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系数倍率法测定氯地霜中氯霉素含量

王汀;陈礼明

关键词:氯霉素, 系数倍率法, 含量测定
摘要:目的:建立氯地霜中氯霉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系数倍率法测定氯霉素的含量.结果:平均回收率为l00.0%,相对标准偏差为0.56%.结论: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氯地霜的质量控制.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前列腺素 E1治糖尿病肾病24例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PGE1)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肾病47例,强化血糖控制,其中24例联合使用PGE1静脉滴注,观察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恢复情况.结果:PGE1治疗组较对照组UAER恢复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1).

    作者:吕芳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肉桂及混淆品的鉴别

    肉桂为温里要药,由于樟科肉桂属多种植物的树皮常混为肉桂药用,严重影响了肉桂的品质,故对肉桂及其混淆品的来源及鉴别特征进行了探讨与分析,意在杜绝混淆品,确保肉桂质量.

    作者:王兴青;盛军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止痒浴液的制备及应用

    目的:研制止痒浴液,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皮肤瘙痒症.方法:制订制备工艺、质量标准,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43例皮肤瘙痒患者用药1周,总有效率达86%.结论:该制剂易于制备,疗效确切,可供临床应用.

    作者:肖锡州;许文杰;李国成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参类中药药用辨析

    参类中药常有相仿药名,有的仅一字之差,但作用迥然不同.因此,必须对参类中药名称进行严格的区分辨别,以避免误用带来危害.本文对20多种主要参类中药的名称、功能、主治作了逐一辨析.

    作者:叶纪沟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斑蝥酸钠注射液配合放疗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23例

    目的:比较斑蝥酸钠注射液(奇宁注射液)加放疗(治疗组)与单纯放疗(对照组)对中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及毒性.方法:治疗组23例,放疗同期采用奇宁注射液10ml溶于500m1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至放疗结束;对照组23例,采用单纯放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2.6%,高于对照组69.6%,但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液学毒副作用及胃肠道反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奇宁注射液配合放疗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放疗毒副作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昱明;刘树佳;贾筠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党参与引种防风的鉴别

    分述党参和引种防风的形态特征,指出二者的根本区别,提出鉴别方法.

    作者:周明胜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甲硝唑的不良反应

    对1992~1999年间文献中关于甲硝唑的不良反应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并提出甲硝唑合理使用的注意事项.

    作者:谭柳群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六味地黄丸作用机理探讨

    六味地黄丸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主要调节机体免疫和内分泌功能,从而可以延缓衰老.

    作者:童树洪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几种常用药对的临床分析

    药对指两味药物组合成方或与其他药物配伍以增强疗效.本文对丹皮-丹参,桑白皮-地骨皮,鸡内金-麦芽,柴胡-黄芩,金钱草-海金砂等药对的特殊疗效及临床应用作了介绍和分析.

    作者:王小蓉;杨洁芳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感冒通片的薄膜包衣工艺研究

    目的:制备感冒通薄膜片.方法:以丙烯酸树脂Ⅳ号为成膜材料,通过实验考察感冒通薄膜片的崩解时限、抗磨损及裂纹发生率,进行薄膜包衣工艺的研究.结果:感冒通薄膜片各项指标均符合质量要求,感冒通薄膜片采用铝塑包装在温度(40±2)℃、相对湿度75%±5%的条件下加速试验3个月,未发现有裂纹产品.结论:本文研究的薄膜包衣液处方及工艺理想.

    作者:谢称石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头孢哌酮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30例

    目的:观察头孢哌酮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的疗效.方法:将1999年6月至10月收治的90例患儿随机分为3组,分别静脉滴注氨苄青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哌酮治疗,对其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x2检验.结果:头孢哌酮有效率高,达100%,较前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头孢哌酮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疗效显著.

    作者:韩月芹;韩延芹;崔爱华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利福平引起剥脱性皮炎及肝功能损害1例

    24岁,因发热、咳嗽、左胸痛1月,全身皮肤瘙痒3d入院.曾于入院前1月因发热、咳嗽、左胸痛在当地县医院就诊,诊断为左侧结核性胸膜炎,予异烟肼0.3g/d、利福平0.45g/d口服,链霉素0.75g/d肌肉注射以及强的松等治疗,上述症状逐渐好转;两周后感全身皮肤瘙痒并出现红色丘疹,肝功能显示谷丙转氨酶(ALT)168U/L、谷草转氨酶(AST)220U/L、黄疸指数38U/L,当地县医院考虑为结核药物所致,立即停用所有抗结核药物,并给予地塞米松、维生素C静脉注射,口服赛庚啶等抗过敏及保肝治疗,5d后皮肤瘙痒及红色丘疹逐渐减轻,转氨酶及黄疸指数明显降低.入院前3d,患者自服利福平0.45g,2h后出现头痛、腹痛、颜面部发红、全身皮肤奇痒,继之出现红色丘疹.患者既往无药物过敏史,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

    作者:张桂蓉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班蝥酸钠注射液治疗晚期恶性肿瘤56例

    目的:应用斑蝥酸钠注射液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以应用斑蝥酸钠注射液+常规化疗56例为治疗组,均采用静脉滴注给药,每日用斑蝥酸钠1mg;单用化疗4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缓解率为16.1%(9例),好转率为28.6%(16例);而对照组中以上两项分别为7.5%及15%,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白细胞及免疫指标方面的观察亦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斑蝥酸钠注射液具有抗癌、抑癌作用,可使机体免疫力提高,并具有升白细胞及止痛作用,对晚期肿瘤的患者生存期有一定的提高.

    作者:邢建华;朱世光;张恩宁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1,6-二磷酸果糖的临床应用

    综述了1,6-二磷酸果糖在心脑血管疾病、慢性重型肝炎及拮抗庆大霉素肾毒性方面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爱竹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对2000年版<中国药典>中王不留行炮制方法规定的商榷

    新版<中国药典>规定王不留行用文火清炒法炮制,其爆开花率只有60%,影响有效成分的煎出.笔者提出用中火酒炒法,其爆开花率可达95%,提高了有效成分的溶出率.

    作者:李毓群;陆维承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榄香烯对荷瘤鼠化疗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应用环磷酰胺对荷瘤鼠进行化疗,观察榄香烯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榄香烯对荷瘤鼠化疗所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具有明显的恢复作用,可显著提高化疗荷瘤鼠T细胞转化能力,明显促进化疗荷瘤鼠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和白细胞介素-2(IL-2)产生能力.提示榄香烯能够拮抗化疗所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该结果对临床联合应用榄香烯与化疗药物进行抗肿瘤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姚淑娟;胡芳;刘伯阳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穿心莲制剂的不良反应

    对穿心莲不同制剂的不良反应进行了综述,供临床参考.

    作者:吴惠妃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药物治疗

    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药物治疗作了较全面的综述.

    作者:李金龙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山茱萸及其混伪品大枣果皮的鉴别

    本文对山茱萸及其混伪品大枣果皮进行了药材性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紫外光谱的比较鉴别.

    作者:朱山寅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致低热1例

    25岁,有磺胺药过敏史,于1998年10月6日因心肌炎入院,入院时除心律不齐外,呼吸、体温均正常.给予参麦40ml注射液(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批号980710-3)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滴速为20滴/min.治疗前体温36.8℃,用药后约10min,患者出现心跳加快、发热、出汗,测体温37.2℃,心率110次/min,血压18.6/9.6kPa,呼吸18次/min,20min后体温升至37.5℃左右,并维持到下午1时治疗结束.之后体温慢慢回落,到晚上9时,体温、心率完全恢复正常.次日再次静脉滴注40ml参麦注射液后约5min,患者体温开始上升,30min后测体温为37.4℃,伴有心率加快,血压稍高,体温维持37.4℃左右,直到下午2时治疗结束.到晚上8时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无其它不适.第三天改用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患者体温未见有升高现象.

    作者:王青丽;玉从容 刊期: 2001年第08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