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晓蓉;陈伟国
介绍近年有关雷公藤提取物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及作用机制,其提取物二萜内酯类化合物为主要抗肿瘤活性物质,其中雷公藤内酯醇是抑制肿瘤研究中有前途的单体之一.
作者:王曙东;费建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建立快胃片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Sino Chrom ODS~BP柱(4.6mm×250mm,5 μm),流动相为用三乙胺调节pH值为7.0的甲醇-0.1%磷酸(65:35)溶液,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延胡索乙素浓度在7.32~43.92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8.5%,RSD=1.1%.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快速,分离度好,能有效控制快胃片质量.
作者:戴金玉;赖增发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的降血脂作用.方法:口服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患者28例,每晚1次,每次20 mg,连服6周复查血脂,进行疗效分析.结果:6周后,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有下降,其中以TC降低为明显.结论:辛伐他汀降血脂疗效确切.
作者:林祥辉;刘全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并明确羊栖菜的化学成分和具有的生物活性.方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总结.结果:羊栖菜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氨基酸、多糖等,在抗肿瘤、影响免疫功能、降糖、降脂等方面有显著的药理作用.结论:羊栖菜的开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陈群;许宁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比较国家二类新药奎的平片与利培酮(维思通)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口服奎的平片200~700 mg/d,对照组(40例)口服维思通片1~6 mg/d,疗程均为12周.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显效率治疗组为77.5%,对照组为82.5%,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两组不良反应均较少,但治疗组兴奋、嗜睡发生率则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国产奎的平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有效且安全,与维思通片疗效相似.
作者:王大开;曹国兴;胡世碧;谭小林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草珊瑚口服液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草珊瑚浸膏为原料制备草珊瑚口服液,并以芦丁为对照品控制制剂中所含草珊瑚相当于芦丁的含量.结果:芦丁对照品溶液在8~48 μg/mL浓度范围内与吸收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03%,RSD=0.87%(n=6).结论:草珊瑚口服液的制备方法简便,质量控制满意,为一种较理想的医院制剂.
作者:朱炳富;诸世远;王修性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水溶性维生素在腹部外科术后全肠外营养(TPN)支持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选择行复杂腹部外科手术的住院患者7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及试验组(45例),均于术后第1天应用TPN深静脉滴注,对照组予不含水溶性维生素的TPN,试验组予含有水溶性维生素的TPN.术后第1,4,7天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血红蛋白(Hb).以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观察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间术后第4天及第7天的TP,A,Hb比较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明显较对照组早(P<0.05).结论:水溶性维生素在复杂腹部外科术后的TPN支持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作用不可替代.
作者:张晓波;邹瞭南 刊期: 2005年第06期
2005年版<中国药典>(以下简称新版药典)已经出版,即将于2005年7月1日起开始执行.笔者对此做了些研究,发现新版药典比前几版药典有了很大提高,但其中仍有些内容值得斟酌,以下是笔者的一些看法,以供商榷.
作者:刘琼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建立替加氟片的溶出度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桨法,以水为溶剂,检测波长为272nm.结果:替加氟浓度在0.1309~2.0944μg/mL范围内与吸收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52%,RSD=0.60%(n=9).结论:桨法简单、准确,能有效控制替加氟片的溶出量.
作者:谭家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对拉米夫定与苦参素联合治疗慢性乙肝的3种方案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运用成本-效果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单用拉米夫定的成本低,但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并不是低;单用苦参素总有效率低,但费用并不低.结论:3种治疗方案比较相对而言,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优方案.
作者:程纯明;王文刚;游树东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考察注射用加替沙星与β-七叶皂苷钠的配伍液在室温条件下的稳定性.方法:观察配伍液在室温下8 h内的外观、pH值变化,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其含量变化.结果:两药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后8 h内,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变化.结论:注射用加替沙星与β-七叶皂苷钠以5%葡萄糖注射液作溶剂在室温下8 h内可配伍使用.
作者:张国伟;林志强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近年来,我国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快速发展,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而连锁门店的选址是企业市场开发的一个重要环节,选择的营业地点不同,意味着企业面对的客户群体不同,因此,门店选址就是选择目标市场.处于不同目标市场的目标客户其购买力、受教育程度、疾病类型和发病率状况均不同,这些因素也决定着企业的经营目标和经营策略不同.企业的经营绩效主要受经营成本和营业收入的影响,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企业门店其经营绩效会存在显著差异,且企业的门店数量越多、地理位置越分散,对其进行有效管理的难度就越大,用于协调控制的成本也越大.因此,企业的门店选址还必须考虑企业的管理能力,门店数量越多、越分散,企业的经营风险就会越大.
作者:陈玉文;李维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促进临床中西药的合理配伍使用.方法:随机抽查广东省深圳市中医院2003年9月1日~2004年3月30日的住院处方,按照口服药与注射剂两大类别进行分析.结果:21 860张中西药配伍处方中,有89张口服中成药和122张中药注射液与西药配伍存在不合理性.结论:处方中有中西药配伍时,应考虑两者的理化性质及药性,做到合理配伍.
作者:郭彬;凌英蓉;王菊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正交设计法的试验分布均衡,代表性强,只需做少数试验就能相当好地反映全面试验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以便从中选出较好的试验方案.正交试验中的好试验方案虽然不一定是全面试验中的好试验方案,但也往往是相当好的.近年来,运用正交设计法研究中药炮制工艺取得了很大进展,该文从软化切制工艺、炒制工艺、炙法工艺、蒸制工艺、煅制工艺、复制工艺等6个方面进行了简介,为中药炮制工艺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思路.
作者:武刚毅;陈同坡;刘峙;李小纪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结核患者化疗中肝功能的药物保护.方法:对比自制楤芪蜜丸组(治疗组)和常规化疗组(对照组)患者转氨酶高值及肝功能损害发生率的差异,每月检测1次血清转氨酶(ALT和AST),以转氨酶指数(TI)≥5作为发生肝功能损害的判断指标.结果:对照组转氨酶高值明显高于治疗组及治疗前基础值;治疗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制楤芪蜜丸对原发性肺结核化疗患者的肝功能具有明显保护作用,且费用低廉,值得推广.
作者:张婷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去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安徽省委、省政府对食品安全工作尤为重视,先后采取了一系列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措施.国务院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对加强食品安全工作作出了重大决策部署,安徽省也制定出台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结合实际对国务院<决定>的有关内容进行了分解细化.为了使这两个<决定>得到全面的落实,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又专门制定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的意见>,对贯彻落实两个<决定>进行了具体部署.
作者:刘自林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地黄明目颗粒的制备工艺、质量控制标准并观察其对儿童弱视的临床疗效.方法:药材按处方比例经水煎醇沉法制备,建立性状、鉴别等质量标准;对156例患者进行对比疗效观察.结果:该制剂制备工艺可行,质量可靠,疗效确切.结论:该制备工艺简单,临床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
作者:梁学政;吴西西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我国强制性实施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规范,同时GMP也是动态的、发展的,因此,制药企业通过GMP认证后,如何巩固GMP认证成果、不断强化企业质量监控、切实保证药品的安全有效,是药品监管的重要工作内容.
作者:乌君科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3种中成药治疗中老年高黏滞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中老年(48~72岁)高黏滞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予心可舒、心脑舒通、活血通脉胶囊治疗,检测血液流变学项目.结果:3种中成药可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改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降低纤维蛋白原各有特点.结论:活血祛瘀类中成药可以通过多种环节降低高黏滞综合征患者的多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具有预防和治疗的双重作用.
作者:陈业欢;赵晶晶;李大立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口服重组水蛭素的抗凝、抗血栓的作用.方法:将24只Beagle犬,随机分为水蛭素大、中、小剂量组剂量分别为(600,300,150 AUT/kg)和空白对照组,每组6只.各试验组动物均经口给药,分别于给药前、达稳态前和达稳态后取血1~4 mL,测定凝血时间(C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凝固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同时采用下腔静脉结扎法制作血栓模型,计算深静脉血栓形成百分率和血栓重量.结果:各用药组CT,PT,TT,APTT值与空白对照组均有差异或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给药对FBG没有明显影响;深静脉血栓形成百分率和血栓重量也有差异或显著差异.结论:口服重组水蛭素具有很强的特异性凝血酶抑制作用,同时具有抗凝、抗血栓作用,可用于防治实验性深静脉血栓形成.
作者:成小蔓;杨辉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