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学生习惯养成的调查研究与对策

张文黎;郭广龙

关键词:学生, 习惯, 调查研究
摘要:1调查分析1.1调查对象2005级护理3、5、6、7、8班.1.2研究方法交谈法、观察法、文献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1.3调查结果与研究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甘肃省肿瘤登记工作现状及管理对策探讨

    恶性肿瘤是一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从世界范围来看,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世界卫生组织预测21世纪恶性肿瘤将成为人类的第一杀手.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日趋增高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质量和期望寿命,造成人力和社会资源的损耗,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不可估量的精神损失.

    作者:刘玉琴;宋仲玉;王晓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良好人格的发展

    从语文教学角度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人格素质培养.

    作者:项元乐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董事会财权配置

    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财权配置是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重要一环.在财务治理框架下,明确董事会应分享的财权,主要包括:重大财务决策权、财务监督权及财务执行权3项权能.通过分析财权行使缺陷的原因,提出完善董事会财权配置的机制.

    作者:杨洵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实习护生的亚健康状态调查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亚健康的现状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运用自编亚健康自测问卷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66名在我市中心医院实习的中专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约30%的护生已处于不同程度的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为精神压力大、睡眠质量差、心身疲惫、情绪变化等.亚健康表现主要与强精神质(EPQ-P高分)、内向(EPQ-E低分)和情绪不稳定(EPQ-N高分)等人格特征有关.结论实习护生的亚健康问题日益严重,并与个体的某些心理特征有关,必须引起学校、教学医院、教师和护生本人的重视.

    作者:许加宾;张金玲;唐建军;王绿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中药辨证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53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辨证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疗效.方法53例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分为治疗组28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用中药辨证治疗,对照组用西药吗丁啉、普瑞博思片治疗.结果治疗组胃部胀满不适、恶心、呕吐、嗳气、乏力、消瘦等消化不良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仅为72%,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性胃轻瘫是糖尿病患者胃肠植物神经病变常见的症状.临床表现为慢性胃炎、胃弛缓与胃潴留.典型症状为腹胀、早饱、厌食、嗳气、恶心、呕吐、体重减轻,症状通常在餐后较为严重.体检可见胃区胀满,可闻及振水音.X线检查显示胃肠蠕动减慢、减弱,胃扩张或弛缓,排空延迟,幽门开放等征象.用中药辨证治疗,对改善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促进胃排空有明显的疗效.

    作者:叶军;郭进忠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学生迅速完成显微镜操作所要做好的3件事

    迅速完成显微镜操作是显微镜操作熟练程度的体现,虽然绝大多数学生基本能够掌握显微镜各部件的名称和功能,懂得显微镜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但往往还不能做到非常熟练.探讨要迅速完成显微镜操作所要做到的3件事:调节好显微镜的光线;调整好标本在载物台上的位置;调准焦距.只有做好这3件事,才能迅速完成显微镜操作.

    作者:王坚毅;潘如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多方位、立体式构建课堂教学评估系统的尝试

    教学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要提高教学质量,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估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制度管理、学生评教、干部评教、督导评教、同行评教等综合计分,构建起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评估系统,对形成稳定的教学秩序,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能起到较好的作用.

    作者:马骥;耿杰;勾丽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中专护理教育改革的经验--剖析角色扮演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任何角色的扮演都有它的重要性,基础护理教学中角色的扮演也不例外,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本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人际沟通能力,唤起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近年来,笔者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对某些内容采取了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刘美风;郭蔚;刘节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对实验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的探讨

    实验以独特的直观性、形象性、新颖性和多变性吸引着学生,通过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他们的求知欲,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和需要,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实验教学过程是一个学生动手、动眼、动脑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科学的方法、态度、观点和思想意识.

    作者:陈建珍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雌、孕激素受体在子宫肌腺病中的表达意义

    目的通过研究雌激素受体亚型(ER)在子宫肌腺病、子宫肌瘤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评价子宫肌腺病行子宫切除术中宫颈保留与否的价值,探讨子宫肌腺病的发病机理及药物治疗效果.方法57例患有子宫肌腺病、子宫肌腺病合并子宫肌瘤、子宫肌瘤的离体子宫,分别检测宫颈鳞状上皮、宫颈内口粘膜、子宫肌腺病腺上皮、子宫肌腺病肌纤维及子宫肌瘤肌纤维、子宫肌瘤腺上皮中ER、PR的表达.结果47例患有子宫肌腺病及子宫肌腺病合并子宫肌瘤的离体子宫所取的5个部位的组织内均有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而10例患有子宫肌瘤的离体子宫所取的组织中仅子宫肌瘤肌纤维处有阳性表达,其余均为阴性.结论子宫肌腺病在5个不同部位的组织内均有ER、PR的表达,这证实其与子宫肌腺病的发病有关.由此提示:子宫肌腺病患者中保留宫颈必须慎重考虑.

    作者:何晓春;张玉芳;刘青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治疗晚期妇科恶性肿瘤

    目的评价髂内动脉分支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并栓塞治疗晚期妇科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对31例晚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髂内动脉靶分支动脉化疗药物灌注和栓塞.结果31例恶性肿瘤患者中,CR3例,PR15例,SD10例,PD3例,总有效率(CR+PR)为58.1%(18/31);半年存活31例(100.0%),1年存活30例(96.8%),2年存活21例(67.7%),3年存活16例(51.6%).结论髂内动脉分支化疗栓塞治疗晚期妇科恶性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杜富会;王文辉;王世杰;李雷;田晓虹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新时期学生厌学情绪分析

    少年时期正值人的生理、心理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这个时期独立意识、自我意识明显增强,但自制力较弱.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商品经济的发展,他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受到商品经济大潮的猛烈冲击,更受到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并且就业的不公平使学生认为学习无用,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厌学情绪.

    作者:刘玉敏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循证护理在内科护理学中应用的调查

    在内科护理学引入循证护理的教学方法,并对此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循证护理的应用,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循证思维与循证实践能力.

    作者:张晓丹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高等学校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中十分重要的方面.社会的发展和毕业生就业政策的改变,对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这一要求,高等学校必须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深化实践教学改革.通过对目前高等学校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高等学校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的措施.

    作者:吕伟珊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卫校女生性教育调查报告

    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青春期的提前,与性有关的各种问题如婚前性行为、早恋、少女怀孕、堕胎等明显增加,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广大青少年的性教育工作.由于性是一个较为敏感的话题,而且很多家长没有受过性教育,他们仅有的一点关于性的知识是通过自己摸索得来的,更有甚者视性为洪水猛兽,视性为下流的见不得人的事,对性总是采取回避或者威吓的态度.

    作者:谢新民;赖地长生;李强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老年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32例临床观察

    目的了解冬春季节兰州地区因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的老年患者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状况.方法2003年11月1日至2004年4月30日,对兰州地区3所三甲医院呼吸科年龄65岁或以上的318例因急性呼吸道感染而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通过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定量法)检测血清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特异性IgM抗体.结果318例患者中有32例(32/318,10.1%)检测出呼吸道合胞病毒IgM抗体阳性.32例病毒检测阳性患者中有6例(6/32,18.8%)同时培养出致病细菌.结论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兰州地区冬春季节引起老年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部分患者同时合并细菌感染.

    作者:张方;王嘉祺;马慧;邹凤梅;刘刚;魏莲花;魏玲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中等职业学校新生入学教育的探讨

    新生入学教育是学生进入中职学校的第一课,对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起到启发和导向作用.如何做好新生的入学教育安排,是引导中职生树立信心、完善人格、勤奋学习、争做合格中职生的关键.重点结合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阐述新生入学教育的一些做法和观点.

    作者:王少六;张晓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班级评价机制的构建策略

    班级管理的效能与效益是实现学校管理整体效益的基础.班级管理的效能与效益直接的表现是班级学生素质的全面健康发展和班级组织的进一步成熟,这正是学校管理育人的基本追求.班级的发展是贯穿学生在校受教育的与时俱进的过程.它会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现就构建班级的评价机制作些分析.

    作者:奚树良;欧阳云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浅析网络学习效果之影响因素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学习这种方式逐渐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但是学习效果却不同.基于此,笔者从学习者个体特征和设计者教学设计这2方面出发,简单分析网络学习的影响因素.

    作者:柴小燕;温逸娴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甘肃省流感监测研究

    目的掌握我省每年流感活动的规律.方法采用全球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通用方法.主要的研究内容为流感样病例的监测、病毒分离、对正常人群抗体水平及疫苗免疫后血清学效果的考核.结果2001~2005年儿科门诊流感样病例占儿科门诊就诊总数的比例为14.81%,内科门诊占2.97%.儿童2003年度较高为33.27%.成年人流感样病例占总就诊人数的比例在0.66%~8.38%之间波动.暴发多发生在相对偏远的地区,以集体居住,宿舍拥挤,取暖、通风条件极差的学校为主.从采集的1 798份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到流感病毒240株,分离率为13.35%;其中甲3型(H3N2)162株、占67.50%,甲1型(H1N1)52株、占21.67%,乙型(B)26株、占10.83%.不同年份流行不同血清型流感病毒,其人群抗体水平也不同,H3N2和H1N1抗体水平较乙型流感病毒高.疫苗接种30天后,疫苗接种者H1N1、H3N2流感病毒抗体的GMT分别为1:221.76、1:189.58,保护性抗体(HI滴度≥1:40)均达91.72%;乙型Victorian系毒株为1:43.04和59.38%,乙型Yamagata系毒株为1:71.04和71.03%.结论每年都有程度不等的流感流行,不同年份流感流行的病毒亚型不同,流感病毒血清型有交替活动的规律或称周期性,人群流感抗体水平与上一年度流感流行的病毒亚型及强度密切相关,疫苗免疫效果好.

    作者:于德山;李红育;刘学珍;邸宏杰;蒋建祥;冯淑梅;张广业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