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试析医药企业介入医疗服务之可行性

蔡东

关键词:医药企业, 医疗产业, 介入, 可行性
摘要:制药企业同时开展医药零售经营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模式.掌握销售终端,是企业赢得竞争的法宝.而现阶段,国内医院占据着药品零售85%的市场份额,因此通过筹建医院介入医疗服务产业,将成为医药企业新的投资热点.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河北将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和经营单位在网上亮相

    作者:梁志刚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改革医院中药房服务模式探讨

    探讨我国中药现代化的发展方向,结合我国医院中药房的现状,提出改革医院中药房服务模式的五个思路.

    作者:刘银生;何竞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全面开创医药质量协会工作新局面

    中国医药质协成立以来,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任务,做了大量工作,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肯定和企业的好评,为全国医药质量的提高,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和医药产业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作者:张鹤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青岛市药监局加快GMP实施步伐

    作者:卢锡奂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对进一步完善我国执业药师制度的探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于1994年开始实施的执业药师资格制度适应了市场经济的要求,标志着我国医药管理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作者:金英;黄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酮康唑凝胶剂的制备及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制备酮康唑凝胶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以卡波姆-940为凝胶基质,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酮康唑在242 nm波长处有大吸收,浓度在5~35μg/mL范围内与吸收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为0.78%.临床总有效率为82.36%.结论:本制剂性质稳定,无刺激性,疗效显著;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快速.

    作者:范义凤;王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黄芪口服液的生产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黄芪口服液的佳生产工艺.方法:以黄芪甲苷、黄芪多糖含量为指标,比较了水醇法和高速离心法两种制备方法的差异.结果:高速离心法制备的黄芪口服液中黄芪甲苷、黄芪多糖含量均较水醇法高,且生产工艺简便.结论:高速离心法制备黄芪口服液值得推广.

    作者:马涵涛;谢秀娟;王颖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西沙比利原料中异丙醇残留量的气相色谱测定

    目的:测定西沙比利原料中异丙醇残留量.方法: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异丙醇残留量.结果:异丙醇浓度在1.3~26.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n=7);其平均回收率为97.24%,RSD=1.33(n=5);西沙比利3批样品中,异丙醇均未检出.结论:异丙醇测定方法简便快速,西沙比利原料生产中的异丙醇消除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赵劲松;张弘;周天杰;程小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纳洛酮在急、危重症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介绍近几年来纳洛酮在急、危重症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查阅国内近期有关纳洛酮应用的文献报道,进行整理、综述.结果:纳洛酮在治疗中毒(海洛因、乙醇、氟乙醇胺、一氧化碳等)、急性颅脑损伤、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休克等疾病方面,有独特的疗效.结论:纳洛酮在急、危重症病人中的临床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作者:邓廷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从Cohn氏组分Ⅳ沉淀中回收白蛋白的低温工艺

    目的:探索低温环境下从Cohn氏组分Ⅳ沉淀中回收白蛋白的生产工艺条件.方法:在低温乙醇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控制温度、乙醇浓度、酸碱度,提取组分Ⅳ沉淀中残留的白蛋白,选择合适的生产条件.结果:控制适当的工艺参数,回收的产品为浅黄绿色澄清液体,纯度>97%,吸收度<0.1,多聚体含量<5%,PKA<30IU/mL,仅与抗人的血清产生沉淀线,主要沉淀线为白蛋白;安全试验、无菌试验、热原质试验、热稳定性试验均符合要求.每千克组分Ⅳ沉淀回收的白蛋白在50 g左右.结论:在低温环境下能有效地回收组分Ⅳ沉淀中的白蛋白,回收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作者:王春涛;张林;刘睿斌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奥平栓配合抗宫炎片治疗宫颈糜烂100例

    目的:探讨奥平栓配合抗宫炎片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选择宫颈糜烂患者13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100例,对照组30例,年龄20~59岁.对照组单用奥平栓,治疗组给予奥平栓和抗宫炎片联用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6.6%)(P<0.01),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奥平栓配合抗宫炎片治疗宫颈糜烂,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孔秋芹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我国将投资88亿元打造现代中药创新体系等6则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益智合剂治疗儿童多动症50例

    目的:观察自制益智合剂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儿童多动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益智合剂和哌甲酯(利他林)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8%,对照组有效率为82%,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智合剂治疗儿童多动症疗效肯定,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小芳;刘丽勤;陆润基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心痛宁滴丸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

    对心痛宁滴丸中阿魏酸进行了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色谱条件、溶液制备、线性关系考察、精密度、重现性、稳定性、回收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该方法可行、结果可信,为心痛宁滴丸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个较成熟的质量控制方法,其阿魏酸的含量可在0.015%~0.02%之间.

    作者:杨书良;孙婷;佟永领;石林平;苏文琴;刘丹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关于建立药品监管内部制约机制的思考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全国各地相继建立了省以下垂直管理的药品监督新体制,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和<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的正式实施以及一系列相关法规条例的颁布执行,标志着一个有法可依、依法管药、依法行政的药品监管局面已经形成.面对中国加入WTO后药品监管的新形势、新要求,如何建立有效的内部制约和监督机制,树立公正、严明、高效、清廉的药监队伍形象,成为各级药监机关面临的新问题.

    作者:许宏智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眼络通颗粒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建立眼络通颗粒中挥发油用β-环糊精(β-CD)包合的方法.方法:正交设计L9(34).结果:油与β-CD的比例为1 mL:6 g,包合温度30℃,包合时间20 min.结论:该工艺为包合的佳工艺.

    作者:姜宁华;吴素香;杜诚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2001年我院病区麻醉性镇痛药应用情况统计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麻醉性镇痛药应用的现状及趋势,供临床合理应用参考.方法:抽取2001年麻醉性镇痛药品处方2 863张.用限定日剂量(DDD)、药物利用指数(DUI)、用药人次数(DDDs),对我院5种麻醉性镇痛药品的费用、用量、用药患者年龄及性别、各专科用药处方数前10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哌替啶的用药处方数(占61.1%)、用药量居首位,吗啡控释片费用居首位(占总费用的45.8%);用药患者中,21~40岁年龄段居多,其次为41~50岁年龄段,女性患者略多于男性患者;肝胆外科用药数量大,其次为妇产科和泌尿外科,共占麻醉性镇痛药处方数的67.7%.结论:我院麻醉性镇痛药应用尚不够合理,有待改进.

    作者:陈小勇;陈开文;邓芳;易小玲;肖凌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夜交藤超微饮片中大黄素的含量

    目的:测定夜交藤超微饮片中大黄素含量.方法:HPLC法.使用C18柱,以甲醇-水(75: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3.3%.结论:本方法分离良好,可用于夜交藤超微饮片中大黄素含量的测定.

    作者:张水寒;张煜林;肖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马兜铃属植物肾毒性研究进展

    目的:综述马兜铃属植物肾毒性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结果:内容涉及马兜铃属植物肾毒性的主要症状、病理改变特点、作用机制及其防治.结论:马兜铃属植物作为常用中药,其潜在毒性和对肾脏的损害应引起重视.

    作者:左建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爱迪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25例

    目的:比较爱迪注射液加化疗(治疗组)与单纯化疗(对照组)对中晚期肺癌的疗效及毒性作用.方法:治疗组25例在化疗同时采用爱迪注射液100 mL溶于生理盐水40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7 d;对照组25例单纯用化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52.00%,高于对照组(43.47%),但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胃肠道及血液学毒副反应,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一般状况改善、Karnofsky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爱迪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疗效肯定,尤其在降低化疗毒副反应、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方面作用肯定.

    作者:吴桂英;张援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