),是儿童常见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之一,但成人HD很少见[1].2007-05-26我院外科收治1例20岁男性患者并成功治愈,舒适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作者:苏琳 刊期: 2008年第35期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患者对就医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安全成为医院护理管理的重点.神经内科的疾病特点导致住院患者易发生意外伤害事件,护理安全存在很大隐患.我们针对患者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董新平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探讨乙醇致精神障碍的护理体会.方法:对98例乙醇致精神障碍住院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采用药物治疗及有效护理措施后,痊愈67例,显效16例(16.4%),进步10例,自动出院5例.结论:乙醇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宜早期戒酒治疗,在临床观察过程中实施针对性有效护理,适时健康教育以巩固疗效,预防复饮.
作者:谭利娜;张海玲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04/2005年收住的2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总结护理观察要点.结果:无1例发生并发症,伤口一期愈合.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和精心的护理是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关键.
作者:张文利;张洛灵 刊期: 2008年第35期
患者的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环节,它贯穿于医疗活铑动的全过程,对各种治疗、护理、检查等发挥着重要的辅助和补充作用,甚至对某些心身疾病发挥着主导作用,它与临床护理共同构成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的核心部分.护理工作者在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时,应注意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把握好健康教育的注意事项,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健康教育落到实处,达到预期的目标.现将健康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总结如下.
作者:汤淑芬;赵桂珍 刊期: 2008年第35期
我们观察了沈阳地区农民工眼外伤患者的各项心理护理工作量指标,并同时与治疗的非农民工眼外伤患者比较,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2004-10/2007-12前来中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眼科住院治疗的眼外伤患者195例,病例纳入标准:(1)有近期眼部外伤史.(2)农民工眼外伤患者.
作者:吴艳玲;山冬梅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增进护患关系,提高服务质量,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方法:通过分析护患纠纷的原因,找出防范策略.结果:护患纠纷的主要原因来源于服务质量、服务态度、工作责任心、法律意识、沟通障碍等.结论:通过转变服务观念,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服务意识,加强护患沟通,可以有效预防并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陈蜀 刊期: 2008年第35期
为了促进心血管疾病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生存质量,我们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对心血管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观察与分析,总结如下.1 心理特征1.1 忧虑心理患者经常自觉心慌、气促、胃部不适、头昏,常感到恐惧,有难以忍受的全身不适感,并有一种说不出的内心紧张,心神不定、坐立不安,导致身体倦怠,精神恍惚,身体疲惫,对疾病治疗失去信心.
作者:张艳丽;张丹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开胸手术患者中的促进作用.方法:通过对开胸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按临床常规护理进行指导,实验组进行规范系统的健康教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胸管留置时间、住院天数,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确规范健康教育可促进患者康复,缩短患者病程,减少住院费用,减轻患者及社会负担.
作者:蔡洁;林世红;蒙巧;徐向新;黄琦 刊期: 2008年第35期
2006-05/2008-06我院在CT引导下对50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1251粒子植入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34例,女16例;年龄35~75岁,其中肝癌38例,肺癌8例,肠癌肝转移4例.全部经影像学及病理活检确诊为恶性肿瘤.
作者:尹玉霞;韩丽荣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总结肺心病的护理体会.方法:保持良好的治疗环境,给予患者心理疏导,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有效咳嗽,加强基础护理,给予出院健康指导.结果:6例因病情危重,抢救无效死亡;156例均治愈出院.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对肺心病患者的康复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董丽娟;白菊平;孙建玲 刊期: 2008年第35期
我们2005-01/2007-12针对不同病凶(如视网膜静脉周围炎、静脉血管阻塞等)引起的眼后节炎症以及黄斑水肿,采用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TA)的方法进行治疗56例,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乔玉培 刊期: 2008年第35期
选择性脾动脉部分介入栓塞术是治疗脾功能亢进的有效方法,我们对35例行介入治疗的脾功能亢进患者进行护理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18~62(平均37)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肝硬化、脾肿大及出血倾向,HBVM阳性26例.肝功能child分级:A级13例,B级11例,C级11例.B超、CT等影像学检查显示脾脏肿大,门静脉增宽,门脉高压形成;血常规检查提示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减少,间或伴有轻度贫血,栓塞前骨髓细胞学检查,骨髓细胞增生活跃28例.
作者:李宏;杨美荣;范芬 刊期: 2008年第35期
对我院母婴同室病房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及干预措施总结分析如下.1 母婴同室中常见的安全隐患1.1 查对制度不严格,责任心不强主要表现在新生儿入母婴同室后护士不按要求指导母乳喂养;新生儿手条和胸牌上的记录与母亲相互查对不严格,新生儿的各种登记不及时、不齐全;沐浴时易造成手条丢失或标记不清又未及时补写,护士值班时不按护理级别进行病房巡视,床头交班不严格,医嘱查对不认真,易给护理、治疗埋下隐患;个别护士不按标准和护理工作流程实施护理,如剖宫产术后卧床患者不及时指导按摩身体受压部位或协助翻身,导致压疮的发生.
作者:岳秀云;王少坤 刊期: 2008年第35期
气胸、血胸、脓胸及心胸手术后均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术,其目的是重建胸腔负压,排除胸膜腔内的气体、血液、液体,恢复和保持胸腔内负压,促进肺复张及胸膜腔闭合.1 病历摘要女,33岁.因发作性心慌4个月余,多于弯腰时发作.发作时伴胸闷、恶心、出汗,持续10 min~1 h,刺激咽部症状有缓解.发作时ECG示:室上性心动过速,HR 180次/min.2008-03-03以心律失常,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收住院.入院时生命体征正常,常规ECG检查示:正常ECG.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于2008-03-06行射频消融手术,术中证实为DAVNP并AVNRT,手术顺利并取得成功.
作者:赵向群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器械处置供应方式对器械质量及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对供应室及临床科室处置供应的待消毒器械从清洗质量、无菌包的合格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由供应室集中处置供应的器械清洗质量、无菌包的合格率明显优于临床科室处置供应(P<0.01).结论:实行全院器械集中处置供应,可保证无菌物品的质量,确实保障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安全,大限度地达到物资、人力资源共享.
作者:叶丽娟;陈毅文;陈雅丽 刊期: 2008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