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寒寅;陈雅
目的:制备乳泉膏并探讨其促进产后乳汁分泌,提高母乳喂养率的可行性及对母儿的安全性.方法:制备乳泉膏.治疗组选择300例单胎足月分娩的健康初产妇,其中200例于产后24h内开始口服乳泉膏30g,每日2次,共3天;100例于产后3天后因乳汁分泌不足口服乳泉膏3~5天,剂量同上.以300例同样条件的产妇不服用(抗生素除外)任何药物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服药前后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检查无变化.结论:乳泉膏制备简便,安全有效,服用方便,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玉秀;孟瑞雪;方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对参麦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小儿肺炎、不稳定型心绞痛、冠心病及心功能不全等疾病以及作为化疗增效剂提高肺癌者免疫力的临床应用作一概述.
作者:宋文广;许雅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一次性硬膜外腔注射吗啡治疗前列腺摘除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50例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于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实验组于术毕拔出硬膜外管前一次性注入吗啡,对照组于术后出现疼痛时肌肉注射哌替啶.结果:在VAPS测痛评分、膀胱痉挛次数、膀胱停止冲洗时间、术后平均住院天数等方面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吗啡一次性经硬膜外腔注入具有镇痛效果好而持久、患者康复快等优点,可用于前列腺术后镇痛.
作者:袁羽;李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试从20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用药观察,分析其不良用药行为的形式,剖析其用药不合理的成因,并就此对有关不良用药行为干预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若干对策性意见,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旨在指导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合理用药.
作者:王坚;文睿;刘瑾;包晗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建立玉泉散中甘草酸单铵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超声提取,HPLC法测定玉泉散中甘草酸单铵的含量.使用C18柱,以甲醇-含3%冰醋酸的0.2mol/L醋酸铵溶液(62:3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0nm.结果:此方法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1%.结论:本方法分离良好,可用于玉泉散的质量控制.
作者:缪华蓉;薛磊冰;钱亚萍;崔波;叶纪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肝素钙皮下注射佐治小儿肺炎的疗效.方法:小儿肺炎127例,随机分成治疗组62例,对照组65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抗感染及对症处理基础上加用肝素钙皮下注射,疗程5~7天.结果:治疗组咳嗽停止、罗音消失时间及总疗程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但退热时间两者无显著差异.结论:肝素钙皮下注射佐治小儿肺炎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张霞平;沈文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综述了1995~1999年间鲎试验法用于检测化学类药品细菌内毒素的研究现状,并对加快鲎试剂检测化学药品细菌内毒素的研究提出建议与看法.
作者:伍利锋;汪穗福;颜可智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用羟苯乙酯作防腐剂,用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6.0~7.0,配制了左旋氧氟沙星滴眼液,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波长为(293±1)nm,浓度在2~10μg/ml范围内,浓度与吸收度线性关系良好,得回归方程为A=1.83×10-3+0.07415C,r=0.9991,回收率试验平均回收率±标准差为100.18%±0.94% 测定方法简便,结果可靠.
作者:舒德芬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21世纪医院中药房的管理与中药剂型改革的模式.方法:分析中药事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及药业新时期的工作任务.结果:从转变观念、转变机能和转变管理模式上,树立全程质量意识,市场竞争意识,人才素质意识,社会效益意识.结论:提高认识,以人为本,改变条件,不断创新,促进传统中药现代化.
作者:钱云川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用利巴韦林与氧氟沙星注射液配伍,以考察其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室温(25℃)下,观察混合液的外观性状,pH值,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室温下,配伍液48h内澄明,12h内pH值、含量、紫外扫描光谱均无明显改变.结论:在室温下,两药可以配伍.
作者:崔梅;钟远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研制了复方氯甲硫霜,并观察其对痤疮的疗效.结果:该制剂制备简便、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肖科武;李伟;易运辉;熊正龙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测定了不同煎煮时间的四物汤煎膏煎出率和还原糖、磷脂含量.当煎煮时间达到30min时煎出率、还原糖、磷脂含量达高,分别为33.1%、54.4mg/ml、42.06μg/ml.
作者:杜中惠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重组人α干扰素(rhIFN-α)联合羟基脲(Hu)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6例先用rhIFN-α 3×106U皮下注射,隔日1次,于10~30天后改为每日皮下注射1次;4例用rhIFN-α 3×106U每日皮下注射1次.10例均同时合用Hu 2.0~3.0g/d,维持量为0.5~1.0g/d.结果:完全缓解(CR)率70%,部分缓解(PR)率20%,总有效率90%;获部分细胞遗传学反应1例,获微小细胞遗传学反应1例,总有效率为40%,未发生明显毒副反应.结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在确诊后6个月内即开始长疗程(治疗时间>3个月)连续使用rhIFN-α有可能获得较好的细胞遗传学反应.
作者:钟福高;叶纪沟;张洁;谢万灼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结合近年来的文献资料,综述了口服他莫昔芬的不良反应,包括对子宫、卵巢、性激素及性激素受体的影响,对肝脏的损伤,对血液系统的影响等.
作者:李振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列表介绍国产红参与朝鲜红参的性状、特征,以帮助有关人员对二者进行正确鉴别.
作者:陈亚艺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哌替啶在治疗剂量时可引起轻度不良反应,包括眩晕、出汗、口干、恶心、呕吐、心动过速或晕厥,但致皮质盲尚未见报道.作者遇见1例,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
作者:卢丽玉;邱云美;林卫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研制以氟罗沙星为主药的滴耳剂.方法:拟定处方组成与制备工艺,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氟罗沙星含量,进行稳定性实验.结果:处方设计合理,制备工艺简便可行;氟罗沙星测定的标准曲线为C=9.674A+0.034,r=0.9999,平均回收率100.4%,RSD 0.32%.结论:该滴耳剂处方合理,质量控制方法可靠.
作者:侯金成;王海峰;刘德友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采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脑梗塞,取得了满意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曾永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为拓宽131I治疗巨大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适应症提供临床资料,将近几年来131I治疗巨大甲状腺肿大伴甲亢163例进行了总结,本组病例均采取一次性足量口服,为了大程度减少副反应,在治疗前后均予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仅部分患者(92例次)出现副反应,而131I治疗巨大甲状腺肿大伴甲亢的总有效率为97.5%,1年内的甲状腺功能低下(甲低)发生率为9.2%,均与131I治疗中度甲状腺肿大伴功能亢进的文献报道相当.因此,131I对中度、巨大甲状腺肿大伴甲亢的患者均可首选,具有方法简便、疗效好、安全和无痛苦等优点.
作者:何建华;曾钦文;喻文才;吴从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应用水乐维他静脉滴注治疗口腔溃疡,并与维生素B6、维生素C对照.结果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作者:王尚山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