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妇产科学教学技巧与艺术

段亚军;黄月丽;刘杏菊

关键词:妇产科学, 教学技巧, 教学艺术
摘要:一堂课的教学由多种因素、多个环节构成.这些因素和环节对教学质量有直接或间接影响.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课序安排和教学手段,讲究课堂教学的艺术性,使学生乐于听课,寓教于乐,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妇产科学教学效果.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广义知识教学过程模型对中专病理学教学的指导

    广义知识教学过程模型是一个分6步3阶段的教学模型,对所有学科陈述性及程序性知识的教学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分析该模型指导中专病理学教学时各阶段每一步的理论和方法,使其对中专病理学教学产生具体的指导作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荣爱珍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二氧化硫气体实验室制备方法改进

    我校在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医学化学等科目中均需大量使用二氧化硫(SO2).SO2气体具有刺激性、毒性,易溶于水,无色,不易观察,且制备时反应速度极快、不易控制,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学生健康.学生在实验操作时容易产生惧怕心理.所以,应对SO2气体实验室制备方法进行改进.

    作者:黄卫青;赵桂芳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建立适合教学考核的外周静脉留置针评分标准

    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可为长期输液病人减轻多次穿刺的痛苦并保护血管,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同时可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因此,其在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1].

    作者:杨桂芝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关于搞好写作训练的一些体会

    如何搞好写作训练是语文课的一大难题.帮助学生增加知识积累和材料储备.注重专题训练和多型批改.同时兼顾培养学生的作文情感对搞好写作训练有一定帮助.

    作者:韩瑾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护理士官教育质量

    护理士官是部队基层卫生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是随新时期军队建设需求而出现的一支专业技术队伍,是基层部队卫生机构预防保健、治疗护理、健康教育等一系列卫生工作的承担者,直接参与部队平战时的卫勤保障,无论是在平时卫生防病还是在战时火线抢救中都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张立红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偏头痛脑白质损伤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人群患病率5%~20%不等[1].临床以长期发作性头痛为主要特点,病因不清,发病机制不一.偏头痛患者头颅MRI在T2加权图像上可显示高信号,提示脑白质损伤.我们对近2年84例偏头痛患者作头颅MRI,以探讨偏头痛患者脑白质损伤的发生率及其与偏头痛类型、发作频率、遗传和症状持续时间的关系.

    作者:张晓林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人体解剖学断层标本制作方法

    目的 探讨人体解剖学断层标本的制作方法.方法 选用成人尸体,经体表画线、冷冻、断面切锯、清洗和固定、封装与保存等步骤,制成人体解剖学断层标本.结果 此法制作出的标本断面整齐、结构完整、层次分明、对称性好.结论 断层标本应用于教学和科研.效果满意.

    作者:李成;陈士文;郭晋;俞鹏;刘宏升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模拟心肺复苏常见错误与分析

    早期正确的心肺复苏能有效降低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死亡率.笔者将教学中模拟心肺复苏常见错误分析如下.

    作者:田艳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健康教育研究

    目的 分析慢性前列腺炎(CP)的影响因素,为该病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118例CP患者为研究对象.经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及自制调查表调查,分析CP患者的心理状态、文化层次、生活习惯等因素与该病的关系.结果 CP患者缺乏对该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其发病、转归与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密切相关.结论 (1)CP不单纯是器质性疾病,它与焦虑状态互为因果.(2)通过健康教育对CP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和行为纠正,有利于患者康复.(3)应针对CP患者个体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健康教育.

    作者:韩晓峰;任江玲;陈凡瑞;韩石林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中专生不良人格特征心理干预效果研究

    目的 了解中专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发展水平,通过对具有不良人格特征者实施心理干预,为中专学校的心理学教育、心理指导及心理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采取整群抽样法对我校929名中专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定.筛选出有不良人格特征者447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对实验组(220人)实施为期2年半的心理干预.结果 通过心理干预,实验组男、女生恃强性、忧虑性、稳定性、乐群性、聪慧性、兴奋性、敢为性、怀疑性、幻想性、独立性10项心理指标明显改善;而对照组心理指标变化不大.结论 中专生普遍存在心理问题,通过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其各项心理指标.

    作者:覃隶莲;钟健民;陈清波;梁武华;李英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完善考试方式提高防原医学教学质量

    为提高防原医学教学质量,一是发挥教学大纲的指导作用,教学、考试围绕大纲进行;二是科学命题.多方位提高试卷质量;三是重视试卷统计数据的信息反馈,发现不足,解决问题;四是逐步完善、建设高标准的防原医学试题库.

    作者:高福;姜昊;闵锐;李百龙;孙顶;崔建国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生物酶的定向进化及其应用

    生物酶在现代合成工业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其高效的催化性能方面.近10年来,在实验室中运用各种基因工具模拟自然进化所设计的生物酶多数已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定向进化成为人们改造生物酶的重要工具之一.近年来的主要进展包括改造获得的具有新型功能的酶和一些新的更加有效的定向进化的方法.在蛋白质工程方面,定向进化与理性的设计加速了生物催化在制药业、化工业和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作者:曾家豫;杨国兵;廖世奇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矽肺的课堂设计

    矽肺是由于在生产环境中长期吸入含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矽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进行性、弥漫性纤维组织增生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矽肺是尘肺中古老、常见、进展快、流行范围广、危害为严重的一种疾病.

    作者:白显情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学生自杀的影响因素与防控措施

    目的 探讨学生自杀的影响因素,以有针对性地制订防控措施.方法 搜集常规资料,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自杀分布情况,女生多于男生,高年级学生多于低年级学生;自杀方式以跳楼为主,其次为投河;自杀原因主要是失恋,还有其他社会因素.结论 青少年学生是自杀的高危人群.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作者:张文波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藏医学院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原因分析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趋激烈.社会竞争表现为经济实力的竞争、科技水平的竞争、知识能力的竞争、心理素质的竞争.处于社会高速发展阶段的藏医学院学生,面对社会结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模式、民族文化、国民性格变迁的过程及所处客观环境(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学生感到迷惘、困惑.极大地影响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和全面素质的提高.

    作者:李震;赵小平;刘晓东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浅议大学体育与心理健康

    阐述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内在联系,对大学体育对学生心理的作用进行探讨.

    作者:李志刚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导师制在青年教师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导师制起源于英国,是一种因材施教的柔性培养机制,即由导师对学生的学习、品德及生活各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一种教育制度.导师制已广泛应用于研究生教育中,并收到良好成效.将导师制引入青年教师培养过程中,从而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探索在生理学教学中应用导师制,缩短青年教师的教学成熟期.

    作者:姜林芬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人体解剖学实验室管理的探讨

    就人体解剖学实验室管理的具体内容及意义进行初步探讨,旨在促进人体解剖学实验室建设和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作者:方长民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之我见

    中医学与西医学虽然同属医学范畴,都以病人为治疗对象,但两者的理论体系截然不同.中医学是在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自然观影响下,以实践为基础,以脏腑、经络学说为核心,强调整体观,通过调整阴阳平衡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西医学以解剖学为基础,是建立在实验学基础之上的多学科相融合的一门科学.如何使已较全面接受西医理论,形成了较稳定的现代医学思维模式的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接受另一门完全不同的医学体系,是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就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谈点体会.

    作者:朱欣佚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谈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校园文化建设

    阐述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功能,分析课程改革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提出课程改革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展现湛江卫生学校课程改革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取得的成效.

    作者:刘宇晖 刊期: 2007年第23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