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迅;李勇军;兰燕宇;刘丽娜;王爱民;王永林
目的:调查分析龙矿集团中心医院手术病人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抽取该院2004年1~7月住院手术病人出院病历200份,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手术病人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8.0%,用药起点高;联合用药占63.3%,其中二联、三联用药比例分别为47.4%,15.8%;术前用药52例,其中前2 h内用药占2.0%,术后≤3 d用药者为13.5%,4~7 d者为54.5%,>7 d者为30.0%;药敏试验标本送检率为2.0%.结论:该院手术病人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过长,联合用药缺少明确指征,存在不合理配伍;应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提高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药敏试验率.
作者:马风秋;姜巧燕;李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对拉米夫定与苦参素联合治疗慢性乙肝的3种方案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运用成本-效果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单用拉米夫定的成本低,但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并不是低;单用苦参素总有效率低,但费用并不低.结论:3种治疗方案比较相对而言,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优方案.
作者:程纯明;王文刚;游树东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通过对中药不良反应相关因素的分析,提出防范中药发生不良反应的一些措施,以引起医护人员对防范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重视.
作者:应文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复方司帕沙星滴耳液的药效学与临床疗效.方法:本品与复方氧氟沙星滴耳液对比,用15只家兔作耳部刺激性和药效学试验,并临床观察细菌混合感染35例(耳炎、中耳炎)患者,治疗剂量为5次/d,1~2滴/次,疗程7~14 d.结果:家兔细菌清除率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1.43%和91.30%,患者临床有效率两组分别为91.43%和88.57%,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3.55%和93.33%,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未见刺激性反应和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复方司帕沙星滴耳液治疗细菌性感染的慢性弥漫性耳道炎安全、有效.
作者:郭燕华;汪栋材;郭彬;凌英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论述转变传统的药品管理模式、变药品供应为中心为以患者为中心的重要性,提出全面提升医、药、护人员素质,做到以人为本,规范药品管理程序,强化药品采购管理,加强临床用药合理性、有效性、经济性监管等措施,以确保患者合理用药权益.
作者:梁民琦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我国强制性实施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规范,同时GMP也是动态的、发展的,因此,制药企业通过GMP认证后,如何巩固GMP认证成果、不断强化企业质量监控、切实保证药品的安全有效,是药品监管的重要工作内容.
作者:乌君科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介绍支气管肺组织炎性损伤和抗炎性损伤因素的平衡机制.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文献资料.结果与结论:支气管肺组织炎性损伤因素主要涉及氧化物系列、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等,而抗炎性损伤因素包括抗氧化物系列、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抑制剂,如α1抗胰蛋白酶(α1-AT)、分泌型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剂(SLPI)和Elafin.正常生理情况下,炎性损伤和抗炎性损伤两大因素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但在支气管肺组织慢性炎性疾病时,该平衡受到破坏,促进疾病发生、发展.
作者:杜先智;周向东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浅述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旨在充分认识ACEI的不良反应,采取适宜的防治对策,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黄丽娟;冯春玲;闫岩;姜秉荣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3种中成药治疗中老年高黏滞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中老年(48~72岁)高黏滞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予心可舒、心脑舒通、活血通脉胶囊治疗,检测血液流变学项目.结果:3种中成药可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改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降低纤维蛋白原各有特点.结论:活血祛瘀类中成药可以通过多种环节降低高黏滞综合征患者的多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具有预防和治疗的双重作用.
作者:陈业欢;赵晶晶;李大立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建立测定磷酸伯氨喹片含量均匀度的方法.方法:采用吸收系数法,以0.01 mol/L盐酸溶液为溶剂,检测波长为265nm,测定其含量均匀度.结果:在5~20μg/mL浓度范围内与吸收度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69%,RSD为0.67%(n=6).结论:吸收系数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龚士学;唐红;吴群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医药行业是公认的国际化产业,而医药行业的重组则已经演变为一种全球范围内的趋势.近年来,世界排名前列的跨国公司大都进行了不同规模的购并、重组.而购并重组作为实现产权多元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已经在我国医药行业崭露头角.通过购并重组,可以实现产权多元化,建立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激活企业机制.从根本上提高竞争力.目前,越来越多的国有医药企业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纷纷主动参与到重组的大潮中.由于医药行业的特殊性,所以更需要政府的正确行为来引导整个购并重组的过程.政府的行为可分为完全政府行为、不完全政府行为和完全不政府行为三种.在我国,目前只能采取不完全政府行为.
作者:曹丽君;邵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坎地沙坦酯片剂的有关物质及含量.方法:采用美国Alltima ODS柱(250 mm×4.6 mm,5 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85:15),用磷酸调节pH值至3.2;检测波长为252 nm.结果:线性范围为0.4~2.4 μg(r=0.999 9),低检测限为1.2 ng,平均回收率为99.7%,RSD=0.44%.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本制剂的有关物质检查及含量测定.
作者:耿仕霞;李存福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通过相关文献资料分析老年人小细胞肺癌化疗的必要性,介绍第3代抗肿瘤药物和不同化疗方案的疗效,以及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如gefitinib)在老年人中的研究进展,为老年人肺癌化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作者:夏丽;曾繁荣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水溶性维生素在腹部外科术后全肠外营养(TPN)支持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选择行复杂腹部外科手术的住院患者7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及试验组(45例),均于术后第1天应用TPN深静脉滴注,对照组予不含水溶性维生素的TPN,试验组予含有水溶性维生素的TPN.术后第1,4,7天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血红蛋白(Hb).以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观察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间术后第4天及第7天的TP,A,Hb比较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明显较对照组早(P<0.05).结论:水溶性维生素在复杂腹部外科术后的TPN支持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作用不可替代.
作者:张晓波;邹瞭南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分析影响中药材贮存质量的因素,探讨中药材科学化的基本方法和技术,以推动贮存过程中的科学养护工作.
作者:王世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评价护肝片、葡醛内酯、肝加欣3种保肝药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肝功能损害的疗效,并进行成本-效果比较.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予护肝片和葡醛内酯)、B组(予肝加欣和葡醛内酯)、C组(予护肝片和肝加欣),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结果:使用肝加欣和葡醛内酯是佳治疗方案.结论: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可在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中找出合理的成本-效果处方.
作者:郑海岚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氧化亚氮(笑气)联合米索前列醇应用在早孕负压吸宫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单用笑气和笑气联合米索前列醇两种方法在早孕负压吸宫术中应用,观察比较二者的镇痛效果、手术时间及出血量等.结果:在镇痛、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和扩张宫颈方面,笑气联合米索前列醇组(98例)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笑气组(95例).结论:笑气吸入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早孕负压吸宫术,可提高镇痛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
作者:赵玲;石群秀;吴晓莲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促进临床中西药的合理配伍使用.方法:随机抽查广东省深圳市中医院2003年9月1日~2004年3月30日的住院处方,按照口服药与注射剂两大类别进行分析.结果:21 860张中西药配伍处方中,有89张口服中成药和122张中药注射液与西药配伍存在不合理性.结论:处方中有中西药配伍时,应考虑两者的理化性质及药性,做到合理配伍.
作者:郭彬;凌英蓉;王菊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2005年版<中国药典>(以下简称新版药典)已经出版,即将于2005年7月1日起开始执行.笔者对此做了些研究,发现新版药典比前几版药典有了很大提高,但其中仍有些内容值得斟酌,以下是笔者的一些看法,以供商榷.
作者:刘琼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