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活性炭和铁离子对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质量的影响

彭单云;王剑虹

关键词:氧氟沙星, 活性炭, 铁离子
摘要:目的:考察不同量活性炭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的吸附作用;探讨铁离子对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颜色的影响.方法:按处方量配制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分别加入不同量活性炭并在不同温度恒温30min后滤过,测定氧氟沙星、葡萄糖含量.另在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中,分别精密加入100 mg/L标准铁溶液适量,于100℃,40 min灭菌,在450 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结果:随活性炭用量的增加、温度升高,氧氟沙星含量明显降低,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的颜色随Fe3+浓度增加而加深,吸收度随Fe3+浓度增加而加大.结论:在生产中要根据活性炭的量酌情增加氧氟沙星投入量,严格控制配制与灭菌温度及时间,限制外源性铁盐.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美洛培南的药理及临床应用

    美洛培南是一种新型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抗菌谱广,对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及厌氧菌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美洛培南组织穿透力强,分布广泛,临床上用于治疗呼吸道、泌尿道、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和外科感染、妇产科感染,也用于脑膜炎的治疗.

    作者:林彩;刘松青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氟尿嘧啶氯化钠注射液生产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氟尿嘧啶氯化钠注射液的制备工艺.方法:通过实验确定工艺参数,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氟尿嘧啶含量.结果:氟尿嘧啶直接稀释配制,只须一次脱色,配制时不用调节酸碱度.结论:工艺合理可行.

    作者:张建礼;郑家晴;徐桂英;崔美兰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静脉输液添加药物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输液添加药物引起的污染及输液混合液发生配伍禁忌对人体危害极大.医院里输液添加药物是由医生和护士操作,添加药物时缺乏对治疗学与药物学的考虑和药学专业人员的指导.今后应加强配制人员的挑选与培训,争取药剂人员的参与并由其提供有关输液混合液配制方面的资料与信息咨询服务.

    作者:张明君;陈保东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影响中药使用安全的因素分析

    目的:正确认识中药的毒副作用,加强监管,充分发挥中药在防病治病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搜集有关文献,结合在日常医疗实践中遇到的不良反应病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对中药的毒性认识程度及对中药炮制、配伍、用法、用量和药物质量诸因素能否严格掌握均可影响中药使用的安全性.结论:务必提高对中药的认识,加强合理用药,才能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徐木根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活性炭和铁离子对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质量的影响

    目的:考察不同量活性炭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的吸附作用;探讨铁离子对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颜色的影响.方法:按处方量配制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分别加入不同量活性炭并在不同温度恒温30min后滤过,测定氧氟沙星、葡萄糖含量.另在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中,分别精密加入100 mg/L标准铁溶液适量,于100℃,40 min灭菌,在450 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结果:随活性炭用量的增加、温度升高,氧氟沙星含量明显降低,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的颜色随Fe3+浓度增加而加深,吸收度随Fe3+浓度增加而加大.结论:在生产中要根据活性炭的量酌情增加氧氟沙星投入量,严格控制配制与灭菌温度及时间,限制外源性铁盐.

    作者:彭单云;王剑虹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12例中药注射剂所致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2002年应用中药注射剂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过敏反应为常见.结论:临床医师、药师、护士应重视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紧密配合并实施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监测.

    作者:俞佳;马珂;祁金文;金戈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华北制药集团200万元药品捐赠安徽洪灾区

    作者:齐立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益肝颗粒的制备及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益肝颗粒的制备工艺并验证其临床疗效.方法:将诸味药材煎煮后制成颗粒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自制益肝颗粒符合质量标准,且临床疗效好,使1个疗程的有效率为96.55%.结论:该制剂生产方法简单、工艺合理、疗效确切.

    作者:林勇;陈明安;李明芬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感冒清热颗粒中葛根素的含量

    目的:制定感冒清热颗粒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感冒清热颗粒中葛根素的含量.结果:葛根素浓度在13~7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98.95%.结论:HPLC法灵敏、准确,可用于该颗粒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高青枝;陈同坡;丛江;杨晓云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克拉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支原体感染的费用-效果分析

    目的:比较克拉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支原体感染的经济效果.方法:将98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克拉霉素和红霉素进行治疗,用费用-效果分析方法评价经济效果.结果:克拉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支原体感染的有效率分别是89.29%和71.43%(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23.21%和88.10%(P<0.01).克拉霉素组的费用C=418.69元,C/E=4.69;红霉素组费用C=636.72元,C/E=8.91;△C/△E=12.21.结论:克拉霉素组的费用-效果优于红霉素组.

    作者:周云芳;叶菊芬;邹晓华;李晓英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乳糖酸阿奇霉素及其注射剂的安全性评价

    目的:评价乳糖酸阿奇霉素(AZL)及其注射剂的安全性.方法:对AZL及其注射剂的急性毒性、致敏性、溶血性、红细胞凝集反应、热原反应和异常毒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小鼠静脉注射和腹腔注射AZL的半数致死量(LD50)分别为632.15 mg/kg和1 371.06 mg/kg,95%可信限分别为575.00~689.33 mg/kg和1 239.64~1 502.48 mg/kg;AZL终浓度为1.5~6.0 mg/mL,在24 h内未见溶血和红细胞凝集反应;豚鼠致敏试验结果表明,AZL无明显过敏反应;热原和异常毒性检查均符合<中国药典>的有关规定.结论:AZL及其注射剂按临床常用剂量给药是安全的.

    作者:庞广礼;丁艳;高允生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中药生产企业实施GMP的几个误区

    据统计,我国目前有中药生产企业(其中包括纯中药生产企业和兼产企业)3 000余家,其中多数中药生产企业都存在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管理水平低、资金缺乏等问题.

    作者:李江英;岳宝森;姚福全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咪唑斯汀治疗急性荨麻疹40例

    目的:观察咪唑斯汀治疗急性荨麻疹的起效时间和疗效.方法:40例急性荨麻疹患者,给予咪唑斯汀10 mg口服,每日1次.结果:瘙痒症状在1 h之内减轻者为72.5%,2 h之内减轻者为100%;风团数量减少者分别为82.5%和97.5%;有效率1 h内为52.5%,2 h内为95.0%.结论:咪唑斯汀治疗急性荨麻疹起效快,作用强.

    作者:揣瑞梅;王传珍;乔桂芝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东当归与当归的比较鉴别

    目的:对东当归与当归药材进行鉴别比较.方法:采用薄层色谱和紫外光谱等方法对东当归和当归进行鉴别研究.结果:东当归与当归的薄层色谱图基本一致,但在Rf值=0.92处东当归较当归多出一个黄色斑点;从紫外光谱扫描图中可以看出二者的大吸收波长不同,东当归在(320±2)nm及(282±2)nm处有2个大吸收峰,当归仅在(272±2)nm处有1个大吸收峰.结果:用薄层色谱和紫外光谱扫描方法可有效地鉴别和区分药材东当归与当归.

    作者:陈道振;林海伦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药物治疗

    从代谢障碍、血管障碍、离子通道假说等方面阐述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多种发病机制,讨论用药方案以及各种药物的作用机制.

    作者:李妍;李元媛;孟彦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硝酸异山梨酯含量的研究

    目的:建立硝酸异山梨酯葡萄糖注射液中硝酸异山梨酯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对其进行定量测定;以氢化泼尼松为内标,Spherigel C18柱(5μm,4.6 mm×200 mm);流动相:甲醇-水(54:46);流速:1.0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30 nm.结果:此法线性范围10~150μg/mL(r=0.999 8),方法精密度RSD为0.51%;平均回收率101.03%,RSD为1.40%(n=6).结论:HPLC法简便快速、精密度高、准确度好,可作为样品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周建设;马志梅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双环醇抗病毒与保护肝细胞作用的动态观察和分析

    目的:探讨双环醇抗病毒机制,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双环醇打下理论基础.方法:通过2.2.15细胞与双环醇混合培养,观察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用药后与HBsAg,HBeAg,乙型肝炎病毒中DNA(HBV-DNA)之间的动态变化,定量逆转录PCR(RT-PCR)观察STAT-1变化;临床实验中,患者口服双环醇,每2周观察血清HBV-DNA与ALT,AST动态变化.结果:细胞模型实验中,随着双环醇与2.2.15细胞混合培养时间延长,HBsAg,HBV-DNA滴度逐渐降低,而培养上清ALT,AST无明显变化,细胞内稳定高水平表达STAT-1的mRNA;临床实验发现,以干扰素α为对照,患者血清ALT,AST可以随着HBV-DNA水平降低而下降,但未发现患者血清ALT,AST有一过性升高.结论:双环醇在发挥肝细胞保护作用的同时,还可能通过非细胞溶解性机制清除乙型肝炎病毒.

    作者:余祖江;江河清;阚全程;李晓菲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我国政府重点资助防治非典疫苗和药物研制等7则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我院1674例药物咨询回顾性分析

    目的:促进药师参与临床工作,为患者提供及时、合理的药物治疗,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方法:对我院2001年12月~2002年6月期间记录完整的药物咨询登记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是药物咨询过程中的主要对象,有关抗感染药物、心脑血管药物的咨询多,药物的用法用量、不良反应、药价、药物相互作用是咨询的主要内容.结论:药物咨询是沟通药师与患者之间的桥梁,为保证咨询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应进一步完善药物咨询系统,提高药师素质.

    作者:张维丰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双黄连注射剂的临床使用方法研究

    目的:探讨双黄连注射剂的应用方法及不同用法之间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关系,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2001年8月至2002年11月我院住院和门诊应用双黄连注射剂的不同应用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黄连注射剂的雾化、腔内注射效果优于静脉注射给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注射给药.双黄连注射剂的静脉给药,选用合理给药方法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论:优化双黄连注射剂的临床应用方法可以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郭雪松;袁小燕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