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

孙彩华;钱松洋

关键词:中药汤剂, 煎煮方法, 疗效
摘要:通过介绍中药煎煮的器具,煎煮前的浸泡时间和加水量,煎煮的火候、时间、次数及特殊药物的煎煮处理方法等,说明了中药汤剂的煎煮与疗效的关系.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目的 促进儿科门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 从用药主导思想、药物品种、药物联用、给药途径、疗程、药学服务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主观认识上的误区为抗菌药物的滥用创造了条件,形成了各种不合理用药情况.结论 应开发更多可供儿科选用的药品规格和剂型,并加大药学服务力度,促进儿科门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作者:石业队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自然留样法考察舒必利片的稳定性

    目的 考察舒必利片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对有关物质检查、性状、脆碎度、溶出度及微生物限度的考察均采用中国药典规定的方法.结果 试制的3批样品各项指标在室温条件下,24个月内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本品应密封包装,注意防止吸潮,24个月内稳定性良好.

    作者:高剑峰;任敏;柳玉勇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GSP管理应与医药电子商务的第三方物流接轨

    论述医药电子商务作为新兴商业模式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必要性,分析电子商务在我国医药流通领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现行GSP管理与实行第三方物流的医药电子商务的不协调,提出尽快修订GSP使之与医药电子商务实行的第三方物流接轨的建议.

    作者:吴博今;葛龙涛;张楠;宋丽丽;张泽书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临床药学工作开展20年的回顾与思考

    为促进医院临床药学学科发展,按学习起步、探索实践和转型发展3个阶段总结了医院多年来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经验,从医务人员对临床药学的认知差异及临床药学工作人员自身素质等方面分析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要因地制宜地把握好医院临床药学工作的方向选择.

    作者:吴友良;章伟;高军;张浩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医院药师应面向农村开展临床药学服务

    论述医院药师面向农村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指出填补农村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空白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重要意义,并提出加强农村临床药学服务工作的几点建议.

    作者:宿怀予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复方川贝止咳糖浆中化橘红和薄荷脑的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 提高复方川贝止咳糖浆的质量标准,更好地控制产品的质量.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制剂中化橘红和薄荷脑的定性方法进行研究.结果 建立了两味药材的TLC鉴别方法,且方法专属性强,操作简便可靠,便于普通检验室操作.结论 TLC法专属性强,可用于复方川贝止咳糖浆的质量控制.

    作者:辛振杰;李依信;李永斌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咳喘灵Ⅰ号中芍药苷含量

    目的 建立咳喘灵Ⅰ号中芍药苷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14:86),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 芍药苷质量浓度在4~28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平均回收率为99.1%,RSD为0.34%(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适合于咳喘灵Ⅰ号中芍药苷的定量分析.

    作者:张彩云;张德军;李志得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对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多来源药材品种分列的异议

    对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关于多来源品种药材分列提出异议,并建议在药材的功能和主治没有重大差异的情况下,好在同一药材项下分列.

    作者:曹兆军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地方各级政府要对本地区药品安全工作负总责

    据《中国医药报》报道,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邵明立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药品监管工作,强调地方各级政府要对本地区药品安全工作负总责,其含义包括:第一,要加强组织领导,把药品安全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担负起保障本地区药品安全的责任;第二,要定期评估和分析本地区药品安全状况,针对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研究采取相应措施;第三,要大力支持药品安全监管,不得要求药品监管部门承担经济发展指标和行业发展任务,坚决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增强大局意识,不得以任何形式阻碍和干扰药品监管部门正常监管执法,为药品监管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第四,要完善重大药品安全事件应急机制,制定应急预案,一旦发生药品安全事件,要组织协调有关部门积极应对、有效处置,并正确引导舆论;第五,要切实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责任到人.

    作者:《中国药业》编辑部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42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42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病例,从年龄、性别、药物剂型、临床症状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中药注射剂引发不良反应涉及6个器官/系统、8个品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前3位依次为双黄连粉针剂、清开灵注射液及穿琥宁注射液.结论 临床医生应重视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

    作者:左志燕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万太丹胶囊的薄层鉴别方法

    目的 建立万太丹胶囊的薄层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处方中的紫草、槐花、金银花、丹参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在TLC图谱中可检出4种药材的特征斑点.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可行,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的依据.

    作者:韩映晨;郑美善;崔光日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积极构建我国现代电子商务医药流通体系

    分析我国现行医药商品流通体系的缺陷,为改善我国医药商品流通秩序,提出构建基于电子商务的现代医药商品流通新体系的设想,并指出实现该体系的关键环节.

    作者:陈玉文;李野;范玥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三相静态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别人参、三七及西洋参

    目的 建立人参、三七和西洋参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鉴别方法,对其进行鉴别和质量控制.方法 利用-种新的样品处理方法,即液-液-液三相静态萃取法对药材样品进行预处理,然后对三相萃取物分别以不同的流动相梯度进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记录色谱图和三维图谱.结果 3种药材的HPLC图均具有良好的分离度和重现性,鉴别特征差异显著.结论 三相静态萃取能够对参类药材的复杂成分进行有效的分离.药材各相萃取物的HPLC图均具有良好的鉴别特征,其中中间相较轻相和重相萃取物的色谱信息量大、专属性强,因此可以将中间相的特征色谱作为人参、三七和西洋参鉴别及质量指标量化的依据.

    作者:王晓坤;程秀民;唐辉;于海英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我国药店服务模式的三大基本类型

    分析目前我国药品零售企业主要采用的3种服务模式,即便利性服务、生活化服务和服务理念层次上的服务,指出我国药店应结合本药店的规模、业态以及品牌定位,针对目标顾客的需求设计服务方式,以提高药店的服务水平,建立自身的竞争优势.

    作者:吴金艳;杨亚明;陈玉文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测定十味扶正颗粒中汞含量

    目的 测定十味扶正颗粒中汞的含量.方法 采用湿法消化,用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 测得的汞含量为0.2 mg/kg,平均回收率为98.58%,RSD=0.40%.结论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反应灵敏,准确可靠,适用于微量汞的测定.

    作者:陈建平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复方黄芪颗粒中4味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 建立复方黄芪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大黄、丹参、黄芪、甘草进行鉴别.结果 在薄层色谱上鉴别出制剂和各种药材的特征斑点,且斑点清晰,无干扰.结论 建立的薄层色谱鉴别法专属性较强,方法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申欣;查娅妮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柠檬酸钾骨架缓释片的研制

    目的 研究柠檬酸钾缓释片的佳处方和制备工艺.方法 选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作为骨架材料,通过湿法制粒压片工艺,以体外释放度为指标,正交试验优化处方.结果 优选处方的缓释片释放度符合设计要求,稳定性较好.结论 本研究所得的处方和工艺可以制备性能优良的柠檬酸钾骨架缓释片.

    作者:张春燕;王洪光;周金辉;王慧云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对合理构建我国医药物流配送网络的建议

    运用现代物流管理理论和物流费用管理原理,分析我国医药物流配送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构建我国医药物流配送网络的建议.

    作者:徐君;邵蓉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眼用微球制剂的特点及应用

    目的 介绍眼用微球制剂特点及应用.方法 概述了眼用微球给药系统的特点,介绍眼用微球载体材料、制备方法、类型,讨论其优点所在.结果 该制剂能够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结论 眼用微球制剂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胡红;王蕾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荷叶提取物

    目的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对荷叶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方法 用酸提碱沉法制备荷叶提取液,经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后浓缩,得荷叶提取物.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监控提取物中荷叶总生物碱收率.结果 所得荷叶提取物中荷叶总生物碱量约为49.1%(g/g).结论 大孔吸附树脂能有效富集并纯化荷叶提取物,所用方法简便,生产费用低,收率较高.

    作者:郄冰冰;王璐;郭瑞锋;何建峰 刊期: 2007年第20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