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PLC法测定胃炎宁颗粒中甘草酸的含量

裘飞君;裘学强;陈仁兴

关键词:胃炎宁颗粒, HPLC, 甘草酸, 甘草酸单铵盐
摘要:目的:探讨胃炎宁颗粒的含量测定标准.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胃炎宁颗粒中甘草酸的含量.结果:甘草酸浓度在0.02~0.4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6%,RSD为1.6%.结论:方法简单,测定结果准确、重现性好,能有效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分析

    目的:了解本院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药物应用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0年本院全年患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病历进行药物利用情况的分析,评价抗幽门螺杆菌消化性溃疡患者药物应用的合理性.结果:患者患病期间均以三联疗法进行药物治疗,调查表明本院抗幽门螺杆菌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用药较为合理.结论:丽珠胃三联作为一个HP的根除方案具有疗效佳、安全方便、价格低廉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广清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利凡诺配伍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晚期妊娠引产450例

    目的:探讨利凡诺配伍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晚期妊娠引产的效果、副作用、安全性及适应性.方法:治疗组450例,在应用利凡诺引产的基础上,加用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对照组400例,单用利凡诺.结果:两组在排胎时间、胎盘(膜)或蜕膜残留、出血量及不良反应等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上述3种药物用于中、晚期妊娠引产,成功率高、副作用少、安全简便,更适合基层医院应用.

    作者:吴翩;敖银柳;郭峻柳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我院76例中药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了解中药引起不良反应(ADR)的情况,促进中药ADR的监测.方法:对近年来我院各临床科室上报的中药所引起ADR的报告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引起的ADR有76例,其中多是双黄连粉针剂(16例),其次是葛根素针剂(13例)、茵栀黄针剂(11例).ADR表现主要是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其次是全身性的损害如畏寒、发热等;较严重的ADR有溶血性贫血3例,过敏性休克2例,呼吸困难1例,呼吸骤停1例,高热12例.结论:中药引起的ADR中,有的病情较严重,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因此加强其ADR的监测是很必要的.

    作者:杨玉芳;陈龙英;周燕文;刘滔滔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快速碘量法测定氯霉素滴眼液的含量

    用改进的碘量法测定氯霉素滴眼液含量,操作简单,测定速度快,它适用于药房制剂分析.

    作者:赵生坤;张志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青岛市药监局首次公开拍卖罚没药品

    作者:卢饧奂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33例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预防、治疗措施及效果.方法:对1997年5月到2001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33例OHSS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OHSS是一种严重的医源性疾病,与所用促排卵药物的种类、剂量有关,与患者对促排卵药物的反应性有关.OHSS的预防在于高危人群进行监测及终止HCG的注射.对中重度OHSS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以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雷丽;赵妍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部分中药双向作用浅析

    分类简述了具有双向作用的多味中药药理学基础,以期临床重视,促进临床用药合理化.

    作者:应岳文;胡旭玲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噻吗洛尔贴剂经皮渗透促渗剂的筛选

    目的:通过对噻吗洛尔贴剂的多种新型促渗剂进行筛选来得到促渗效果好的新型促渗剂.方法:利用大鼠皮肤渗透模型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结果:选用桉叶油与1,2-丙二醇(1:1)为贴剂促渗剂.结论:噻吗洛尔经皮吸收贴剂,具有使用方便、可持续按一定速率给药、毒副作用小等优点.

    作者:莫菲;黄雨荪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369种中成药标签及说明书的调查与分析

    已于2000年1月1日执行的<药品包装、标签和说明书管理规定>(暂行)(下简称<规定>)已对药品标签及说明书的格式及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与要求.

    作者:张志国;陈青莲;邓桂明;胡鸿;欧秀英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

    目的:评价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其合理性.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统计门诊病人使用各类抗菌药物的天数、剂量等,以DDD数分析法对使用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我院门诊病人使用的抗菌药物涉及12类56种,其中头孢菌素类药物应用多,占所用抗菌药物的32.24%.结论: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齐薛红;娄小娥;吴美珍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加替沙星中高分子杂质的分离分析与测定

    目的:探讨加替沙星中高分子杂质的分离分析与测定.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葡聚糖凝胶G-10填充柱为色谱柱,以磷酸盐缓冲液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98nm.结果: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系统能分离高分子杂质,采用自身对照法能测定出加替沙星中高分子杂质的含量.结论:方法简便,可用于喹诺酮类高分子杂质的测定.

    作者:陈海燕;卓芝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医院药房也应按GSP要求规范管理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发布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即GSP),已从2000年7月1日起施行.该管理规范的发布和施行对加强药品经营质量管理、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作者:彭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六味地黄丸薄层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建立六味地黄丸薄层色谱指纹图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指纹图谱组分析.结果:确定了公有峰的归属.结论:方法简便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该药品的鉴别.

    作者:何作民;吴子超;钟向红;霍永昌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呋麻滴鼻液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

    目的:测定呋麻滴鼻液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方法:以次氯酸钠溶液为氧化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49nm波长处直接测定呋麻滴鼻液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结果: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0.6%.结论: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可直接测定盐酸麻黄碱含量,且灵敏度高,结果准确.

    作者:朱晓峰;陆小芬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烧伤喷雾剂的研制及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制备以水为溶媒的能减少疼痛、减少刺激、提高治愈率的烧伤新制剂.方法:用HPLC法测定氯霉素、左旋氧氟沙星的含量,控制烧伤喷雾剂的质量.结果:制备的水溶媒烧伤喷雾剂疗效显著,质量可靠.结论:本制剂制备工艺简单,喷雾剂使用方便、疗效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旋志刚;杨杰;郭栋;刘萍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参芪扶正液在肾癌根治术后的应用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液在肾癌根治术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30例肾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8例于肾癌根治术后应用参芪扶正液治疗,对照组12例只行肾癌根治性切除术.结果:治疗组术后3年生存率94.4%,5年生存率83.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T淋巴细胞亚群CD4,CD3的值明显升高,CD4/CD8比值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结论:肾癌根治术后应用参芪扶正液治疗,可以提高免疫功能,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杨锦建;苌静;王智勇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氢氧化钠溶液放置时间对凯氏定氮分析结果的影响

    目的:研究氢氧化钠溶液放置时间长短对凯氏定氮分析结果的影响,找出影响该方法准确性的主要因素.方法:通过使用配制后放置时间不同的10mol/LNaOH用于凯氏定氮测定,计算其回收率.结果:用放置时间分别为2周、1个月、2个月、6个月的NaOH溶液进行凯氏定氯测定,其氮回收率分别为79.4%,60.5%,47.2%,0.结论:随着NaOH溶液放置时间的延长,其定氮回收率明显下降.为避免对测定准确性的影响,用于凯氏定氮测定中的10mol/L NaOH溶液必须临用前配制.

    作者:张光军;许建文;马贵州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离子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的含量

    目的:研究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的离子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方法:以Alltima C18(4.6mm×150mm,5μm)为分析柱,以0.1mol/L醋酸钠溶液(内含0.005mol/L四丁基溴化铵,用冰醋酸调pH至4.0)-甲醇(55:4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94nm结果:盐酸左氧氟沙星浓度在6~32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8%,RSD=0 5%(n=5),日内、日间误差(RSD)分别为0.6%(n=5)和1.0%(n=4).结论: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稳定性考察及成品质量控制.

    作者:王海燕;徐宏祥;徐善超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理枣仁与酸枣仁有效成分的分析比较

    按照药品质量标准,通过对理枣仁与酸枣仁进行对照分析比较,理枣仁中含有酸枣仁所含的主要有效成分,外观性状、鉴别无明显差异.

    作者:黄星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辛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高脂血症46例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高脂血症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46例入选病例用辛伐他汀10mg,每晚1次,连续服用8周,治疗期间降糖药物不变.结果:治疗8周后血清TC,TG,ApoB均明显降(P<0.05),分别下降31.0%,43.2%,17.5%;HDL-C,ApoA1无明显变化.辛伐他汀对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均无明显影响,整个治疗阶段未发生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辛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降脂疗效是有效和安全的.

    作者:魏海燕 刊期: 2002年第09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