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石业队

关键词:儿科, 门诊,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摘要:目的 促进儿科门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 从用药主导思想、药物品种、药物联用、给药途径、疗程、药学服务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主观认识上的误区为抗菌药物的滥用创造了条件,形成了各种不合理用药情况.结论 应开发更多可供儿科选用的药品规格和剂型,并加大药学服务力度,促进儿科门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规范管理

    分析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系列具体管理措施,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王瑞;程振宇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对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多来源药材品种分列的异议

    对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关于多来源品种药材分列提出异议,并建议在药材的功能和主治没有重大差异的情况下,好在同一药材项下分列.

    作者:曹兆军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三相静态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别人参、三七及西洋参

    目的 建立人参、三七和西洋参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鉴别方法,对其进行鉴别和质量控制.方法 利用-种新的样品处理方法,即液-液-液三相静态萃取法对药材样品进行预处理,然后对三相萃取物分别以不同的流动相梯度进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记录色谱图和三维图谱.结果 3种药材的HPLC图均具有良好的分离度和重现性,鉴别特征差异显著.结论 三相静态萃取能够对参类药材的复杂成分进行有效的分离.药材各相萃取物的HPLC图均具有良好的鉴别特征,其中中间相较轻相和重相萃取物的色谱信息量大、专属性强,因此可以将中间相的特征色谱作为人参、三七和西洋参鉴别及质量指标量化的依据.

    作者:王晓坤;程秀民;唐辉;于海英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眼用微球制剂的特点及应用

    目的 介绍眼用微球制剂特点及应用.方法 概述了眼用微球给药系统的特点,介绍眼用微球载体材料、制备方法、类型,讨论其优点所在.结果 该制剂能够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结论 眼用微球制剂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胡红;王蕾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荷叶提取物

    目的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对荷叶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方法 用酸提碱沉法制备荷叶提取液,经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后浓缩,得荷叶提取物.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监控提取物中荷叶总生物碱收率.结果 所得荷叶提取物中荷叶总生物碱量约为49.1%(g/g).结论 大孔吸附树脂能有效富集并纯化荷叶提取物,所用方法简便,生产费用低,收率较高.

    作者:郄冰冰;王璐;郭瑞锋;何建峰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关于新药临床试验中的伦理学问题

    根据伦理学的基本原则,论述新药临床试验过程中相关的伦理学问题,指出新药的临床试验对象是人,所以必须重视和处理好其伦理问题,尊重临床试验受试者的人格,保护其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作者:张进华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海莲益气口服液提取工艺技术研究

    目的 研究海莲益气口服液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分别以水溶性物质提取率和提取液的多糖含量为指标,确定螺旋藻和半枝莲等其他药材的提取工艺.结果 螺旋藻的佳提取工艺为A1B2C2D2,半枝莲等其他药材煎煮的佳提取工艺为A2B3C1.结论 考虑到提取的效果及生产能耗,终选取了海莲益气口服液的理想提取工艺.

    作者:马俊凤;高向荣;官军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咳喘灵Ⅰ号中芍药苷含量

    目的 建立咳喘灵Ⅰ号中芍药苷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14:86),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 芍药苷质量浓度在4~28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平均回收率为99.1%,RSD为0.34%(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适合于咳喘灵Ⅰ号中芍药苷的定量分析.

    作者:张彩云;张德军;李志得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对合理构建我国医药物流配送网络的建议

    运用现代物流管理理论和物流费用管理原理,分析我国医药物流配送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构建我国医药物流配送网络的建议.

    作者:徐君;邵蓉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社区健康教育与社区药学服务工作同等重要

    介绍浙江省诸暨市在暨阳街道17个社区开展健康教育试点的经验,显示对社区人群开展健康教育不仅行之有效,而且具有重要意义,与大力推进社区药学服务工作同等重要,是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的重要内容.

    作者:郑培利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我院药物咨询记录及药历分析

    目的 提高药物咨询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改变门诊发药重校对轻交代的工作方法.方法 抽取开设药物咨询窗口近3年各询记录表280份,按咨询药物的类别及内容进行分析.结果 给药方案、药物不良反应、药物作用与用途咨询列前3位.心血管药物、降糖药物、抗菌药物咨询较多.结论 药物咨询记录和药历能反映医院药学服务的特点,为促进药师职能转变和提示合理用药水平提供依据.

    作者:汪东海;叶美娣;陈学锋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复方黄芪颗粒中4味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 建立复方黄芪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大黄、丹参、黄芪、甘草进行鉴别.结果 在薄层色谱上鉴别出制剂和各种药材的特征斑点,且斑点清晰,无干扰.结论 建立的薄层色谱鉴别法专属性较强,方法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申欣;查娅妮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略论中小型制药企业的市场营销管理

    分析中小型制药企业加强市场营销管理的重要性,论述中小型制药企业市场营销管理需要实现营销战略管理差异化、营销运行管理系统化、营销品类管理集中化、营销终端管理精细化、营销队伍管理职业化等策略.

    作者:罗臻;杨建瑜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我院49例培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调查

    目的 探讨培氟沙星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49例培氟沙星注射液致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主要以消化系统损害、神经系统损害、皮肤及附件损害为常见,过敏性休克、肝损害虽少见,但程度严重.结论 临床应重视合理使用培氟沙星注射液,以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钱频非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目的 促进儿科门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 从用药主导思想、药物品种、药物联用、给药途径、疗程、药学服务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主观认识上的误区为抗菌药物的滥用创造了条件,形成了各种不合理用药情况.结论 应开发更多可供儿科选用的药品规格和剂型,并加大药学服务力度,促进儿科门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作者:石业队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探索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完善麻醉药品管理

    为加强医院麻醉药品的管理,提出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运用现代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水平等规范麻醉药品管理的建议.

    作者:云涛;崔立新;刘辉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中药丸剂多剂量包装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分析目前多剂量包装中药丸剂中有关装量、用量、丸重标示上的缺陷,提出改进办法,并对《中国药典》有关表述提出修改意见.

    作者:刘惠军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柠檬酸钾骨架缓释片的研制

    目的 研究柠檬酸钾缓释片的佳处方和制备工艺.方法 选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作为骨架材料,通过湿法制粒压片工艺,以体外释放度为指标,正交试验优化处方.结果 优选处方的缓释片释放度符合设计要求,稳定性较好.结论 本研究所得的处方和工艺可以制备性能优良的柠檬酸钾骨架缓释片.

    作者:张春燕;王洪光;周金辉;王慧云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积极构建我国现代电子商务医药流通体系

    分析我国现行医药商品流通体系的缺陷,为改善我国医药商品流通秩序,提出构建基于电子商务的现代医药商品流通新体系的设想,并指出实现该体系的关键环节.

    作者:陈玉文;李野;范玥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充分发挥临床药师对合理用药的监督指导作用

    论述临床药师积极参与临床医疗活动的意义,提出应充分发挥临床药师在指导临床用药方案、加强临床用药管理、指导临床护士使用药物、对患者及其家属开展合理用药知识教育等方面的作用.

    作者:王羽凝 刊期: 2007年第20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