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东辉;李晓峰;杨宝君;李春霞
患儿男,11岁,因学习成绩不佳、多动、烦躁口服脑力宝丸(河南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3次/d,每次2粒,共服近1月,疗效不佳.后经当地医院诊断为多动症,口服多动宁胶囊(河南灵佑药业有限公司),3次/d,每次3粒,服用10 d后病情未见好转.为增强疗效,听从当地医生建议同时口服脑力宝与多动宁,用法仍是3次/d,但每次各2粒.第2次服药(即两药共用8粒)后约2 h出现头后仰、双目上视、身体向左扭曲、双上肢抖动症状,在外未经治疗,急来我院就诊.
作者:张玮;王有森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那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4例饮食控制或加用二甲双胍药物控制疗效不满意的糖尿病惠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那格列奈)48例,对照组(格列波脲)46例,疗程8周,定期检测空腹及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及肝肾功能.结果 那格列奈组降低餐前、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作用明显优于格列波脲组(P<0.01).结论 那格列奈控制餐前、餐后血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及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作用优于格列波脲.
作者:姚晓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从酸奶中分离乳酸菌并对其发酵性能进行研究.方法 选用较为简单的培养基,通过调节pH值进行乳酸菌的分离,以液体发酵研究其发酵性能.结果 分离出2株乳酸菌,经鉴定为嗜热链球菌(St)与保加利亚乳杆菌(Lb),其活性均较高.结论 通过调节pH值从酸奶中可分离出2株乳酸菌;St与Lb按1:1混合发酵时pH值下降较快(pH值终达3.5左右),可得到感官指标较好的酸奶.
作者:巩东辉;李晓峰;杨宝君;李春霞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抗病毒合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 取板蓝根、金银花、茵陈、大青叶、绵马贯众、连翘和甘草,煎煮提取并制备抗病毒合剂,并对处方中板蓝根、金银花、连翘、绵马贯众和大青叶进行鉴别.结果 制剂质量稳定,鉴别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结论 该制备工艺及质控方法合理.
作者:胡海清;田宝成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盐酸丁咯地尔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选择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7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予盐酸丁咯地尔0.2 g加入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日1次,14 d为一疗程;对照组36例,脉络宁20 mL加入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4 d为一疗程;然后评价疗效和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治疗组症状明显改善,有效率达85.00%,对照组有效率为63.90%,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且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 盐酸丁咯地尔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董风其;张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优选栀子药材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质谱法,以干膏量和栀子苷含量为评价指标,综合比较水提法、醇提法、超声提取法的提取效果后,应用正交试验优化水提工艺.结果 佳提取方法为水提法,佳提取条件为药材加8倍量水,浸泡0.5 h,提取3次,每次2.0 h.结论 优化工艺简便可行、稳定性好.
作者:单玉庆;刘青;张群正;房敏峰;郑晓晖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优选洁肤康洗剂的制备工艺.方法 以处方中黄芩的主要药效成分黄芩苷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筛选佳制备工艺条件.结果 结合生产实际需要,优化出的条件为加水量12倍,浸泡1.0 h,煎煮3次,每次40 min.结论 采用优化方案能保证产品质量.
作者:陈雅;廖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法莫替丁与泮托拉唑静脉滴注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比较法莫替丁与泮托拉唑静脉滴注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止血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法莫替丁组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总有效率为84.4%,泮托拉唑组为94.3%,两组总有效率经χ2检验,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注射用法莫替丁及注射用泮托拉唑均为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起效快、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郭锡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氟西汀合并小剂量奥氮平(剂量≤5 mg/d)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氟西汀组(单用组)和氟西汀合用奥氮平组(合用组),共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4,6,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副反应,并随访1年观察其复发率.结果 合用组与单用组的显效率分别为80.00%和70.00%,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1,2,4周末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的HAMD因子分在焦虑/躯体化和睡眠障碍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TESS评分及1年内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氟西汀合并小剂量奥氮平治疗抑郁症起效快,可提高疗效,并能迅速改善睡眠障碍和焦虑/躯体化症状,对复发率无明显影响.
作者:龚德轩;姚立林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注射用氨苄西林钠中细菌内毒素含量的定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稀释法排除氨苄西林钠对细菌内毒素含量测定的干扰.结果 将注射用氨苄西林钠液稀释100倍,可排除其对细菌内毒素含量测定的干扰.结论 使用动态浊度法检测注射用氨苄西林钠中的细菌内毒素含量是可行的,此方法可替代家兔热原检查法.
作者:徐道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国产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阻滞行剖宫产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ASA Ⅰ~Ⅱ级硬膜外行剖宫产术患者50例,随机双盲分为甲磺酸罗哌卡因组(E组,n=25)和盐酸利多卡因组(F组,n=25),取L1-2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向头端置管3 cm,分次给药至麻醉平面达T8,术中连续监测呼吸和循环状况,评价麻醉效应和维持时间,并观察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及对新生儿的影响.结果 两组麻醉平面达T8所需时间、感觉阻滞高平面及术中运动神经阻滞级别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感觉阻滞消退时间、手术结束时下肢运动阻滞恢复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腹腔牵拉反应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有显著性差异(P<0.05).低血压发生率E组为15%,F组为20%.新生儿1 min与5 min时Apgar评分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国产甲磺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镇痛效果好、产妇舒适、母婴安全、无明显毒性,是剖宫产良好的局部麻醉药.
作者:皮小波;萧维;江春秀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氨氯地平和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的临床疗效和经济学效果.方法 将7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35例)给予氨氯地平2.5 mg,对照组(n=35例)给予氯沙坦50 mg,皆于早晨7时顿服,疗程均为6个月.并运用药物经济学的小成本分析法对两种药物的经济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24 h动态血压及心脏超声监测值的变化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间比较,治疗后的降压效果及逆转左室肥厚的变化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氨氯地平组的治疗总费用为1 121.14元,氯沙坦组的治疗总费用为2 108.57元,氨氯地平组每位患者可节省费用987.43元.结论 两种药物治疗逆转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的临床效果相似,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氨氯地平更具优势.
作者:刘如品;宋亚辉;刘国清;程雪丽;杨秀霞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用两种方法测定硫酸庆大霉素颗粒剂的生物效价,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管碟法,用两种培养基测定效价;采用浊度法,以一剂量法测定线性、二剂量法测定效价.结果 管碟法测得的效价分别为127.2%和104.0%;浊度法测得的抗生素线性范围为0.16~0.39 μg/mL,二剂量法测得的效价为97.2%.结论 采用浊度法测定效价,影响因素较少,结果较准确.
作者:高燕霞;姜建国;李玉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医院麻醉药品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为麻醉药品的科学管理和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2003年1月~2005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麻醉药品消耗量及用药金额,并以用药频度(DDDs)为指标分析其使用情况.结果 3年中该院麻醉药品的应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吗啡缓释片的用量增幅较大.结论 口服吗啡制剂的用量将会继续增长.
作者:王金彩;郑继海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氟罗沙星和氧氟沙星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经济效果,促进合理用药,降低医疗费用.方法 将80例泌尿道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氟罗沙星组给予氟罗沙星0.2~0.4 g,1次/d;氧氟沙星组给予氧氟沙星0.2~0.4 g,2次/d.疗程均为7~14 d.采用成本-效果分析进行评价.结果 氟罗沙星和氧氟沙星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5%和82.5%(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5%和10.0%(P>0.05),两组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4.39和0.57.结论 与氟罗沙星比较,氧氟沙星治疗泌尿道感染更具成本-效果优势.
作者:张友婷;李菁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头孢哌酮(CPZ)及不同配比头孢哌酮/舒巴坦(CPZ/SBT)对临床分离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为临床提供用药依据.方法 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CPZ及不同配比CPZ/SBT(1:1,2:1)对90株致病菌的低抑菌浓度(MIC),并统计MIC范围(MICr),MIC几何均数(MICg),50%抑菌浓度(MIC50)、90%抑菌浓度(MIC90),描记浓度-累积抑菌率曲线.结果 不同配比CPZ/SBT的MICg,MIC50,MIC90均较CPZ明显下降,浓度-累积抑菌率曲线比CPZ左移,但不同配比CPZ/SBT之间无明显差别.结论 CPZ/SBT可明显提高CPZ的抗菌作用,1:1配比的CPZ/SBT与2:1配比者抗菌活性相似,使用2:1配比的CPZ/SBT较1:1配比者更安全、经济.
作者:刘国成;柯红;刘刚;崔洁;王宏斌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氯诺昔康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自愿实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氯诺昔康组(L组,n=30)和芬太尼组(F组,n=30),L组予氯诺昔康8 mg、F组予芬太尼1 μg/kg静脉注射后2 min,两组均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的诱导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用药量经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氯诺昔康术后止痛效果优于芬太尼(P<0.05),对呼吸抑制作用较轻(P<0.05),也不会增加术中出血量,无一例人流综合征发生.结论 氯诺昔康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可明显缓解术后宫缩疼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瑛;袁昌政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舒筋活血止痛酊的制备工艺及临床应用.方法 制订制备工艺、质量控制指标,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该酊剂制备工艺简单,质量控制方法可行,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66%.结论 该制剂处方设计合理,制备工艺简单,质量可控,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孟令疆;容维琪;杨建都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曲马朵与布桂嗪的镇痛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胸科手术患者256例,将其随机分为甲组(曲马朵组)和乙组(布桂嗪组),观察两组的疗效、起效时间及持续时间.结果 曲马朵组完全缓解32例(25%),显效96例(75%),总有效率100%;布桂嗪组完全缓解38例(29.7%),显效90例(70.3%),总有效率100%.结论 两组的总有效率均为100%,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姚文;郭晓静;于国英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红花注射液对早期高血压肾病尿微量蛋白的影响.方法 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用洛丁新和波依定控制血压.治疗组(36例)用红花注射液20 mL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对照组(32例)予丹参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结果 治疗组尿4项微量蛋白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红花注射液是治疗高血压肾病的安全、有效药物之一.
作者:徐伟明;曹春宇 刊期: 200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