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组人α-2b干扰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88例

王红宇;李雪梅;吕媛玲;胡旭东;胡玉泉

关键词:重组人α-2b干扰素, 毛细支气管炎, 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重组人α-2b干扰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符合毛细支气管炎统一诊断标准的患者1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8例和对照组86例,对照组采用相似抗生素抗感染及平喘、解痉、止咳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肌肉注射100万Uα-2b干扰素,每日1次,连用3~5天.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6%(85/88),对照组有效率为84.9%(73/86),两组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注射用重组人α-2b干扰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有显著疗效.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氨氯地平的临床药理及临床应用

    综述了氨氯地平的药理、药效、临床应用、副作用及药物相互作用.

    作者:陈华瑛;王一平;陈岑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硫酸妥布霉素膀胱灌注治疗女性慢性膀胱炎132例

    目的:有效地治疗慢性膀胱炎.方法:采用对两组患者中段尿液培养加药物敏感试验指导临床治疗,对132例及68例女性慢性膀胱炎分别给予硫酸妥布霉素膀胱灌注及静脉滴注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1.8%,有效率达95.4%;对照组治愈率23.5%,有效率为51.5%.结论:两者疗效有显著差异(P<0.01),灌注法明显优于静脉滴注法.

    作者:刘先夺;白韧;韩应武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中药合剂的防腐灭菌处理概述

    防止中药合剂长霉、发酵、变质十分重要.笔者提出三种中药合剂的防腐灭菌方法,即热灌封法、苯甲酸钠法、苯甲酸加蒸气灭菌法.

    作者:芦柏震;何晓波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利福平引起剥脱性皮炎及肝功能损害1例

    24岁,因发热、咳嗽、左胸痛1月,全身皮肤瘙痒3d入院.曾于入院前1月因发热、咳嗽、左胸痛在当地县医院就诊,诊断为左侧结核性胸膜炎,予异烟肼0.3g/d、利福平0.45g/d口服,链霉素0.75g/d肌肉注射以及强的松等治疗,上述症状逐渐好转;两周后感全身皮肤瘙痒并出现红色丘疹,肝功能显示谷丙转氨酶(ALT)168U/L、谷草转氨酶(AST)220U/L、黄疸指数38U/L,当地县医院考虑为结核药物所致,立即停用所有抗结核药物,并给予地塞米松、维生素C静脉注射,口服赛庚啶等抗过敏及保肝治疗,5d后皮肤瘙痒及红色丘疹逐渐减轻,转氨酶及黄疸指数明显降低.入院前3d,患者自服利福平0.45g,2h后出现头痛、腹痛、颜面部发红、全身皮肤奇痒,继之出现红色丘疹.患者既往无药物过敏史,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

    作者:张桂蓉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火栀麦胶囊中栀子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清火栀麦胶囊中栀子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Nova-pak C18色谱柱为分离柱,以甲醇-水(25:75)为流动相,在240nm波长处检测.结果:线性范围为0.227 6~1.707μg.栀子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8.95%,RSD为1.13%(n=5).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准确,适合于清火栀麦胶囊生产的质量控制.

    作者:范吕林;杨青;刘淑华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早期大量应用尼莫地平治疗脊髓损伤96例

    应用尼莫地平治疗脊髓非横断性损伤患者96例,并以常规治疗为对照.结果:早期应用尼莫地平可提高截瘫恢复的程度.

    作者:王群波;李智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我国乡村卫生院不合理用药的现状、原因及对策初探

    调查研究了农村不合理用药的现状,分析了农村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改变农村卫生院不合理用药的对策.

    作者:江国庆;辛华雯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斑蝥酸钠注射液配合放疗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23例

    目的:比较斑蝥酸钠注射液(奇宁注射液)加放疗(治疗组)与单纯放疗(对照组)对中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及毒性.方法:治疗组23例,放疗同期采用奇宁注射液10ml溶于500m1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至放疗结束;对照组23例,采用单纯放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2.6%,高于对照组69.6%,但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液学毒副作用及胃肠道反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奇宁注射液配合放疗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放疗毒副作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昱明;刘树佳;贾筠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肉桂及混淆品的鉴别

    肉桂为温里要药,由于樟科肉桂属多种植物的树皮常混为肉桂药用,严重影响了肉桂的品质,故对肉桂及其混淆品的来源及鉴别特征进行了探讨与分析,意在杜绝混淆品,确保肉桂质量.

    作者:王兴青;盛军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在3种输液中的稳定性考察

    目的:考察室温下6h内,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3种输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室温(29±1)℃下观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的变化,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后0~6h内左氧氟沙星的含量变化.结果:室温下6h,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3种输液配伍后外观、pH值及含量均无显著的变化.结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在3种输液中均稳定.

    作者:王琳;陈灵;汪世明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制备工艺探讨

    目的:针对温度、葡萄糖、pH值、活性炭对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的影响,探讨其配制工艺.方法:通过加温考察温度对替硝唑的影响;通过先调pH值及两次活性炭吸附配制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考察活性炭对替硝唑含量及半成品pH值的影响.结果:替硝唑配制温度控制在(63.5±1)℃范围,第1次加活性炭0.1%,煮沸加热20min;第2次加活性炭控制在0.025%~0.05%范围,加热时间控制在15~20min范围,可按107%~110%投料,半成品pH值4.48.结论:该工艺可大限度提高产品质量.

    作者:程国平;韩翠艳;翟伟宇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克菌定口含片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50例

    目的:观察比较克菌定口含片和0.1%雷佛奴尔含漱液对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100例10~43岁患有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分别给予克菌定口含片(治疗组)和0.1%雷佛奴尔含漱液(对照组)进行治疗.结果:服药后第3天、第5天、第7天,治疗组综合疗效和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缩短了病程.结论:克菌定口含片对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在疗效和缩短病程方面均明显优于0.1%雷佛奴尔含漱液.

    作者:于新露;钱荣先;徐冬梅;杨旭升;杨凤铎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预防和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药物评价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由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发生率不断增加,因而公众对骨质疏松症的关注日趋增强,治疗和预防骨质疏松症的药物也不断出现,本文主要讨论对骨质疏松症有确切预防和治疗作用的药物,并评价其疗效和不良反应.

    作者:郑忠君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甲硝唑的不良反应

    对1992~1999年间文献中关于甲硝唑的不良反应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并提出甲硝唑合理使用的注意事项.

    作者:谭柳群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药物治疗

    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药物治疗作了较全面的综述.

    作者:李金龙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榄香烯对荷瘤鼠化疗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应用环磷酰胺对荷瘤鼠进行化疗,观察榄香烯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榄香烯对荷瘤鼠化疗所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具有明显的恢复作用,可显著提高化疗荷瘤鼠T细胞转化能力,明显促进化疗荷瘤鼠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和白细胞介素-2(IL-2)产生能力.提示榄香烯能够拮抗化疗所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该结果对临床联合应用榄香烯与化疗药物进行抗肿瘤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姚淑娟;胡芳;刘伯阳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妊娠期间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综述抗生素药物在妊娠妇女体内及其与胎儿之间的转移,供临床合理用药参考.

    作者:魏黎萍;余莲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甲亢Ⅰ号口服液的制备及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制定甲亢Ⅰ号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荧光法和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主药地黄、枸杞子进行定性鉴定.结果:能从样品中检出相应的斑点.结论:此法简便、灵敏、可靠,具有实用性.

    作者:陈静;赵寿堂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前列腺素 E1治糖尿病肾病24例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PGE1)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肾病47例,强化血糖控制,其中24例联合使用PGE1静脉滴注,观察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恢复情况.结果:PGE1治疗组较对照组UAER恢复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1).

    作者:吕芳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外用中药和He - Ne激光疗法治疗臁疮42例

    采用激光治疗和中药外治法治疗臁疮42例,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张华;孙奉武;赵银安 刊期: 2001年第08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