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山茱萸及其混伪品大枣果皮的鉴别

朱山寅

关键词:山茱萸, 大枣果皮, 生药鉴别
摘要:本文对山茱萸及其混伪品大枣果皮进行了药材性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紫外光谱的比较鉴别.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外用中药和He - Ne激光疗法治疗臁疮42例

    采用激光治疗和中药外治法治疗臁疮42例,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张华;孙奉武;赵银安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硫酸妥布霉素膀胱灌注治疗女性慢性膀胱炎132例

    目的:有效地治疗慢性膀胱炎.方法:采用对两组患者中段尿液培养加药物敏感试验指导临床治疗,对132例及68例女性慢性膀胱炎分别给予硫酸妥布霉素膀胱灌注及静脉滴注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1.8%,有效率达95.4%;对照组治愈率23.5%,有效率为51.5%.结论:两者疗效有显著差异(P<0.01),灌注法明显优于静脉滴注法.

    作者:刘先夺;白韧;韩应武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山茱萸及其混伪品大枣果皮的鉴别

    本文对山茱萸及其混伪品大枣果皮进行了药材性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紫外光谱的比较鉴别.

    作者:朱山寅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妊娠期间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综述抗生素药物在妊娠妇女体内及其与胎儿之间的转移,供临床合理用药参考.

    作者:魏黎萍;余莲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益肾活血汤对骨质疏松模型大鼠作用的研究

    目的:观察益肾活血汤对骨质疏松症内分泌、软骨代谢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利用去势法建立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分设益肾活血汤组、己烯雌酚组、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观察其对血清ALP、E2、PTH-M、CT水平及肋软骨糖醛酸含量的影响.结果:益肾活血汤能明显降低血清ALP水平,提高E2、CT水平,降低PTH-M水平,并能提高肋软骨GAG中糖醛酸的含量.结论:益肾活血汤能调节内分泌代谢、促进软骨的代谢生长,从而有助于防治骨质疏松症.

    作者:郑建靖;徐美娟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系数倍率法测定氯地霜中氯霉素含量

    目的:建立氯地霜中氯霉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系数倍率法测定氯霉素的含量.结果:平均回收率为l00.0%,相对标准偏差为0.56%.结论: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氯地霜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汀;陈礼明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热原控制的方法探讨

    目的:控制复方丹参注射液的热原,提高产品质量.方法:在生产过程中,针对各个环节,采取不同措施,加强管理和质量控制.结果:复方丹参注射液的热原合格率达到100%.结论:工艺改进和加强生产技术管理是避免复方丹参注射液热原反应的有效措施.

    作者:王庆鹏;杨桂兰;阮洪章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火栀麦胶囊中栀子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清火栀麦胶囊中栀子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Nova-pak C18色谱柱为分离柱,以甲醇-水(25:75)为流动相,在240nm波长处检测.结果:线性范围为0.227 6~1.707μg.栀子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8.95%,RSD为1.13%(n=5).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准确,适合于清火栀麦胶囊生产的质量控制.

    作者:范吕林;杨青;刘淑华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中药合剂的防腐灭菌处理概述

    防止中药合剂长霉、发酵、变质十分重要.笔者提出三种中药合剂的防腐灭菌方法,即热灌封法、苯甲酸钠法、苯甲酸加蒸气灭菌法.

    作者:芦柏震;何晓波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七叶神安片中三七叶总皂苷含量测定方法比较

    对几种测定七叶神安片中三七叶总皂苷含量的方法进行了比较.从部标法、省标法、卫典法、紫外法、重量法中筛选出新法,其结果较稳定.

    作者:罗干明;吴子超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采用HPMC改善盐酸雷尼替丁胶囊稳定性的研究

    目的:改善盐酸雷尼替丁胶囊的稳定性.方法:在不改变原有规格的前提下,筛选适宜的辅料及用量,制粒后套成胶囊,并考察其稳定性.结果:新的盐酸雷尼替丁胶囊吸湿性(增重率)降低40%~50%,且各项指标符合质量标准.结论:本方法较好地解决了盐酸雷尼替丁胶囊吸湿性问题,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

    作者:王小明;赵满琼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几种常用药对的临床分析

    药对指两味药物组合成方或与其他药物配伍以增强疗效.本文对丹皮-丹参,桑白皮-地骨皮,鸡内金-麦芽,柴胡-黄芩,金钱草-海金砂等药对的特殊疗效及临床应用作了介绍和分析.

    作者:王小蓉;杨洁芳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银杏叶制剂的临床新应用

    综述了银杏叶制剂在治疗Binswanger氏病(即慢性进行性皮质下脑病、Ⅱ型精神分裂症、慢性乙型肝炎早期纤维化、血管性头痛、不安(宁)腿综合症、糖尿病肾病、痤疮、银屑病等方面的新进展.

    作者:张国祥;玉从容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前列腺素 E1治糖尿病肾病24例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PGE1)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肾病47例,强化血糖控制,其中24例联合使用PGE1静脉滴注,观察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恢复情况.结果:PGE1治疗组较对照组UAER恢复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1).

    作者:吕芳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促渗剂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透皮作用的影响

    采取简单小室法,用离体小鼠皮肤进行体外透皮扩散试验,计算含不同促渗剂的0.1%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的累积渗透量Q.结果:1%~5%薄荷醇、1%~5%氮酮对0.1%醋酸地塞米松的累积渗透量Q有显著地提高,同浓度的氮酮促渗作用明显强于薄荷醇.提示薄荷醇、氮酮可做为促渗剂在醋酸地塞米松乳膏中使用.

    作者:傅若秋;吕金胜;潘亚非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前列腺素E1的临床应用进展

    目的,介绍前列腺素E1的临床应用进展.方法:通过查阅文献,综述前列腺素E1在临床上的各类应用.结果:前列腺素E1在治疗各类疾病方面疗效较显著.结论:前列腺素E1的应用日益广泛,疗效肯定.

    作者:杨志华;陈玉琦;杨国臣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感冒通片的薄膜包衣工艺研究

    目的:制备感冒通薄膜片.方法:以丙烯酸树脂Ⅳ号为成膜材料,通过实验考察感冒通薄膜片的崩解时限、抗磨损及裂纹发生率,进行薄膜包衣工艺的研究.结果:感冒通薄膜片各项指标均符合质量要求,感冒通薄膜片采用铝塑包装在温度(40±2)℃、相对湿度75%±5%的条件下加速试验3个月,未发现有裂纹产品.结论:本文研究的薄膜包衣液处方及工艺理想.

    作者:谢称石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利福平引起剥脱性皮炎及肝功能损害1例

    24岁,因发热、咳嗽、左胸痛1月,全身皮肤瘙痒3d入院.曾于入院前1月因发热、咳嗽、左胸痛在当地县医院就诊,诊断为左侧结核性胸膜炎,予异烟肼0.3g/d、利福平0.45g/d口服,链霉素0.75g/d肌肉注射以及强的松等治疗,上述症状逐渐好转;两周后感全身皮肤瘙痒并出现红色丘疹,肝功能显示谷丙转氨酶(ALT)168U/L、谷草转氨酶(AST)220U/L、黄疸指数38U/L,当地县医院考虑为结核药物所致,立即停用所有抗结核药物,并给予地塞米松、维生素C静脉注射,口服赛庚啶等抗过敏及保肝治疗,5d后皮肤瘙痒及红色丘疹逐渐减轻,转氨酶及黄疸指数明显降低.入院前3d,患者自服利福平0.45g,2h后出现头痛、腹痛、颜面部发红、全身皮肤奇痒,继之出现红色丘疹.患者既往无药物过敏史,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

    作者:张桂蓉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谷胱甘肽治疗病毒性肝炎60例

    目的:观察谷胱甘肽(阿拓莫兰)对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每日1200mg静脉滴注,疗程2~6周,并与强力宁进行比较.结果:阿拓莫兰组对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的有效率达90%以上,对乏力、腹胀、肝区不适等症状的有效率高于强力宁组,对ALT、AST、TBIL降低作用显著(P<0.01),而对GGT、ALB、GL0改善不明显(P<0.05).阿拓莫兰组发生不良反应少、轻,停药后病情无反复.结论:谷胱甘肽(阿拓莫兰)是一种治疗病毒性肝炎良好的药物.

    作者:丁贤君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用二次活性炭吸附消除20%甘露醇注射液对鲎试验法干扰的研究

    目的:分析与研究20%甘露醇注射液对鲎试剂存在的干扰因素,无需稀释排除其干扰作用.方法:改进生产工艺,在配制过程中采取二次活性炭吸附法,并进行干扰试验的对比和热原试验的对比.结果:该试验表明了以二次活性炭吸附法配制的20%甘露醇注射液对鲎试剂无干扰作用.

    作者:唐明清;李家琪;章激;王海峰 刊期: 2001年第08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