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疏影;杨松岭;周萍
目的:探讨产舒康颗粒提取工艺条件.方法:正交试验设计,以薄层扫描法测定不同工艺颗粒中阿魏酸含量.结果:佳工艺为药材粗颗粒(过5目筛 ),以16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 h.结论:该工艺能充分提取药材中的有效成分.
作者:崔秀君;程立方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介绍化疗药物及生物反应调节剂雾化吸入治疗肺癌的研究近况.方法:对应用5- 氟尿嘧啶、顺铂、羟基喜树碱、白细胞介素-2及同种异体杀伤细胞(LAK)雾化吸入治疗肺癌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雾化吸入后癌组织及周围区域淋巴结中药物浓度高,缓解率高,而血浆药物浓度低,全身毒副作用小.结论:应用超声雾化吸入化疗药物及生物反应调节剂治疗肺癌是一种有效、低毒、简便的方法.
作者:陈旭烽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医院制剂消肿活血液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法 )对处方中的赤芍、黄柏、苍术、陈皮进行定性鉴别.结果:TLC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检测结果可靠.结论:消肿活血液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单,质量控制方法可靠.
作者:林阿素;何鸿钦;林向前;陈武军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 VITEK32微生物自动分析仪及 GNS-120药敏卡、 GPS-107药敏卡完成细菌的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820株病原菌中,革兰氏阳性菌占21%,革兰氏阴性菌占 78% ; 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复合醋酸钙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是临床上主要致病菌 ;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40.4%,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占 79.4%,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 87.2%,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为20.6%.结论:临床应科学合理选用抗生素,尽量减少和延缓耐药菌的产生及发展.
作者:赵纯钊 刊期: 2004年第11期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承担着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开展对重大事故查处、保证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促进医药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职责.发展是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食品、医药经济的发展状况与人民群众饮食和用药安全保障水平密切相关,是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重要内容.
作者:徐修顺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建立银花感冒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金银花、连翘和桔梗进行了鉴别.结果:斑点显色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所建立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可用于银花感冒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汤云莉;江启蓉;徐正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不断健全和社会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药品行政监督中合法、合理地使用手中的自由裁量权也日显重要.药品行政监督的自由裁量权是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行政主体在法律、法规授权或许可的范围内,赋予行政的为达到目的而自主掌握、自主选择作出为合适的具体行政行为的权力.行政机关自由选择的范围不仅限于决定的内容,也可能是执行任务的方法、时间、地点或侧重点,也包括不采取行动的决定在内.
作者:刘平羽;邵蓉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瓦沙比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浆β-内啡肽(β-EP)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左肾动脉狭窄法建立二肾一夹(2K1C)高血压大鼠模型.于术后第 8天分别以20% 瓦沙比、10% 瓦沙比、0.1% 卡托普利、冷开水(模型组 )20 mL/kg灌胃,假手术组灌胃等量冷开水,1次 /d,连续26 d.于第27天断头取血,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浆β-EP浓度.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浆β-EP浓度显著增高,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 瓦沙比各组及 0.1% 卡托普利组则可使之降低,与模型组比较,20% 瓦沙比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10% 瓦沙比组和 0.1% 卡托普利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瓦沙比在降低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同时,也降低高血压大鼠血浆β-EP浓度,且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作者:刘人树;李钟文 刊期: 2004年第11期
国家对麻醉药品实行特殊药品管理制度.近年来,随着我国禁毒力度的加大,一些贩毒犯罪分子及吸毒者难以获取毒品,从而将获取毒品的黑手伸向基层医疗机构,伸向农村麻醉药品使用患者,加上当前基层麻醉药品管理还存在许多漏洞,麻醉药品流弊事件时有发生,使得基层麻醉药品管理状况令人担忧.笔者就基层麻醉药品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一探讨.
作者:秦飞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寻找镇痛起效时间较短的透皮吸收局麻药软膏剂.方法:采用针刺法测试盐酸利多卡因、盐酸达克罗宁、盐酸丁卡因3种局麻药在不同 pH值、不同基质的膏体上的透皮麻醉镇痛效果,以及乙醇、丙二醇在盐酸丁卡因膏体中的作用.以镇痛起效时间短、不良反应小为考察指标.结果:水溶性基质优于乳剂型基质,盐酸丁卡因优于盐酸达克罗宁、盐酸利多卡因,起效快的 pH值范围为10.0~11.0,适宜的盐酸丁卡因胶浆浓度为3%.结论:局麻药种类、软膏基质种类、软膏基质 pH值的差异会影响透皮麻醉镇痛效果.
作者:王劲;杨天燕;韦坤璇;姜柏玫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 )测定人血浆样品中尼扎替丁浓度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色谱柱为 Nucleosil100-5硅胶柱(4.6 mm×250 mm,5 μ m); 流动相为乙腈-甲醇-水-氨水(1 000 ∶200 ∶25 ∶1.25),流速为1.0 mL/min; 检测波长为325 nm.结果:血浆中尼扎替丁在15.625~2 000 μ g/m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具良好线性关系(r=0.999 8),回收率在 98.99% ~104.06% 之间,日内精密度 RSD在 0.47% ~ 0.51% 之间(n=5),日间精密度 RSD在 0.27% ~ 0.52% 之间(n=5).血浆中尼扎替丁的低检测限是15.625 μ g/mL.结论:HPLC法简便、快捷、灵敏、准确,适用于临床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的研究.
作者:何菊英;唐敏;夏培元;刘松青;代青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慢性气道炎症黏液高分泌的干预机制.方法:利用大鼠慢性支气管炎模型,对其进行3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持续给药干预,采用底物检测法、 ELISA法和原位杂交技术分别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活性、气道黏蛋白5AC(MUC5AC)含量和 MUC5AC mRNA的表达.结果: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干预后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阿奇霉素的作用又弱于红霉素和克拉霉素(P<0.05).结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黏液抑制性调理作用可能是由于其内在化于中性粒细胞抑制 NE释放而间接实现的.
作者:徐晓艳;周向东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纳米银妇女外用抗菌器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疗效.方法:将 96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用纳米银妇女外用抗菌器(治疗组,48例 )和甲硝唑栓(对照组,48例 )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 93.8%,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纳米银妇女外用抗菌器疗效好,未见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马士群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建立仙茸壮阳口服液中淫羊藿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C18柱,以水-乙腈-冰醋酸(75 ∶24 ∶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0 nm.结果:淫羊藿苷在线性范围 0.155~2.526 μ g内,对照品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得线性方程为 Y=31.165 X+1.267 6,r=1.000; 加样回收率为 98.9%.结论:HPLC法简便,测定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仙茸壮阳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柳;何静文 刊期: 2004年第11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于25℃,30℃,37℃温度下考察氨甲苯酸、酚磺乙胺与维生素 C注射液在生理盐水、5% 葡萄糖和5% 葡萄糖氯化钠大容量注 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配伍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甲苯酸和酚磺乙胺的含量变化,以氧化还原法测定维生素 C的含量变化,同时观察配伍溶液的外观及 pH值变化.结果:3种药物在3种大容量注射液中配伍后,0~4 h内,外观、 pH及含量基本稳定.结论:氨甲苯酸、酚磺乙胺与维生素 C配伍后4 h内可以使用.
作者:兰顺;范吕林;罗淑萍 刊期: 2004年第11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1期
从动物实验、体外实验、临床研究等方面综述国内外马兜铃酸肾毒性作用的研究进展,尤其是目前研究多的以急、慢性肾小管间质病变为主的肾损害.提出马兜铃酸的毒性应以预防为主,严格掌握用药剂量和时间,同时加强临床血药浓度的监测,从各方面减少其毒性作用的发生.
作者:高玉桥;钟希文;梅全喜 刊期: 2004年第11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1期
作者:童月亮 刊期: 200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