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汀;陈礼明
对孕12~15周引产的孕妇46例,服用米非司酮,上宫颈扩张棒(带注药管),羊膜腔外注射利凡诺,口服米索前列醇.结果流产成功率100%,完全流产率达84.78%,失血量32±16m1.
作者:董建雄;李明;洪艳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应用斑蝥酸钠注射液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以应用斑蝥酸钠注射液+常规化疗56例为治疗组,均采用静脉滴注给药,每日用斑蝥酸钠1mg;单用化疗4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缓解率为16.1%(9例),好转率为28.6%(16例);而对照组中以上两项分别为7.5%及15%,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白细胞及免疫指标方面的观察亦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斑蝥酸钠注射液具有抗癌、抑癌作用,可使机体免疫力提高,并具有升白细胞及止痛作用,对晚期肿瘤的患者生存期有一定的提高.
作者:邢建华;朱世光;张恩宁 刊期: 2001年第08期
参类中药常有相仿药名,有的仅一字之差,但作用迥然不同.因此,必须对参类中药名称进行严格的区分辨别,以避免误用带来危害.本文对20多种主要参类中药的名称、功能、主治作了逐一辨析.
作者:叶纪沟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保守治疗流产后阴道流血的有效措施.方法:对64例流产后阴道流血的患者肌注苯甲酸雌二醇4mg,每日2次,同时口服宫血宁胶囊0.26g,每日3次,连续用药8天,阴道流血干净为有效,>8天未净为无效.结果:64例患者中59例治愈(92%),4例有效(6%),1例无效(2%).结论:本方治疗程短、效果明显、无明显毒副作用,是治疗流产后不规则阴道流血有效的方法.
作者:颜巧;周德平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综述抗生素药物在妊娠妇女体内及其与胎儿之间的转移,供临床合理用药参考.
作者:魏黎萍;余莲 刊期: 2001年第08期
应用尼莫地平治疗脊髓非横断性损伤患者96例,并以常规治疗为对照.结果:早期应用尼莫地平可提高截瘫恢复的程度.
作者:王群波;李智 刊期: 2001年第08期
医院药学是药学在医院领域中的应用,是探讨药物合理应用,为医院的病人提供合适的治疗药物和佳的给药方案,研究医院制剂、医院药品质量控制、中西药结合以及有关科学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的药学边缘学科.随着医药分开核算管理办法的实施,以及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的实施,医院药学工作的方向和内容起了根本性的变化,医院药学也在实践中得到了迅速发展.
作者:吴美珍;娄小娥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由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发生率不断增加,因而公众对骨质疏松症的关注日趋增强,治疗和预防骨质疏松症的药物也不断出现,本文主要讨论对骨质疏松症有确切预防和治疗作用的药物,并评价其疗效和不良反应.
作者:郑忠君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在伤科跌打丸中建立薄层色谱鉴别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的大黄、三七等进行定性鉴别.结果:方法简单,准确,快速.结论:薄层色谱法可用于该药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赵明杰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制定甲亢Ⅰ号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荧光法和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主药地黄、枸杞子进行定性鉴定.结果:能从样品中检出相应的斑点.结论:此法简便、灵敏、可靠,具有实用性.
作者:陈静;赵寿堂 刊期: 2001年第08期
六味地黄丸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主要调节机体免疫和内分泌功能,从而可以延缓衰老.
作者:童树洪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益肾活血汤对骨质疏松症内分泌、软骨代谢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利用去势法建立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分设益肾活血汤组、己烯雌酚组、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观察其对血清ALP、E2、PTH-M、CT水平及肋软骨糖醛酸含量的影响.结果:益肾活血汤能明显降低血清ALP水平,提高E2、CT水平,降低PTH-M水平,并能提高肋软骨GAG中糖醛酸的含量.结论:益肾活血汤能调节内分泌代谢、促进软骨的代谢生长,从而有助于防治骨质疏松症.
作者:郑建靖;徐美娟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考察室温下6h内,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3种输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室温(29±1)℃下观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的变化,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后0~6h内左氧氟沙星的含量变化.结果:室温下6h,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3种输液配伍后外观、pH值及含量均无显著的变化.结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在3种输液中均稳定.
作者:王琳;陈灵;汪世明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调查我院抗菌药物继发真菌感染的现状,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回顾性调查,对我院1996年1月1日~1998年12月31日所有住院患者中院内真菌感染的全部病历进行调查.结果:长期反复应用多种抗菌药物是引起院内真菌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且多发于年老体弱、免疫力低下的患者.结论:在使用抗菌药物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物时,应密切观察真菌易发部位的情况,以便预防或治疗真菌感染.
作者:陈重;杨秋亚 刊期: 2001年第08期
25岁,有磺胺药过敏史,于1998年10月6日因心肌炎入院,入院时除心律不齐外,呼吸、体温均正常.给予参麦40ml注射液(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批号980710-3)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滴速为20滴/min.治疗前体温36.8℃,用药后约10min,患者出现心跳加快、发热、出汗,测体温37.2℃,心率110次/min,血压18.6/9.6kPa,呼吸18次/min,20min后体温升至37.5℃左右,并维持到下午1时治疗结束.之后体温慢慢回落,到晚上9时,体温、心率完全恢复正常.次日再次静脉滴注40ml参麦注射液后约5min,患者体温开始上升,30min后测体温为37.4℃,伴有心率加快,血压稍高,体温维持37.4℃左右,直到下午2时治疗结束.到晚上8时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无其它不适.第三天改用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患者体温未见有升高现象.
作者:王青丽;玉从容 刊期: 2001年第08期
对微型灌肠剂的研究现状、临床应用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并作了前景展望.
作者:路玫 刊期: 2001年第08期
新版<中国药典>规定王不留行用文火清炒法炮制,其爆开花率只有60%,影响有效成分的煎出.笔者提出用中火酒炒法,其爆开花率可达95%,提高了有效成分的溶出率.
作者:李毓群;陆维承 刊期: 2001年第08期
调查研究了农村不合理用药的现状,分析了农村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改变农村卫生院不合理用药的对策.
作者:江国庆;辛华雯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研制用于预防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复发的眼用制剂.方法:依据中国药典滴眼剂制备方法和质量要求研制,并进行了疗效观察.结果:46例患者在术后使用了该滴眼剂,有效率达100%.结论:该制剂质量稳定,疗效确切.
作者:詹长娟 刊期: 2001年第08期
肉桂为温里要药,由于樟科肉桂属多种植物的树皮常混为肉桂药用,严重影响了肉桂的品质,故对肉桂及其混淆品的来源及鉴别特征进行了探讨与分析,意在杜绝混淆品,确保肉桂质量.
作者:王兴青;盛军 刊期: 2001年第08期