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蛇胆追风丸的薄层色谱鉴别

王倩;李韶英

关键词:蛇胆追风丸, 薄层色谱法, 鉴别
摘要:目的 建立蛇胆追风丸(蛇胆、川芎、当归、独活、防风、白芍)的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结果 利用薄层色谱法可检测出蛇胆、川芎、当归、独活、防风、白芍.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好,可作为蛇胆追风丸的定性鉴别方法.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广藿香嫩梢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介绍广藿香嫩梢扦插育苗技术,采用嫩梢,在温度为22~30℃、含水率8%~12%的土壤中培养15~20d,便可大田定植,成活率可达95%以上.

    作者:杨春雨;于晶;沈逢文;甘炳春;杨新全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药品质量公告现存问题及改进建议

    药品质量公告是我国实施药品质量监管的重要方式之一.该文阐述了药品质量公告的作用及发布主体和内容,并针对当前药品质量公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作者:黎慧贞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医院药库如何把好药品质量关

    目的 探讨科学管理药库的办法,确保药品质量.方法 结合工作经验,从采购关、入库关、储藏关、出库关4个方面论述.结果 4道关卡是医院药库保证药品质量的关键.结论 为临床安全用药把好关,是医院药库工作的重要内容.

    作者:谢华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妇血康颗粒中原儿茶酸含量测定方法改进

    目的 改进现行国家标准中妇血康颗粒原儿茶酸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KR100-5 C18柱(150 mm×4.6 mm,5 μm)以pH=2.7的醋酸水溶液-乙腈(92: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6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结果 原儿茶酸质量浓度在5.86~117.2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n=6),平均回收率为101.47%,RSD=2.74%(n=6).结论 改进方法专属性强,分离度高,定量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妇血康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邓华;赖海容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半导体激光加药物综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300例

    目的 观察用半导体激光加药物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 时30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治疗组)先予半导体激光照射,再外涂药膏.对照组200例口服肿痛安胶囊及局部涂肿瘤安粉束(3次/d),疗程1周.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00%,对照组为57.50%,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半导体激光加药物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满意.

    作者:杨晓;董子明;林小琴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我院执行新《处方管理办法》的体会

    目的 更好地理解及落实新<处方管理办法>,提高处方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方法 抽查2007年5月至12月处方,分析新旧办法的不同点,并提出建议.结果 新<处方管理办法>更具可操作性,彰显了处方的法律特性、技术性、经济性,但摒弃传统处方的一些要求值得商榷.结论 医疗机构必须认识处方这一特定医疗文书的重要性,不断提高临床医生及处方管理者的整体素质,更好地服务患者.

    作者:吴忠辽;刘维斌;马改苹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加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管理工作的体会

    从制度建设、人员管理、环境管理、药品管理、工作环节管理等几方面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管理工作进行归纳与总结,认为严格细致的管理是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和保证.

    作者:瞿天莉;孟玲;王德旺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注射用阿奇霉素无菌检查法方法学研究

    目的 建立注射用阿奇霉素的无菌检查方法.方法 取注射用阿奇霉素,按200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所载无菌检查方法项下方法进行试验.结果 样品管无菌生长,6株阳性对照菌生长良好.结论 采用薄膜过滤法(冲洗量为每个滤膜500mL)对注射用阿奇霉素进行无菌检查,方法可行.

    作者:李秋菲;杨敏;赵生奇;张丹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药品复验程序尚待完善

    对法律规定的药品复验条文适用困难进行讨论,并提出改进建议,以完善药品复验程序,提高可操作性.

    作者:李莎;海市;彭兵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蟾酥制剂在抗肿瘤方面的应用

    蟾酥是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肿瘤中药制剂的主要成分,该文介绍了其主要抗肿瘤制剂的临床应用.以及与其他化疗药物联合治疗肿瘤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唐静;靳荣;叶云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制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部构建途径

    该文提出了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两种途径,并着重阐述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部构建途径.

    作者:彭嘉莹;冯国忠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注射剂的热原及其控制方法简述

    该文阐述了热原和内毒素的基本概念,对两者的异同及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概述了注射液热原控制理论和去除的具体方法,认为在注射剂生产中可通过内包材处理、管道系统清洗消毒等来控制热原,以及对热原不合格产品可通过二次高温灭菌灭活热原.

    作者:郭绮;陈彪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关于老虎保护与利用并举的建议

    该文分析了中国老虎保护的政策法规及驯养繁殖情况,针对中国老虎驯养繁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关于老虎保护与利用并举的可持续发展建议.

    作者:杜艳艳;贾谦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石菖蒲非挥发性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对石菖蒲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方法 用硅胶柱层析法、反相硅胶柱层析法、Toyopeal柱层析法及PhamardexLH-20柱层析法分离,波谱法鉴定结构.结果 从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根茎的去油水液中分离得到8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原儿茶酸、咖啡酸、阿魏酸、2,5-二甲氧基苯醌、香草酸(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2,4,5-三甲氧基苯甲醛、丁二酸、甘露醇.结论 前3种化合物为首次从石菖蒲属植物中分离.

    作者:董玉;石任兵;刘斌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小包装药品稀缺导致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 找出小包装药品稀缺的成因与对策.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运用经济学中的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外部效应理论对小包装药品稀缺导致的问题、成因进行分析.结果 与结论导致小包装药品稀缺的原因来自企业和政府两方面,政府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解决.

    作者:尚丽岩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小儿清热灵片的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 建立小儿清热灵片的薄层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处方中的人工牛黄、冰片、黄连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在薄层色谱中均能检出人工牛黄、冰片、黄连药材的特征性斑点,且斑点清晰,阴性时照均无干扰,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结论 所建立的薄层色谱法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崔龙哲;金桂花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对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管理制度的探讨

    该文通过分析目前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监管现状,指出建立医疗机构药品使用许可制度及<药品使用质量管理规范>(GUP)认证制度的必要性,并提出具体建议.

    作者:段文海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川贝母的真伪鉴别

    介绍川贝母的真伪鉴别方法,以利临床正确、安全用药.

    作者:潘莉;徐道华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邵明立:进一步强化食品药品各环节安全监管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我院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分析

    目的 了解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2007年1月至6月外科常见病手术出院病历315份,对其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5例患者中,Ⅰ类手术111例,Ⅱ类手术182例,Ⅲ类手术20例,Ⅳ类手术2例;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为Ⅰ类手术94.59%,Ⅱ类手术100%;Ⅰ类手术中62.86%无用药指征;所用抗菌药物排在前3位的是第3代头孢菌素(45例)、氟喹诺酮类(39例)、青霉素类及其他类(25例).结论 外科围手术期患者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现象比较普遍,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作者:王秀丽;杨文斌 刊期: 2008年第20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