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红云
对利福平的不良反应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
作者:张谨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21世纪医院中药房的管理与中药剂型改革的模式.方法:分析中药事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及药业新时期的工作任务.结果:从转变观念、转变机能和转变管理模式上,树立全程质量意识,市场竞争意识,人才素质意识,社会效益意识.结论:提高认识,以人为本,改变条件,不断创新,促进传统中药现代化.
作者:钱云川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本刊讯]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加强处方药广告审查管理工作的通知》(国药管市[2001]14号)规定,粉针剂、大输液类和已经正式发文明确必须凭医生处方才能销售、购买和使用的品种以及抗生素类的处方药,自2001年2月1日起,停止受理和审查在大众媒体发布广告的申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场监督司并就停止受理和审查在大众媒介发布广告的部分处方药品种予以说明,其中抗生素类的处方药品种包括:(一)抗感染药物1.β-内酰胺类(1)青霉素类(2)头孢菌素类(3)其他β-内酰胺类:如头霉素类、碳青霉烯类、单环β-内酰胺类、氧头孢烯类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2.氨基糖苷类3.四环素类4.氯霉素类5.大环内酯类6.林可霉素类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盐酸纳洛酮(Naloxone Hydrochloride)为羟二氢吗啡酮的衍生物,是阿片受体纯拮抗剂,无任何激动活性,安全性高,副作用小,在临床急救中应用广泛.
作者:张岚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为了长效皮质激素(得宝松)局部注射治疗斑秃的临床疗效.方法:得宝松1ml+2%利多卡因1ml在针筒内混合摇匀后,在脱发处作点状局部注射.结果;与用醋酸确炎舒松局部注射治疗斑秃40例患者作对照,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得宝松局部注射治疗斑秃疗效可靠,且使用方便.
作者:何慧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研制肾福康颗粒.方法:建立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肾福康颗粒中的大黄、丹参、半夏、陈皮进行定性鉴别,并用薄层扫描法对黄芪中黄芪甲苷进行含量测定.结论:该制剂性质稳定,质量可控,可满足临床用药要求.
作者:王宇红;张水寒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综述了雷尼替丁在非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宋福欣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在临床实践中,药物治疗的心理学问题普遍存在,并对药物防治疾病的效果有重要影响.因此,在药学监护的全过程中,药师应从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和安全、有效、经济用药方面调整病人用药心理,满足病人用药的基本心理需求.同时,药师还应加强药物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增强与病人的沟通能力.
作者:韩守智;唐立尧;薛秉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研制了复方氯甲硫霜,并观察其对痤疮的疗效.结果:该制剂制备简便、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肖科武;李伟;易运辉;熊正龙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结合近年来的文献资料,综述了口服他莫昔芬的不良反应,包括对子宫、卵巢、性激素及性激素受体的影响,对肝脏的损伤,对血液系统的影响等.
作者:李振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列表介绍国产红参与朝鲜红参的性状、特征,以帮助有关人员对二者进行正确鉴别.
作者:陈亚艺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苯二氮类药物(BZD)在青少年人群中的滥用情况.方法:在重庆市4个区里分别选取两所学校,采用自编BZD使用情况问卷表,对初二至高二年级各两个班共8个班446名学生进行统一问卷调查.结果:446名学生中使用过BZD的有71人(占15.92%),已形成依赖者7人(占1.57%).结论:BZD在青少年中有很高的使用率,这种现象应充分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作者:卢殿军;邱建国;付以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介绍复方环丙沙星喷鼻剂的制备和质量控制.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环丙沙星的含量,旋光法测定盐酸麻黄碱的含量.结果:该方法操作方便,结果准确,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为0.9%.
作者:梁红云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心肌炎,与同等条件下同期住院患者作比较观察.结果:治疗组在用药后能有效地缓解临床症状、体征,改善心肌酶谱,促进心电图恢复,其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黄芪注射液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有效药物.
作者:邹凡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用羟苯乙酯作防腐剂,用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6.0~7.0,配制了左旋氧氟沙星滴眼液,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波长为(293±1)nm,浓度在2~10μg/ml范围内,浓度与吸收度线性关系良好,得回归方程为A=1.83×10-3+0.07415C,r=0.9991,回收率试验平均回收率±标准差为100.18%±0.94% 测定方法简便,结果可靠.
作者:舒德芬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为有效控制速效伤风胶囊质量,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胶囊中人工牛黄进行鉴别,方法简便、可靠、实用.
作者:沈惠琴;何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环丙沙星为第三代氟喹诺酮中作用强的药物,其注射剂疗效得到临床肯定,但市售的注射剂产生较多的静脉炎,使其使用受到限制.现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了改进,刺激性大大减少.本文介绍环丙沙星注射液的制备方法、质量标准、稳定性试验及临床应用等.结果表明,本制剂设计合理、稳定性好、无刺激性、工艺简单、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作者:邓葵强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苦黄注射液治疗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照组(30例)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35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苦黄注射液.结果:治疗组在降低转氨酶、消退黄疸方面疗效明显(P<0.05),总有效率为85.7%,明显优于对照组(66.7%)(P<0.01),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苦黄注射液治疗黄疸型病毒性肝炎安全可靠,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张经良;张晓莉;田桂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提供药学服务,已成为临床药学发展的必然.本文小结药师下临床工作的体会.
作者:高岩芳;赵爱保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采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脑梗塞,取得了满意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曾永梅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