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包装药品稀缺导致的问题及对策

尚丽岩

关键词:小包装药品, 稀缺, 消费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 对策
摘要:目的 找出小包装药品稀缺的成因与对策.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运用经济学中的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外部效应理论对小包装药品稀缺导致的问题、成因进行分析.结果 与结论导致小包装药品稀缺的原因来自企业和政府两方面,政府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解决.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分析

    目的 了解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2007年1月至6月外科常见病手术出院病历315份,对其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5例患者中,Ⅰ类手术111例,Ⅱ类手术182例,Ⅲ类手术20例,Ⅳ类手术2例;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为Ⅰ类手术94.59%,Ⅱ类手术100%;Ⅰ类手术中62.86%无用药指征;所用抗菌药物排在前3位的是第3代头孢菌素(45例)、氟喹诺酮类(39例)、青霉素类及其他类(25例).结论 外科围手术期患者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现象比较普遍,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作者:王秀丽;杨文斌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注射剂的热原及其控制方法简述

    该文阐述了热原和内毒素的基本概念,对两者的异同及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概述了注射液热原控制理论和去除的具体方法,认为在注射剂生产中可通过内包材处理、管道系统清洗消毒等来控制热原,以及对热原不合格产品可通过二次高温灭菌灭活热原.

    作者:郭绮;陈彪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药物干乳剂的研究进展

    目的 探讨药物干乳剂的研究现状.方法 查阅近几十年的中外文献,对药物干乳剂的制备方法辅料种类及用量的选择进行了概述,并简述了药物干乳剂的质量评价项目和评价方法.结果 不同的制备方法对药物干乳剂质量有一定的影响,质量可以从含量测定、包裹率测定、结晶度测定、再分散后性质指标测定来评价.结论 药物干乳剂作为一种新剂型,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

    作者:张小丽;王鸿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蟾酥制剂在抗肿瘤方面的应用

    蟾酥是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肿瘤中药制剂的主要成分,该文介绍了其主要抗肿瘤制剂的临床应用.以及与其他化疗药物联合治疗肿瘤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唐静;靳荣;叶云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门诊药房绩效管理的实践体会

    目的 利用绩效管理探索提高门诊药房工作效能及管理水平的新途径.方法 将绩效管理理念引入到门诊药房管理过程中并付诸实施.结果 与结论通过实践体会到,绩效管理理念的应用能进一步提高药房工作的效能.

    作者:陈向东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紫杉醇及其产生菌的研究现状

    对近年来紫杉醇产生菌的发展、发酵生产、生物合成等方面进行综述,以寻找生产紫杉醇的有效方法.

    作者:邴志刚;丛铭均;王艳红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川贝母的真伪鉴别

    介绍川贝母的真伪鉴别方法,以利临床正确、安全用药.

    作者:潘莉;徐道华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肿节风注射液治疗癌性疼痛60例

    目的 观察肿节风注射液配合三阶梯止痛法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中晚期癌性疼痛患者分为两组,均采用三阶梯止痛法治疗,治疗组(60例)加用肿节风注射液,观察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30例)分别为85.00%和60.00%(P<0.05),生活质量评价治疗前分别为(39±19)分和(37±9)分(P>0.05).治疗后分别为(69±10)分和(58±13)分(P<0.05),平均疼痛级数治疗前分别为(6.4±0.4)线段和(5.8±0.6)线段,治疗后分别为(3.1±0.5)线段和(4.2±0.5)线段(P<0.05).结论 肿节风注射液配合三阶梯止痛法治疗癌性疼痛,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杨焕彪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注射用阿奇霉素无菌检查法方法学研究

    目的 建立注射用阿奇霉素的无菌检查方法.方法 取注射用阿奇霉素,按200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所载无菌检查方法项下方法进行试验.结果 样品管无菌生长,6株阳性对照菌生长良好.结论 采用薄膜过滤法(冲洗量为每个滤膜500mL)对注射用阿奇霉素进行无菌检查,方法可行.

    作者:李秋菲;杨敏;赵生奇;张丹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益智胶囊中姜黄素含量

    目的 建立益智胶囊中姜黄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固定相,以乙腈-2%冰乙酸(49:5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425 nm,流速1 mL/min.结果 姜黄素进样量在90.4~904 n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8.602 3X-28.905 3,r=0.999 99(n=6),平均回收率为98.70%,RSD=1.01%(n=9).结论 该方法适用于益智胶囊中姜黄素的含量测定.

    作者:王玉峰;刘敏彦;李向军;董超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住院药房常见的调剂差错及摆药中的质量问题

    对住院药房中常见的调剂差错,结合工作实际进行分析,提出应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住院药房的工作,以保证药品质量.

    作者:诸林俏;黄晨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关于老虎保护与利用并举的建议

    该文分析了中国老虎保护的政策法规及驯养繁殖情况,针对中国老虎驯养繁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关于老虎保护与利用并举的可持续发展建议.

    作者:杜艳艳;贾谦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盐酸精氨酸注射液与维生素B6和替硝唑注射液配伍稳定性研究

    目的 考察盐酸精氨酸注射液在维生素B<,6>注射液和替硝唑注射液中的稳定性.方法 在室温下,将盐酸精氨酸注射液分别与维生素B<,6>注射液和替硝唑注射液按1:1(v/v)比例配伍后,24 h内观察配伍液外观及pH值的变化,用旋光法测定盐酸精氨酸的含量,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B<,6>及替硝唑的含量.结果 室温下,配伍液的外观、pH及含量在24 h内无明显变化,紫外吸收曲线未见改变.结论 室温条件下,24 h内盐酸精氨酸注射液与维生素B<,6>注射液、替硝唑注射液配伍稳定,临床可以使用.

    作者:温坚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医院中药制剂的现状与发展建议

    通过对医院中药制剂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发展医院中药制剂的对策.

    作者:彭评志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药品复验程序尚待完善

    对法律规定的药品复验条文适用困难进行讨论,并提出改进建议,以完善药品复验程序,提高可操作性.

    作者:李莎;海市;彭兵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蛇胆追风丸的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 建立蛇胆追风丸(蛇胆、川芎、当归、独活、防风、白芍)的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结果 利用薄层色谱法可检测出蛇胆、川芎、当归、独活、防风、白芍.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好,可作为蛇胆追风丸的定性鉴别方法.

    作者:王倩;李韶英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胆宁片中胆红素含量

    目的 建立胆宁片中胆红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Lanbo Kroma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三氯甲烷-1%磷酸(80:14:6),流速1.0 mL/min,柱温45℃,检测波长450 nm.结果 胆红素进样量在0.019 956~0.139 69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4%,RSD=1.55%(n=6).结论 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胆宁片的含量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宁;肖燕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四川省地道药材资源产业化发展模式探索

    通过对常用药材资源产业化发展模式的分析比较,并结合四川省药材资源产业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四川省地道药材资源产业化发展的模式.

    作者:张群英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基层医院中药学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分析基层医院中药学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为促进中药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作者:梁尚宜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妇血康颗粒中原儿茶酸含量测定方法改进

    目的 改进现行国家标准中妇血康颗粒原儿茶酸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KR100-5 C18柱(150 mm×4.6 mm,5 μm)以pH=2.7的醋酸水溶液-乙腈(92: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6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结果 原儿茶酸质量浓度在5.86~117.2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n=6),平均回收率为101.47%,RSD=2.74%(n=6).结论 改进方法专属性强,分离度高,定量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妇血康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邓华;赖海容 刊期: 2008年第20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