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华蓉;薛磊冰;钱亚萍;崔波;叶纪沟
采用Bellco公司转瓶机,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分泌RhEPO的工程细胞株CHOEPO-2.所收集的上清液预处理后经染料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分子筛层析纯化后,所得EPO纯度达99%以上,比活性大于1.5×105IU/mg,整个纯化全过程的EPO体内活性回收率为45%.所纯化的EPO分子量为37kD.分析表明,所纯化的EPO可与抗EPO的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该工艺纯化路线简单,重复性好,生产成本低,产品活性高,适合大规模生产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作者:朱绿松;伞德忠;李振武;高晶;候晓薇;彭文广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应用水乐维他静脉滴注治疗口腔溃疡,并与维生素B6、维生素C对照.结果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作者:王尚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研制以氟罗沙星为主药的滴耳剂.方法:拟定处方组成与制备工艺,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氟罗沙星含量,进行稳定性实验.结果:处方设计合理,制备工艺简便可行;氟罗沙星测定的标准曲线为C=9.674A+0.034,r=0.9999,平均回收率100.4%,RSD 0.32%.结论:该滴耳剂处方合理,质量控制方法可靠.
作者:侯金成;王海峰;刘德友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苯二氮类药物(BZD)在青少年人群中的滥用情况.方法:在重庆市4个区里分别选取两所学校,采用自编BZD使用情况问卷表,对初二至高二年级各两个班共8个班446名学生进行统一问卷调查.结果:446名学生中使用过BZD的有71人(占15.92%),已形成依赖者7人(占1.57%).结论:BZD在青少年中有很高的使用率,这种现象应充分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作者:卢殿军;邱建国;付以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执业药师制度在医院实施是可行的、必要的.只要认真组织,学习方法得当,通过执业药师考试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实施执业药师制度对医院加强药品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和人员素质大有益处.
作者:李学辉;张引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在临床实践中,药物治疗的心理学问题普遍存在,并对药物防治疾病的效果有重要影响.因此,在药学监护的全过程中,药师应从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和安全、有效、经济用药方面调整病人用药心理,满足病人用药的基本心理需求.同时,药师还应加强药物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增强与病人的沟通能力.
作者:韩守智;唐立尧;薛秉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环丙沙星为第三代氟喹诺酮中作用强的药物,其注射剂疗效得到临床肯定,但市售的注射剂产生较多的静脉炎,使其使用受到限制.现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了改进,刺激性大大减少.本文介绍环丙沙星注射液的制备方法、质量标准、稳定性试验及临床应用等.结果表明,本制剂设计合理、稳定性好、无刺激性、工艺简单、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作者:邓葵强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重组人α干扰素(rhIFN-α)联合羟基脲(Hu)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6例先用rhIFN-α 3×106U皮下注射,隔日1次,于10~30天后改为每日皮下注射1次;4例用rhIFN-α 3×106U每日皮下注射1次.10例均同时合用Hu 2.0~3.0g/d,维持量为0.5~1.0g/d.结果:完全缓解(CR)率70%,部分缓解(PR)率20%,总有效率90%;获部分细胞遗传学反应1例,获微小细胞遗传学反应1例,总有效率为40%,未发生明显毒副反应.结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在确诊后6个月内即开始长疗程(治疗时间>3个月)连续使用rhIFN-α有可能获得较好的细胞遗传学反应.
作者:钟福高;叶纪沟;张洁;谢万灼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综述某些药物在口腔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供临床参考.
作者:马勇;马国政;杨秀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为有效控制速效伤风胶囊质量,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胶囊中人工牛黄进行鉴别,方法简便、可靠、实用.
作者:沈惠琴;何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考察了溴莫普林胶囊剂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溴莫普林及其胶囊剂须在密封条件下保存,在此条件下贮存期可达3年以上.
作者:黄双全;衷金生;郑梅琴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介绍了依托度酸的药理学特征、临床应用及安全性评价.依托度酸是新型非甾体抗炎药物,具有确切的抗炎镇痛作用,且有更高的胃肠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余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考察盐酸洛美沙星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可行性.方法:干扰试验和对比试验.结果:1:8的样品溶液无干扰作用,与家兔法结果一致.结论:将盐酸洛美沙星注射液稀释8倍可用灵敏度为0.5EU/ml的鲎试剂作细菌内毒素检查.
作者:吴寒寅;陈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心肌炎,与同等条件下同期住院患者作比较观察.结果:治疗组在用药后能有效地缓解临床症状、体征,改善心肌酶谱,促进心电图恢复,其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黄芪注射液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有效药物.
作者:邹凡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改进炉甘石洗剂的制备方法,提高混悬液的物理稳定性.方法:加入0.25%的枸橼酸钠作为反絮凝剂.结果:改进后的炉甘石洗剂稳定性良好.
作者:林美仙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本研究以硫脲显色,用分光光度法在425nm波长处测定了陈香露白露片中铋盐含量,结果表明铋溶液在0.40~3.20μg/ml浓度范围呈良好线性关系,回收率为93.58%,变异系数为1.248%.
作者:周方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用利巴韦林与氧氟沙星注射液配伍,以考察其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室温(25℃)下,观察混合液的外观性状,pH值,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室温下,配伍液48h内澄明,12h内pH值、含量、紫外扫描光谱均无明显改变.结论:在室温下,两药可以配伍.
作者:崔梅;钟远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试从20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用药观察,分析其不良用药行为的形式,剖析其用药不合理的成因,并就此对有关不良用药行为干预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若干对策性意见,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旨在指导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合理用药.
作者:王坚;文睿;刘瑾;包晗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用羟苯乙酯作防腐剂,用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6.0~7.0,配制了左旋氧氟沙星滴眼液,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波长为(293±1)nm,浓度在2~10μg/ml范围内,浓度与吸收度线性关系良好,得回归方程为A=1.83×10-3+0.07415C,r=0.9991,回收率试验平均回收率±标准差为100.18%±0.94% 测定方法简便,结果可靠.
作者:舒德芬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简要综述了TPN的成分、配制及临床应用.
作者:曹国建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