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安林;马爱霞
目的筛选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敏感的中草药,供临床治疗参考.方法选取18种中草药,制备成相当于原生药0.5 g/mL的药液,采用管碟法作MRSA的敏感试验.结果抑菌环直径大于盐酸去甲万古霉素的中草药依次为诃子、丹皮、黄连、白芍、九节茶、夏枯草、厚朴、黄芩、大青叶.结论18种具有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的中草药中,有9种对MRSA敏感.
作者:徐青青;李耀荣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据<中国医药报>报道,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何勇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进行工作调研时强调,要坚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食品药品的监督管理,切实解决食品药品领域中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作者:《中国药业》编辑部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论述药店推行会员制的意义,指出会员制是药店为了锁定客源、提升竞争能力而采用的重要服务方式.并对我国药店推行会员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药店实施会员制提出一些建议.
作者:刘皓;董丽;陈玉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在Internet迅猛发展和普及的今天,电子商务得到了空前的应用,电子商务条件下的市场营销--网络营销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但网络营销理念与传统营销相比有其独有的特点.如果企业要在新型营销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并得到长久发展,那么有必要了解网络营销和传统营销,并研究医药企业在电子商务条件下市场营销管理理念的变革.
作者:孟令全;张伟;邓硕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分析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之间的关系,研究医药生产企业常用的品牌战略,并对企业在品牌经营管理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的关系提出建议.
作者:张安林;马爱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结合工作经验和不同生产厂家的生产工艺交流资料,对不同中药品种采用不同制粒方法所得颗粒进行分析比较.选用新型辅料和改进工艺条件对提高中药颗粒的制备效率和成品质量有显著效果.
作者:田方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对中药饮片监督抽样的有关问题,以及如何利用中国药典加强对中药饮片的监督抽验进行探讨.指出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自身特殊性,中药饮片的生产经营一直比较混乱,质量问题突出,且我国目前中药饮片质量标准极不完善,给中药的监管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尽早出台全国统一的中药饮片质量标准.
作者:饶伟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索氏提取器是一种常用提取装置,因其简便实用、提取效率高而在药物分析尤其是中药定量分析中应用广泛,作者对其进行了改进,制得了改进型索氏提取器.与原装置相比,改进后提取效率提高,并可大大节约溶剂用量,有利于环境保护.
作者:张雪玲;李建绪;王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论述专利战略是企业经营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针对医药企业实施专利战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指出医药企业实施专利战略应采取加强医药企业科技人员的专利意识、建立科研院校和企业的合作伙伴关系、培养一批复合型人才、发展从属专利、在仿制中获得专利、进攻型和防御型专利战略的合理选择等有效措施.
作者:周文学;杨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概括介绍了国外部分国家和地区、组织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的机构设置,并结合我国现状,对国内如何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不良反应监测体系进行探讨、提出建议.
作者:陈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因药品引起医疗事故的法律责任是指医务人员对其药品使用、发放、调配不当而导致的医疗事故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临床上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药品使用过失行为并不鲜见,如因误诊、漏诊而引起药物误用,对有禁忌症须慎用药物的患者用错药,对应做过敏试验的药物未做过敏试验直接用药,未按药物使用规定或用药规则用药,违反配伍禁忌用药,对小儿或老人用药剂量错误,内服药外用药错用,药品发生变质未被发现而错配发药,医师处方错误配药时未被纠正,发药时未向病患者交待清楚而发生错误用药,等等情况.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民法通则>、<刑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因过失行为造成损害后果,应当视情节承担相应的行政、民事、刑事责任.
作者:林禹鸿;邵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对我国医药企业的现状进行分析,认为我国医药企业的发展战略应是先做强后做大,并为医药企业做大做强提出坚守主业、走专业化道路、树立好品牌形象、归核化等策略建议.
作者:尹新玲;朱昌蕙;肖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为加强药品质量监管寻找有效方法.方法通过现场快速检验进行样品初筛,实行靶向抽验.结果靶向抽验能节约人力物力,提高药品抽验效能.结论靶向抽验具有药品监管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是加强药品质量监管的有力措施.
作者:胡志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介绍中药夏枯草在国内的临床应用简况.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有关期刊,对夏枯草临床应用的报道进行归纳及综述.结果夏枯草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结论夏枯草有很大的临床药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与开发.
作者:张晶莲;蒋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根据制药企业生产成本、管理成本、营销成本、筹资成本、研发成本等五个主要成本控制环节,进行成本控制管理的探讨,提出相应的节约成本的措施.
作者:张建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1案例2004年10月11日群众举报,未通过GMP认证的某制药厂被当地药监局责令停产后又擅自恢复药品生产,3天内共生产药品两批146箱.当地药监局执法人员接到举报后,立即对该药厂进行了实地检查.经检查证实:该药厂于2004年2月向省药监局提出GMP认证申请,省局认证中心也于2004年4月对其进行了认证,但该药厂没有通过现场检查,省局也因此没有对其发放药品GMP证书,省局因此向药厂下达了2004年7月1日后停止药品生产的书面通知.药监局执法人员现场检查该药厂提交的<药品生产许可证>及药品批准证明文件,证实该药厂的<药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至2005年12月31日,并有相应的药品生产范围和批准文号.执法人员随即对其擅自生产的两批146箱药品实施了扣押.
作者:李腾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药品价格虽几经下降,但部分药品价格仍然偏高,如何降低医院药品的价格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一方面医药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争取到一定的份额,必须花大量的人力、财力对医院医生进行促销.另一方面,由于医生认为他们所提供的服务获得的实际薪酬水平低于主观期望值,所以期望从其他途径获得一定补偿.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动因,医院药品促销和使用过程中必然会留下市场经济的烙印.所以,应用经济学原理对医药企业在医院医生中的促销行为以及医患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有助于了解我国药品价格虚高的根源问题,并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作者:顾海;张琦;唐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中药制剂的新剂型研究是对传统中药制剂的革新,既要注意传统剂型的改造,又要吸取西方医药技术和现代科学理论,以国外先进剂型为目标,研制符合三小、三效、五方便的中药新剂型,尤其要根据中医临床用药的需要,开发研究适合中药的缓释制剂、控释制剂及靶向药物制剂.该文就近年来几种中药剂型研究与发展的情况作了简要综述.
作者:王晓钰;肖树雄;江荣高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介绍印度医药产业在发展仿制药、医药外包、委托加工、医药产业集群等方面的经验,研究印度医药竞争战略模式,对我国医药产业借鉴印度经验加快发展提出建议.
作者:王少礼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随着药店的竞争日趋激烈,药店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具有竞争力,就必须研究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特征,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吸引消费者.
作者:王淑玲;王丹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