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显情
护理士官是部队基层卫生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是随新时期军队建设需求而出现的一支专业技术队伍,是基层部队卫生机构预防保健、治疗护理、健康教育等一系列卫生工作的承担者,直接参与部队平战时的卫勤保障,无论是在平时卫生防病还是在战时火线抢救中都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张立红 刊期: 2007年第23期
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方法单一,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同时,受实验仪器数量限制,学生动手机会少,严重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1].鉴于此,我院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配备了较完善的护理实验设备、宽敞的实验操作空间.为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作用和功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练习的热情,我们实行实验室全天开放,以班级为单位,采取实验物品专人负责,给学生提供灵活的实验时间,取得良好成效.
作者:徐美贤;谢丽燕 刊期: 2007年第23期
对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认为应从更新教育观念,实验内容与临床实际相结合.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法,改变教学中操作步骤教条、繁琐的现状,加强实验教学设施建设、规范实验室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为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李青文;谭冬梅 刊期: 2007年第23期
文献综述是论文开题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整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其目的是反映某一课题的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从其历史到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等都要进行全面介绍和评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预测发展趋势.
作者:孟金兰;董艳芬;郑凌云;王建红;汪胜 刊期: 2007年第23期
通过骨刺膏对2种实验动物模型不同剂量的影响,证明骨刺膏能明显抑制交叉菜胶所致的大鼠足跖肿胀和大鼠琼脂肉芽肿,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
作者:冯康虎;张晓文;张文贤 刊期: 2007年第23期
基于问题的学习(PBL),也称作问题式学习,强调把学习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1].实践证明,PBL教学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促进学生自学,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尝试在有机化学教学中运用PBL教学法,探讨其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可行性.
作者:杨艳杰;李品艾 刊期: 2007年第23期
中国现代文学的众多作品从不同侧面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喧闹与张扬,围绕人性的各个层面,文学再次绽放出迷人的笑颜.诗歌、散文、小说以各自独特的风格不断激活深藏在普通人身上的人性,人性的复苏则唤起了文学的进程.其中,大量女性作家的崛起,更让中国文坛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作者:杨雪梅 刊期: 2007年第23期
阐述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功能,分析课程改革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提出课程改革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展现湛江卫生学校课程改革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取得的成效.
作者:刘宇晖 刊期: 2007年第23期
人性化管理以尊重人、信任人、激励人、发展人为目的 .学校要重视师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和谐氛围,从而保障各项工作顺畅、有效地进行.
作者:耿玲 刊期: 2007年第23期
高职护生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及心理调节技巧,不仅关系到其能否健康成长,还关系到今后能否胜任所从事的护理工作.为了解我校高职护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并探索有效的干预对策,笔者自2005年10月起在1年多的时间内对我校五哪制高职护生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春苔 刊期: 2007年第23期
就人体解剖学实验室管理的具体内容及意义进行初步探讨,旨在促进人体解剖学实验室建设和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作者:方长民 刊期: 2007年第23期
临床急救技能训练是在学生已学完常见急症处理、内科学、外科学等理论课程后,为加强学生临床急救时综合分析及实际动手能力而开设的实验课程.利用学校配套建立的ICU实验中心和标准化病房内配置的模拟病人、急救设备、器械等,进行实景模拟操作练习,打破常规的纯理论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变枯燥的被动学习为生动、直观的主动求知过程,从而缩短学生进入临床实习的适应期,使其能更快掌握各项临床急救技术.
作者:段建明;许幼晖;滕艺萍 刊期: 2007年第23期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人群患病率5%~20%不等[1].临床以长期发作性头痛为主要特点,病因不清,发病机制不一.偏头痛患者头颅MRI在T2加权图像上可显示高信号,提示脑白质损伤.我们对近2年84例偏头痛患者作头颅MRI,以探讨偏头痛患者脑白质损伤的发生率及其与偏头痛类型、发作频率、遗传和症状持续时间的关系.
作者:张晓林 刊期: 2007年第23期
数学是基础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思想及方法向一切领域渗透,其应用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形成应用数学的良好意识,是把数学教育转化为提高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如何引导并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现从以下5方面加以探讨.
作者:樊世进 刊期: 2007年第23期
一堂课的教学由多种因素、多个环节构成.这些因素和环节对教学质量有直接或间接影响.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课序安排和教学手段,讲究课堂教学的艺术性,使学生乐于听课,寓教于乐,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妇产科学教学效果.
作者:段亚军;黄月丽;刘杏菊 刊期: 2007年第23期
通过对中职卫校实践教学现状、效果进行分析,针对制约实践教学的因素,提出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以培养和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与职业能力.
作者:田廷科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恶性淋巴瘤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以96例恶性淋巴瘤患者作为病例组,96例健康体检者和96例非原发性肝癌的恶性肿瘤患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和肿瘤对照组.结果 96例恶性淋巴瘤患者中伴HBV感染59例,感染率为61.5%,与肿瘤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HBsAg阳性22例,阳性率为22.9%,与肿瘤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恶性淋巴瘤患者中,Ⅲ、Ⅳ期患者伴HBV感染明显高于Ⅰ、Ⅱ期(P<0.01).结论 恶性淋巴瘤患者中伴HBV感染高于一般人群及其他肿瘤患者.HBV感染可能在恶性淋巴瘤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作者:张俊;李亚琴;王一雯 刊期: 2007年第23期
针对中职卫校学生学习能力和个体素质差异悬殊这一问题,新生入校1年后实施分流办学模式,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选择的平台.以达到拓宽中职卫校出口、保证毕业生质量的目的 .
作者:张鹰厦 刊期: 2007年第23期
广义知识教学过程模型是一个分6步3阶段的教学模型,对所有学科陈述性及程序性知识的教学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分析该模型指导中专病理学教学时各阶段每一步的理论和方法,使其对中专病理学教学产生具体的指导作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荣爱珍 刊期: 2007年第23期
介绍在PowerPoint课件中插入视频文件的方法以及如何创建按钮进行视频播放的控制,并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
作者:周永进 刊期: 2007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