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东辉;李晓峰;杨宝君;李春霞
目的 研究头孢哌酮(CPZ)及不同配比头孢哌酮/舒巴坦(CPZ/SBT)对临床分离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为临床提供用药依据.方法 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CPZ及不同配比CPZ/SBT(1:1,2:1)对90株致病菌的低抑菌浓度(MIC),并统计MIC范围(MICr),MIC几何均数(MICg),50%抑菌浓度(MIC50)、90%抑菌浓度(MIC90),描记浓度-累积抑菌率曲线.结果 不同配比CPZ/SBT的MICg,MIC50,MIC90均较CPZ明显下降,浓度-累积抑菌率曲线比CPZ左移,但不同配比CPZ/SBT之间无明显差别.结论 CPZ/SBT可明显提高CPZ的抗菌作用,1:1配比的CPZ/SBT与2:1配比者抗菌活性相似,使用2:1配比的CPZ/SBT较1:1配比者更安全、经济.
作者:刘国成;柯红;刘刚;崔洁;王宏斌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不同化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和经济学效果.方法 将178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EP组(依托泊苷注射液+注射用顺铂)、NP组(酒石酸长春瑞宾注射液+注射用顺铂)、GP组(盐酸吉西他滨注射液+注射用顺铂)3组,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3种化疗方案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EP,NP,GP方案的有效率分别为38.9%,46.5%,56.6%,一个疗程的化疗费用分别为11 930.60元、42 684.25元、44 195.87元.在EP方案的基础上,每增加一个单位效果,NP方案、GP方案所需追加的成本分别为4 046.53元、1 822.90元.结论 GP方案为晚期NSCLC的较好治疗方案.
作者:陈彦清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加替沙星两种治疗方案治疗尿路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82例尿路感染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序贯疗法组(40例)先用加替沙星注射液400 mg静脉滴注,每天1次,3~4 d后改为加替沙星片400 mg口服,每天1次,总疗程7~10 d;输液疗法组(42例)采用加替沙星注射液400 mg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7~10 d.结果 序贯疗法组和输液疗法组痊愈率分别为72.50%与73.81%,有效率分别为92.50%与92.86%,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9.47%与92.10%.两组比较,P均>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5%与9.5%,程度较轻.结论 两种治疗方案疗效都较好,序贯疗法更经济.
作者:张庆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炎琥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炎琥宁(治疗组)和利巴韦林(对照组)分别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156例.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72.1%(62/86),总有效率为97.1%(83/86);对照组显效率为42.9%(30/70),总有效率为68.6%(48/70).两组间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止泻时间、平均退热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结论 炎琥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明显优于利巴韦林.
作者:陈正良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前列康片治疗前列腺相关疾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检索有关中文文献,应用系统性综述的方法分析和综合各原始研究的结果.结果 搜索到5篇文献,其中疗效性文章均为对照试验.结论 前列康为花粉制剂,用于补肾固本,治疗肾气不固、腰膝酸软、尿后余沥或失禁及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阙建伟;王如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氨氯地平和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的临床疗效和经济学效果.方法 将7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35例)给予氨氯地平2.5 mg,对照组(n=35例)给予氯沙坦50 mg,皆于早晨7时顿服,疗程均为6个月.并运用药物经济学的小成本分析法对两种药物的经济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24 h动态血压及心脏超声监测值的变化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间比较,治疗后的降压效果及逆转左室肥厚的变化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氨氯地平组的治疗总费用为1 121.14元,氯沙坦组的治疗总费用为2 108.57元,氨氯地平组每位患者可节省费用987.43元.结论 两种药物治疗逆转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的临床效果相似,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氨氯地平更具优势.
作者:刘如品;宋亚辉;刘国清;程雪丽;杨秀霞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根据细菌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按照革兰氏阳性(G+)菌、革兰氏阴性(G-)菌分类,并对各类细菌按菌名、菌株数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微生物83株,其中细菌65株,真菌20株,G+菌以葡萄球菌、肠球菌、链球菌为主,G-菌以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等为主,细菌耐药率较高.结论 应加强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管理,控制耐药菌产生.
作者:陈实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测定三七的不同溶剂浸提液中总皂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标准曲线法.结果 无水甲醇是浸提三七中皂苷类化合物的较理想溶剂,以三七皂苷R1为标准品测得该提取液中总皂苷含量为12.3%.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作为三七中皂苷类物质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郭子杰;黄儒强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米帕林片溶出度的方法.方法 照200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溶出度测定第二法,以盐酸溶液(9→1 000)为溶出介质,转速为50 r/min,溶出时间60 min,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波长425 nm.结果 盐酸米帕林质量浓度在5.082~50.82 μg/mL范围内与吸收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Y=0.019 1 X+0.003 9(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0.33%(n=9).结论 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
作者:高恒莹;戴红;任连杰;高春;纪红;姚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致老年患者不良反应(ADR)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0-2005年国内公开报道的51例左氧氟沙星所致老年患者AD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左氧氟沙星致老年患者ADR的临床表现以神经系统反应为主,共22例,占43.1%;日用药剂量方面存在偏大现象;严重ADR与一般ADR转归情况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临床应重视老年患者使用左氧氟沙星的ADR,注意用药剂量,确保安全、合理、有效用药.
作者:董立;唐志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罗红霉素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的类型与特点.方法 对国内应用罗红霉素出现的不良反应报道进行分析.结果 罗红霉素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变态反应及消化道反应为常见.结论 应重视罗红霉素发生的不良反应.
作者:杨立英;杨益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国产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8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静脉滴注加替沙星注射液(400 mg/次,1次/d),对照组(43例)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200 mg/次,每12 h一次),疗程均为7~14 d.结果 加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0.5%和88.4%,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4.5%和94.1%,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5%和7.0%,P均>0.05.结论 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中、重度细菌感染,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作者:丁以华;周云芳;邹晓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从酸奶中分离乳酸菌并对其发酵性能进行研究.方法 选用较为简单的培养基,通过调节pH值进行乳酸菌的分离,以液体发酵研究其发酵性能.结果 分离出2株乳酸菌,经鉴定为嗜热链球菌(St)与保加利亚乳杆菌(Lb),其活性均较高.结论 通过调节pH值从酸奶中可分离出2株乳酸菌;St与Lb按1:1混合发酵时pH值下降较快(pH值终达3.5左右),可得到感官指标较好的酸奶.
作者:巩东辉;李晓峰;杨宝君;李春霞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注射用氨苄西林钠中细菌内毒素含量的定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稀释法排除氨苄西林钠对细菌内毒素含量测定的干扰.结果 将注射用氨苄西林钠液稀释100倍,可排除其对细菌内毒素含量测定的干扰.结论 使用动态浊度法检测注射用氨苄西林钠中的细菌内毒素含量是可行的,此方法可替代家兔热原检查法.
作者:徐道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曲马朵与布桂嗪的镇痛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胸科手术患者256例,将其随机分为甲组(曲马朵组)和乙组(布桂嗪组),观察两组的疗效、起效时间及持续时间.结果 曲马朵组完全缓解32例(25%),显效96例(75%),总有效率100%;布桂嗪组完全缓解38例(29.7%),显效90例(70.3%),总有效率100%.结论 两组的总有效率均为100%,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姚文;郭晓静;于国英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氟西汀合并小剂量奥氮平(剂量≤5 mg/d)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氟西汀组(单用组)和氟西汀合用奥氮平组(合用组),共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4,6,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副反应,并随访1年观察其复发率.结果 合用组与单用组的显效率分别为80.00%和70.00%,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1,2,4周末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的HAMD因子分在焦虑/躯体化和睡眠障碍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TESS评分及1年内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氟西汀合并小剂量奥氮平治疗抑郁症起效快,可提高疗效,并能迅速改善睡眠障碍和焦虑/躯体化症状,对复发率无明显影响.
作者:龚德轩;姚立林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盐酸丁咯地尔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选择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7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予盐酸丁咯地尔0.2 g加入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日1次,14 d为一疗程;对照组36例,脉络宁20 mL加入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4 d为一疗程;然后评价疗效和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治疗组症状明显改善,有效率达85.00%,对照组有效率为63.90%,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且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 盐酸丁咯地尔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董风其;张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优选栀子药材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质谱法,以干膏量和栀子苷含量为评价指标,综合比较水提法、醇提法、超声提取法的提取效果后,应用正交试验优化水提工艺.结果 佳提取方法为水提法,佳提取条件为药材加8倍量水,浸泡0.5 h,提取3次,每次2.0 h.结论 优化工艺简便可行、稳定性好.
作者:单玉庆;刘青;张群正;房敏峰;郑晓晖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医院麻醉药品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为麻醉药品的科学管理和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2003年1月~2005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麻醉药品消耗量及用药金额,并以用药频度(DDDs)为指标分析其使用情况.结果 3年中该院麻醉药品的应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吗啡缓释片的用量增幅较大.结论 口服吗啡制剂的用量将会继续增长.
作者:王金彩;郑继海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抗病毒合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 取板蓝根、金银花、茵陈、大青叶、绵马贯众、连翘和甘草,煎煮提取并制备抗病毒合剂,并对处方中板蓝根、金银花、连翘、绵马贯众和大青叶进行鉴别.结果 制剂质量稳定,鉴别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结论 该制备工艺及质控方法合理.
作者:胡海清;田宝成 刊期: 200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