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平
目的:通过卫生学检查实验,分析我院自制水丸剂的染菌途径.方法:采用卫生学试验方法.结果:根据配方中药材的性质,工艺特点,探讨出简单而又经济的防菌、灭菌措施.结论:卫生学检查可有效地控制水丸剂的卫生质量.
作者:张晓群;张永玲;胡幼红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狼毒大戟水浸液(LS)抗小鼠T淋巴细胞白血病(L615)的作用.方法:80只纯系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n=20)、阳性对照(n=20)、LS-1(n=20)和LS-2(n=20).除阴性对照组外,每只鼠腋下接种L615细胞104个,LS-1,LS-2组每只分别给予LS 0.036 g/d和0.06 g/d,共7 d,第8日将各组动物处死一半取血,剩余的用作观察生命延长率.结果:给药组和对照组的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9.7~9.9 d与6.9 d,生命延长率为40%~43%,LS对由L615白血病细胞攻击引起的白细胞显著增高和脾脏肿大有显著的降低和缓解作用(P<0.02,P<0.002).结论:LS对L615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白血病的发展.
作者:胡克忠;崔晞;巩国明;周瑛;姚苹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建立更年新胶囊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Kromasil-100C18柱(10μm,150.0mm×6.0mm);流动相:乙腈-水(28:72);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0 nm;进样量:20μL;柱温:25℃.结果:淫羊藿苷在4.3~21.5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精密度及回收率结果良好.结论:本法简单、方便,线性关系和重现性好,可有效地对本品进行质量控制.
作者:陈德友;任渝江;王宝佳 刊期: 2002年第12期
对近年来中药制剂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应用进行了综述.
作者:解庆东 刊期: 2002年第12期
随着药品GMP制度的实施、发展和对GMP认识的不断加深,对影响药品生产的各种因素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原料的质量直接影响成品质量,甚至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原料随生产的进行而消耗,需要不断购进,所以生产企业与原料供应商的关系大多是相对长期的,药品生产企业对原料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已成为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
作者:崔熙顺;钟萍;吴建平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抗栓保心片中芍药苷的含量,以控制该制剂的质量.方法:以C18化学键合硅胶柱分离芍药苷,以乙腈-0.1%磷酸(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芍药苷峰与其它组分峰的分离度R>6.7,理论塔板数以芍药苷峰计算为23 56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9%(n=5);5次独立测定的相对偏差为RSD=0.92%;芍药苷浓度在0.25~2.5μg范围内与吸收面积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用RP-HPLC法测芍药苷含量,结果准确,重复性好.
作者:贾善学;王晓勇;董润芬;崔萍 刊期: 2002年第12期
四黄散为自制制剂,由黄连、黄芩、生黄桅、生大黄组成,经120例软组织损伤患者临床应用,总有效率达88.3%.
作者:张云方;叶荣飞 刊期: 2002年第12期
对19组常用同源异功的中药作一归纳辨析,为学习中药者提供一种启发性的归纳学习方法.
作者:李业生;梁宁;温家顺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素(PTH)对人类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肾性贫血疗效的影响.方法:对4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给予r-HuEPO治疗,于治疗前后自身对比观察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Hct)改善情况.结果:PTH与Hb呈负相关(r=-0.769 7,P<0.01).经r-HuEPO治疗,44例CRF患者中,有效31例(70.5%),无效13例(29.5%).无效与有效两组的治疗前PTH及治疗前后Hb,Hc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TH会降低r-HuEPO对肾性贫血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泽卫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布洛芬(芬必得)乳膏治疗急性创伤性疾病、慢性劳损性疾病、骨性关节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病房及门诊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其中治疗组予芬必得乳膏治疗,对照组予双氯芬酸(扶他林)乳胶剂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8%和89.5%,两组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芬必得乳膏与扶他林乳胶剂有着相似的临床疗效.
作者:林光勇;李志杰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建立四消丸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测定方法,考察不同厂家四消丸的质量.方法:采用HPLC法,使用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85:15),检测波长为254 nm,流速为1.0 mL/min,按外标峰面积法计算含量.结果:大黄素、大黄酚线性范围分别为2.02~2.20 μg/mL和6.23~60.23μg/mL;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4%,RSD=1.07%和98.2%,RSD=0.91%;不同厂家生产的四消丸中含大黄(以大黄素、大黄酚总量计)在0.07%~0.19%之间.结论:HPLC法可作为四消丸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作者:杨双杰;郭天义;李艳;徐祖平;冯红梅;曹桂芳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透明质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骨关节炙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2例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阿尔治,ARTZ)2.5 mL,每周1次,连续5周,观察步行能力、日常动作、疼痛、肿胀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判断药物的疗效.结果:132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4.0%.停药1年后81.8%的患者未复发.结论:透明质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对轻、中度骨关节炎具有良好疗效,阿尔治治疗骨关节炎安全有效.
作者:倪卫东;安洪;严为棣;钟丰菊;朱玉华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对比分析素高捷疗眼膏和可保眼滴眼液中的氨基酸成分,确认两种制荆的差别.方法:采用柱前衍生RP-HPLC法对两种制剂中的氨基酸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两种制剂中氨基酸和小分子肽含量基本一致.结论:可保眼滴眼液可作为素高捷疗眼膏的国产替代品.
作者:程福群;赵仪学;廖建伟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了解护肝宁片的保肝作用.方法:四氯化碳造模,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试剂盒测定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含量,用普通染色法对肝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护肝宁片能明显降低四氯化碳中毒小鼠血清中ALT和AST的含量,明显减轻四氯化碳对小鼠肝组织的损害,与阳性对照护肝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护肝宁片具有明显的保肝作用.
作者:苗术;刘凤阁;苏富琴;刘吉成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阐述临床上肿瘤化疗时常出现的主要毒副反应及其临床表现,以及不良反应的处理办法,指导合理用药.方法:查阅有关文献资料,结合临床用药实践.结果:抗肿瘤药因缺乏选择性,对人体正常组织细胞毒性作用是经常的,有时甚至是严重的.结论:审慎用药,及时积极处理,药物不良反应是可以预防,可以大大减少、减轻的.
作者:昝日增;宋霄宏 刊期: 2002年第12期
双黄少腹贴是治疗痛经及盆腔炎的中药复方巴布剂,由黄连、延胡索、丹参、川芎等中药组成,因组分多,采用不同的展开剂分别对方中各药材进行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简便灵敏、重复性好.
作者:张玉娥;欧阳艳华;于萍;李德欣;曾丽萍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建立小柴胡冲剂中黄芩苷的HPLC分析方法.方法:以75%乙醇超声提取小柴胡冲剂中黄芩苷,采用HPLC法测定其含量.结果:平均回收率为100.5%,R5D为1.4%.结论:HPLC法测含量准确,可为控制小柴胡冲剂质量提供一定依据.
作者:王大冲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综述了国内外戒毒药物的研究进展,对毒品成瘾性的理论基础和近几年来戒断症状的治疗等作一总结.介绍了成瘾机制、检测方法、诊断药物、治疗药物(包括阿片受体激动剂、非阿片受体激动剂、中医戒毒药物)、预防复吸药物.
作者:张相彩;李丽;熊南燕;张继平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比较胶体酒石酸铋、双歧杆菌、西沙必利治疗功能性结肠疾病的经济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23例功能性结肠疾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胶体酒石酸铋(165 mg,口服,4次/日×4周)、双歧杆菌(700 mg,口服,2次/日×4周)、西沙必利(5 mg,口服,3次/日×4周)治疗.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胶体酒石酸铋、双歧杆菌、西沙必利的有效率分别为87.80%,68.29%,56.10%;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40%,9.76%,12.40%;3种药物中双歧杆菌增长的成本-效果比低.结论:双歧杆菌的经济效果佳.
作者:温预关;薛立庆;廖日房;谭献文 刊期: 2002年第12期
考察近15年来95例病例应用清开灵注射液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流行病学特征.清开灵注射液的药物不良反应好发于<10岁(20.00%)、30~40岁(21.05%)和>60岁(13.68%)3个年龄段;以变态反应为主,其中过敏性休克(24.21%)、过敏性皮疹(15.79%)、全身过敏反应(11.58%)为常见.由于有较高的过敏性休克比例,以及已有6例(6.32%)患者死亡,所以,在使用清开灵注射液时必须做好防范措施.针对上述的清开灵注射液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流行病学特征,作者提出了避免和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对策.
作者:李东;王大果;聂中越;孙业红;朱永泉 刊期: 200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